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同行是朋友

同行是朋友

时间:2022-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恢复系”是指正常的水稻,能自花授粉,自交结实。诚挚地告诉他们,这是攻克杂交水稻堡垒的全部“秘密武器”。10月份,由中国农林科学院主持,在长沙市,也就是湖南省农科院所在地,召开了全国杂交水稻第一次协作会议。接着广西、湖南、江西、广东又分别测得恢复系。

同行是朋友

做自己的主人!在这辽阔自由的田野里无拘无束,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该有多好。


天涯何处无芳草。

1970年9月,袁隆平和助手李必湖、尹华奇、周坤炉又三下天涯,去寻找芳草。转眼两个月过去了,野生不育稻还未走进他们的视野。

11月的一天,李必湖坐着一辆牛车,慢悠悠地向荔枝沟走去,心中掂量着袁老师的话:过去,我们使用的亲本材料虽然很多,但局限性大,血缘贫乏。而亲缘关系较远的籼稻与粳稻,小麦与山羊草,它们杂交之后,可以出现雄性不育。野生稻和栽培稻同样亲缘关系远,也一定会产生雄性不育株。问题是到什么地方能找到野生稻,而且又是雄性不育的野生稻呢?在崖县南红农场附近,大家找了几天,一无所获,荔枝沟又会怎样呢?

荔枝沟是个不寻常的地方,这里还保留着原始的美。一些别处绝迹的生物,在此偶有发现,说不定真有野生稻!

李必湖跳下车,开始认真地搜索。东西南北,寸土不让,凡认为有希望的地方,全部察看一遍,就像袁老师几年前稻海赏花那样,一株一株地端详。最后,在一片沼泽地,果真找到一株野生稻。它茎秆匍匐,花药瘪小,花粉不育,其貌不扬,却是千金难买。这就是我国红芒野生稻中的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株,简单说,就是“野败”,野生雄花败育稻。

李必湖像找到野山参一样,精心地把“野败”挖出来,连同泥土用自己的上衣包好,小心翼翼捧回农场,移栽在试验田里。连续四天,守在田中。“野败”有种顽强的生命力,不仅活了过来,而且开出63朵雌花,仿佛告诉人们:我是信得过的!

李必湖一边观察“野败”的开花习性,一边用栽培稻与之杂交转育,培育新的一代杂种。由于“野败”落粒性强,加之鼠害严重,最终仅收获五粒种子。袁隆平从外地回来,见到“野败”,犹如见到“外星人”,惊喜万分。听过李必湖关于“野败”发现的经过,连说三句:

“高级,高级,高级!”随之,紧紧地握着李必湖的手,说:

“谢谢你!踏遍天涯海角,真的找到芳草。今后,我们研究的重点就是‘野败’了。”

“野败”的发现,为杂交水稻不育、保持、恢复“三系”配套的研究找到了“入场券”。

“不育系”是指雄性不育系,就是水稻的花,雌蕊正常,有受精能力;雄蕊不正常,无受精能力。这种稻又叫“母系”,是水稻世界的“女儿国”。有了“母禾”,杂交的时候,不必去掉雄蕊,只把父本品种和“母禾”种在一起,依靠风力或者昆虫传粉,就能制出第一代杂交种。

“保护系”是指正常的水稻,能自花授粉自交结实。用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不仅能使“不育系”结籽,还能使“不育系”后代保持雄性不育,使不育性状稳定地遗传下去,可以年年繁殖,代代相传。

“恢复系”是指正常的水稻,能自花授粉,自交结实。用其花粉同“不育系”杂交,能使“不育系”恢复正常自交结实能力。并在后代恢复雄花可育。“恢复系”就是原种的父本。

这三个系缺一不可,并且不能相互代替。显然,自然界并不存在“三系”,必须人工培育。有了“野败”和由“野败”转育出的雄性不育种子,就有了珍贵的又是基本的试验材料。

有了基本的试验材料,还要有一批懂得道理又热心“三系”的试验人员,为此,袁隆平身体力行办了三件有意义的事:

第一件,他严肃地向省里建议,迅速成立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合作攻关。省里采纳了他的建议,1971年2月,成立由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学院、湖南师范学院、安江农校和贺家山原种场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出任组长。

第二件,他严格地挑选人员。从协作组中选择几位理论基础雄厚、实践能力较强、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年轻人做自己的助手,以延长自己的手臂,扩大自己的智能,为杂交水稻找几位贴身的卫士。

第三件,他严谨地传授知识。4—6月,全省举办两期一百多名科技骨干参加的杂交水稻培训班,他重操旧业,在培训班讲课,让大家认识杂交水稻、研究杂交水稻、热心杂交水稻、育出杂交水稻。

小时候,母亲给他讲过一个故事,他又给自己的儿子讲过这个故事,就是老虎学艺。说的是老虎向猫学艺,猫并没有将全部本领教给老虎,怕老虎超过自己,危害自己。结果,正如猫预料的那样,老虎学到本领反要加害于猫,猫却一跳爬上树梢。这一本领没教老虎,才保护了自己。这个故事一是说猫“留一手”不好,二是说老虎“过河拆桥”更不好。

袁隆平不止一次地对助手们说:

“讲合作,就要真诚,出以公心,不能留一手。同行是朋友。”

就在全省两期杂交水稻培训班上,袁隆平和助手们毫无保留地把所有的珍贵素材,像发贺年卡一样,分发给前来学习的江西、广西、上海、四川、新疆、安徽、黑龙江等省区的同行们。诚挚地告诉他们,这是攻克杂交水稻堡垒的全部“秘密武器”。

水涨船高。

1972年春,杂交水稻研究被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由中国农林科学院与湖南农科院共同主持,袁隆平成为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立标人。3月份,在海南岛崖县召开全国第二次遗传学学术讨论会,会上,他以《水稻雄性不育试验概况》为题,报告了利用“野败”选育雄性不育系的可喜苗头,与会者报以热烈的掌声。10月份,由中国农林科学院主持,在长沙市,也就是湖南省农科院所在地,召开了全国杂交水稻第一次协作会议。会上,他代表湖南协作组作了发言,题目是《利用“野败”选育水稻雄性不育的进展》,肯定了用“野败”能够育成不育系和保持系。他的理论根据是:

“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杂交产生质核矛盾,使这个新类型在代谢上的某些环节发生异常变化,从而导致花粉发育受阻。雄性不育是质核矛盾的产物,而它的选育过程就是人为地制造矛盾的过程。恢复系的选育则与此相反,着重于克服这种质核矛盾,使彼此相互作用协调达到花粉恢复正常的目的。”

实践得到理论的武装,就会产生奇迹。就在这一年,袁隆平选育出中国第一个籼型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1号A及与之相应的保持系。也在这一年10月,到下一年3月,从江西等地传来育出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喜讯。接着广西、湖南、江西、广东又分别测得恢复系。袁隆平本人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高产杂交稻组合——南优2号,从此正式宣告“三系”配套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