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耐利福平与基因突变

耐利福平与基因突变

时间:2022-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证实了rpoB是造成RFP耐药的原因。虽然,目前已把rpoB突变作为结核杆菌耐RFP的遗传标志,但rpoB突变并不能完全解释结核杆菌对RFP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第一节 耐利福平与rpoB基因突变

利福平(rifampin,RFP)是一种快速全效杀菌剂,为重要的一线抗结核药物,是当前短程抗结核化疗的基础。早在1959年,即从Strepbmyces mediterranei的培养液中得到多种成分的抗生素利福霉素(A-E),通过化学改造,1965年,从其衍生物中合成了利福平,属半合成抗生素。作为亲脂性抗生素,RFP能迅速透过疏水性的细菌胞膜,与结核杆菌的RNA聚合酶β亚单位以非共价键结合,抑制该酶的活性,在转录水平上发挥抗菌作用。

当前,对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机制的研究是建立在对大肠杆菌依赖DNA的RNA聚合酶的研究之上。 RNA聚合酶是由4个不同的亚单位(α、β、β′、δ)组合而成的单链复合体。 4条链组成的核心酶(α2ββ′)具有聚合酶活性,并和另一个能特异启动转录的δ因子一起组成全酶(α2ββ′δ)。编码α、β、β′和δ亚单位的基因分别称为rpoA、rpoB、rpoC和rpoD。1983年,Wehrli进行了聚合酶亚单位重组试验,结果表明:含αβ′亚单位的利福平耐药菌株和含β亚单位的利福平敏感菌株的聚合酶对利福平敏感;含αβ′亚单位的利福平敏感菌株和含β亚单位的利福平耐药菌株的聚合酶对利福平耐药。因此,只有β亚单位与RNA聚合酶与利福平的耐药性相关。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RNA聚合酶的β亚单位为利福平的靶位点,利福平通过结合于RNA聚合酶的β亚单位上,导致结核杆菌转录时RNA合成起始受阻,抑制了菌蛋白合成,从而表现为抑菌效应。编码β亚单位的基因rpoB即为靶编码基因。

1985年,Yamada等进一步揭示结核杆菌RFP耐药株的DNA依赖性RNA聚合酶发生了改变,使得药物不能与之结合,从而导致RFP丧失抗菌作用。

1988年,Jin和Gross分离到42株自发性产生的大肠杆菌RFP耐药株,序列分析显示大肠杆菌RFP耐药株的β亚单位结构基因rpoB出现17种突变,涉及到14种氨基酸改变。为了验证所检测的突变与RFP相关,运用等位基因交换技术,将相应rpoB突变基因转入pBR322质粒,并可使敏感的大肠杆菌发生耐药性表型的改变。

1993年,Telenti等首先应用PCR扩增了结核杆菌一个411bp片段,对应于结核杆菌380位到516位氨基酸(相当于大肠杆菌的455位到591位氨基酸),结果66株RFP耐药株中64株基因突变,2株RFP耐药株未检出突变,56株RFP敏感株均未检出基因突变,耐药株的突变共有15种,涉及8种氨基酸。

1994年,Mi11er等将结核杆菌敏感株rpoB基因引入穿梭载体pMV261,并电穿孔转化到高耐药耻垢分枝杆菌菌株LR223,可降低耐药株耐药水平;进一步应用PCR诱变技术造成结核杆菌rpoB456位氨基酸(相当于大肠杆菌的531位氨基酸)突变,并电穿孔转化到敏感型耻垢分枝杆菌菌株LR222,则使之发生耐药表型改变,由RFP敏感株转变为耐药株。证实了rpoB是造成RFP耐药的原因。

近几年,从结构生物学方面对RFP耐药的机制进行了研究,Campbell等(2001年)对嗜热菌RNA聚合酶核心区和RFP的复合体结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RFP可以和位于DNA/RNA与通道深处的RNA聚合酶β亚单位的一个距酶活性中心12A的带状结构相结合,因而在RNA转录合成2~3个核苷酸长度时即可直接阻止RNA链的延伸。

虽然,目前已把rpoB突变作为结核杆菌耐RFP的遗传标志,但rpoB突变并不能完全解释结核杆菌对RFP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例如,尚有5%左右的耐RFP结核杆菌未能在rpoB突变热点区检出突变;已检测出的rpoB基因突变多达20余种,这些突变是否均能改变RNA聚合酶空间构象,继而导致耐药性还未能完全阐明;特别是与结核杆菌同属的鸟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和耻垢分枝杆菌对RFP的耐药性与rpoB基因并无关联,提示还可能存在尚未发现的RFP耐药机制。

可能存在结核杆菌耐RFP机制包括:在rpoB核心突变区之外的位置发生突变,在大肠杆菌的RFP耐药的研究中即发现rpoB核心突变区之外的位置发生突变; RNA聚合酶其他亚基的突变;影响RFP渗透性的细菌胞膜改变等等。因此,有关结核杆菌RFP耐药机制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