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方大楼)

东方大楼)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况且三层楼房高达21.6米,平均每层的高度,均大大超过后建的许多大楼。但东方汇理银行的大班们认为设在外滩,有利于与其他银行竞争,同时法国领事对法租界内的事管得太多太死,留在租界外,比较自由。解放后,东方汇理银行停业,1956年由市房管局管理,改名东方大楼,由市公安局交通处使用。

(又名:东方大楼)Banque de l’Indo-Chine

No. 29 the Bund. Designed by Atkinson & Dallas. Built in 1911.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Typical French classic construction.

地点: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9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建筑群之一

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现在使用单位: 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中心、私人银行(上海)中心、

上海外滩支行

在高楼林立的外滩建筑群中,三层的东方大楼,只能算是“矮个子”,然而在观赏者的视觉中,整个建筑是那么匀称、美观,与汇丰银行大楼、沙逊大厦、海关大楼在一起,不仅未显猥琐,其典雅、端庄,与其他外滩建筑物反而相当和谐。况且三层楼房高达21.6米,平均每层的高度,均大大超过后建的许多大楼。

这里原是法商东方汇理银行,1875年创设,总行在巴黎,是法国几家大银行联合投资所建立。其法文行名译过来为“印度支那银行”,也就是法国在东方殖民地及其势力范围地区的金融机构。1891年在上海设分行。东方汇理银行上海分行的业务是发行钞票、存款、放款、贴现、汇兑、买卖证券等。对中国的铁路、矿山等也有不少投资。

东方汇理银行上海分行所在的今中山东一路29号,原属英国基督教规矩会拜经堂,因该会无力控制各教派的传教士,组织松散,经费也无着落,便将房地产转让给法兰西银行,因法兰西银行入股华俄道胜银行,此处遂为华俄道胜银行使用。1907年华俄道胜银行购得今中山东一路15号原宝顺洋行房地产,便将这里让给了东方汇理银行。银行于1911年重建三层楼房。当时法国驻上海总领事与法租界公董局总董等人都对这家法国人开设的银行不设在法租界十分不满。但东方汇理银行的大班们认为设在外滩,有利于与其他银行竞争,同时法国领事对法租界内的事管得太多太死,留在租界外,比较自由。

img113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东方汇理银行有几个著名华人买办,第一任为朱云佐,是求新造船厂创办人朱志尧之弟。朱云佐去世后,经马相伯、马建忠兄弟向银行推荐,由朱志尧接任。抗战时期,上海的租界成为“孤岛”,粮食须从印度支那半岛等地进口,东方汇理银行买办王蓉卿,曾帮助挂意大利旗的虞洽卿的三北轮船公司运输安南米到上海,大发其财。

大楼占地面积1236平方米,建筑面积2772平方米,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华商协盛营造厂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是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立面采用明显的三段式,底层中间为三个高大的拱门,上端呈弧状,有巴洛克风格的折断山花。左、右两间均有三窗,墙面为工整的长方形石块叠砌,看上去相当厚实。二、三层贯以爱奥尼克式柱,与门窗和墙面比例均衡,二层窗外有廊式阳台。顶部出檐较深,檐口饰以精致的花纹。整个立面有很多处浮雕,如门窗额上、墙面最高处、柱头及顶层上局部的正面,耐人观赏。内部楼梯居中,墙面地面多用大理石。营业大厅顶部为玻璃天棚,使采光更好,这种样式为当时上海的许多银行建筑所常用。

今日外滩的建筑,有19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也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的,到30年代末,就未造新楼,而形成今日外滩建筑群的参差之美。

解放后,东方汇理银行停业,1956年由市房管局管理,改名东方大楼,由市公安局交通处使用。几年前,在外滩房屋置换中,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入驻该楼办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