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苏维埃时期的人口发展特征

苏维埃时期的人口发展特征

时间:2022-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出生率的下降带动了青少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下降,同时又导致了老龄人口比重的上升,人口开始逐步老化。1926年前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恢复到战前水平。
苏维埃时期的人口发展特征_俄罗斯人口安全与社会发展

四、苏维埃时期的人口发展特征

1991年12月25日圣诞节,正沉浸在节日气氛中的西方世界收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厚礼:苏联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同时宣布,苏联作为国家主体正式解散。飘扬了74年的苏联(含苏俄时期)国旗克里姆林宫缓缓降下,意味着苏维埃时期的彻底终结,世界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苏联存续的大半个世纪中,苏联人口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过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也有过因战争和饥荒引发的危机时期,总的来说基本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人口总量缓慢增长

沙皇俄国和苏联的广大疆域是从16世纪至20世纪的几百年间通过不断的武力扩张而逐渐形成的。18世纪前,在这块土地上人口极为稀少,从18世纪开始当地人口增长速度加快,这种状态持续了大约200年,其间人口数量显著增加,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也随之明显提高。到了20世纪,人口增长的势头受到多种因素的强烈遏制,在继续保持增长的同时,增长速度开始趋缓。

苏维埃政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中诞生的,随后又经历了国内战争、大饥荒、政治清洗和镇压、卫国战争,这些历史事件毫无例外地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抑制了苏联人口的增长。有专家经过测算指出,要是没有20世纪前半期的一系列重大人口损失,那么苏联人口总量在1991年联盟解体时应该达到4.4亿,而不是实际达到的2.9亿人。由此可见,社会灾难对苏联人口发展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在战后的岁月里,虽然告别了血雨腥风,然而诸多悬而未决的社会问题以及新生活方式的确立和新生育观念的形成,同样抑制了苏联人口的增长。苏联人口从1913年沙俄时期的1.592亿增长到1990年的2.896亿,期内年均递增率仅为0.78%,大大低于同期世界人口1.32%的年均递增率,这使得苏联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从8%以上降至5.5%。[39]

1917年十月革命前俄国人口总量为1.63亿,从1918年开始连年下降,国内战争后恢复增长,20世纪30年代初再次下降,直到1937年才恢复到革命前的水平。前面已经提到,人口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战争、贫困、瘟疫、饥荒、宗教冲突和移民外迁。1940年,苏联人口达到了1.94亿,但随后爆发的苏德战争使苏联又陷入了一场规模更大的人口灾难,整个40年代和50年代前半期,苏联人口一直在低位徘徊,直到1955年才基本恢复到了战前水平。此后苏联人口的发展相对顺利,1957年人口总数突破2亿,1974年达到2.5亿,80年代中期达到2.7亿,90年代初上升到2.9亿。

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人口保持了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却呈递减态势。战后初期,苏联出现了连续数年的高出生率,在高出生率的拉动下,人口总量增长较快,但高出生率持续时间不长便开始下降。出生率的下降带动了青少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下降,同时又导致了老龄人口比重的上升,人口开始逐步老化。例如,1959年,60岁以上的老人在苏联人口中的比重是9.4%,到1987年这一比重提高到13.6%。人口的老化又引发了死亡率的提高,1960年苏联人口死亡率为7.1‰,1970年升至8.2‰,1985年又进一步上升至10.6‰。出生率的下降和死亡率的上升必然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其最终结果是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举例来说,1950~1959年,苏联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88%,1960~1969年降为1.42%,1970~1979年只有1%,1981~1989年仅为0.84%,距离零增长已经不远。

作为苏联最大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联邦,其人口发展状况与苏联的整体状况大体相同,在整个苏维埃时期基本保持了缓慢的增长态势,经过74年的漫长岁月,人口总量从1917年的9100万发展到1991年的1.48亿,增加了5720万人,增长了62.86%,年均增长0.85%。[40]根据历年《俄罗斯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计算,俄罗斯的人口增长率长年来呈现出十分明显的下降趋势:1897~1914年沙俄时期年均增长率为1.95%,1926~1939年略降为1.41%,20世纪40年代因为卫国战争的原因俄罗斯人口出现下降,50年代恢复增长,1959~1970年新增人口1270万,年均增长率接近1%,1970~1979年年均增长率为0.64%,1979~1989年年均增长接近0.7%,略高于70年代的平均水平。

表2-8      1917~1991年俄罗斯联邦人口总量变动情况

img16

资料来源:[俄]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2001年俄罗斯统计年鉴》,莫斯科,2002年版,第82页。

(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苏联时期是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转移的时期,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蓬勃兴起,吸纳了大量的乡村人口。

1917年十月革命前俄国总人口为1.63亿,其中城市人口为2910万,农村人口为1.34亿,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重是18∶8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随后的国内战争期间,城市人口出现下降,1920年城乡人口比重为15∶85,这主要是由于战争中的人口损失以及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和国外迁移造成的。1926年前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恢复到战前水平。20世纪30年代的加速工业化使苏联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到1939年,城市人口的比重已经从1929年的19%上升到32%,10年时间提高了13个百分点。40年代尽管经历了大规模战争,但城市人口增长的步伐并未因战争而停顿,到1950年苏联城市人口的比重已经提高到39%。50年代苏联城市人口比重又增加了将近10个百分点。到1961年,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数量基本持平,1962年,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达到了51%。70年代中期,城市人口超过了60%。[41]80年代,苏联城市人口比重进一步上升,到苏联解体前的1990年,城市人口已达1.906亿,占当年2.886亿全国人口的66%。[42]70年间,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了51个百分点。

在城市化的最初阶段,城市人口的增加主要靠乡村人口的补充,乡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涌入是城市人口快速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在1926~1985年的半个多世纪里,乡村向城市输送了1亿多人口。在这一时期,城市人口数量几乎增加了6倍,而乡村人口则减少了20%。[43]在城市化达到了相当水平之后,城市人口的自身增长逐渐取代了来自乡村的移民,成为城市人口增加的主要来源。

苏联人口的快速城市化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30年代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在40年代卫国战争之前,城市人口以每年平均6.5%的速度高速增长。其后的年份里相对增长率有所下降,但绝对增长率依然很高。

苏联的城市化进程始终伴随着生产力和人口的自西向东迁移。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不同地区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之间的巨大差异上。1927~1938年,乌拉尔地区的城市人口每年都以8%~10%的速度递增,而西伯利亚、远东、哈萨克斯坦,城市人口年增长率则超过了10%。城市人口在极北地区同样得到了快速增长,例如,同期摩尔曼斯克州增长了13倍,堪察加州增长了16倍。当然,这是在十分低的人口基数上实现的。在同一时期,西部的原有工业中心和城市中心的城市人口也在增加,但增长的幅度和速度远低于东部和北部地区。例如,莫斯科、列宁格勒、符拉基米尔、图拉、哈尔科夫各州,城市人口大体增加了1.2~2倍。在1939~1958年期间,苏联欧洲部分的城市人口增加得很少,而由于战争期间大规模地向东部搬迁企业和疏散人口,亚洲地区的城市人口得以迅速增加。

在苏联城市化的进程中,异地移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1939~1958年间,城市新增人口中的80%来自移民。乌拉尔、西伯利亚、远东南部,城市新增人口的70%来源于移民,萨哈林、马加丹、堪察加等地的新增城市人口几乎百分之百来源于移民。全苏只有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少数地区的新增城市人口主要靠当地的人口自然增长。当城市人口的比重达到了一定高度之后,对继续提升城市人口比重的决定因素开始由移民转为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44]

(三)生育行为由传统模式转变为现代模式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人类繁衍形态大体经历了三个进化演变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第二阶段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进入第三阶段则形成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态势。这已经成为一条普遍的发展规律,为一系列国家和民族人口发展史所证明。在这个演变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和民族相继完成了由传统生育模式向现代生育模式的转变。所谓现代生育模式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少生子女。部分欧洲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在人口学上完成了从多生子女到少生子女的转变,更多的欧洲国家则是在20世纪后半叶陆续完成了这种转变,而在亚洲和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则正在经历或者即将面临这种转变。

战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价值趋向的转变,家庭的价值和意义在下降,在人口学行为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少生子女开始变成了普遍现象。苏联的家庭日趋小型化,由两代人以上的成员组成的家庭越来越少,每个家庭的子女也越来越少。

就总体而言,苏联社会在20世纪60~70年代基本完成了由多生子女到少生子女的转变。实现这种历史转变苏联社会花费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1926~1927年,苏联人口总和生育率为5.4,即平均每个苏联妇女一生生育5.4个孩子,1938~1939年下降到4.4,1940年又比1938年降低16%,到1969~1970年,总和生育率减少到2.4个,基本维持着人口的简单再生产。[45]再以俄罗斯联邦为例,20世纪以来该联邦妇女总和生育率除少数年份同比略有增长外,总体呈现出持续下降态势,从20世纪初的7.12下降到世纪末的1.48,下降幅度接近80%,已经低于世代更替所需要的水平,详见表2-9。

表2-9      俄罗斯联邦妇女总和生育率变化表

img17

资料来源:[俄]С.扎哈罗夫:《俄罗斯出生率现代化100年》,《20世纪的俄罗斯及其地区:领土、居民安置、移民》,莫斯科,2005年版。

由于苏联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各个加盟共和国和各个民族之间在人口学意义上的发展状况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相对而言,位于苏联欧洲部分的几个加盟共和国较早地完成了由传统生育模式向现代生育模式的转变,其中最早实现这一转变的是波罗的海沿岸地区。1950年,拉脱维亚妇女总和生育率就降低到2.1,也就是说,这个加盟共和国当年就已经处在人口简单繁衍的边缘。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也相继完成了这一转变。但是,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中亚和高加索地区,这种转变要迟缓得多,直到苏联解体时仍处在过渡状态,传统的生育模式还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在这些地区,农业人口占了大多数,加上伊斯兰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人口出生率依然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多子女家庭仍然广泛存在。

人口不足在苏联时期始终被当做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但是苏联社会在人口政策和人口观念上又常常表现得自相矛盾,一方面政府积极鼓励生育,大力宣传“英雄母亲”,号召青年男女多生多育,在经济上对多子女家庭和单亲家庭予以补助;而另一方面,大众媒体、文学艺术、戏剧电影和社会科学又鼓励年轻人追求高尚的、轻松愉快的、高质量的生活,新的、现代化的家庭关系的标准被确定为由“爸爸、妈妈和我”组成的“友好的家庭三角关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少子女的家庭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苏联社会的一种固定的样板模式。在住宅建设中,优先建设的是有2~3间居室的住宅。在1971~1985年间,已经建成的住宅中有3/4属于这一类型,而有4间或更多居室的住宅只占6%。[46]由此可见,住房政策实际上是鼓励少子女家庭而不利于多子女家庭。这些社会示范效应无疑加速了苏联人口生育行为的现代化转变,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苏联人口不足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和尖锐。

(四)人口运动由核心地带向周边扩散

由于自然原因和历史原因,俄罗斯的人口分布极为不均衡,在其相对狭小的欧洲部分,因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优越、经济发达而聚集了相对密集的人口,而在南部、北部特别是辽阔的东部,那些纳入国家版图较晚的土地上仍人丁散落、炊烟依稀。数百年来,伴随着沙皇俄国疯狂的领土扩张,向新领地进行的移民活动从未间断过。沙俄政府为加强其有效统治,对移民活动采取了保护、支持和鼓励的政策。在当时,除屯兵的军人和少数流放犯人之外,向边远地区的移民活动基本属于自发自愿性质,这些移民当中有怀揣梦想前往淘金的城市无业游民,也有失去土地的农民,其中后者的数量居多,这在1861年废除农奴制之后显现得更为明显,大量获得自由的农民成群结队地涌向新占领区去寻找耕地。

进入苏维埃时期,移民活动有增无减。出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考虑,苏联政府实行了比沙俄政府更为积极的移民政策,不仅大力号召民众自愿向边远地带迁移,在经济上给予移民各种补贴和资助,而且还向边远地区投入大量物力和财力,修建基础设施和工业设施,努力为安置移民创造条件。

苏维埃时期人口迁移的基本形态是由国家的核心地区向周边的新领地和新开发区迁移,从地理方位上来说,是由位于国家西部的欧洲地区主要向位于国家东部的亚洲地区迁移,其次是向南部和北部地区迁移。半个多世纪以来,移民人口的大部分流向了乌拉尔山脉以东的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另有一部分移民流向南部的高加索、里海沿岸地区和北部冻土地带。

在苏联历史上出现过几次相对集中的大规模移民潮。第一次移民潮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工业化时期,当时苏联政府在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地区创建了庞大的工业体系,动员了大量居民向东部迁移。第二次移民潮出现在卫国战争期间,数以万计的工人及其家属随工厂从战争前方地区内迁至东部地区,其中许多人战后留在了当地。第三次移民潮形成于卫国战争胜利初期,为响应国家开发建设新区的号召,大量的人口迁往在战争中新获得的领土,仅迁往南萨哈林岛和加里宁格勒州就各有40万之众,与此同时,还有数以万计的移民被迁往克里米亚和北高加索,用以填补那里因驱赶少数民族而出现的人口空缺。据不完全统计,1926~1939年,自苏联西部中心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了大约500万人口。卫国战争期间有1500多家工业企业的设备被从西部的沦陷区运往东部的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西伯利亚、中亚和哈萨克斯坦,同时迁往上述地区的还有1000多万工人、职员及其家属。在战后长达12年的时间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一直没有停止。这不仅是东部地区大规模经济开发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安置在战争中家园遭到彻底毁坏的城镇居民。[47]从50年代初期开始,苏联政府在草原地带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庄稼,70年代又启动了庞大的阿穆尔-贝加尔交通大动脉的建设,这些举措都带动了自西向东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苏维埃时期的移民活动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不仅含有强烈的行政命令色彩,许多时候还带有民族歧视和民族迫害的性质。苏联政府经常采取强制措施,有组织、成建制甚至成民族地整体异地强行迁移,此举极大地加快了移民迁移的速度和规模,同时也制造了大量人间惨剧,留下了数不清的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至今仍然影响着后苏联空间的民族关系和社会安定。

由于居民大规模由西向东迁移,东部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人口调查资料显示,1939~1959年全国人口增加了9.5%,而乌拉尔却增加了28.9%,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增加了35.4%,哈萨克斯坦增加了52.8%。同战前相比,远东居民增加了65%,其中堪察加州从1939年的10.93万人增加到22.08万,而萨哈林州人口更是从10万猛增到64.94万。这些人口的增加不仅与战争期间的疏散有关,更与战后苏联政府大规模集中开发西伯利亚、远东和北哈萨克斯坦有关。[48]

人口大范围迁移几乎贯穿了整个苏维埃时期。因为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俄罗斯西部核心地区人口的缓慢增长与各新开发地区人口的高速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各地区之间人口密度的差距因此有了明显的变化,人口分布的均衡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不过,这一情形在苏联晚期特别是苏联解体之后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注释】

[1][苏]Е.З.沃尔科夫:《苏联80年的人口动态》,莫斯科,1930年版,第185、189页。

[2][俄]Ю.А.波里亚科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人口》,莫斯科,2000年版,第1册,第95页。

[3][苏]国家统计委员会:《1921年俄罗斯统计年鉴》,莫斯科,1922年版,第2、3页。

[4][俄]Ю.А.波里亚科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人口》,莫斯科,2000年版,第1册,第85页。

[5][苏]Ю.А.波里亚科夫、И.Н.基谢列夫:《1917年民族数量和人口构成》,《历史问题》杂志,1980年第6期,第48页。

[6][俄]Ю.А.波里亚科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人口》,莫斯科,2000年版,第1册,第113~114页。

[7]同上书,第91~92页。

[8][俄]Ю.А.波里亚科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人口》,莫斯科,2000年版,第1册,第265页。

[9][苏]Л.Л.雷巴科夫:《苏联人口七十年》,商务印书馆,1994年中译本,第5页。

[10]《苏联大饥荒的大致进程》,http://paowang.com/news/3/2005-08-03/20050803230653.html

[11]吴恩远:《从档案材料看苏联30年代大清洗数字的夸大》,http://www.cccpism.com/book/lishi/qingxi.htm

[12][苏]《苏联农民史》,莫斯科,1986年版,第2卷,第261页。

[13]该机构设立于1922~1934年,隶属于苏联人民委员会。

[14][俄]Н.А.依夫尼茨基:《集体化和剥夺富农(30年代初)》,莫斯科,1994年版,第204页。

[15][俄]Ю.А.波里亚科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人口》,莫斯科,2000年版,第1册,第267~268页。

[16]同上书,第269页。

[17]同上书,第268页。

[18][俄]Ю.А.波里亚科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人口》,莫斯科,2000年版,第1册,第270~276页。

[19][俄]《1939年全苏人口普查基本总结》,莫斯科,1992年版,第4页。

[20][苏]Л.Л.雷巴科夫:《苏联人口七十年》,商务印书馆,1994年中译本,第20、21页。

[21][俄]《1939年全苏人口普查基本总结》,莫斯科,1992年版,第4页。

[22][俄]Ю.А.波里亚科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人口》,莫斯科,2001年版,第2册,第14页;林军:《俄罗斯外交史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24页。

[23]吴恩远:《从档案材料看苏联30年代大清洗数字的夸大》,http://www.cccpism.com/book/lishi/qingxi.htm

[24][苏]Л.Л.雷巴科夫:《苏联人口七十年》,商务印书馆,1994年中译本,第6页。

[25]王觉非主编:《欧洲五百年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17~518页;[俄]Ю.А.波里亚科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人口》,莫斯科,2001年版,第2册,第6页。

[26][苏]《1978年苏联国民经济》,莫斯科,1979年版。

[27][苏]Л.Л.雷巴科夫:《苏联人口七十年》,商务印书馆,1994年中译本,第18、19页。

[28]关于苏军在卫国战争中的人员损失有多种不同的统计数据,彼此相差甚大,这里采用俄罗斯学者的最新统计数据,见Ю.А.波里亚科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人口》,莫斯科,2001年版,第2册,第26~28页。

[29][俄]Ю.А.波里亚科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人口》,莫斯科,2001年版,第2册,第39、48、49页。

[30][俄]Ю.А.波里亚科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人口》,莫斯科,2001年版,第2册,第50页。

[31]同上书,第81、85页。

[32][俄]Ю.А.波里亚科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人口》,莫斯科,2001年版,第2册,第143~145页。

[33][苏]苏联科学院历史所:《苏联民族—国家建设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中译本,下册,第478~479页;[俄]Ю.А.波里亚科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人口》,莫斯科,2001年版,第2册,第139页。

[34][苏]Л.Л.雷巴科夫:《苏联人口七十年》,商务印书馆,1994年中译本,第25~26页。

[35][俄]Ю.А.波里亚科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人口》,莫斯科,2001年版,第2册,第141、165页;[俄]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俄罗斯人口100年》(1897—1997),莫斯科,1998年版,第36页。

[36][俄]Ю.А.波里亚科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人口》,莫斯科,2001年版,第2册,第134~135页。

[37][俄]Е.М.安德烈耶夫、Л.Е.达尔斯基、Т.Л.哈尔科娃:《俄罗斯人口:1927—1959》,莫斯科,1998年版,第107、165页。

[38]本节所引统计数据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苏]Т.拉布托娃《1989年全苏人口普查总结》,见《苏联大百科全书·1990年年鉴》,莫斯科,1990年版,第7~11页。

[39]张善余:《世界人口地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228页。

[40][俄]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2001年俄罗斯统计年鉴》,莫斯科,2002年版,第82页。

[41][苏]《1973年苏联人口》,莫斯科,1975年版,第7页。

[42][苏]《苏联大百科全书·1990年年鉴》,莫斯科,1990年版,第12页。

[43][苏]Л.Л.雷巴科夫:《苏联人口七十年》,商务印书馆,1994年中译本,第43页。

[44]以上参阅[苏]Л.Л.雷巴科夫:《苏联人口七十年》第二章“苏联在十月革命后时期的迁移和城市化”,商务印书馆,1994年中译本。

[45][苏]Л.Л.雷巴科夫:《苏联人口七十年》,商务印书馆,1994年中译本,第4、19页。

[46][苏]Л.Л.雷巴科夫:《苏联人口七十年》,商务印书馆,1994年中译本,第11页。

[47][苏]Л.Л.雷巴科夫:《苏联人口七十年》,商务印书馆,1994年中译本,第33页。

[48][苏]Л.Л.雷巴科夫:《苏联人口七十年》,商务印书馆,1994年中译本,第33~3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