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白头白嘴病

白头白嘴病

时间:2022-1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病原体 细菌性白头白嘴病是由黏球属黏球菌引起,菌体大小为(5~9)微米×0.8微米。此种病主要危害草、青、鲢、鳙、鲤、鲫、鳊等夏花鱼种,甚至野杂鱼和蝌蚪均可发生,特别是刚下塘才10余天的草鱼苗,体长在2~6厘米,最易发生暴发性白头白嘴病。此病来势凶猛,当个别鱼一旦发病时,一日内将会传染一大片,使大量的鱼苗立即死亡。白头白嘴病与水质不清洁、天然饵料不足和放养密度有关。

四、白头白嘴病

1.病原体 细菌性白头白嘴病是由黏球属黏球菌引起,菌体大小为(5~9)微米×0.8微米。常同车轮虫病并发,所以在治疗时,需考虑并用硫酸铜

2.症状 病鱼的额部和嘴的周围至眼球一段皮肤溃烂,色素消失,呈现白色或乳白色。从堤岸上观察在池中游动的病鱼,这一症状十分明显,病鱼离开水面,用肉眼观察则不太明显。少数病鱼头部和瞳孔周围也有充血现象,呈现“红头白嘴的症状”。有的病鱼鱼体消瘦发黑,体表及鳍条附着坏死脱落的表皮细胞及黏液。病鱼离群游动,行动缓慢,散乱地浮在池边水面,病鱼反应迟钝,有时有气无力地漂游在下风水表层,头部露出水面,并不停地浮头吸氧,不久即会出现大批死亡

3.流行情况 华东一带5月中下旬、6月间为该病发病高峰季节,7月中旬以后很少发生。长江流域、西江流域以及各个养鱼区域均有发现。此种病主要危害草、青、鲢、鳙、鲤、鲫、鳊等夏花鱼种,甚至野杂鱼和蝌蚪均可发生,特别是刚下塘才10余天的草鱼苗,体长在2~6厘米,最易发生暴发性白头白嘴病。此病来势凶猛,当个别鱼一旦发病时,一日内将会传染一大片,使大量的鱼苗立即死亡。这种病可能与池水水质不良,病原体大量滋生,鱼体逐渐长大后池中密度增大,池中相对缺乏足够的适口饵料和鱼体抵抗力明显降低等有着密切关系。

4.预防

(1)白头白嘴病与水质不清洁、天然饵料不足和放养密度有关。鱼苗放养20天后,若不及时分塘,此病就会很快发生。长期投喂豆浆、豆饼等饲料,有的未被鱼及时食用而沉积在池底,使水质变坏,病原体这时就会乘虚侵染鱼体。这一时期最好的预防方法除了及时扩大分养外,在来不及分养的情况下,应该泼洒一次生石灰来改良水质,杀灭病原体。

(2)鱼苗长到1~3厘米,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全池泼洒,每天1次,持续2~3天。

(3)为了保持水质清洁,最好不要施未经发酵的人畜粪便,特别是牛粪。

(4)在有发病预兆的鱼池内,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漂白粉全池泼洒1次,隔1天再泼洒1次。

5.治疗

(1)每立方米水体用2~4克五倍子,用前先要放入水中浸泡40~60分钟,再全池泼洒。

(2)把发病池的鱼类,转移到没有养鱼的新水体池内,效果更好。

(3)把乌桕叶(干)放在20%的石灰水中浸泡过夜,再熬沸10分钟,使每立方米水体含药为2.5克,全池泼洒。若用鲜叶,需加4倍药量。

(4)每立方米水体,用2.5克大黄全池泼洒。在使用前最好放在0.3%的氨水中浸泡过夜。

(5)用生石灰治疗,用量用法同预防的相关内容。

(6)用漂白粉常规泼洒方法。

(7)在水深1米的池塘里,每亩用五爪金龙(鲜草)2.5~3千克,与硼砂0.8~1千克混合遍洒,持续使用3~5天。

(8)每亩用金银花、白芷各135克,干姜、甘草、白芍各0.9千克,煎汁混入豆浆全池泼洒。

(9)每立方米水体用兽用红霉素0.25~0.3克(每克含25万单位)全池泼洒。但此药成本较高,此法适用于鱼苗放养密度大的发病鱼塘。

(10)每立方米水体用10克漂白粉和每立方米水体用8克硫酸铜,溶水后浸洗病鱼20分钟,效果较好。

(11)每亩用菖蒲1~1.5千克、五月艾草2.5千克、食盐1.5千克混合一起,全池泼洒,连续3天。

(12)在静水条件下,每立方米水体用0.6~1克利凡诺(在流水条件下用1~1.2克),全池泼洒。

(13)苦楝树叶每亩30千克,煎汁后全池泼洒,或把15千克苦楝树叶浸泡水中,每7~10天更换1次,连续进行3~4次。

(14)地锦草、铁苋菜、辣蓼分开用或合并使用均可,用药量为每100千克鱼每天用药5克(干草)。使用前一定要用清水浸泡8~10小时,或用锅加适量水煮20~30分钟,效果更好。

(15)用优氯净,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3克,全池泼洒。

(16)用二溴海因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2~0.3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