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儿童成人化的肖像

儿童成人化的肖像

时间:2022-03-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全国少工委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城市少年儿童中独生子女的心理严重成人化、儿童生活受到成人价值观影响等现象较为突出。
儿童成人化的肖像_童年的隐忧:来自童年社会学的观察

一、儿童成人化的肖像

●早熟的无花之果

尽管儿童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成人化的过程,但是,儿童超越其成长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成人化现象,却反映着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诸多社会问题现代社会的生活条件,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和精神保障,现在的儿童个头高、容貌漂亮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然而不幸的是,在成人生活与儿童生活边界日益模糊的现代社会,儿童的身影出现在一些本来属于成年人的生活场景中的现象已经十分的普遍。儿童正在渐渐地失去童真,一些儿童看似成熟的外表下依然滞留着难以逾越的年龄性稚嫩。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伴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现代儿童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现代社会环境条件下,儿童接触各方面信息的途径与机会越来越多,现代传媒的广泛普及和渗透,使得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边界日益变得模糊不清,既造成了成人世界向童年世界的全面曝光,也使儿童溜入成人世界成为现实,成人世界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对儿童童年的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儿童过早地了解成人世界、过早地介入成人世界,导致了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成人化现象的出现,造成一些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已经明显地超出了“儿童”范围,成为了稚嫩的小大人。我国有一个众人皆知的“拔苗助长”的典故。不幸的是,如今“拔苗助长”的故事却在我们儿童的身上可悲地重演着。全国少工委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城市少年儿童中独生子女的心理严重成人化、儿童生活受到成人价值观影响等现象较为突出。如今,不少儿童说起话来头头是道,甚至一些儿童油嘴滑舌。现在一些成年人普遍感到,如今不少孩子说起话来完全像大人一样,再也没有了过去的那种让人开怀大笑稚嫩语言了。如果我们参加一些学校举办的座谈会、演讲比赛、评优发言等活动,会惊讶地看到,一些学生在演讲中长篇大论,旁征博引,但仔细一听,却充满了成人惯用的空话、套话、虚话、假话,根本不是发自儿童内心的语言。正如王富仁教授所指出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发现,我们现代的儿童不是懂事懂的太晚了,而是懂事懂得太早了;他们幼年、童年和少年的心灵状态不是被破坏得太晚了,而是被破坏得太早了。他们过早地被置入一个由几千年的文化发展造成了的复杂的文化的社会,成人的社会,成年人的文化从他们出生那一天起就骚扰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只要一个儿童没有仅仅属于自己的世界,仅仅属于自己的心灵感知方式,他就没有任何抵御被成人文化过早异化的能力,他或者毫无分辨能力地接受所有成年人的教导,造成创造力的过早枯萎和生命活力的过早消失,或者产生逆反心理,盲目地拒绝任何成年人的教导。”[2]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经开展过一项有4099人参与的调查,结果发现,大人们眼中的儿童比十年前有了明显的变化。其中,19.3%的人对儿童们最深的印象是“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18.7%的人认为儿童们“更早熟了”。调查结果还显示,八成以上的人(80.9%)感觉现在的儿童有过早成人化的倾向。[3]南京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班华教授说,“儿童成人化”和“成人儿童化”是信息社会不可避免的特征,信息时代更多的虚拟因素让儿童和大人拥有了同样的界面和话语权,未成年人对不同的价值观念做出相对开放、自由和理性的选择,有其积极意义,但人际交往缺失、自我封闭、虚拟感代替真实感等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

也许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对大多数儿童的父母来说,他们也许会为自己的孩子过早成熟、过早懂事而感到无比的自豪,他们或许会认为,儿童过早地懂事、像个“小大人”是他们教育有方的体现。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过早地懂事,将来就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然而,我们成年人也许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儿童过早地成人化对于儿童自身意味着什么,也没有认真地追问过儿童过早地溜入成人世界对于儿童成长会产生何种影响。

由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制约,儿童还不具备对弥漫于童年生活中的各种成人化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他们有限的感觉和直觉未必能够真正理解成人世界的所有。他们能够展现的只有从成人世界获得的碎片化的片段形式,更不可能有选择性地模仿成人世界中的某些观念和言行。成人社会里诸多的负面信息,无时无刻不在侵袭着儿童纯洁的心灵。也许有些父母常常会为自己的孩子说一些成人化的语言感到自豪,认为这是聪明与成熟的标志。其实不然,“言为心声”,这说明儿童的思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尤其是那些经常运用成人化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儿童,他们的思维发展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他们的语言发展跳跃了幼儿期的直观形象积累阶段。儿童过早地丢失了“童言稚语”,就像一棵没有完全成熟的草莓,鲜艳的外表下,隐藏着难言的苦涩。正如英国作家琼·基尔伯恩所说的那样:“他们在尚未自力更生时就感受了金钱和权力的分量,在还没感受到实际社会矛盾时就知道了战争、暴力和犯罪……这些因素的潜移默化,若不能及时得到引导,就可能造成他们精神发展的畸形化,甚至导致犯罪行为。”

●感性消费的泛滥

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都应该有与其身心发展阶段相应的消费意识和行为。可是如今,儿童消费意识和行为的错乱以及过早成熟,已经对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地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如今,我国大多数家庭已经彻底告别了温饱型消费的历史,生活消费资料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享受和发展性消费资料所占比重逐渐上升,文化教育消费已成为家庭消费的支出热点。不仅电脑、空调、钢琴等高档消费品已渐入寻常百姓家,而且出国旅游、购买私家车等也逐渐成为较为普遍的事实。资料显示,我国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在1997年以来的近5年间增长了56.2%,远远高于家庭经济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增长水平。在城市,有94.7%的家庭为儿童提供了独立的学习空间;有68,2%的家庭藏书在100本以上;有77%的城市家庭拥有电脑。[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发展和完善,各类消费品市场日益繁荣和多样化,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卖方市场的格局日益形成。同时,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引领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工具。社会消费观念已经从产品消费转向了感性消费,感性消费成了我们这个时代大众消费的显著特点。在感性消费时代,儿童消费市场在日益庞大。现如今,密布在校园周边成排的儿童用品商店,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儿童商品便是一个明显的事实。在巨大的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商品营销商在销售技巧方面也变得越来越“以儿童为导向”,通过各种形式来赚取儿童的钱已经不只是犹太人的诀窍了,似乎整个成人世界都加入了从儿童身上挣钱的商业行为。许多对商家都已经意识到,在儿童越来越宠爱的现代社会,赚取儿童的钱远比赚取成人的钱来得容易。与此同时,受社会消费时尚和大众传媒的影响,许多家庭也被卷入了不够理性的消费潮流之中。部分家长在消费上盲目攀比,认为再穷不能穷孩子,别人家孩子有的东西自家儿童也要有,千方百计让儿童在消费方面强于或不低于其他人,大到花费十几万送儿童出国读书,小到给儿童零花钱,样样攀比。儿童时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思维方式简单,缺乏判断力,容易受到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和暗示,家庭不理性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对儿童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上海团市委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92.8%的青少年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等问题,具体表现为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消费呈成人化趋势。

如今,五花八门的言情广告充斥着各种媒体,成了最可以打动儿童消费群体的广告形式。日益普遍化的各类言情广告以及纯粹的感性消费观念和行为的泛滥,不仅误导着儿童的消费认知,使儿童形成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而且也误导着儿童的语言。如今用篡改的成语做广告词的现象十分突出。例如一种某消炎药的广告词是“快治人口”、一种热水器的广告词是“随心所浴”等等。不仅如此,一些商业广告追求效果,甚至使用一些模糊、夸大甚至低俗的词汇,对处于语言学习关键时期的儿童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例如有一种儿童沐浴露,其广告选择的是让还不能发声的婴儿在浴缸里唱歌:“妈妈、妈妈,我要洗澡澡,浑身舒服没蚊咬,妈妈妈妈你真好。”其实这种以婴儿为主角的言情广告,打动对象是婴儿的妈妈,而不是婴儿。因为,婴儿还没有形成能够分区分洗发水和沐浴露的判断能力,更不要说形成品牌意识了。而在一则牛奶饮品的电视广告中,一个小男孩在喝了该牛奶之后,迅速变高变大,开着神舟飞船飞上了太空。该广告不仅激发了儿童潜意识里马上长大的想象,而且深深打动了望子成龙甚殷的父母。因为在我国儿童的父母心目中,“成功”往往与“高大”往往联系在一起。如今,只要我们留意观察电视中的牙膏广告,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牙膏广告都是以儿童为主角,甚至有些广告营销商认为,只有建立起一种以儿童这个群体为核心的购买价值体系,才能获得更大的利润。这种以感性消费观念为核心的消费方式的日益泛滥,对儿童的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儿童在消费方面所表现出的与其年龄阶段不适宜的消费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儿童成人化的步伐。

●儿童服饰的成人化

美国心理协会曾进行过一项为期5个月的调查,其调查报告《“小大人”现状》指出,不合宜的“性感”服装、玩具和媒体播放内容,正在侵蚀儿童的童年。该报告认为,儿童用品性感化、童谣和儿童读物的缺乏以及儿童心理成人化,是“小大人”的主要表现。儿童之所以成为儿童,不仅在于其身心发展水平与成年人有明显的区别,而且也在于儿童的外表和行为具有自己的特点。儿童的装扮应该能体现儿童的性格和年龄特征。但是目前我国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令人忧伤的问题是儿童消费的成人化,特别儿童服装成人化的现象普遍化。如今,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在任何一家服装店可以发现,虽然现在的童装款式非常多,几乎成人服装有的款式童装都有。但琳琅满目的童装有70%~ 80%都是成人服装款式的翻版。[5]一般地说,成人穿衣打扮讲究要符合自身的气质,儿童也应该如此。如今儿童服饰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儿童本身的行为特点了。如目前流行于儿童之间的穿西装、打领带、拍婚纱照等现象,已经明显地表露出现在的社会消费行为已经将儿童纳入到了成人世界,儿童的服饰和行为越来越表现出成人化的特性。一些成人化的儿童服装一味突出美观,不注意健康、舒适的设计,如紧身牛仔裤,不但不适合儿童生理发育的要求,而且也可能造成儿童身体发育的畸形。某些儿童服装为了达到时尚效果,将棉布与化纤面料混合裁制,对儿童柔嫩的皮肤有可能造成不良刺激。而一些矿物首饰由于辐射强度太高,对儿童健康也造成极大的威胁。从儿童身体发展的角度看,由于儿童爱动爱玩、身体也在发育,服装应该以宽松、方便活动为主,如果不加区别地把成人服饰的流行元素照搬到儿童服装上,对儿童进行超前的成人化的着装打扮,不仅会影响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也会与儿童童稚的气质相背离,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成人化”的影响。

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儿童服饰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为了保护儿童在服饰方面不受不良信息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公益电视台,一般是不允许播放针对儿童的营销广告的,因为儿童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辨别能力。而在我国情况却明显相反,一些专门针对儿童的商业广告斥着电视频道。

不仅如此,我国消费品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含有激素的儿童食品和营养品,这些含有激素的儿童食品和营养品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导致儿童发育的早熟。如今,儿童玩具也面临着成人化的问题。在一些住宅小区、小学校园或街道,我们往往可以看见一些儿童戴着骷髅面具、举着仿真刀枪追逐打闹,嘴里喊着“打、杀、抢”之类的词语。如今,骷髅头像挂饰、仿真手枪、恐怖玩具等,已经可怕地将暴力、血腥、恐惧侵蚀着儿童纯真的童年生活。

儿童消费的成人化,虽然已引起不少专家的关注。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对此知之甚少,并没有意识到儿童服饰成人化会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多么严重的负面影响。

●难以寻觅的童心

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是无法改变的。只有让儿童在适合他们自己的环境下去生活和学习,儿童的身心才能全面健康发展。现代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的极大丰富,为儿童成长提供了优越的社会环境。面对日益丰富的儿童生活场景,儿童的心理需要层次也在不断变化,当基本的需要满足以后,就会产生许多新的需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满足儿童正当的需要是无可厚非的,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基本上是无原则地满足着儿童过分的需要、甚至是超越其身心发展阶段的要求,长此以往,使儿童养成了追逐时髦和流行的心理动机。现代社会消费存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儿童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与成人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趋同化,这种趋同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儿童用品日益显示出成人化的趋势,在这种趋同化的消费过程中,儿童的童心逐渐消逝,儿童变得越来越成人化,成人化的外表、成人化的语言、成人化的举止。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模仿成人款式流行趋势的各种儿童服饰,还是按照成人消费习惯生产的各种儿童日常用品,可以说琳琅满目、比比皆是。

与此同时,现在很多家长对儿童需要的阶段性差异体会明显不足。全国少工委等单位曾委托零点调查公司进行过一项关于儿童成人化问题的调查。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儿童中独生子女的心理严重成人化、儿童生活受到成人价值观影响较为突出。调查发现,家长对儿童需要的阶段性差异体会明显不足。2~12岁儿童的母亲往往认为自己儿童最喜欢的事情分别是玩耍、和小朋友在一起以及与父母在一起。但事实上,对于3个年龄段儿童的调查发现,家长的这种认识只与社会化程度较高的8~12岁儿童的喜好较为接近,而与2~4岁及5~7岁儿童的需要却有一定距离。例如,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母亲认定自己孩子喜欢的玩具类型惊人地相似,都是动画片人物玩具、小自行车和电动汽车、飞机。而事实上这与儿童自身的喜好有较大的差距。研究人员发现,母亲的判断多基于表象,与儿童的内在沟通则明显不够;儿童在心理压力方面受到来自成人的影响越来越大。5~7岁的儿童对于走丢、坏人、爸爸妈妈吵架这种社会问题的恐惧程度高于对打针、打雷等自然现象的恐惧。而对于8~12岁学龄儿童来说,考试成绩糟糕、不能上学等成为他们最担心的问题。研究员袁岳认为,中国儿童教育中一直未能很好地处理好“尊重儿童智慧”与“节制儿童欲望”这两者的关系,对儿童的人格和智慧尊重不够,对于他们有自己的特殊需求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和承认不够,而采取了向儿童单向灌输成人智慧的方式。[6]

儿童缺乏同龄伙伴构成的人际交往环境,也是导致儿童过早成人化的重要方面。儿童总是期望能够与同龄伙伴在一起。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儿童总是要无奈地面对周围都是成人的场面。据有关媒体报道,有一个母亲上班时由于没有人照看孩子,总是把孩子带到上班单位,孩子说:“其实我很不喜欢到妈妈的单位去,到了妈妈单位以后周围都是大人,我感觉很不自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对我国城市中小学生休闲活动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能够经常跟伙伴交往的时间并不多,虽然他们特别渴望和同龄伙伴玩,但现实生活中由于缺乏玩伴,很多儿童把父母当成游戏玩伴。其中“经常”与“有时”与父母一起进行娱乐活动的中小学生占到了49.8%。另外,10%以上的少年儿童选择“最愿意自己玩”。[7]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化和发展的时代。一方面,社会生活的快速变革既加速着儿童的思想、行为的成熟,时代的发展要求儿童们只能尽量适应现在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活的日益开放化和多元化、特别是现代媒体使成人世界对儿童的全面曝光,也对儿童的过早的“成人化”起到催化的作用。面对形形色色的商业广告充斥着电视荧屏的状况,一些儿童发出了这样的呼吁:“我们不爱看成人化的商业广告,请把动画片的时间完完整整还给我们。”

●儿歌的退缩与情歌的兴盛

儿童的成人化倾向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在模仿成人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在强大的传媒攻势面前,一些优美的儿歌逐渐淡出了儿童的音乐天地,代之而起的是大量的情歌。如今,人们已经很难听到那些曾经让无数儿童心潮澎湃的儿歌了,现在的儿童对流行歌曲中明星的神情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儿童唱“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爱情三十六计,就像一场游戏,我要自己掌握遥控器。”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生活中见怪不怪的普遍现象。甚至在“六一”儿童节的歌咏比赛中,人们也很少能够听到儿歌,儿童唱的几乎全是日本、韩国或者港台歌星的流行歌曲。儿歌“成人化、粗俗化”的现象,已经摧残着儿童纯洁的心灵,特别是其中一些过分宣扬自我,具有强烈的自恋和排他色彩的内容,对儿童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一些流行歌曲也在无意之中给儿童灌输了成人的情感。在很多家长眼中,流行歌曲的繁盛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儿歌杀手”的角色。一个幼儿园老师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并不是幼儿园不教小朋友唱儿歌,而是大部分儿童似乎对儿歌失去了兴趣,教了没过几天就忘了,反而整天哼哼像《老鼠爱大米》这样的流行歌曲,而且大多数儿童都是无师自通。”如今,电视节目更成了儿童心理成人化的“催化剂”。在一些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中,在节目主持人的诱导下,一些儿童选手为迎合大人口味、往往模仿成人动作,而且还语出惊人。类似这样的电视节目,虽然迎合了成人的口味,但实质上却在催化着儿童的早熟。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开放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大,国外大量的成人文化元素更是通过动画片和流行歌曲等形式加剧了我国儿童的成人化进程。一些电视台举办的儿童秀等节目,也以情感化的氛围强化着儿童的精神世界。在这些节目中,儿童成人化的表达方式大都是对影视作品的模仿。现在我国城市家庭电脑上网用户日渐增多,即便是家人对儿童的监督管理再严格,也无法保证儿童不会受到成人世界的侵袭。与此同时,遍布城镇各个角落中的歌舞厅和KTV,也难免使儿童无形中受到成人世界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影响,并且可能将之付诸实践。现在,每到假期,一些城市里的KTV量贩几乎成了儿童的专场,部分歌厅人满为患,一些歌厅为了吸引儿童,甚至专门推出了儿童包厢优惠活动,成人歌曲对儿童的潜移默化的潜在影响,日益加剧了儿童情感的成人化。

如今,甚至在一些年轻人的结婚庆典上,也出现了儿童的身影和表演的情景。一些结婚庆典场所,在众人喧嚣的氛围中,在婚礼的重点环节上,总会少不了让两个“金童玉女”唱一曲爱情歌曲,甚至在某些婚礼中还出现了让儿童问新郎新娘恋爱史的调侃场面;也有一些婚庆活动中专门让儿童问新郎新娘爱不爱对方的环节。在这种欢天喜地的热闹场面,恐怕没有人能够意识到,让儿童过早地参与恋人结婚的场合,是否也是导致现在儿童早恋的因素之一。

总之,无处不在的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有形和无形的强大侵袭,日益加快了儿童“成人化”的进程,使儿童表现出一些成人的行为和思想特点,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儿童因此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还我们成长的一片蔚蓝天空”,这是儿童们的热切呼声。“让儿童成为儿童”,这是所有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吁。

●儿童读物的成人化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儿童精神生活重要养料的儿童读物,在形式与内容方面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儿童文学的堤坝不断被成人化的浪潮所冲击,最终淹没在了成人化的波涛之中。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儿童文学,总体上还是一个为儿童提供接受文学知识的安全领域,儿童文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道德性都比较理想。在那个信息获取渠道比较单一的年代,儿童接触到的基本都是经过严格审核的融趣味性、知识性和道德性为一体的各种读物,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说唐》、《岳飞传》、《杨家将》、《封神榜》、《三侠五义》、《我的大学》、《三毛流浪记》等。这些语言精练,情节扣人,画面栩栩如生的儿童读物,对成人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如今,如果我们成人仔细观察一下如今的儿童读物,不难发现,现在的儿童作品成人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不但儿童读物的内容存在着严重的成人化,而且就其形式来说也变得日益成人化,过去那种揣在衣服口袋内的“小人书”已经难觅踪迹,代之而起的是装帧考究、美女充斥着封面的大部头书籍。一些儿童读物变成了抽象的、变形了的人物画————卡通人物。一些儿童读物的叙述方式变成了跳跃式的、意识流式的叙述方式。儿童过多地阅读这类充满了虚幻色彩的书籍,会影响他们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儿童读物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儿童阅读的需要,据统计,我国3.67亿儿童人均拥有的图书只有1.3册,只有以色列的1∕50、日本的1∕40、美国的1∕30,[8]由于儿童读物严重不足,我国的儿童读物市场上充斥了大量的日本儿童读物。一些来自国外的儿童读物,由于民族文化、社会生活现实以及语言习惯的差异,真正能够起到对儿童教育作用的并不太多。

严格地看,现在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不是为儿童写作的,缺乏儿童的视角和儿童的生活场景,一些儿童作品并没有从“儿童本位”出发,没有体现出对儿童生命体验和精神世界的观照和重视。现在以成人审美情趣为导向的内容不适合儿童的读物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儿童读物中存在着暴力、色情方面的内容,一些即使在成人世界中也堪称“杀手”的不良内容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今,关于爱情题材的儿童读物却明显存在着对爱情题材的滥用现象,甚至纯粹变成了赤裸裸的爱情表白,失去了应有的艺术和情感感染力。对于儿童来说,关键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在有影子的地方,也可以教儿童认识阳光。与此同时,现代传媒的日益普及化所引起的阅读时间的减少,已经对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在现代电子媒体日益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儿童喜欢阅读电子图书,喜欢通过网络以及各种视频媒介去阅读,不少家长也鼓励儿童利用各种电子媒介去学习和阅读。当然电子媒介具有传统的纸质媒介所无法具备的诸多特点,通过电子媒介学习和阅读,也是一种重要的途径。问题在于,如今许多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儿童阅读材料,存在着语言简化,注重图像的倾向,儿童过多地依赖电子媒介,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儿童的性格和心理,弱化阅读过程中的文字本身所蕴含的艺术美感。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一方曾经指出:“图像是人类表达最初思维的方式。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如果不积极地从图像阅读转型到抽象的文字阅读,儿童的思维和心灵很难进入到更高的境界。迷恋动漫,无法完成儿童向青少年过渡时的知识积累和性格培养。”[9]

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思洛普·弗莱说过,“书面文字远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提醒物,它在现实中重新创造了过去,并且给了人们震撼人心的浓缩想象,而不是什么寻常的记忆”。[10]书面文字阅读材料与电子媒介材料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深度教化和熏染作用。因为儿童在阅读书面文字时,不但要仔细阅读每一个文字,而且需要体会和感悟文字所包含的情感和美感,有利于促进儿童评价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儿童掌握文句的逻辑和修辞的规则,从而养成自律、耐心和镇定的心理素质。

儿童读物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儿童读物留给儿童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因为如此,世界上一些国家特别重视儿童阅读。例如,一些国家的每一座城市,每一所中、小学校都有少儿图书馆,并且少儿图书馆的馆员都接受过儿童阅读方面的培训。在澳大利亚,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开设有儿童文学的课程,不但语言文学系有儿童文学教师,而且在教育系或图书馆学系,甚至哲学系,都有儿童文学教师,有的还设有专门的儿童文学研究机构。同时,对于儿童阅读的研究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领域,每年都有专家出版有关的论文和专著。如,加拿大的大学英文教授培利·诺得曼就出版了《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专门探讨儿童文学阅读和文学教育问题。芬兰的教育体系受到世界的赞赏。在芬兰,人们喜欢给儿童念书,讲童话故事,带他们上图书馆。芬兰的儿童都是7岁才开始上学。学校的气氛融洽、轻松和活泼,每上45分钟课后,学生们都能在外面玩耍15分钟。芬兰没有天才儿童班。艺术、音乐、体育、木工和纺织(大多数是学缝纫和针织)是必修课。我国13亿人口中,少年儿童就有3.6亿,可是我国大学的中文系几乎不开儿童文学课,而且文学史也几乎不论述儿童文学的作家、作品。甚至从事儿童教育的研究人员也很少专门研究儿童阅读问题,至于研究儿童文学的阅读问题的研究成果更少。

●儿童人际交往的世俗化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人际关系和掌握人际交往技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儿童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特别是成人世界人际关系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成人化”的儿童或“幼稚化”的成人都是社会某种病态的表征。如今儿童的交往行为日益成人化,儿童之间的交往内容越来越带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具体表现在学校中儿童同辈之间,以及儿童与教育者之间的交往行为常常表现出超出他们年龄阶段的世故、圆滑、媚俗和功利取向。河北宣化钢铁公司第一小学的一位老师说,现在的儿童们会利用各种节日给老师送礼物、送贺卡。卡片上经常写着他们希望老师帮忙实现的小小愿望,尤其在新学期班干部要换届选举的时候。有一位家长无奈地说,他10岁的女儿每周有20元零用钱,遇到老师的生日或教师节、妇女节,还得另外再给三五十元,由孩子去给老师买礼物。再就是参加小朋友们的生日,这个花费比较多,一月总有一两次,每次都在50元至100元。这样算下来,孩子一年的交际费用大概就是2000元左右。面对这种状况,如果人们随机在大街上问一些儿童为什么要请客送礼时,许多儿童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现在谁过生日不请客,如果不请客,同学们就会觉得你很小气,慢慢地你就没有朋友了,礼物太便宜了还会被人家笑话。

儿童人际交往的世俗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一些儿童为了不让别的同学在学习上超过自己,打消其他同学学习的积极性,明明自己每晚都在加班加点学习,却说自己在上网、打游戏、看电视;有的儿童为了在班级中评优,不惜在同学中间拉选票,老师在场时积极表现,老师不在场时表现一般,有的儿童甚至在班里做起了“交易”,专门为别人有偿写作业、值日、代别的同学受过等;甚至一些儿童明码标价替不爱写作业的同学写作业,考试时向同学出售自己印制的学习资料,为当班长向老师“送礼”等。一些儿童身上之所以出现这种不良现象,根本的原因在于儿童所处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成人化的不良因素。如今,几乎在每一所学校周围都有出售各种玩具和儿童礼物的商店,每逢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来临的时候,学校门口便早已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礼物和明信片。学生相互之间赠送的礼物越来越多,越来越贵重,即使是过去常见的明信片,上面也写满了各种世俗化的祝福,如“愿你‘钱’程似锦”、“早日住豪宅、娶靓女”等言词。一些儿童人际交往方式的成人化和世俗化,充分反映着一些儿童的心理及社会角色出现了超越其心理年龄的早熟。从儿童的天性和好奇心理特征来说,成人世界的一切都对儿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儿童总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成人的交往方式。与此同时,伴随着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这些独生子女除了在学校的时间以外,基本上整天接触的都是成人,目睹的是成人的言行举止,缺少与同龄伙伴进行适合其心理年龄特点的交往与交流的机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些儿童不可避免地在人际交往中带有明显的成人化色彩。另外,电视、电影、广告、网络都会对儿童的人际交往技能的形成产生影响,现代传播媒体对社会现实生活的逼真的演绎,也对儿童的人际交往产生着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催生着儿童人际交往出现世俗化的倾向。

●儿童患上“成人病”

儿童成人化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不但侵蚀着儿童的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而且给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影响。儿童患上“成人疾病”便是一个明显的事实。目前,在大中城市里,患上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等“成人病”的儿童越来越多。我国卫生部等五部委曾联合开展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儿童的肥胖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经济发达地区肥胖发生率最高,小学男生是肥胖最高发群体,肥胖率增速惊人。其中,北京、上海及沿海发达城市最为严重。一些儿童小小年纪就已经患上了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同样的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而热量脂肪摄入过多、食物结构不合理、参加体育锻炼不足是主要原因。2006年12月30日,卫生部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儿童超重和肥胖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儿童肥胖问题与营养不良、近视、龋齿、贫血、心理卫生问题一起成了儿童面临的五大健康问题。北京儿科流行病研究所的米杰教授曾开展过《营养转型期儿童及成年人慢性病防治研究》的调查。在被调查的25000名0~ 18岁的儿童中,总肥胖率在11%左右。其中,肥胖儿童中血糖异常的有3%左右,高血压的有15%左右。在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中,肥胖儿童发生率只有2%左右,90年代中期增加到8%左右,到了21世纪初已达到了12%左右。[11]

在一定程度上,成人化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成人化的饮食习惯是导致儿童患上成人疾病的因素之一。如,儿童肥胖主要是由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比如喜食甜食、油腻食物,不愿食纤维素多的食物。如今在城市,一般一对夫妻都只生一个孩子,父母对独生子女就像掌上明珠,孩子提出任何要求,总是给予满足,总是希望把孩子养得胖胖的。于是,什么好吃就吃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甚至一些家长盲目地让孩子经常吃一些补品。长此以往,势必会形成许多孩子患上成人病。有学者做过“不同家庭收入中小学生的肥胖率调查”,发现家庭每月收入低的儿童肥胖率也低,月收入高的儿童肥胖率也高。童年时期的肥胖也为儿童成人后的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埋下了隐患。

另外,缺乏必要的运动、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时间太长,忽视体育锻炼,也是导致儿童体质下降,甚至患上颈椎病、胃病等病症的社会因素之一。

●为了钞票,儿童被彩票淹没

“中了多少?”“哎,又没中。”一群小学生挤在一个由中年人经营的儿童彩票摊位前。一名小学生瞪大眼睛望着另一小学生手里的刮刮卡,瞧见上面写着“祝你学业有成,谢谢惠顾”的字样,顿时一脸的失望。这是发生在我国南方一所实验小学校校门口的一幕。

如今,我国儿童玩彩票的现象累见不鲜。已经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又一社会问题。尽管这种现象目前还是以个案的形式出现,但这种个案的群体性亮相,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程度了。

伴随着我国彩票市场的兴起,如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彩票经营门面比比皆是,人头攒动。动辄有人中大奖的消息铺天盖地,彩票经营机构为了扩大营销,采取了强大的广告攻势,在成人世界迅速掀起了一股凭借运气发大财的投机心理。然而,这种成人世界的游戏,如今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了儿童世界。面对我国庞大的儿童市场,精明的商家在地下工厂里制作出了足以让不谙世事的儿童很快加入的“儿童彩票”以便从儿童兜里赚钱。为了迎合儿童不够成熟的心理,儿童彩票大都采取了“及时”让利的方式,以吸引儿童参与。许多父母也许还不知道,自己辛辛苦苦为儿童赚来的零花钱,并没有花在儿童的身上,并没有成为儿童成长的部分保障,而成了部分良心失落的商人的利润。儿童溜入彩票市场,过错并不在儿童自身,在于我们成人世界日益明显的功利化心态,在于成人社会部分人的良知荡然无存。

如今,“儿童彩票”的种类之多、图案之精美,远远超过了常人的想象。有记者曾在一个批发市场做过调查,这个批发市场上的“儿童彩票”竟然有几十种。儿童们把它叫做“刮刮卡”,有所谓的“世界银币刮刮卡”、“数码宝贝全图刮刮卡”,甚至还有“百万富翁”、“超级女生”、“老鼠爱大米”等样式,不但样式多样而且都卖得比较好。像“麻将”、“大耳朵图图”等更是备受欢迎。令人想不到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一些“儿童彩票”的经营者大都对彩票进行过处理,儿童们即使能够中奖,一般都是一些1元和5角的小奖,大多数学生中了这些小奖后,往往都不会善罢甘休,为了博大奖都会再买,到最后就什么都中不了。

“儿童彩票”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可以说是致命的。彩票参与过程中的“碰运气”的心理,严重地削弱了儿童的意志力。使儿童形成投机和侥幸心理,而且还会诱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儿童沉迷于“彩票”,还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这种投入就可能产生回报的博彩行为,会使儿童的行为变得功利化。对其正常学习和成长极为不利。它污染了社会环境,败坏了社会风气,扰乱了国家彩票市场的正常秩序。它分散学生注意力,扭曲学生还未形成的价值观,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部分儿童为了在彩票中投机,往往将用买早餐的钱去购买裁判,有的小孩甚至偷偷拿父母的钱去购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行为习惯。

不仅如此,在“儿童彩票“的冲击下,部分儿童加入了求神问卦的行列。有调查者发现,如今在一些地方的学校的大门口竟然出售着“求签筒”、“许愿盒”等所谓“儿童玩具”。这些“求签筒”、“许愿盒”价格都非常便宜,做工十分粗糙。但经营者往往对儿童宣传这些玩具很“灵”,可以占卜运势、学业、爱情等,算得绝对准确。而许多儿童对此深信不疑。曾有一个母亲发现,她9岁大的儿子每次考试之前都会神秘兮兮地躲进房里,倒腾一番后才面带笑容地走出来。这位母亲仔细观察和多方盘问才知道,原来每次考试前,儿子都要拿出一个“求签筒”卜卜卦,直到卜到一支上签才心满意足地考试去。这位母亲经过了解后吃惊地发现,这种所谓“玩具”在她儿子就读的学校门口就能轻易买到。她还了解到,在她儿子就读的三年级里很流行这种迷信玩具,很多小学生都拥有这种玩具,而对于迷信的话题同学们也很感兴趣,不少高年级女生还以此来卜算和心仪男生的未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更令人忧虑的是,我国成年人在对待彩票的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让任何一个有理智、有良知的人都会咋舌。如,有些儿童的家长为了发大财,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儿童的身心健康,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儿童引入彩票活动中。一些儿童的家长存有借助“童子手”就能得到“运气”的心理,不仅不限制儿童买彩票,反而怂恿引导儿童参与购买。长此以往,不仅影响着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且容易让儿童产生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心理,让他们迷信“运气”、“命运”等唯心的东西甚至对赌博产生兴趣。由于受年龄以及身心发展特征的制约,儿童频繁接触彩票并投入到博彩活动中,不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