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铸铁的分类与铸铁的石墨化

铸铁的分类与铸铁的石墨化

时间:2022-10-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碳在铸铁中的分布除少量溶入铁素体外,绝大部分以渗碳体形式存在。此类铸铁,尤其是灰铸铁在工业上应用很广,主要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石油化工、交通和国防等部门。影响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关键是碳在铸铁中存在的形态、大小及分布。铸铁中碳形成石墨析出的过程称为铸铁的石墨化。铸铁在结晶冷却的过程中,冷却速度越慢,碳原子扩散越充分,越有利于石墨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可通过调整铸铁的化学成分来加以控制。

任务1 铸铁的分类与铸铁的石墨

一、铸铁的分类

在铸铁中,碳通常以两种状态存在:一是有游离状的石墨;二是铁碳化合物渗碳体(Fe3C)。根据这一特征,通常把铸铁分为以下几类。

1.白口铸铁

碳在铸铁中的分布除少量溶入铁素体外,绝大部分以渗碳体形式存在。因其断口呈银白色而得名,其性能硬而脆,很少直接用于制作机器零件,主要用于制造有耐磨损要求的机件,如轧辊、球磨机中的磨球,还可作为炼钢原料。

2.灰口铸铁

碳在铸铁中的分布全部或大部分以石墨形式析出,因其断口呈暗灰色而得名。按石墨形态不同,灰口铸铁又分为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和蠕墨铸铁。此类铸铁,尤其是灰铸铁在工业上应用很广,主要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石油化工、交通和国防等部门。

3.麻口铸铁

这种铸铁中碳部分以游离碳化物形式析出,部分以石墨形式析出,断口呈灰、白相间的颜色。此类铸铁的硬脆性较大,故工业上很少使用。

此外,为满足某些特殊性能要求,可以向铸铁中加入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如铬、铜、铝、硼等)得到合金铸铁,如耐磨铸铁、耐热铸铁、耐腐蚀铸铁等。

二、铸铁的石墨化及其影响因素

1.铸铁的石墨化

影响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关键是碳在铸铁中存在的形态、大小及分布。铸铁的发展,主要是围绕如何改变石墨的数量、大小、形状和分布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的。

铸铁中碳形成石墨析出的过程称为铸铁的石墨化。一般认为石墨既可以由液体铁水中析出,也可以从奥氏体中析出,还可以由渗碳体分得。

实验表明,渗碳体是一个亚稳定相,石墨则是稳定相,因此,描述铁碳合金组织转变的相图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Fe-Fe3C系相图;另一个是Fe-C系相图。把二者叠合在一起,就得到一个铁碳合金重相图,如图7-1所示。图中实线表示Fe-Fe3C系相图,部分实线再加上虚线表示Fe-C系相图。显然,按Fe-Fe3C系相图进行结晶,会得到白口铸铁;按Fe-C系相图进行结晶,则析出和形成石墨,即发生石墨化过程。

img186

图7-1 铁碳合金双重相图

按Fe-C系相图进行结晶,铸铁冷却时石墨化过程如下:从液体中析出一次石墨,由共晶反应生成共晶石墨;从奥氏体中析出二次石墨;从共析反应生成共析石墨。铸铁加热时的石墨化过程为亚稳定的渗碳体,在较高的温度下长时间加热时,会发生分解,产生石墨化,即

Fe3C↑3Fe+C

加热温度越高,分解速度相对就越快。

无论是冷却还是加热时的石墨化过程,凡是发生在P′S′K线以上,统称为第一阶段石墨化;凡是发生在P′S′K线及以下,统称为第二阶段石墨化。

2.影响石墨化的因素

(1)化学成分。碳、硅都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磷、铜、铝、镍等元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锰、硫都是阻止石墨化的元素,但锰与硫化合成硫化锰,可以减弱硫的不利作用,所以允许含有适量的锰,而硫强烈促使铸铁白口化,使铸铁的机械性能和铁水的流动性较差。碳、硅的质量分数过低,铸铁易出现白口,力学性能和铸造性能都较差;碳、硅的质量分数过高,铸铁中石墨数量多且粗大,基体内铁素体增多,力学性能下降,因此要严格控制其质量分数。

(2)冷却速度。铸铁在结晶冷却的过程中,冷却速度越慢,原子扩散越充分,越有利于石墨化。当铸铁冷却速度较快时,原子扩散能力减弱,有利于按Fe-Fe3C系相图进行结晶和转变,不利于石墨化的进行。同一成分的铸铁在铸造时,由于受造型材料和铸件设计形状、壁厚的影响,会造成冷却速度的不均匀性,从而导致铸件有的部位呈灰口,有的部位呈白口。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可通过调整铸铁的化学成分来加以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