首页 百科知识 苦读成就《论衡》

苦读成就《论衡》

时间:2022-05-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苦读成就《论衡》王充 苦读成就《论衡》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迁徙到会稽。《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班彪看到这个青年人如此恭敬急切,就叫王充进入自己的家里与之交谈。后来,王充终于写出了“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论衡》。妙语点睛王充的《论衡》一书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

苦读成就《论衡》

王充 苦读成就《论衡》

王充(27—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属绍兴),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迁徙到会稽。王充年少时就很爱学习,后来他到京城太学(中央最高学府)里学习,拜扶风(地名)人班彪为师。《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

王充的父母很开明,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把他送进私塾读书了。但是命运是无常的,有一次,王充从私塾放学回家,正想着今天先生教的知识还有哪些不解之处,远远地却看见自己家的院子里隐隐地有许多人。王充心里一惊,难道是病情加重的父亲出了事?出于对父亲的担心,他三步并做两步走,直奔屋内。一进屋就看见父亲床上盖着白布单,母亲正在旁边恸哭。王充悲痛地大喊一声“父亲”,就一头扑到床前,泪水如泉水般涌了出来。从此,王充就失去了父亲,本来就很贫困的家庭更加困难了。由于家里只有母亲一人劳动,所以生活日渐困难,再也拿不出钱来供他读书了。

一天早晨,王充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学堂。对先生提出退学,先生听王充说明原因后,很为王充惋惜,送给他几本书,鼓励他继续读书。

王充退学回到了家里后,白天出去干活,晚上就点起油灯读书。不久家里的书全让他读完了,可是书中有许多疑难问题还不能解答。他多么希望能多读些书,多么希望能有老师给他指点迷津啊。但是出身寒微,家境贫困的他,哪里有钱买书呢,何况地方上也很少有书买卖。那时的书要么写在绢帛上,要么写在竹简上,除了政府收藏外,只有国家办的学校里有书可读,平民要读书实在太难了。但是这一切都没有阻碍这位好学深思、性格内向的青年,倔强的他带上简单的行李卷儿不远千里走到洛阳,打算在洛阳拜师求学。洛阳城里有许多书店,每天王充都到书店去读书,读后把疑难问题记下来。

当时,有名的史学家班彪在太学讲学,王充听说班彪的学识非常渊博,心中十分仰慕。可是,太学是贵族子弟学校,一个平民子弟怎么进得去呢?但王充没有放弃,他决心向班彪请教。可是由于他衣衫破旧,所以一连几次到班彪家去,都被势利眼的守门人挡在大门外面。一天,王充又去拜见班彪,恰好班彪正从大门出来。王充一见班彪,倒地便拜,说:“弟子拜见先生,请您收我为弟子。”

班彪看到这个青年人如此恭敬急切,就叫王充进入自己的家里与之交谈。谈话后,班彪深感王充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推荐王充到太学学习。王充进入太学后,学习更加刻苦了,他经常向班彪请教各种问题,班彪也悉心教导这个虚心好学的学生。

王充在洛阳除了师从名师外,还穷读群书。那时洛阳南门外槐树林中有个专卖纸墨书籍的集市,他就经常到书摊上去找书读。他记性好,过目不忘,居然因此而“博通众流百家之言”,这就为日后的写作打下了根基。后来,王充终于写出了“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论衡》。

▶妙语点睛

王充的《论衡》一书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能够拥有如此广博的视野,是长期的知识积累的结果,这种可贵的钻研精神非常值得后人去学习。

▶警世良言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