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个后创新创业者的个案

一个后创新创业者的个案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性地研究一个创新人才的成长经历、创新产品过程及其个性特点和代表性事件,试图回答创新人才是什么样的,具备哪些核心的心理特征,在其成长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本研究中的创新人才是指已取得创新成果的人。
一个后创新创业者的个案_质性研究:实践与评论·第1卷

创新人才的心理特征及成长影响因素研究:一个80后创新创业者的个案

文/孙春梅[1]

评/夏林清

[摘要]区别于以往大多数关于创新人才的研究多从学校培养的视角出发,本文以一个创新人才成长的经历为例,着重分析创新人才成长过程中所具备的核心心理特征及其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更加直观地认识创新人才,丰富已有研究成果。

[关键词]创新 创新人才 成长 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文中“点”

创新早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更加将关注点落在创新上,如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因此我发现关于创新人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再有就是我个人的原因,一是我工作中常能接触到企业的一些高级研发人员、企业家,他们中很多都有创新成果,我很好奇他们是如何成长为创新人才的。二是由于家庭因素和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我成长为“好学生”的同时,创新能力没有获得相应的激发,对自己没有成长为创新人才感到遗憾。本文通过回顾性地研究一个创新人才的成长经历、创新产品过程及其个性特点和代表性事件,试图回答创新人才是什么样的,具备哪些核心的心理特征,在其成长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

二、研究背景

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拥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方法,善于运用创新工具,勇于创新实践,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其中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性学习知识、创造性应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林崇德,2004:530)。狭义的创新人才指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广义的创新人才还包括那些具备创新性素质或潜能,可能为社会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林崇德,2009:25)。本研究中的创新人才是指已取得创新成果的人。

有关创新人才的相关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以来迅速得到了中国教育界的关注,相关专著和论文大量涌现,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某一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比如英语创新人才的培养,交叉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体育院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二是相关性研究,比如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创新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改革等;三是创新人才理论的研究,如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创新人才的建构模式,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和条件等。绝大多数研究都是立足于高等教育,采用的方法多为理论思辨,实证研究很少。

本研究与林崇德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有相似之处,本研究相当于林教授主持的对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中的一个个案,研究方法都是深入访谈,不同的是林教授访谈的对象都是院士,最年轻的是1965年生人,而我访谈的对象是1985年生人,刚刚展露其创新才能,取得创新成果,还有一个不同点是,我的访谈对象不仅搞科研还自己创业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本研究虽然在研究方法和视角上与以往有雷同,但是因为研究对象具有不同特点,因此我觉得本研究具有研究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会丰富对创新人才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抽样方法

我采用的是目的性抽样,选择访谈于晨,是因为他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有创新产品,还是一位年轻的创业者,符合我的创新人才的标准,本来我最初还打算再访谈70后和60后的两位创新人才,但由于时间紧迫访谈三个人唯恐得不到深入细致的材料,再有于晨给我的感觉打破了我对80后的一些偏见,因此我决定只专心深入访谈于晨。

(二)收集材料方法

收集材料的方法是开放式访谈、QQ访谈、查看于晨的博客以及互联网上搜索公开报道信息。访谈的时间每次大约1至1.5小时,地点由于晨定,我对于晨面对面访谈了两次,第二次访谈于晨之后,紧接着又访谈了他的两位合作伙伴兼同学,每次访谈我都在征得被访者的同意后用录音笔录音,同时记下被访者的表情、神态和肢体动作,以及周围的场景,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早的整理录音资料和自己的反思,后来根据整理的材料又通过QQ对他们进一步追问了一些信息,还在百度上搜索“于晨”,找到一些关于他的报道材料。

通过友人找到于晨后,我手机短信告诉他我访谈他的意愿和访谈目的,他毫无犹豫地表示同意,并约定了具体访谈的时间和地点。

2012年10月30日中午11:50,我提前十分钟来到约定的他公司附近的咖啡厅,于晨还没有到,此时咖啡厅里人并不多,较为安静,有三两人低语的,也有用笔记本工作的,咖啡厅里一份套餐的价格在26~32元,在我看来,于晨选的地方经济实惠,选好座位我发短信告诉于晨,他回复“稍等,马上到”。12:05,于晨到了,他个头不到一米七,上身穿黑色夹克,下身穿藏蓝色牛仔裤,小平头,眼睛特别有神,闪着坚毅的光芒,看上去比网上的照片又成熟了一些。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朴实、内敛、有思想。

坐下后,我告诉他我在做一个关于创新人才的研究,希望能对访谈进行录音,访谈内容如果被采用,我会坚持保密原则,人名和地点等会用化名,他略微有些不解随即表示没问题,我想他完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或者可能发现和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不一样。我们的访谈从对中国教育的看法说起,由于缺乏访谈经验,最初访谈的主导权在于晨,他率先开始对我发问,“孙博士,您对创新是怎么样一个定义?”直接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后来我反思,他率先发问一是要打破陌生人间的尴尬,二是要审核一下他研发的产品是否与我要研究的创新相符。回答完他的问题我马上开始提问,切入我的访谈,从他研发的产品开始问,他讲了他的产品的特点,他们团队创业的历程,他从小到大的求学经历,他的家庭情况,大学时对他影响较大的导师,以及他的兴趣爱好,还有对创新和创新人才的认识。谈到他的专业、研发产品和创业经历时,有些专业用语我不懂,不得不进一步追问。由于访谈时间是在午餐时间,访谈被吃饭打断过,而且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访谈,彼此不熟悉,对有些私人问题我没有追问。谈话中可以看出,他并非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对他自己研究的领域认识很深,对创新的认识也很深刻。访谈结束时,我表示可能后续还会就某些问题再次访谈他,他表示没问题,在我提出希望能对他的团队成员也访谈时,他稍微迟疑一下,经我解释是研究方法所需,他就答应了,并带我去他的公司认识了他的创业伙伴兼同学高哲。

他的公司位于一个写字楼的二层,在一个开放式办公区,他们公司占有四五个区位,约20个左右工位,这是一个典型的软件研发的工作环境,大家都在电脑前操作着,我进入他们的空间,几乎没有人抬头看,个别人看一眼就继续工作,他们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在我询问高哲坐在哪里之后,于晨给我指向一个男孩,并大喊一声他的名字。此时我感到有些歉意,因为我的缘故让他大声喊,破坏了工作的宁静。高哲起身走过来,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大男孩,青涩地摸摸头不知叫他所为何故,于晨介绍我们认识,并代我说要访谈他,我立即解释说就是询问他一些关于于晨的情况,他同意了并给我一张名片让我联系他。

回来后整理第一次访谈于晨的资料,发现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连同上次我没好意思追问的一些细节问题写了一个访谈提纲,并在QQ上与于晨联系,约第二次访谈,并询问高哲的时间,希望能在一天相继采访他们,时间和地点还是由于晨来定。

2012年11月6日上午10:00,我来到于晨的公司,在会议室开始对他的第二次访谈,我们之间的关系相较于第一次见面时要近一些了,气氛也比上次轻松不少,为了避免上次多少有些跑题的访谈,这次我先给他看了访谈提纲,看过之后他有些担心会不会把“家底”都兜出去,我安抚道,即便在文章中使用这些信息也不会用他的真实姓名,如果他不愿意回答某些问题也可以拒绝回答,而且他的“家底”只有我知道,解释后他才放心。这一次访谈的内容主要是他父母的情况、他家里曾经的遭遇、个人的婚姻状况、选修课内容、大学时翘课情况、阅读经历、自我认识和对“半个创新”的解释等。此次访谈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他的谈话要比上次流利、有条理,神情上不那么拘谨,我想一是我们关系更熟了一些,二是这些问题都是私人问题,他比较好组织语言回答。访谈于晨之后,他就把高哲叫过来。他是于晨的大学同学和公司合伙人之一,在公司负责运营、市场、合作。由于我们之前在QQ上交流过,因此访谈时不显得生疏,我们坐在会议桌的直角两侧,他靠在椅背上,翘着二郎腿,一手插兜,看过访谈提纲他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了,他非常健谈,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讲话时另一只手随着话语时而抵在颌下、时而摸摸头、时而放在桌上。高哲所谈的大学时期和创业相关的内容与于晨自己谈的大部分相符,他更善于用事例说明他的观点,从他透露的细节中能更好地验证于晨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比如于晨大学时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考研工作创业之间的抉择,星座与性格的关系,父母做生意对孩子的影响,创业初期的艰辛,父母对创业的不支持,与家人的相处,由技术“大拿”向CEO的转变,识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高哲善于分析总结,让我对于晨的认识更加生动化。与他访谈40分钟左右时他接一个电话就离开了,访谈中断了,但是他所谈内容基本覆盖了我要问的全部问题。

高哲离开后于晨进来问我还需要访谈其他人否,由于他的博客传递的信息并不多,因此我还想再访谈他身边的一个人,他就给我叫来了鲁奇,鲁奇身穿草灰色的毛衣,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进来后双腿并拢拘谨地坐在椅子上,十指相扣。一看就知道他是很内向的技术研发人员。鲁奇与于晨不是同班同学,但是他们都上了同一门选修课,也是创业合伙人之一,因此我主要询问了关于选修课和创业的一些情况,基本验证了之前访谈的这部分情况。鲁奇还谈了对于晨的认识和看法,尤其提到了他坚持跑步、看书上表现出的超人毅力。由于到了中午,访谈在20分钟后结束了,鲁奇有点意犹未尽,我当即表示有些问题我稍后通过QQ与他相询,他表示没问题。

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没有对他的父母、姐姐、爱人、老师、室友、其他同学进行访谈,因此有关于晨大学时期及以后创业期间的信息基本能通过三角佐证方法证实,但是他大学前的情况来源较为单一,缺乏足够的证实力度。

(三)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内容分析。主题分析的目的是对研究内容进行编码,开放编码和主轴编码同时进行,对文本资料进行细致分析。先将访谈资料中被辨别为心理特征、个性特点、能力和影响因素的句子或陈述划出,编成独立码号,每出现一个新的特征,就进行一次登录,本研究共产生自信、有毅力、有理想、勤奋进取、目标明确、承受力强、冒险精神,预见能力、批判性、好奇心、质疑、学习动机、交流能力、行动力强,对自己狠、认真、有主见、沉稳、爱思考、乐观、内向、执著、合作、可信、人品好、基础知识技能、专业能力、选修课启蒙作用、导师引导作用、图书馆资源,父亲严厉、传统家庭方式、家境变故、父母外出打工创业,海量阅读,师兄影响,宿舍环境、工作内容相关性、领导同事的态度、创业伙伴的态度40个频次不等的码号。在此基础上将可以概括的部分用上一级概念将它们关联起来,形成上一级类别,逐级上升,从而界定一个编码主题(见图一)。这一工作由研究者本人单独完成。

img37

图1 主轴编码图

四、研究结果

(一)背景介绍

于晨1985年出生在江西省上饶市一个乡镇,有个姐姐,虽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是在他们那个三四线城市,家里有两个孩子的情况还是较为普遍的,幼年时家境还算殷实,幼儿园几乎没有上过,上小学时贪玩,不爱学习,成绩一般,初中离开家去省城一所寄宿中学(重点完中,后来取消了初中部,于晨是最后一批初中生)读书,初中三年学习不怎么努力,中等水平,比较贪玩,未能考上本校高中,后来父母花钱让他上的。

父亲大学毕业,最初是一家乡镇企业的厂长,较为清高,不善于交际,在于晨上初中时父亲被调到政府机关工作,收入锐减,负担不起两个孩子上学,父亲不堪忍受就辞职下海去浙江一带打工了。初中毕业时于晨和姐姐去浙江看望父母,此行看到父母的辛苦,他深受触动,高中开始奋发学习,成绩上升很快,高一进入全年级前十名,高二到了前三,高三稍稍退了些,但一直保持在前十名,高中时期数学成绩最好。2002年报考上海一所重点大学,落榜了,复读一年,求稳妥报了北京交通大学,没想到当年成绩考得很不错,除了北大清华,其他院校几乎都能上,毫无悬念被北京交通大学录取了。大学期间成绩顶尖的学生大多数是女生,于晨学习成绩属于中上等,但在男生中是学习好的,他大一过英语四级,大二过英语六级和计算机二级、三级,他还获得全国和国际数学建模大赛小组一等奖。当时报考的专业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听名称感觉挺有前途,上了大学才发现原来就是应用数学换了个名字,有些失望,后来无意中选了一门贺教授开的选修课“文理结合”(他觉得跨学科交叉里面往往会出现很多机会),开始接触人工智能领域。贺教授是退休返聘的,每学期开几门与数学相关的选修课,比如模糊数学、文理结合,贺教授从每届学生中挑选几名弟子重点指导,并给出两条选择方向:若是家境不好就学计算机,走计算机这条路赚钱快;若是家境好就跟着他做科研,发文章。由于家境一般,于晨就走计算机这条路,又“觉得单纯学计算机没意思”,同时也接触一些理论知识,两条路一起走,上学期间他发了四五篇论文,大二已经开始编程了,这在学生中是比较超前的。大四面临考研和就业的选择,最初他准备考研,复习了几个月发现“没什么意思”,这不是自己的人生追求,就放弃考研直接找工作了,找工作也很容易,很快就签下了一家知名的国企,在等待毕业的半年多时间里,他受软银孙正义传记的影响开始疯狂读书,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毕业工作的头一年,大约看了千余本。2008年和同学做了一个软件,拿着开发产品的雏形去找投资,未果,又回去工作。大学时于晨就预见到手机会向智能机发展,也一直有创业的想法,并跟几个同学交流创业的设想,2009年他毅然决然地辞职,放弃户口和高薪,出来艰苦创业,最初只有他一个人专职研究创新产品,其他三个同学兼职参与,后来产品成熟了另外三个人也辞职与他一同创业。创业初期吃住条件很艰苦,一直花为数不多的积蓄,后来还借了不少钱,产品上市没有迅速打开局面,产品推出大概一年时间的时候,很多投资公司来谈后说这个产品应该是大公司做的事情,小公司做没有未来,后来赶上苹果语音助手的推广应用,他们赶上一个机遇,公司走出经营困境,用户量达到千万,融到第一笔风投。如今公司有20名员工,发展初具规模,入选中关村金种子企业,于晨也完成了从一个技术员到CEO的角色转变。

(二)创新人才的心理特征

从于晨的自述中和他的两个伙伴兼同学对他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于晨是一个自信、有毅力、有理想、勤奋进取、目标明确、承受力强、具有冒险精神的人,他做事认真、有主见、沉稳、爱思考、乐观、性格内向、执著、但是“对自己狠”,他还有预见性、批判性、学习能力强、善于交流、与人合作、具有行动力等这些优良品质,在众多心理特征之中最为核心的是有思想、动机、意志力、能力和人格这五项,这些对于研究对象于晨成长为创新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

(1)有思想是找到创新目标的指明灯。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三个方面,因此有思想、有想法是创新人才具备的先决条件。在于晨身上具体表现为:

“他想法很多,思维比较发散。”

“放弃考研,觉得研究生的生活不是我想过的,想去追求更有意思的生活。”“希望做一个服务能让客户用最简单的方式得到一个结果;就是想去改变。”

“他这个人还是很有想法的一个人,每次去(上选修课)的时候都特别积极,而且还带有很多很多想法,跟老师交流。”

“也是因为他这个人性格的原因吧,他总是想做一些很超前的行业,很超前的事情。”

(2)动机是走向创新目标的驱动力。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在于晨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的是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成就动机。

表现一: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反正初中三年没怎么去想读书这个事情,所以学习不算好,这三年基本上都在玩,没怎么好好读书,我们那个高中是整个省市的重点高中,考高中没考上,然后花钱进的高中,高中以后开始认真上学,高中学习成绩上升很快,入学时候在班级属于靠后那种,一年左右就到了全年级前十名,高二到了前三,高三退了一些,前十……”

“这个事情(钻研人工智能)我反正是一直保持挺长的时间,因此我大一大二课程可能不是特别好,中等,但是我大三的时候就想用一个学期努力一下,我不相信自己成绩上不去啊,然后有个学期我是蛮努力的,就是说那个学期成绩上去了,大概在年级也比较靠前了……”

表现二:成就动机推动目标的实现

“但实际上是给自己一个平台,创造一个平台啊,让自己更有机会,因为我在任何一个公司里面,不管是大的,小的,实际上,我感觉机会还是比较小,这个成长的速度太慢,对于个人来讲的话,成长的速度太慢,一直希望有更好的环境、平台,让自己更快的发展,更快的成长。所以这次创业也是一个很大的动机、动力。”

“大一接触人工智能,本科时花很多时间去做这个事情,毕业后的工作选择也与这个方向有关。”

“没有像他一样执著下来的精神真的是做不下来。”

(3)意志力保证其坚定目标不动摇。意志力具有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等品质。在于晨身上表现为:

毅力:“他这个人做事很有毅力,有一次他说想看点书,要不一起去办国图的阅览证,我(鲁奇)说算啦,有点远,不想去,结果他办了,然后大四快毕业那段时间,每天都去,然后几个月吧,在国图还有校图书馆看了大概几百本书。”

持之以恒:“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要出去跑步,跑四五公里,围着操场跑十几圈,每天都跑,那个时候身体特别好。”

坚定性:“别人认为这个事情(推广研发产品)太大了,很多投资公司认为这个产品是一个大公司来做的事情,小公司不应该做;这个东西未来看不到一个价值;别人不认可,我们就死扛着做。”

执著:“没有像他一样执著下来的精神真的是做不下来。”

(4)能力是实现创新目标的保障。具体表现为:

批判能力:“希望自己多去思考些问题,工作的时候也好,看书也好,总希望找些毛病出来,就是这种心态。”

质疑能力:“在教科书里面,看其他领域的书的时候,总是想挑里边的毛病,看有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我会深入地思考,一有没有问题,二有没有解决方式,不太容易去相信它的东西,至少是书面上的东西不太容易去相信。”

预见能力:“从大二还是大三的时候他就说过,不信你看这个手机以后我对它说话,它就能按照我的指令去控制,反正算是预见了智能机的这么一个预见性的时代吧。”

工作能力:“多少年过去了,原单位的领导和同事还经常联系他,让他回去,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在这肯定是一个顶三个那种,就是能力超强,工作成果都很快这种。”

(5)人格——创造性的人格特点。表现为:

意志坚定:“大家主要还是看好这个方向,觉得他这个人比较靠谱,刚开始加入进来可能也有犹豫,就觉得行不行这个,能做成吗,他用他的这个决心也好、意志也好、行动也好一直向我们证明,他一个人这样做的话也能做好,但是如果有我们加入这块儿的话肯定如虎添翼嘛。”

固执:“因为他的性格本身也比较倔,比较直、固执这种,我记得有段时间他母亲还是很反对他创业这件事的……”

幽默:“创业说白了还是要乐观一点,这是基础,于晨就属于这样,比较自己找乐子这种”,“我是团队里的唐僧。”

自信:“今年同类产品也出现过很多,都是短期行为,看到这个好就做,没有积累,没有后续资金的支持,根本就没有机会能赢。”

从于晨的创业伙伴兼同学对他的评价是“他这个人比较靠谱”,“他的性格本身比较倔,比较直,固执”,“他这个人总体来说,很执著、热情、踏实勤勉,大多数时候对自己特别狠,人品好,有担当”,“性格方面,可能是狮子座的有雄心壮志,霸气十足这种”。于晨对自己的评价是“我这个人比较无私、比较内向、比较理想主义”,他认为“创新,需要一些人,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还要有很强的欲望去做,早期的积累也很重要”。

于晨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很难说哪些是创新人才特有的,只能说明是他这个人具有的,某些心理特征比较突出,与林崇德教授(2009:25)研究的72名创新人才所表现出来的重要心理特征和人格特征相比,有吻合的,如勤奋努力、内在兴趣、坚持有毅力、有理想、专业素质和功底、积极进取、自信、冒险性、诚实、爱思考、精力充沛、沉稳等;也有不一致的,比如批判性和质疑、承受力强和预见能力等,批判性与质疑,我认为是我的研究对象属于80后群体的一种特质,承受力强和预见能力跟他同时还是一个创业者有很大相关性。当然还有很多心理特征和个人特征是我的研究中未发现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的研究资料的有限性,以及我的访谈远未深入有关,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我的研究对象很年轻。

(三)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

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中其心理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除此之外他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轨迹还受到了遗传因素、家庭环境、早期童年经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控制因素的影响。

(1)遗传和家庭因素:父母学历较高,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在当时家境不太富裕的情况下肯花钱让于晨上好高中。“父亲比较清高、不善交际”,这一点在于晨的性格中也留有印记。

“父亲不善于跟领导打交道”,从厂长位置被调到政府机关后,收入减少,这种落差使父亲“呆不下去了”,辞职外出打工,于晨看到父母在外的艰辛后开始奋发学习,产生学习动机和动力,由于“从小父母长期在外”,于晨独立性特别强。另外父亲这种果断、不妥协的性格对于晨的心理发展也有影响。

(2)早期童年经验和学校教育的影响。

1)学前及义务教育阶段:少规训,思想开阔。

早期于晨不怎么学习,特爱玩,没受到太多学校条条框框的规训,拥有更多自由,有利于创造性的养成。

“反正小的时候,我幼儿园从来不上的那种,星期五我记得他发吃的,所以我才会去嘛,这种情况。小学,算中上这种水平,后来读书也不算是特别的认真。因为我初中就开始离开家里去外地上学,住校嘛,反正初中三年没怎么去想读书这个事情,所以学习算是中等,不算好,这三年基本上都在玩,没怎么好好读书。”

2)优质高中: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高中是各学科打基础的阶段,常见到高中时成绩突飞猛进的现象,而这样的学生往往到大学时也能一直保持这种优势,优质的高中教育往往令人终身受益。

“我们那个高中是整个省市的重点高中,其实我们进初中已经很幸运了,(我们学校)最后一批招(初中)生,考高中没考上,本校的初中考高中没考上,然后花钱进的高中,高中以后开始认真上学,高中学习成绩上升很快,入学时候在班级属于靠后那种,一年左右就到了全年级前十名,高二到了前三,高三退了一些,前十,第一年高考没考上,考得不太好,报的上海那边一个重点大学,没考上,第二年我复读,成绩好一些,当时成绩除了北大清华,稍稍差一点的那些基本都可以上。”

3)大学阶段:通识教育开阔视野。

现在一直强调大学通识教育,其实对于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知识、开拓视野还是很有必要的。

“专业课主要还是包括数学、心理学……其实还是蛮广的,专业毕竟是应用数学嘛,所以呢很多课程还是跟数学有关系,接触的其实还是蛮多的,包括哲学、英语、文学、逻辑学,及各个学科的东西、物理,反正基本上主流的学科还都学过。”

4)选修课:引起兴趣,带入人工智能领域。

选修课的内容、授课方式、导师的学术引领和培养方式等为于晨开展创新输送了智慧的种子。“(选修课)像讲故事一样,很多交流,导师给予生活和工作上的指导”,“没有固定上课模式,经常去他(导师)家,有时候师兄带一下师弟。”授课内容很丰富多彩,也很出人意料。“模拟设计树叶怎么落的,水冲到海岸的图形,雪花的结构等”,“建了一个网站,里面有往届的一些程序,代码都是开放的,可以自己用,也可以去改写新的东西,然后再去做一些深入的拓展”。“他跟其他的老师不太一样,特别喜欢和学生在一起,虽然他是咱们国家这块儿(人工智能领域)的奠基人,他基本上都给本科生上课,课上他喜欢把他的思想拿出来大家讨论,特别是关于人工智能这块的展望,然后用他本人年轻时的例子教导大家。”

(3)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能力非常强,这也是意志力的一种表现,于晨通过大量阅读,使得他对IT领域有了前沿性思考,有助于他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见,这是创新得以产生的前提。他大学期间被分到与其他班的同学一个宿舍,“独立的时间就相对多一些”,避免了和本班“特别爱玩的一群在一起,就越来越独立”。

五、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1)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心理特征有:有思想、有成功动机、意志力强、优秀的人格品质、多种能力。

(2)创新人才的心理特征形成以及成长过程受到了遗传、家庭环境、早期童年经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控制因素的影响。

(3)不同阶段的学校教育对创新人才的成长所起的作用不同:学前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应少规训,多给些思想空间和自由;高中阶段扎实打好知识基础;大学时期主要是培养学科视野;选修课则是培养兴趣点,启发创新。

六、讨论与反思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是按照“学校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影响”的主线设计的,然而由于访谈者对方法掌握不娴熟、不专业,再有不想对访谈对象造成干扰和引导,因此访谈对象所讲的内容比较零散,通过对访谈资料的聚焦和分析,发现资料在说一件事,那就是访谈对象之所以成长为创新人才,他所具备的心理特征以及一些关键人生经历起着重要影响,因此,我遵循资料修改了研究主题和框架。

在研究信度上有缺陷。首先,围绕一个人的成长进行研究时,理应进行360度访谈,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我只成功对较为方便联系的他的同学和同事进行访谈,而没有对其父母、老师、校长、班主任、室友、朋友等进行访谈是很大的缺憾,造成了所掌握信息的不完整;其次,在对资料进行编码时,都是我自行编码,没有经过他人检验,这也对最终的研究信度有一定影响;最后,掌握的资料不完整直接导致有些信息缺乏三角佐证,影响结论的信度。

在研究方法上不专业。初次访谈的时间和地点不合适,安排在午餐时间咖啡厅内,访谈过程多少受到些干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访谈效果;再有访谈经验不足,对陌生人访谈有一些顾虑,未能及时追问一些重要信息。由于第一次访谈时未给访谈对象看提纲,在没有条框限制的情况下他思维发散,所讲信息渉面较广,借鉴于此,第二次访谈提前给他看了提纲,然而我感觉对他起了暗示和引导作用,这也是我一直掌握不好的度。

在成文时,我感觉最无力。资料分析已经完成,但是到了资料解释时,我不知道如何下手。这里深深暴露了我作为研究者缺乏学科基础的弊端,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所在,虽然所有分析已然指向心理学层面,但是由于缺乏心理学学科知识背景,导致对资料的解释不深入、不深刻。

[参考文献]

林崇德(2004):《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第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林崇德等(2009):《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刘宝存(2003):“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比较教育研究》,第5期,第8页。

文末“评”

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领域中,自然科学实征分析(empirical-analytic)的研究方法是年轻研究者首先会学习熟悉的;许多教育、心理与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者则因关切个人、群体与社会诸多现象之间的动态关系,会开始援用田野或民族志的诠释—历史(hermeneutic-historical)研究方法或是实践取向的批判—解放(critical-emancipatory)研究方法。唯不同的研究范式(实证主义/positivism,现象主义/phenomenology与实践哲学/praxis-oriented philosophies)的推论方式与思维逻辑是不同的,因而学习所谓的“质”性研究,通常会发生一个研究者对自身的探究逻辑如何察觉明辨的转折历程,这就是我说的“入场券”。“创新人才的心理特征及成长影响因素研究─一个80后创新创业者的个案”就恰恰反映出了作者孙春梅在学习不同范式过程中的一个夹缠不明的课题。

年轻的研究者想要接续“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林崇德教授主持的大型项目)往80后企业创新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她的行动带领她推进了一次深入案例研究,她进入了一个研究者与不同人的互动关系中如何去发现与辨识的。然而,由研究文章的题目与副标的使用,以及 “主题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对研究者与被访谈人互动关系与研究成果”的故事性写法来看,这两段的表达,都传达出了研究者在两种思维逻辑(实证主义与诠释现象主义)间来回。

“因素研究”是实证逻辑的验证语词,若视一个案为一重要的“去细辨与发现的案例”,那就是诠释现象的思路逻辑了。进入一组被访谈人的生活现场,并对互动中发生的谈话材料进行理解与诠释和以“心理特征因子化”的眼光去断片化与类别化“数据”也是两种不同的思维逻辑。在这篇研究中,确实看见了研究者所花的力气与时间,也同时在若干叙事性陈述的段落中见到了研究者被两种思维逻辑所夹缠困住的矛盾。

作为年轻研究者,孙春梅或许无须为自己缺乏心理学学科知识背景而感到挫败,反而该回看研究过程中,自己研究思路与研究策略的选择所承载着的矛盾性。毕竟,我们对不同研究范式的明白掌握也是由“做中学”而得来的。

学生回应

很高兴台湾辅仁大学的夏林清老师点评我的文章,夏老师在百忙之中还要饱受这近万字的折磨,对此我深表歉意和由衷的感谢,同时对编委这段时间的辛勤付出道声辛苦啦!

夏老师的点评一语中的、醍醐灌顶。的确,成文过程中我一直就很纠结,尤其到了解释和分析的时候写得很“痛苦”,原本以为根结在于缺乏心理学背景造成的分析没理论高度、结论空洞,看过夏老师的点评我真的是豁然开朗。没错,我就是在诠释和实证这两种思维逻辑中“夹缠不明”,一边是按部就班要按照所学的质性研究的方法去做,一边又受到实证主义范式的惯性影响,还不自知。此处我想起在朱老师的课上讨论时,在试图解释分析某现象时似乎也常受到实证研究思维的“干扰和纠缠”。

回头重看自己的文章,发现首先题目就是一个败笔。这不是一个质性研究的风格,如果改成“一个80后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教育的影响”或许更贴切些。再有分析方法不用主轴编码,不硬找心理学理论,只是去解释现象,分析教育在其成长中给予了哪些影响,并用事实材料相互印证,这样应该会更符合阐释的逻辑。

我知道要想真正掌握质性研究方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需要理清不同范式的思维逻辑,尤其需要克服一些惯性思维,才能真正把质性研究的魅力展现出来。

点评专家夏林清简介

夏林清: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辅仁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台北县芦荻社区大学负责人。学术专长与研究专题为性別与心理治疗、生涯发展与成人教育、团体动力与社群发展、组织学习与专业实践、家庭关系、行动研究法、反映思考与专业实践等。其实践研究以解放为目的,协助人们创造一个更为公平的世界,去改变那些不正义的分配,以发展一种研究者与参与者之间以“转化社会不公现状”为长期承诺的热情学术。出版编译专著8部,发表学术和会议论文60余篇,参加专业服务20余项。曾获岭南大学群芳文化研究及发展部“全球签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项”(2005)、英国巴斯大学“英国皇家学院研究访问奖助”(2003)、美国社会治疗中心“社会心理治疗贡献奖”(2002)、美国富布莱特特基金会“杰出学者交流奖助”(2001)等。

【注释】

[1]孙春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比较教育学专业201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管理、俄罗斯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