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乡愁”的弹性

“乡愁”的弹性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有一天,我们的乡愁失去了弹性,萎缩为“去与归”的两难抉择,那么它实际上映现出整个文化环境及人们的文化想象的浮薄。
“乡愁”的弹性_“城”长的烦恼

竹叶青:“乡愁”的弹性

现代生活已经使我们对“家”的感觉变得暧昧难言,“回家”也失去了其古典意义上的确定方向,那么,我们不妨宽泛地来理解“回家”。事实上“十八岁出门远行”本是由来已久的成长主题,更何况,人口的自由流动怎么说也该算是现代化带给我们的一项福祉,虽然伴随而来的有个体的无根感与乡愁。

以前招待所的门厅里都写着“宾至如归”四个大字,现在大概很少见了吧。但我想,只要咱们不侵略不殖民,行走在我们中国自家的国土上,最理想的状态大概就是这种“如归”的感觉了,它使得因各种缘故处于迁移中的老中青们,在感受新鲜刺激之余,也能以比喻的方式体会到“家”的温馨和安适。而在一座现代都市中,足以构成这样的“喻体”的器物、制度和情境越多,在我看来也就越好。比如说好的空气和水,便利的市民服务设施,赏心悦目的城市景观,亲善的人际关系,富有感召力的文化环境,等等。并且,在这一切之上,更为重要的是人的想象,换句话说,就是城市生活所提供的一切与人们内心的文化想象——文化想象说到底也是生活想象——之间的呼应关系,唯有这层内心关联才使“回归”成为可能。虽说现代性意识形态的洗脑功能异常强大,但我还是相信大多数人心目中,都还留存着由多样化的传统所滋养的文化想象。大多数时候,我们很难正面地、完整地表述它们,但即便退到卑微的底线,我们仍能在城市怀旧、不满情绪 ,甚至焦躁抑郁的病态中,找到它们的影子。

除了人群的横向迁移 ,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同样也会酝酿乡愁。“日新月异”是个好词,就像一个新装修的家凭空就能让人生出无限希望一样。我想很多青年也是奔着这个日新月异的梦来到大城市的。但同时我们也知道,革新与守旧是一对不可分离的矛盾。那么我们需要保守什么呢?虽然“革新”会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感觉和观念,但我想,“新”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为了更好地看顾“最人性”的需求,为其营造更好的安顿空间和自由舒展的空间。若能如此,即便城市楼宇簇新,大明湖和西湖恍如孪生,我们大概也不会因此太过失望,因为“根本”都在,这样的“新”,也是扶正固本的新。

当然“乡愁”也还在,它泛漫无边的存在,构成了我们想让生活更美好的动力,而且它并非一种单向度的动力,这点很关键。如果有一天,我们的乡愁失去了弹性,萎缩为“去与归”的两难抉择,那么它实际上映现出整个文化环境及人们的文化想象的浮薄。与此相反,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提出,“城市文化”必须成为足以涵容中国历史中已经生成的多种传统的“中国文化”,只有在这样的城市中,我们才能够感觉到更多的“故乡”吧。

记得在一篇访谈中曾读到,中国内地的有志青年大都会“出门远行”,而上海的年轻人如果要到中国内地的其他城市去,却要承受非常大的现实和心理上的阻力。如果说“出门远行”是青年们的一种自然冲动、最容易想到的自我成长方式,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上海优渥的资源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阉割了青年的梦?事实是,我们来到上海,彷徨于上海,上海人止步于上海,或仅仅向往更发达的国家,这单向度的流动已经昭示了主流城市发展的穷途末路。如果有一天,作为现代中国主导文化的“城市文化”,能够变得更加通达、包容、有担当,那首先,“上海的排斥性”将成为一个伪命题,上海也不复今天的拥挤、促狭,因为作为中国的方向性城市,他倡导了一种富于包容性的文化,从而打开了中国人关于“发展”或“成长”的思路,到那个时候,全中国的广大青年,或许才真能四海为家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