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洲国家应充分重视金融业

非洲国家应充分重视金融业

时间:2022-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非洲国家应充分重视金融业陈宗德金融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门。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非是金融业最发达的国家。多数非洲国家的金融体系是以本国的中央银行为核心,加上国有或合资的商业银行、其他专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组成的。它是一家非洲国家政府合办的互助性国际金融机构,成立于1963年8月,1966年7月开始营业,现有77个成员国,包括53个非洲成员国和24个非本地区成员国。
非洲国家应充分重视金融业_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西亚非洲研究所卷

非洲国家应充分重视金融业

陈宗德

金融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门。完善而有效的金融体系对动员资源、促进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国际资金流动更加快速频繁的环境中,金融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强化。“现代经济进步中金融业的作用比人们以前想象的更重要。因而,发展中国家的决策者应更加关注金融业,以保证本国金融系统能够有效地行使职能”。(1)

进入新世纪,非洲的发展正面临各种严峻挑战。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建立并不断完善本国金融体系,是非洲各国政府面对的一项繁重任务。金融业状况的好坏,已成为我们了解非洲经济及其发展前景必然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以往研究非洲经济问题时,对非洲金融体系的研究很不够,甚至往往被忽略,从而影响了我们对阻碍非洲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原因有清晰的认识,这是在今后研究中应予以注意和加强的。

对于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金融业,现代工业经济就不会存在。以东亚国家为例,1960年以来,东亚8个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对东亚经济的研究表明,东亚经济在20世纪的超常高速增长,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高度积累,并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确实,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部门发挥了两个重要作用:鼓励储蓄和使资金投向社会收益高的部门。1960~1990年,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储蓄和投资占GDP的比重均接近40%。1990年东亚新兴经济体的投资率几乎两倍于拉丁美洲的平均水平,并大幅度超过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2)在20世纪90年代,东亚依然保持了这一势头,1990年与1999年,东亚的国内储蓄率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5%和37%,国内投资率则分别为35%和33%,(3)均超过其他发展中地区。与南亚、拉丁美洲、西亚、北非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相比,东亚与太平洋地区是唯一储蓄水平超过投资水平的地区,从而使它们成为资本输出地区。有效的金融系统在促进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说,东亚经济的成功并不是一种“奇迹”,只不过是这些经济体在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做得比其他国家好。

既然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非洲金融业的情况如何?其实,作为金融业主要机构的银行在非洲的出现是比较早的。以埃及为例,现代意义上的银行于19世纪中后期就已出现。1856年,在开罗创办了第一家私人银行——埃及银行。1898年,埃及建立了国民银行。但这些银行实际上为殖民宗主国所控制,直到20世纪20年代,埃及才拥有属于埃及人的商业银行——米斯尔银行和阿拉伯银行。尼日利亚在20世纪40年代也有了商业银行。这些外国控制的金融机构在当时主要是适应殖民统治的需要,为贸易提供短期的商业贷款和贸易贷款,很少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因而,金融机构都分布在殖民者聚居的港口城镇及商业中心,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

非洲国家陆续取得政治独立以来,各国政府在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措施发展本国金融业,并取得一定的进展。非洲国家先后都建立了本国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发展银行,有些国家还创建了证券市场,同时一些非正规的金融机构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但总体看来,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金融业还是很落后的。它动员资源的能力很弱,银行储蓄额只相当于GDP的15%,(4)运营亏损严重,中介成本高,存在过度的政府干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非洲共有各类金融机构(不包括分支机构) 951家,其中北非5国拥有122家,(5)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拥有827家。(6)在北非地区,埃及的金融体系较为发达,突尼斯次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非是金融业最发达的国家。尼日利亚、毛里求斯、肯尼亚、加纳等国的金融体系也相对发达。

金融体系是由各种金融机构、证券契约和市场组成的。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非洲经济落后、经济货币化程度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因而,非洲金融体系不健全,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多数非洲国家的金融体系是以本国的中央银行为核心,加上国有或合资的商业银行、其他专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组成的。

在西非和中非地区,则是一些国家共同建立一个中央银行。贝宁、科特迪瓦、尼日尔、塞内加尔、马里、多哥和布基纳法索在1955年建立了西非国家中央银行,发行共同的货币——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统一的外汇管理条例和信贷原则。赤道几内亚、喀麦隆、刚果、乍得、加蓬和中非共和国共同建立了中非国家中央银行,发行中部非洲金融法郎,并为成员国制定统一的货币信贷政策,办理票据贴现,向成员国提供贷款。

在非洲的银行体系中,还应该提及非洲开发银行。它是一家非洲国家政府合办的互助性国际金融机构,成立于1963年8月,1966年7月开始营业,现有77个成员国,包括53个非洲成员国和24个非本地区成员国。该行向其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贷款项目包括农业、工业、运输及公共事业。从1967年至1997年,该行共向成员国的各种项目累计提供贷款268.4亿尼日利亚信托基金记账单位,(7)其中农业项目占20.0%,运输业占16.8%,工业占7.9%,公共事业占20.7%,教育、卫生业占9.7%,银行业占12.1%,其他占12.8%。(8)

埃及是金融体系发达的非洲国家。截至1998年6月,埃及拥有各类银行(不包括分支机构) 65家,其中包括8家国营银行,24家商业银行和31家投资与商人银行;埃及中央银行建于1961年,资本1亿埃镑,1998年6月拥有总资产1352亿埃镑。(9)重要的商业银行有米斯尔银行、亚力山大银行、开罗银行。埃及还有一些专业银行,如出口发展银行、国民发展银行以及与美、法、英三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合资商业银行。在1952年革命后,纳赛尔政府实行了大规模国有化的政策,继1956年对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后,1961年又将整个银行系统国有化,合并主要的银行,并赋予重组后的一些银行新的专门职能。例如,埃及国民银行以外贸业务为主,塞得港银行并入米斯尔银行专门从事国内贸易及与农业有关的业务,工业银行并入亚历山大银行从事与制造业有关的业务,开罗银行则负责有关国营部门的业务,等等。随着20世纪70年代初埃及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银行系统在自由化方针的指导下进行了再调整,取消了早先对主要银行职能的划分以及对外资银行的限制。

南非是非洲另一个金融体系较发达的国家。南非的金融业发展迅速,服务体系遍布全国各地,且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金融业保持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南非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各种金融交易公司、保险业,现有25家各类银行、26家保险公司和1个证券交易市场;南非中央银行建于1921年,总资本和储备230亿兰特,储蓄额1076.47亿兰特。(10)

位于非洲大陆东南的岛国毛里求斯,金融机构健全,银行网络发达,全国现有12家银行,其中8家为外国拥有。英国《银行家》杂志按资本净值排列非洲50家最大的银行,毛里求斯商业银行和毛里求斯国家银行入围。这两家银行的业务量占全国银行存贷款总额的75%。(11)自1989年起,毛里求斯创办了交易所,开设离岸银行,力求发展成为西南印度洋的金融中心。

证券市场的发展同一个地区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随着非洲经济增长,各种专业化的金融中介和证券交易市场出现并不断发展。但是,非洲的证券市场不像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的那样引人注目,证券市场在非洲经济发展中也未起到重要作用。现在非洲各国政府更加关注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重视发展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以动员私人和公共资源,从而促进非洲证券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已有21个非洲国家建立了股票交易市场。

200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股票市场资本总市值为2757.24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21%,比1990年的1425.94亿美元有较大增长。在中低等收入国家中,1999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股票市场资本总市值仅次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居第三位。在20世纪90年代,非洲股票市场交易额、周转率都有增长,但同1990年相比,200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不多,仅由1011家增至1138家。(12)

南非是证券市场最发达的非洲国家。1998年,资本总市值达2624.78亿美元,在新兴股票市场前10名中,仅次于中国、韩国,居第三位。(13)埃及、加纳、科特迪瓦、毛里求斯、摩洛哥、肯尼亚、尼日利亚、纳米比亚等非洲国家的股市也都有相应的发展(见下表)。

img9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指标》,第280~298页。

非洲金融体系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必然带有自身特点:

1.非洲国家的银行体系管理高度集中,这与非洲国家独立后采取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尽管非洲各国政府干预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几乎所有国家都把对金融业的控制作为实施其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手段,认为“不对金融体系进行干预,就无法使其在国家发展努力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对金融部门进行干预对使廉价信贷流向处于发展前沿的各个经济部门是必要的”。在这样的方针指导下,大多数非洲国家政府没有致力于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而是努力发展国有金融部门,以保证国家的干预行为得以成功。为此,各国政府对本国原有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实行国有化,银行体系中的资产大部分为政府所控制。例如,几内亚在1960年建立了作为“社会主义”单一银行的几内亚共和国银行,统管银行系统。后来该行又分成4个专业银行,各经营一种专门业务。这4个专业银行实际上是起着政府的4个部门的作用,信贷是根据该国的五年计划进行分配,仅限于向国营企业提供流动资金。(14)坦桑尼亚在1967年将12家银行国有化,合并成一家主要的商业银行——国民商业银行,垄断坦桑尼亚银行业达25年之久,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濒于破产,才进行重组。(15)此外,一些非洲国家还建立了专门向某些特殊产业部门提供长期信贷的“开发金融机构”,如1970年4月成立的“博茨瓦纳开发公司”。该公司属博茨瓦纳政府所有,已向该国包括农业、旅游业、商业、工业、房地产开发、金融及运输等许多部门的公司投资,在博茨瓦纳金融体系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2.由于非洲国家法律、规章不完善,金融市场的运作不规范,风险较大。非洲各国对资金进出的管制松严程度不一。以1999年同1998年相比,从资金入市、收益汇出及资本汇出三方面看,南非、博茨瓦纳、科特迪瓦、埃及、加纳、摩洛哥、纳米比亚等国均可自由通行,其他国家则仅实行部分自由或相对自由的规定。对于在非洲投资风险的评估,通常用“复合世界各国风险手册( ICRG)风险评级”、“机构投资者信用评级”、“欧元国家信誉评级”3种评级标准来衡量。按这3种风险评级进行测算,非洲的投资风险都是高的,即投资的安全性差。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相应指数分别为58.8、17.9和28.6,均高于其他发展中地区。在非洲国家中,金融市场较发达的南非、突尼斯、纳米比亚、毛里求斯、埃及、博茨瓦纳等国的评级结果较好。(16)

3.非洲金融工具品种、数量均较少,银行业务较单一,资本市场处于起步时期。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上,有名目繁多的金融工具,如各种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可转让存单、股票、公司债券等。而非洲国家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无论是在货币市场还是资本市场上,金融工具品种数量均较少。非洲的银行业务较单一,资本市场处于起步时期,挂牌上市公司数量少,证券交易量也不大。

4.非洲国家金融系统数量不足,密度很低,地域分布不均衡,不能覆盖服务的需求面,特别是农村地区。因而,它动员国内储蓄和提供贷款的能力均有限。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趋势。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和资本的跨国流动是推动这一趋势不断发展的两股力量。无论是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投资活动,还是资本的跨国流动都处在激烈的变动中,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种种影响。反复无常的全球金融市场对每个国家,乃至地区或国际社会已构成巨大挑战。

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控制之下。当今世界需要建立全球金融新格局来应对金融全球化提出的挑战。自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方提出了种种改变旧金融体制的具体建议,但事实表明,在短期内要就建立全球金融体制新格局的问题达成全球性共识是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世界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将受制于全球金融动荡。因此,世界各国,特别是具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应尽最大努力对本国金融系统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减少外来金融风险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由于外部因素的变化以及国内政策失误,进入20世纪80年代,非洲经济急剧变化,陷入严重困境。经济危机明显地反映在非洲国家的金融业上,银行难以在吸引外国资本、吸纳国内资金,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在80年代初,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储蓄率和投资率都急剧下降。许多国家的银行出现大量亏损,已无清偿能力。1987年年初,坦桑尼亚主要金融机构——国民商业银行的亏损数额巨大,无力偿付债务。截至1991年年底,国有的乌干达商业银行借款人无力付息还本的贷款占贷款总额1/ 3,不良资产净额达2400万美元。(17)由于规定向常年亏损的国营企业提供资金,到1985年几内亚各银行有80%的贷款无法回收。(18)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非洲国家进行的经济调整中,金融业,主要是银行很自然地成为调整计划的重要内容。

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干预与指导下,许多非洲国家对金融系统进行了改革。针对非洲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实行经济发展计划时创建的金融机构运营状况,这次改革提出了3个目标:第一,通过调整利率,使之符合市场的均衡水平,减少政府指导性信贷安排等手段,弱化政府对金融系统的控制;第二,恢复偿付能力和改进激励措施使银行维持运营,实现这一目标涉及对处境困难的银行进行重组与增资,对一些开发信贷机构和其他特种机构进行清算以及银行私有化;第三,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加强监管与审计和会计操作并给予职员更多的培训与发展机会,改进法治框架。

在对金融部门实行改革期间,有13个国家进行了利率自由化或合理化改革,12个国家对银行进行重组,6个国家实施银行私有化,6个国家对银行进行清偿。(19)这次改革取得一定的进展,表现在:首先,多数进行调整计划的国家使利率自由化或合理化,其中布隆迪、冈比亚、肯尼亚、马达加斯加、毛里塔尼亚、加纳、马拉维、赞比亚等国的利率完全自由化,卢旺达则是对存款设定最低利率和贷款最高利率。其次,对破产和资本不足的银行实行重组和增资,目的在于恢复这些银行的活力和改善金融中介的服务质量。具体措施是设立新的政府机构,将银行的不良贷款转至这类新机构管理,然后政府与其他股东向这些银行注入新资金,使这些银行能重新开始正常经营。例如,1990年加纳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发行债券和将不良贷款及资产转移,并向10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发展银行重新注入资金以恢复公众的信心。

尽管存在不少障碍,在这次改革中对银行私有化仍取得一些进展。在世界银行一项研究报告考察的29个非洲国家中,政府占控股的银行由1982年的106个减至1992年的76个。贝宁和几内亚政府所有的银行,或是关闭,或转为私有银行。在1982至1992年间,非洲的商业银行数量增加了15%,没有政府参与的银行数量增加了一倍,其中尼日利亚的私有银行由9家增至24家。(20)结构调整改革也在促进非洲国家建立和完善金融部门法规、提高管理水平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这次改革的效果有限。金融部门在很大程度上仍受政府控制,是政府财政体系的延伸,主要服务于弥补政府及过度膨胀的国有企业出现的财政赤字;有限的竞争以及政府继续对金融系统的干预,使实际利率很难达到合理水平;政府指导性贷款数量虽有所下降,但在现行体制下此方面的改革难以持久。同样,非洲国家对银行的重组与增资,因其部门属性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而难见成效。在中非共和国,一家银行先后进行了3次重组,毛里塔尼亚对5家国有银行的增资占1988年GDP的15%,但此后这些银行依然出现巨大亏损,不良资产占到其贷款总额的50%~60%。对银行进行增资付出的代价也很大,一般占GDP的1%~2%;还有更高的,如在塞内加尔,由于对所有亏损、濒于破产的银行增资,耗资高达GDP的15%,坦桑尼亚更是高达40%。(21)

继续推进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完整和有效的金融体系,以适应非洲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新世纪非洲各国政府推动经济增长亟待解决的一大任务。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持续的调整与改革:

1.努力推进金融业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改变非洲国家银行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在非洲国家独立初期,多数国家选择了建立国有银行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支持的方针。但是,政府对银行全面、严格控制的政策,对金融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它阻碍了银行系统在吸引外国资本和动员国内资源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管理不善,效益低下,造成大量亏损。在经济十分落后的条件下,仅靠国有银行的运营是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动员一切资源投入发展经济的。必须开放市场,消除各种障碍,促进各类民间金融机构的成长,共同承担动员和有效配置资源的任务。在20世纪80年代非洲进行的金融改革计划中,虽然在推进银行私有化方面采取过一部分措施,但成效不大,多数非洲国家政府直接控制银行、垄断经营的状况依旧,私营金融部门发展依然困难重重。稳步推动私营金融部门发展,打破银行业由国家控制和垄断的格局,使金融体系结构合理化,任务还十分艰巨。

2.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法律与规章,严格监管是金融业健康发展、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金融体系要想既有效又坚强,就必须“置于适当的法律与规章框架之中”。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类似,非洲国家的法律制度是殖民统治时期形成的,往往脱离当地的具体情况,不能支持金融体系按预期的要求发展。因此,制定不同机构的经济权利与义务的明确法律准则应该同经济与金融业同步发展,以支持现代金融体系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采取谨慎态度,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危机的冲击。金融市场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在使本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时,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不可避免的。一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受国际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在亚洲发生的金融危机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对非洲大多数国家的影响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目前这些国家的经济比较落后,本国的金融业不发达,与国际资本市场联系疏松。但是,国际金融危机对非洲金融市场的潜在危险是存在的。

外部因素对一国金融市场的冲击虽然难于防止,但只要在国内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实行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强化金融监管,对于防范和有效地控制在开放金融市场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是可以起重要作用的。因而,在尚未建立起足够有效的监控手段之前,非洲国家不宜过早地开放本国资本市场。

(原载《西亚非洲》2002年第6期)

【注释】

(1)The World Bank,Finance for Growth,Policy Choices in a Volatile Worl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31.

(2)世界银行:《东亚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28页。

(3)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页。

(4)World Bank,Adjustment in Africa,Reforms,Results and the Road Aea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110.

(5)Africa,South of The Sahara 2000,Europe Publications Limited.

(6)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2000,Europe Publications Limited.

(7)Unit Account,尼日利亚信托基金记账单位,1997年12月31日,1UA= 1.34925美元。

(8)African Development Bank,A Re-invigorated Bank: An Agenda for Moving Forward,The Main Report,April,1998,pp.1-5.

(9)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2000,Europe Publications Limited,p.485.

(10)Arica,South of The Sahara 2000,Europe Publications Limited,pp.1-5.

(11)The Banker,England,August1998,p.48.

(12)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2002,pp.280-298.

(13)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267页。

(14)世界银行:《198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05页。

(15)World Bank,Finance for Growth,Policy Choices in A Volatile Worl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135.

(16)按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介绍,复合世界各国风险手册风险评级是一种全面的指数,以22种风险构成为基础,从0到100划分等级,50以下的等级为风险非常高,80以上为风险非常低。机构投资者信用评级是对每个国家按0到100(即最高到最低)的级别进行评定,它表明一国的违约次数。欧元国家信誉评级是以被评估国家风险的9种加权的类别为基础划分,从0到100,它表明对一个经济体投资的风险度。

(17)World Bank,Finance for Growth,Policy Choices in a Volatile Worl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135.

(18)世界银行:《198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05页。

(19)World Bank,Adjustment in Africa,Reforms,Results and the Road Ahea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112.

(20)World Bank,Adjustment in Africa,Reforms,Results and the Road Ahea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118.

(21)World Bank,Adjustment in Africa,Reforms,Results and the Road Ahea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1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