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湖滨带植物及植被调查结果

湖滨带植物及植被调查结果

时间:2022-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湿生植物带、挺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来划分湖滨带植被,那么洪湖湖滨带2012年9月份各个植物带主要的物种包括。综合11个样地的调查结果,洪湖湖滨带植物共44科86属102种,每个样地Braun-Blanquet等级大于等于1,具体物种名录见表7-4。从调查的11个样地的结果来看,湿生植物带覆盖度较高,达到70%~100%,其中覆盖度达到90%及以上的有6个样地,覆盖度在80%以下的有3个样地。湿生植被则易受人为干扰,有些地区植被分布呈现斑块状。

1.植物物种及群丛类型调查结果

按照湿生植物带、挺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来划分湖滨带植被,那么洪湖湖滨带2012年9月份各个植物带主要的物种包括。

(1)湿生植物带。主要物种包括葎草、柔枝莠竹、空心莲子草、狗尾草、小飞蓬、双穗雀稗、钻形紫菀、铁苋菜、千金子、稗属、酸模叶蓼、青葙、马唐、狗牙根,以及种植的鱼饲料糠稷等。在洪湖湖滨带,还出现了几种灌木物种,包括桑、苦楝、乌桕、香樟等,均为稀有种。

(2)挺水植物带。湖滨带水生植物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挺水植物物种莲、菰、芦苇以及芦竹等等。

(3)浮叶植物带。湖滨带浅水水域中主要的浮叶植物包括金银莲花、浮萍、槐叶萍、凤眼莲、水鳖,菱等。有些水域还有一些漂浮的丝状藻类水绵。

(4)沉水植物带。沉水植物带和浮叶植物带是交错在一起的,主要的沉水植物包括轮叶黑藻、金鱼藻,还有零星的狐尾藻等。

湖滨带植被的主要群丛类型包括:葎草群丛,其伴生种为马唐、空心莲子草等;空心莲子草群丛,其伴生种包括千金子、青葙等;狗尾草-小飞蓬-双穗雀稗群丛,其伴生种包括铁苋菜、蛇莓等;柔枝莠竹-空心莲子草群丛,其伴生种有狗牙根、稗属等;莲群丛,其伴生种包括凤眼莲、菰、芦苇、金鱼藻和轮叶黑藻等;菰-浮萍群丛,其伴生种包括莲、芦苇等;金银莲花-轮叶黑藻-槐叶萍群丛,其伴生种为菰、莲、芦苇等;凤眼莲群丛,其伴生种包括金银莲花,轮叶黑藻、狐尾藻等。具体分布示意图见图7-4。

图7-4 洪湖湖滨带植被类型及各采样点植被群丛类型分布图

综合11个样地的调查结果,洪湖湖滨带植物共44科86属102种,每个样地Braun-Blanquet等级大于等于1(表7-2),具体物种名录见表7-4。

表7-2 洪湖湖滨带11个样地植物Braun-Blanquet等级大于等于1的物种名录

续表

续表

续表

**此处采用属,主要是因为其中种类较多,且夹杂在一起,为多度估算造成困难。

2.湖滨带植被覆盖度

同样将湖滨带植被分为湿生植物带、挺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现将其植物覆盖度和生物量结果分述如下:

(1)湿生植物带。从调查的11个样地的结果来看,湿生植物带覆盖度较高,达到70%~100%,其中覆盖度达到90%及以上的有6个样地,覆盖度在80%以下的有3个样地。生物量依据物种组成的不同而不同,变幅较大,总体在0.65~3.2kg/m2之间变化。

(2)挺水植物带。从调查的11个样地结果来看,其中10个样地有挺水植被存在,覆盖度最高可达到90%以上,生物量芦竹可以达到芦竹17.6kg/m2,芦苇8.7kg/m2,菰5.5kg/m2

(3)浮叶植物带。从调查的11个样地结果来看,其中每个样地均有浮叶植物,生物量从1.2~2.6kg/m2,覆盖度最高可达80%。

(4)沉水植物带。从调查的11个样地结果来看,其中有9个样地存在沉睡植被,由于沉水植被多与浮叶植被交杂在一起,难以估计其确切的盖度。从目测看来,其覆盖度可达60%以上。

由于洪湖湖滨带水生植被丰富,导致其有大量的植物残体保留在沉积物中,且沉积物较厚。湿生植被则易受人为干扰,有些地区植被分布呈现斑块状。

3.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

围绕洪湖湖滨带设置的11个样地,其香农指数在1.50~2.67之间变化(图7-5)。最低点位于11号位点,其靠近码头,周边有村落,人为干扰严重。11个样地中,有8个香农多样性指数在2.0~3.0之间,处于中等多样性水平,其余3个样地多样性指数均在1.0~2.0之间,处于多样性较低水平。

图7-5 洪湖湖滨带11个样地植物的香农指数

在11个样点中,Simpson指数变化不大(图7-6),多在0.7~0.9之间。最低的是11#位点,表明该位点的物种均匀度较低。1#,3#和6#位点的Simpson指数较高,表明这些位点的物种均匀度较高。

图7-6 洪湖湖滨带11个样地植物的Simpson指数

从上面的分析看来,人为干扰严重的码头,对植被的破坏是多方面的,包括物种多样性以及物种均匀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