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论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论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时间:2022-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论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李淑娟最近20年来,东亚地区[1]的区域内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其增长速度不仅快于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也大大超过了那些建立在自由贸易协定基础上的区域贸易集团内部的贸易增长速度。目前,东亚地区是仅次于欧盟的贸易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区域内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东亚区域内贸易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论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_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卷

论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李淑娟

最近20年来,东亚地区[1]的区域内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其增长速度不仅快于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也大大超过了那些建立在自由贸易协定基础上的区域贸易集团内部的贸易增长速度。目前,东亚地区是仅次于欧盟的贸易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区域内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东亚区域内贸易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深入分析这些变化及其特点,对于揭示区域内各经济体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具体特征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应看到,东亚区域内贸易的发展蕴含着内在的矛盾,也面临着外部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矛盾和挑战,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东亚区域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东亚地区今后的经济增长前景。

一、东亚区域内贸易的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东亚地区不仅是世界上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地区,也是区域内贸易发展最迅猛的地区。

(一)区域内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迅速提高

1980~2000年间,东亚区域内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由4.8%上升到12.7%,同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这一比重由5.5%上升至10.7%,而欧盟区域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中则呈下降趋势(见表1)。虽然东亚区域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还远低于欧盟,但其增长速度却是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在内的其他任何地区无法比拟的。

表1 区域内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

资料来源:Eisuke Sakakibara and Sharon Yamakawa,“Regional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Paper,No.3079,2003.

(二)区域内贸易占区域总贸易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1980~2003年间,东亚区域内贸易占区域总贸易的比重由34.7%上升至54.0%,表明东亚地区有超过一半的对外贸易是在区域内进行的。同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这一比重由33.8%上升至46.0%,欧盟由52.4%上升至64.4%。仅就绝对比重而言,东亚地区还稍逊于欧盟,但从发展速度看,东亚仍是增长最快的地区(见表2)。

表2 区域内贸易占区域总贸易的比重

资料来源:Masahiro Kawai,“East Asian Economic Regionalism:Progress and Challenges”,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Vol.16,2005.

上述分析表明,无论是区域内贸易的绝对额还是相对额,东亚地区都高于北美自由贸易区,仅次于欧盟。考虑到欧盟已有近半个世纪的一体化历史,北美也已走过了十几年的一体化历程,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如此之快、一体化程度如此之高,尤为引人注目。

二、东亚区域内贸易模式的变化及特点

在区域内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东亚区域内贸易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东亚区域内贸易构成的变化及特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东亚区域内贸易的构成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表现在:第一,在全部区域内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的份额大幅度下降了,而制造业贸易的比重则迅速上升。1984~2001年间,区域内贸易中制造业贸易的份额由59.8%上升到86.4%,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所占比重由25.8%上升到49.5%;在机械和运输设备这一大类中,办公机械、通讯和电子机械类产品的区域内贸易比重上升得最快。第二,在制造业的区域内贸易中,中间产品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由1984年的7.6%上升到2001年的17.4%,其中,电子晶片、办公机械零部件和通讯设备零部件的比重居前三位。[2]

(二)东亚区域内贸易流向的变化及特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东亚区域内贸易的流向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区域内贸易大国的日本和中国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

首先,日本在区域内贸易中的地位尤其是作为出口市场的地位下降了。1985年,东亚发展中经济体对日本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17%,其中东盟高达31%,中国为22%,“四小龙”为16%。到2002年,东亚发展中经济体对日本的出口降至11%,其中东盟四国由31%下降至15%;中国由22%下降至15%,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由12%降至9%,只有中国香港由4%上升至5%。这说明日本作为区域内最重要的吸纳市场的地位下降了。

其次,中国作为区域内出口市场的地位大幅度提高了。1985~2002年,东亚地区对中国的出口依赖度由6%上升至12%,其中,中国香港由26%上升到39%,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由1%上升到16%,日本由7%上升至10%,东盟四国由1%上升至5%(见表3)。

表3 东亚地区的贸易矩阵

注:①NIES-3指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ASEAN-4指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DEA指东亚发展中经济体,EA指东亚整体。②表中数字代表某一出口方对某一进口方的出口额占出口方总出口额的比重。
资料来源:Joanne Cutler,Kevin Chow,Carrie Chan and Unias Li,“Intra-regional Trade and the Role of Mainland China”,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Quarterly Bulletin,No.12,2004.

日本和中国在区域内贸易中地位的这种变化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因为,90年代以来,受泡沫经济破灭的影响,日本经济陷入衰退,国内需求大幅度下降;相反,自90年代初以来,中国经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需求大幅度上升,尤其是FDI的大量流入,带动了资本品和中间产品进口的迅速增加。东亚区域内贸易流向的变化趋势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市场在区域内贸易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另外,东亚地区的贸易矩阵表也反映出东亚地区与区域外贸易的变化趋势。虽然从总体上看,东亚地区对欧美市场的出口依赖度大幅度下降了,但中国对欧美的出口比重则呈迅速上升之势(见表3)。这说明,中国作为东亚地区对域外“出口平台”的地位在不断提高。

(三)区域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内贸易中的产业内贸易比重大幅度上升。到1999年,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韩国、泰国等经济体的区域内贸易之产业内贸易比重均超过了0.5,其中新加坡达到了0.641,马来西亚为0.608,中国台湾为0.595,韩国为0.593,泰国为0.505。卡瓦(Kawai)将产业内贸易区分为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两种模式。水平产业内贸易是由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多样性推动的差别化产品间的贸易,而垂直产业内贸易则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的FDI推动的中间产品的贸易。[3]东亚地区的产业内贸易具有很强的“垂直”特征,而且产业内贸易的很大一部分是在企业内部实现的,属于企业内贸易。

三、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与模式变化的原因

东亚区域内贸易的迅速发展,除了东亚各经济体比较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区域内FDI的快速发展及其推动的FDI-贸易关联机制的出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消费需求大幅度扩张等原因外,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建立和发展、中国的崛起及其迅速融入该网络,是最近十多年来东亚区域内贸易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同时也是东亚区域内贸易模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以中间产品为主体的区域内贸易的快速发展

技术的进步,使得跨国运输、通讯和协调管理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了,由此使得国际分散化生产(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fragmentation)不仅可能而且经济。所谓分散化生产,是指将一种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个部分或环节,并根据各部分或环节的不同特点将其配置到最有优势的区位。例如,将一件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环节放在技术发达的国家进行,而将劳动密集度较高的加工和装配环节安排在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进行。[4]产品的“可分解性”以及不同国家间比较优势的差异,是分散化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尤其适合于机械类和电子类产品。因为这类产品不仅具有“可分解性”,而且各个零部件及生产环节的技术、资本和劳动密集度存在很大的差异。东亚地区独特的区位特点恰好为跨国公司在该地区进行分散化生产、构建区域生产网络创造了条件。首先,区域内各经济体相对自由的贸易和投资政策框架为FDI的进入和中间产品的跨国流动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区域内不同发展层次的经济体拥有不同的比较优势,这为跨国公司将不同的生产环节配置在拥有不同区位优势的经济体创造了有利条件。建立在分散化生产基础上的区域生产网络使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实现了最佳组合并得以充分利用,是一个“多赢”的生产模式。分散化生产的最直接结果是大量中间产品的跨境流动,有时甚至是多次跨境流动,从而导致中间产品贸易量迅速增加。

(二)中国的崛起及其迅速融入东亚区域生产网络,是推动东亚区域贸易发展以及模式变化的另一重要因素

中国的崛起及其参与到东亚生产网络从两个方面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首先,中国拥有低成本劳动优势。中国不仅劳动力丰富、劳动力的绝对工资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而且劳动力的素质比较高,因此经过劳动生产率调整后的劳动力成本也是东亚一些欠发达国家无法比拟的,这使得中国在劳动密集型环节上的比较优势十分突出,以中国作为加工和装配环节的区位无疑是跨国公司的最佳选择。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立加工和装配工厂,区域内大量的中间产品流入中国。除了日本和“四小龙”以外,东盟某些国家对中国的中间产品出口近年来也有较大幅度上升。1992~2003年,日本对中国的中间产品出口占其全部中间产品出口的比重由6.7%上升到23.6%,占日本对东亚地区中间产品出口的48%;发展中经济体对中国的中间产品出口比重由19.5%上升到34.0%,占其对东亚中间产品出口的50%;东盟国家对中国的中间产品出口比重也由7.1%上升到17.8%。[5]其次,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中国的国内消费需求大幅度扩张,由此使中国作为区域内最终产品吸纳市场的作用大大加强。中国同时作为区域内中间产品的“加工、出口平台”和最终产品“吸纳器”,对区域内贸易的扩大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区域内贸易互补度的上升也是东亚区域内贸易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解释因素

贸易互补度衡量的是出口方出口的商品和进口方进口的商品之间的一致程度,通常用贸易互补指数(complementarity index)表示。[6]该指数越大,说明贸易双方之间进出口商品的一致程度越高,如果该指数等于100,则说明双方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全相匹配,即一方的出口商品结构正好与另一方的进口商品结构完全一致。互补指数越大,相互之间发展贸易的潜力越大,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潜在利益越大。东亚地区的贸易互补指数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迅速提高,其中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由1985年的51.2上升到2001年的67.3,东亚发展中经济体和日本之间的贸易互补指数由51.9上升到65.4,均超过了东亚发展中经济体与区域外的北美和欧盟之间的贸易互补程度,这说明东亚区域内的贸易潜力大于与区域外的贸易潜力(见表5)。贸易互补度的上升,主要源于东亚区域内生产分工的不断深化。

表4 东亚地区的贸易互补指数

资料来源:Francis Ng and Alexander Yeats,“Major East Asian Trade Patterns: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Growth?”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Paper,No.3084,Washington D.C.,2003.

表5 区域内贸易比重:制造业、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资料来源:Athukorala and Yamashita,“Production Fragmentation and Trade Integration:East Asia in a Global Context”.

四、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面临的矛盾、挑战与因应对策

(一)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面临的内在矛盾

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区域内贸易结构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进、出口区域内依赖度的不平衡性。传统上,东亚就是一个进口主要依赖于区域内而出口则主要依赖于区域外的地区。1992年,制造业部门的进、出口区域内依赖度分别是55.2%、36.6%,经过10年的发展,在进、出口区域内依赖度同时上升的同时,这种不平衡结构并没有得到改变。2003年,进、出口的区域内依赖度分别是65.6%和45.6%。这种不平衡的特征在东亚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得更加明显,2003年,其进口和出口的区域内依赖度分别为66.9%、47.3%。

2.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区域内依赖度的不平衡性。1992~2003年间,制造业部门的区域内贸易占区域总贸易的比重由44.1%大幅度上升至2003年的53.2%。但如果将制造业贸易进一步分解为中间产品贸易和最终产品贸易,则会发现二者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中间产品的区域内贸易比重由1992年的50.9%大幅上升至2003年的67.3%,即目前超过三分之二的中间产品贸易是在区域内进行的,其中出口比重为64.9%,进口比重为69.7%,基本保持平衡。另一方面,最终产品的区域内贸易比重由1992年的52.5%下降至2003年的47.6%,其中,进口比重为61.9%,而出口比重仅为38.8%(见表5)。这说明东亚地区超过60%的最终产品出口是依赖于区域外市场的。

实际上,上述两种不平衡性是相互关联的。即东亚地区出口的对外依赖度之所以较高,主要是由于最终产品出口的对外依赖度过高所致。相反,区域内贸易的繁荣则主要应归功于中间产品区域内贸易的迅猛发展。考虑到中间产品贸易和最终产品贸易之间的密切关系,东亚区域内贸易的发展所蕴含的矛盾就一目了然了。一方面,东亚区域内贸易的发展主要是由中间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推动的,而中间产品贸易的繁荣又是由最终产品市场的繁荣推动的;另一方面,东亚地区主要的最终产品出口市场却在区域外,也就是说,区域内贸易发展的源头在区域外。如果最终产品在区域外市场上无法顺利实现,那么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出口国,而且会间接影响到价值链上端的参与国(地区)。

(二)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面临的外在挑战

大量的研究表明,北美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墨西哥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享受的免税待遇,使来自东亚地区的同类产品的竞争力相对下降,影响了市场份额。同样,欧盟的一再扩大也对东亚的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目前,这两个区域贸易集团仍在不断加快其一体化步伐。欧盟已于2004年5月成功实现了东扩,美洲自由区谈判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扩大后的欧盟和自由贸易区将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吸收进去,这种南北型的封闭性的自由贸易集团产生贸易转移效应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东亚地区的出口在欧美市场上所面临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

(三)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的因应对策

既然东亚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取决于最终产品市场的状况,那么确保最终产品出口市场的稳定和繁荣对东亚区域内贸易的持续发展将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以下两点对策。

1.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区域内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进一步释放最终产品需求潜力。消除成员国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现“贸易创造”效应,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基本功能。目前,虽然东亚各经济体的贸易壁垒已经比较低,但进一步削减的空间还很大。进入21世纪以来,东亚地区以签订双边FTA为主要形式的制度化合作进展很快,已有多个双边FTA完成谈判,进入实施阶段。可以预见,随着东亚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内贸易将会获得更快的发展。

但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应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原则,因为无论是在短期内还是从长远看,东亚区域内贸易持续增加、经济持续增长的源头都不会限制在区域内。如果东亚地区采取过度的差别待遇措施,建成封闭型的经济集团,极有可能将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2.加强区域经济技术合作,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增长为基础,只有在经济持续发展、人均GDP持续增长的条件下,才会产生持续的消费需求。技术的落后、资金的短缺是制约东亚欠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也阻碍了其对外贸易的发展。目前,东亚欠发达国家在区域内贸易中的份额是极其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组建自由贸易区,只会进一步加重区域内贸易的不平衡状况,从长远看,不利于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因此,作为区域内的发达经济体,应主动承担起技术和资金援助的责任,帮助后进国家发展国内经济,这是形成区域内良性自我发展机制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Athukorala,Prema-chandra and Nobuaki Yamashita,“Production Fragmentation and Trade Integration:East Asia in a Global Context”,Paper prepared for the workshop on Regional Integration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Asia,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Claremont,CA,USA,25February,2005.

2. Cutler,Joanne,Kevin Chow,Carrie Chan and Unias Li,Intra-regional Trade and the Role of Mainland China,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Quarterly Bulletin,No.12 2004.

3. Kawai,Masahiro,Trade and Investment Integration for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A Case for Trade-FDI Nexus,paper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to the East Asia Session at the ABCDE Europe Meeting to be held in Brussels,May 10-11,2004.

4. Kawai,Masahiro,East Asian Economic Regionalism:Progress and Challenges,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Vol.16,2005.

5. Ng,Francis and Alexander Yeats,Major East Asian Trade Patterns: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Growth?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Paper,No. 3084,Washington D.C,2003.

6. Sakakibara,Eisuke and Sharon Yamakawa,Regional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Paper,No. 3079,2003.

(原载《当代亚太》2006年第1期)

【注释】

[1]本文讨论的“东亚地区”包括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东盟10国和日本共15个经济体,“东亚发展中经济体”指除日本以外的其他14个经济体。

[2]Joanne Cutler,Kevin Chow,Carrie Chan and Unias Li,“Intra-regional Trade and the Role of Mainland China”,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Quarterly Bulletin,No.12,P.12,2004.

[3]Masahiro Kawai,“Trade and Investment Integration for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A Case for Trade-FDINexus”,paper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to the East Asia Session at the ABCDE Europe Meeting to be held in Brussels,May 10-11,2004,p.3.

[4]对于这种现象,不同的文献使用的名称不尽相同,有的称之为“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sation),有的称之为“价值链切割”(slicing the value chain),有的则称之为“国际产品分享”(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haring)。

[5]Prema-chandra Athukorala and Nobuaki Yamashita,Production Fragmentation and Trade Integration:East Asia in a Global Context,Paper prepared for the workshop on Regional Integration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Asia,ClaremontMcKenna College,Claremont,CA,USA,25,February 2005,P.31.

[6]贸易互补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ij= 100-∑(︳mik-xij︴÷2),其中,Cij代表贸易互补指数,mik表示k国i商品的进口额占其全部进口额的比重,xij表示j国商品i的出口额占其全部出口额的比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