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的开放性与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

城市的开放性与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研究表明,红山学校的儿童普遍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高年级群体尤其如此。调查表明,流动儿童在红山学校的学习生活同城市公立学校相比,一个最大的差异就在于缺少竞争的环境。通过本次调查,笔者更倾向于采纳一种中间性的观点,即认为流动儿童对城市的适应能力是“部分适应”。
城市的开放性与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_城市角落与记忆Ⅰ———社会生态视角

二、城市的开放性与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适应性系统。接下来我们就要以南京红山学校的流动儿童为个案,研究他们在外来工子弟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并试图从流动儿童的个体心理层面,探讨他们对自我的定位、对城市生活方式的认同。

1.具体研究

(1)自我认同

在红山学校问及孩子们的理想时,很多孩子都表示自己的理想不是很明确,但希望将来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最好是可以在城市生活。他们对城市儿童有比较一致的定位,那就是:城里的孩子上公立学校,他们的学校更漂亮,设备更先进,孩子们都更干净、有礼貌、讲卫生,懂得的知识多。但红山学校的儿童在回答“是否愿意到公立学校去上学”时,有两种明显区别的态度。在公立学校上过学的学生,对公立学校抱有很大的意见,认为那里的老师和学生对他们都有歧视心理和歧视行为。更多的没有在公立学校上过学的学生,表现出对在公立学校读书的儿童的羡慕,但同时也表示很体谅自己的父母,相信自己在外来工子弟学校一样可以学到知识。在谈到对待城市孩子的态度时,红山学校的儿童普遍表示不排斥和城市孩子交朋友,但一个限制性的因素是,他们的学习生活圈子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机会接触城市的孩子。在对自己的“身份定位”上,孩子们都倾向于将自己定位成“暂时的城市留居者”,也即:他们在城市里会学习生活一段时间;但他们和真正的城市孩子又是不同的,他们将来极有可能回到家乡读高中,城市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暂住地。而高年级的儿童又要比低年级的儿童更多地感受到自身和城市的不相容。这一方面可以解释为一部分高年级儿童进入城市的再社会化起步年龄较晚,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随年龄的增长,儿童自身对认同的体认也更敏感深刻,可以更多地感受到在适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2)城市生活方式认同

调查表明,流动儿童的年龄越小,对城市的认同度就越高,但这只是限于一种主观感受,实际上低年级群体儿童所接触到的城市生活范围是很小的,城市对他们而言充满新鲜感,但也更加陌生。相比较而言,高年级的流动儿童接触到的城市生活范围更广,但也更倾向于表现出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对城市生活方式表现出更多的不认同。

(3)学习适应

学习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但研究表明,红山学校的儿童普遍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高年级群体尤其如此。只是在低年级群体中,大部分的学生模糊地认识到“学习重要”。但对于“学习是为了什么”,几乎所有年级群体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都是沉默不语,或者说“没有想过”,只有很少几人回答是为了“报答父母”或“学知识”。

调查发现经常转学的流动儿童学习成绩偏差,特别是对英语学习有很大影响,他们普遍感到英语跟不上。流动儿童普遍认为转学给他们带来各方面的不适应,包括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但过一段时间就适应了。他们不愿意转学,“希望在一个稳定的学校里学习”。

流动儿童班级的课堂纪律较差,尤其是上“副科”的时候,大家都听不清老师的讲课内容。而红山学校自身也没有配备专职的“副科”老师。

调查表明,流动儿童在红山学校的学习生活同城市公立学校相比,一个最大的差异就在于缺少竞争的环境。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孩子们普遍不会在学习上投入过多精力,更不会刻意追求好的学习成绩。学生和家长都觉得没有必要像城市孩子那样上各种辅导班和补习班,不会追求城市的那种“精英教育”模式。而流动儿童也表示出对城市孩子高强度的学习生活的不适应。

2.结论

对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流动儿童感觉到被生活于其中的城市社会所排斥,因而表现出较强的疏离感和孤独感,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主流,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心理偏差和反社会倾向。与此相反,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流动儿童虽然感觉到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与“城市人”有很大差别,但并没有成年人感觉到得那么鲜明和强烈,只要改善他们目前的生活环境,他们同城市儿童一样会健康成长(9)

通过本次调查,笔者更倾向于采纳一种中间性的观点,即认为流动儿童对城市的适应能力是“部分适应”。一方面,流动儿童可以较快地适应自己在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并在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童年乐趣。但另一方面,相比较而言,流动儿童还处在城市的边缘地位,体验着城市居民和自身家庭在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上存在着的明显差距。这些差距会影响流动儿童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和对城市生活的适应,但也并未对他们的心灵产生严重的伤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流动儿童普遍将自己定位在一个“城市过客”的角度上,他们只是将城市作为一个暂时的寄居场所,将来还是会回到家乡。城市生活对他们而言有吸引力,但现实因素又使得他们更多地以一种务实的态度调整自己的心态,对待生活——在没有能力留在城市完成高中教育的前提下,城市对他们而言仍然只是“憧憬的彼岸”。

流动儿童对于城市的适应过程不仅体现在程度上的“部分适应”,还体现在空间范围上的“局部适应”,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圈子仍然局限在城市边缘人口集聚的地方,社会用一堵无形的墙把他们圈在一起,隔离于城市儿童享受的保障和权利之外。他们在一起融洽地生活和学习,他们说对于南京的生活“很适应”时,其实只是在自己圈子里的“适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