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流动人口子女数量逐渐增加以及他们没有流入地的户口,他们在流入地的受教育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要妥善解决的问题。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上学难的问题主要是由户籍制度和教育经费拨款制度引起的。
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_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人口

五、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的受教育问题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伴生物,也是伴随着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而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在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逐年扩大,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象也日益明显。由于流动人口子女数量逐渐增加以及他们没有流入地的户口,他们在流入地的受教育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要妥善解决的问题。

(一)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难问题的出现

在中国,流动人口是指其常住地与户口所在地相分离的人口,他们或是在常住地居住了半年以上,或是虽然在常住地居住不到半年但离开了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中国的流动人口中绝大多数都是到城市或城镇务工经商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人口子女”则是指年龄在14周岁及以下、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了半年以上或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也称为“流动儿童”。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人口流动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便是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象日益突出,即流动人口由过去分散的、跑单帮式的流动向携家带口的举家迁移转变。于是,作为流动人口的第二代移民,流动人口子女的数量逐渐增加,成为中国城市里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2000年中国大约有14周岁及以下的流动儿童1409.68万,占流动人口总量(10 229.79万)的13.78%,其中跨省流动儿童338.63万,占全部流动儿童的24.02%,省内跨县(市)、市区流动儿童492.84万,占全部流动儿童的34.96%,县(市)、市区内流动儿童578.21万,占全部流动儿童的41.02%。(20)对于这些流动人口子女来讲,当他们随父母迁徙到城市或是在城市里出生长大以后,摆在他们面前最严峻的问题便是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上学读书的问题。根据“五普”资料估计,全国大约有878.23万流动学龄儿童(年龄在6—14岁的流动儿童)。

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上学难的问题主要是由户籍制度和教育经费拨款制度引起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的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主要由其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教育经费则按照户籍学生数下拨。流动人口子女由于不具有流入地的户口,因此当他们随父母迁徙到城市里以后,原户籍所在地政府不可能再负责他们的教育,而流入地财政教育经费支出也不包括他们的教育费用。于是,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便成为教育管理的一个“盲区”。要想在流入地获得与当地人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流动人口子女必须要交纳高额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才能进入当地公立学校。但是,大多数流动人口都处于社会底层,收入微薄,根本负担不起这些额外的费用。为了能在流入地上学读书,许多流动人口子女只能进入各种非法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较差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打工子弟学校,还有些流动人口子女甚至就完全处于辍学状态。

(二)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

流动人口子女由于其户籍不在流入地,因此,在户籍制度和教育经费拨款制度的影响下,他们在流入地不能享受与当地人同等的受教育权利,这使得他们在流入地接受法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遇到很大的阻力。

1.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选择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选择主要有以下四种(21)

(1)就读于流动人口自办学校

流动人口自办学校也称为“打工子弟学校”,是流动人口子女学习的主要地方。虽然在流入地的公立学校上学是流动人口子女读书的最理想的选择,但由于流动人口子女不具有流入地的户口,因此,流入地公立学校在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时,大多收取高额的“赞助费”、“借读费”等费用,而且往往要求几年的费用一次交清,超出了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家庭的承受能力,使他们望而却步。流动人口自己创办的打工子弟学校普遍收费较低,而且收费灵活,大部分学校按学期收费,有的甚至按月收费,普遍允许拖欠学费,有的打工子弟学校还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在学费上给予优惠和照顾。虽然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师资力量良莠不齐,无论是硬件和软件都无法和公立学校相比,但由于这类学校适应流动人口家庭的特点,因此成为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读书的主要选择。在打工子弟学校学习的流动儿童其父母的收入一般不高,又无暇照顾子女,且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不高。

(2)在流入地公立学校里借读

公立学校由于无论在教学条件还是在教学质量方面都具有打工子弟学校和其他民办学校无可比拟的优势,从而成为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读书的首选。然而,由于流动人口子女不属于流入地的户籍人口,所以他们必须交纳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才能进入流入地的公立学校读书。与在同一所公立学校读书的当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学费往往要高出几倍甚至10倍以上。流入地公立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所收的高额“借读费”、“赞助费”等,实质上是为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正规、合法的义务教育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虽然国家规定了借读生的收费标准,但由于利欲熏心和管理不善,各地公立学校在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时仍然各行其是,以各种名义超标准收取学费。

在公立学校借读的流动儿童其父母多是用自己的资金和技术到城市里经商、办企业的人口,所以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要比在打工子弟学校读书的流动儿童好得多。然而,对于这些在流入地公立学校借读的流动人口子女来讲,家庭背景的差异和“借读”的身份仍然使他们在学校里常常被人歧视,不能被平等对待,从而影响到其身心的健康和性格的发展。

(3)回到原籍接受义务教育

由于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受到政策上和学费上的种种限制和阻力,再加上有些流动人口的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强,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看管孩子,故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返回到流出地接受义务教育。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在理智上,流动人口都愿意把孩子留在身边。由于总的来看家乡的教育质量不如流入地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所以绝大多数流动人口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流入地接受比在家乡更好的教育,以便将来能有所作为,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现实却使他们的愿望无法实现,所以,把孩子送回原籍读书的确是他们无奈的选择。

(4)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失学、辍学

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处于失学或中途辍学状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工作所获得的收入比较低,与其收入相比,流入地学校的学费较贵;第二,有的流动人口认为读书无用,因此让孩子过早地外出寻找工作或留在家里做家务;第三,有的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到处奔波,居无定所,学习无法系统进行;第四,有的流动人口子女没有学校接收,或即使有学校接收也学习成绩太差,跟不上学习进度;第五,有的流动人口子女身体残疾或有病。上述各种原因都可能造成流动人口子女的失学或辍学。多数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都比较低,收入也不高,在流入地供养孩子读书的能力有限,再加上有的流动人口对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主观上忽视孩子上学读书的问题,因此一旦遇到孩子在流入地入学的种种困难,就很容易选择让孩子失学、辍学的退路。

2.流动人口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即使能够在流入地上学读书、接受教育,流动人口子女也会在上学读书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产生一些问题。流动人口子女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有:

(1)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率比全国学龄儿童的平均入学率低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在全国适龄流动儿童中,“未上过学”者所占比例为4.0%,上过学后又辍学的比例为0.8%。二者相加,全国适龄流动儿童中未按要求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4.8%,高于全国儿童3.3%的相应比例。据此推算,全国大约有42万流动儿童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接受应有的教育。此外,流动儿童的在学比例和识字率分别为96.1%和95.98%,也低于全国儿童96.6%和97.2%的相应水平。(22)中国儿童中心最近完成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不及全国儿童的平均水平,失学率竟高达9.3%。(23)

(2)流动人口子女中超龄现象非常严重和普遍

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而在适龄时不能及时入学,或由于跟随父母四处流动而耽误了学习,相对于他们就学的年级,流动人口子女的超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在北京市的打工子弟学校洼边四小里,三年级有53个学生,其中有15个人超过14岁。在张北小学,有的学生16岁了才上二年级。在太阳宫流动学校中,每个年级学生年龄的差距都有5至6岁。这个学校的学前班有54人,按6周岁入学的标准,共有9人超龄,超龄率为16.67%;一年级有46人,共有13人超过7周岁,超龄率为28.26%;二年级有30人,共有7人超过8周岁,超龄率为23.33%;三年级有18人,共有13人超过9周岁,超龄率达72.22%。该校共有学生148人,超龄的就有42人,超龄率达28.38%,(24)并且有年级越大,超龄现象越严重的趋势。

(3)许多流动人口子女都具有辍学或失学的经历

在校读书的流动人口子女的超龄现象的普遍存在,说明有许多流动人口子女都有辍学或失学的经历。有调查表明,在各个年级都存在着流动人口子女的失学现象,但越到高年级他们的失学现象就越严重。许多失学儿童都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负担不起学费而失学的,也有一些流动儿童是因为不喜欢读书而失学的。流动人口居住地点不稳定,而且居住条件也不太好,空间狭窄,照明条件差,因此很难为子女提供一个较好的、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其子女即使能入学,学习成绩也难以提高。另外,从偏远的农村地区进入城市以后,流动人口子女会遇到一系列难以适应的问题,如和城市孩子的不平等相处、语言不通、学习基础差、降级读书,等等,都可能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成绩下降,并形成恶性循环,即越厌学学习成绩就越差,而学习成绩越差就越厌学,最终导致辍学或失学。

(4)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

在流入地公立学校学费贵、入学门槛高的情况下,打工子弟学校就成为流动人口子女上学读书的理性选择。但是,打工子弟学校校舍简陋,教学设备严重不足,教师素质偏低,无论是在办学条件还是在教学质量方面都与公立学校相距甚远,从而使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质量没有保障。

(三)阻碍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原因分析

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受到阻碍是各种各样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流动人口本身的原因。总的来看,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户籍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对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影响是制度层面因素的作用,同时也是阻碍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最主要的原因。中国现行的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农村基础教育由县、乡政府负责,适龄儿童需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种体制是户籍制度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正是在这种体制的影响下,流动人口子女由于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所以不能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不能在流入地享有当地儿童所享受的受教育权利。虽然国家教育部和公安部1998年3月颁发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各流入地要把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作为当地普及义务教育的责任之一,积极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但是各地对于《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的态度和执行程度却是大相径庭。

2.教育政策改革的滞后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文规定:“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是,由于中国的义务教育制度没有相应的改变,而且缺乏有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法规,有关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办法、措施也不尽完善,因此,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的受教育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面临着流动人口子女的日益增多,如果中国的教育政策和义务教育体制不作相应的调整,适龄儿童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与户籍的密切关系不改变,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的经费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财政制度进行配置。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如果当地政府切实要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需要几百万乃至上亿元的资金,在义务教育制度没有改革的情况下,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是不可能满足需要的。

3.流动人口管理的不完善

要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的入学问题,需要当地有关流动人口管理部门的配合,即需要弄清楚当地流动人口的数量、他们的家庭基本状况、他们的子女的数量以及子女的年龄、在什么地方居住,等等,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然而,在大多数流入地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却很混乱,没有做到严格登记、规范管理,导致当地教育部门无法掌握流动人口子女的确切数量和受教育程度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就学策略,开展工作十分困难。

4.流动人口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

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主要从事个体经营、当雇工或农民等,其职业多是劳动强度比较大、收入却比较低的职业,属于流入地的低收入人群。对于低收入的流动人口来说,要用节余的钱来为子女缴纳流入地公立学校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1997年对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抽样调查显示,流动人口家庭中贫困家庭(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家庭)所占的比例达四分之一左右。(25)像这样的贫困家庭每月在扣除了衣食住行所必需的开支以后,所剩收入寥寥无几,更不可能让子女交钱上学读书,所以,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了。流动人口的低收入也使他们用于子女教育的投资严重不足,根本就不能满足子女受教育的需求。

5.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制约

父母的文化素质对于子女的受教育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总的来看,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是比较低的,对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孩子的教育不抱很高的期望。有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流动适龄儿童的父母的文化程度是在高中及以下,那些未入学的流动适龄儿童其父母或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均较低,父母的文化程度越低,子女不入学的可能性越大。(26)此外,流动人口由于文化素质比较低,不具备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不懂得教育孩子的艺术,家里也没有适合孩子学习的条件,所以许多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成绩差,跟不上学习进度,这是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得不中途辍学的原因之一。

6.流入地公立学校容纳能力的不足

在中国城市的教育经费比较短缺的情况下,需要就学的流动人口子女的迅速增加给流入地公立学校在教育经费和办学条件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这些学校处于容纳能力严重不足的境地。流动人口子女的大量增加使流入地教育经费的投入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和激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