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转型期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心理因素研究

转型期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心理因素研究

时间:2022-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政治的、经济的因素不可小视,但文化上的尤其是人们认识上、心理上的诸因素更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存在于党内的腐败现象是影响中国政治稳定的毒瘤。如果这种不满情绪和不公平感得不到很好引导,势必会影响到中国社会政治稳定。
转型期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心理因素研究_青年学术论坛

转型期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心理因素研究

湖北工业大学 詹红菊

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当前中国最大的国情。这就决定了中国当前必须把保持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

在中国,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政治的、经济的因素不可小视,但文化上的尤其是人们认识上、心理上的诸因素更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国在努力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经济、政治体制都需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改革,而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不能马上形成并有效运行。在这种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尚未形成的剧烈社会变迁过程中,传统的“利益一致”的政治观念被打破,社会利益的重新分化、组合和分配,人们由于既得利益受到影响,或者由于对新事物、新问题的不同理解,或者对新的社会秩序难以适应,人们在心理上往往产生一种盲然。这种盲然在没有得到恰当的引导后,导致紧张、不安、困惑甚至不满等心态,这些非常态的心理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公民的政治不服从行为,从而影响甚至威胁到社会政治稳定。

一、公众异常心理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1.对中国社会政治过高的期望与政治现实之间的反差带来公众的失落情绪 在建国初期,翻身作主的人们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对社会主义国家充满了期望,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充分肯定,但同时也对社会主义产生了一些过高的期望,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政府为动员人民积极投身社会改革实践,常常用诱人的前景来刺激人们的热情,催化出人们越来越高的需求期望。加之改革开放,人们不断走出国门,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生活方式逐步为国人所了解,对中国民众的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示范效应。公众的社会期望值不断增长,然而现实是这种社会期望在目前社会政治现状下很难如愿。因而产生出不满、不安、紧张和抗拒等心理反应。目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最突出的三大问题是“腐败、下岗失业和农民负担过重”(我国社会稳定研究课题组调查结果)。世界政治发展史表明,腐败问题是政治不稳定的重要诱因。目前存在于党内的腐败现象是影响中国政治稳定的毒瘤。对党和政府的过高期望和党与政府存在的问题使人民群众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带来强烈的失落情绪和抵触不信任心理。

2.收入分化使人们产生社会不公平感 大量事实和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人均支出相对差距愈拉愈大。对收入分化引起的生活状况不满者很容易成为对党和政府及其政策的不满。如果这种不满情绪和不公平感得不到很好引导,势必会影响到中国社会政治稳定。

3.激烈的社会竞争带来不安全感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是人的一项基本需要。当人的生理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安全需要,比如要求有份稳定的职业,解除对年老生病的职业危害、意外事故和事件的担心等。在今天,温饱问题已不再是人们议论的话题,社会安全感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我国社会的竞争日益加剧,下岗失业问题突出,加重了人们心理上的不安定感和无所适从感。这种心理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就会形成局部性的抗拒心理,成为不安全隐患。

4.民主参政意识增强与社会制度的承受力的差距带来不认同感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虽然政治民主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萌发了参政意识与要求。但在实践上,这种参政意向受到来自社会政治制度及公民自身条件,甚至是传统政治文化的干扰和阻碍。突出表现在:其一,部分民众对我国政治体制、政治结构等认识不够,在政治参与形式上盲目照搬别国模式,或通过非正常渠道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与现行政治体制形成冲突,成为政治不稳定的因素。其二,由于我国目前政治体制、政治意识、政治技术等方面的不足,使得公民参政渠道不畅,从而激起人们心理上乃至行为上对现行体制产生不满,对政府失望和产生不信任感。最后,公民参政热情与参政能力的不对称对政治稳定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们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这使得一些人的参政要求不能转化为有效的政治参与行为,从而导致政治不服从行为,影响政治稳定。

二、疏导公众异常心理,增进民众心理认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几点思考

社会政治稳定的核心是人心稳定,人民满意;反之,心理上的不满足,就会引起人心不稳,人民不满意,就会产生政治不服从行为,就会引起政治不稳定。结合上文所析,笔者认为目前要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必须积极疏导公民异常心理,增进公众心理认同。

1.改善政党政治,增进公众对中国政治的认同 作为中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为此,在新时期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各级党员干部都应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同一切危害党的肌肤的腐朽思想和腐朽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同时,应密切联系群众,牢记“百姓之事无小事”,在制定政策、方针、措施时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依据,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只有人民群众对政党信任了,对社会制度有信心了,才能形成全国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奋进的局面,国家才能保持长治久安。

2.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改革付出的代价不能超出社会成员的心理承受能力 现代化追求的是人民整体利益的改善,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得暂时牺牲一些局部利益,即是说改革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是,不能将“代价意识”的宣传推向极端,从而忽视人民对改革的利益要求,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代价”不能超出一定的限度,不能超越人们的感觉底限。如果仅仅以“代价”作为改革的手段,一味强调代价,乃至将其作为工作失误的“挡箭牌”,就会引起公众的沮丧和不满。

3.保护公民参与热情,畅通参政渠道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就是政治的动物”。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在阶级政治社会具有参政要求,现代民主制度本身要求实行政治开放、公民参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作为国家主人,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热情。但必须清醒认识到,由于客观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发展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虽然为广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最广泛、最坚实的社会政治基础,但由于目前政治参与机制仍然不够完善,政治制度的承受能力仍然有限,加之公民自身因素如参政能力有限,政治体系仍难有效吸收公民的参与要求。公民政治参与受挫或者被排除在参与之外,都可能导致人们采取对抗行为,影响社会政治稳定。所以一方面对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要肯定并积极引导,另一方面,要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通过对政治体制、政治意识、政治技术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使作出的决策在最大限度内反映改革的倾向和社会的需要,增进社会成员对各项政策的认同感和执行政策的自觉性。

4.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完善意识形态的调控手段

影响社会政治不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心理的失衡。因此,除了在体制上下功夫外,还必须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从心理上进行正确引导与矫正,加强社会心理的双向交流与沟通,对那些既想得到实惠,又不愿承担任何风险、作出任何牺牲的高期望心态,要及时予以纠正。要尊重人们的知情权,保护人们参政议政热情,增强人们的对政策的认同感与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同时,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发挥意识形态的导向、调节和内化作用,及时对公众社会心理进行“增压”、“增温”或者“减压”、“降温”。实践证明,意识形态的失控与社会的失控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必须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的调控系统建设,净化人们的思想与心理,进而有效地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主要参考文献

[1]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学林出版社,2002

[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贺锋.理想政治秩序的探求.学林出版社,2002

[4]邓小平文选.第3卷.

[5]世界银行.中国收入分配差异.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

[6]国家长期战略研究小组.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战略与管理,200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