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施工过程及挤土现象

施工过程及挤土现象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可以认为上述现象与施工质量或管桩质量关系不大,主要是管桩挤土效应所致。施工中观察到,挤土效应对桩的影响分两种情况:①后施工桩对已施工桩的影响:后施打的桩下沉过程中,造成前一条桩下半部分反向倾斜,如图2所示,入土桩数越多这种现象越明显。低应变检测结果与肉眼观察到的情况不尽相符,而且低应变法不能检测到桩身偏斜度,故该检测结果没有作为已施工管桩质量评定的依据。

2 施工过程及挤土现象

2006年3月底至4月下旬,完成基坑开挖、护面、排水、垫层等工作。21日,两台柴油打桩机采用62桩锤,分别试打了一条φ500、600管桩,情况正常,现场确定收锤标准为最后10击贯入度20mm。23日正式打桩,均采用3节桩,圆锥闭口型钢桩尖。24日下午,施工人员听到已施打的桩孔内有异物掉入的响声,观察到地面有轻微隆起。25日上午打桩时听到打过的很多桩内都有响声,用手电筒照射桩孔内查看,多数桩从第1节与第2节接桩处向内渗泥,少数桩在第2、3节接桩处渗泥,响声即为泥巴被震落到桩孔内发出的。桩孔内有积水,少数桩水位较高,超过了第1节桩。桩身环向裂缝较多,多半出现在第2节桩上,部分第3节桩有少量竖向裂缝。少数环向裂缝是沿桩全断面的通长裂缝。大部分环向裂缝渗水。多数桩中下部倾斜,少数桩接桩处明显偏斜并错位。地面已打桩区域及附近有数条裂缝,最宽约5~6cm,最长20多米。地面有明显隆起,高约5~20cm。局部有地下水渗出汇集。遂暂停施工。此时已施工43条桩。

相关人员对管桩的质量、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等进行了全面检查,未发现问题。实际桩长22~30m,锤击总数一般600~700击,其中前两节100多击,后一节500~600击,均为本地区正常范围。打桩过程基本正常,只是第2节桩进尺5~8m开始进入全风化层时,有走位、跳动现象,继续进尺后恢复正常,从打桩过程判断地质情况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本相符。专题会议研究后决定采取更换管桩厂商、跳打、改用开口型钢桩尖、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等措施,重点控制施工中的垂直度、焊缝质量、接头同轴度、错位等,同时采用低应变法对已施工管桩进行质量检测、施工勘察确认地质条件有无异常。施工单位严格采取了上述措施,如采用两台全站仪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对桩身垂直度进行了观测,控制第1节桩垂直度偏差小于0.2%;采用了本地区最好的焊条及高水平电焊工,分两层施焊接桩,焊缝自然冷却时间8min以上等,保证了施工质量达到或超过相关技术规范规程。5月6日、7日又试打了10条开口桩及1条闭口桩,打桩一两天后仍出现同样现象。至此,可以认为上述现象与施工质量或管桩质量关系不大,主要是管桩挤土效应所致。

已施工管桩平面位置如图1所示。施工中观察到,挤土效应对桩的影响分两种情况:①后施工桩对已施工桩的影响:后施打的桩下沉过程中,造成前一条桩下半部分反向倾斜,如图2(a)所示,入土桩数越多这种现象越明显。设计人员将某个承台下的φ600管桩改为φ500,即桩心距从3.5 d改为4.2 d,该现象依然存在。如果一个承台同一断面有3条桩,一般先施打中间桩;施打第2条桩时,位于中间的第1条桩反向倾斜;施打另一侧的第3条桩时,中间的第1条桩下半部分再次反向倾斜,如图2(b)所示。此外,后施打的桩对已施打的桩有上抬作用。②已施工桩对后施工桩的影响:后施打的桩贯入过程中下半部分向已施工桩的方向倾斜,如图2(c)所示。已入土的下节桩倾斜后,端面不水平,而待焊接的上节桩垂直,故上下节桩环型接头板连接不紧密,四周围焊后环型端头板中心仍有空隙。第2、3节桩之间空隙较大,一般3~5mm,最大达25mm,第1、2节桩之间空隙不明显,但施打后,表现为第1、2节之间倾斜较严重(开口桩由于第1节基本上被泥水淹没,不能进行比较)。每个承台第一条桩不倾斜,越后打的桩倾斜的可能性越大。

img131

图1 已施工管桩平面布置图

img132——4月施工桩 img133——5月施工桩 img134——开挖检验桩 ●——试桩

img135

图2 不同施工顺序对管桩的影响

5月5日至8日补钻了3个孔进行施工勘察,最近一个孔离某已施工桩距离约2.5m,其余相距较远。取土样、水样进行土工试验分析,与原勘察数据相比无变化。同时对一半已施打的管桩进行了低应变测试,检验结果颇出乎意料:约一半为Ⅰ类桩,一半为Ⅱ类桩,仅有一条为Ⅲ类桩,该Ⅲ类桩在第2节与第3节桩接桩处有缺陷。本地区工程经验认为类似场地低应变有效检测桩长一般14、15m,而本工程中第1、2节桩接桩处深度约为15~18m,且第2、3节桩接头处多有缺陷,故低应变法不能检测到第1、2节桩接头处是否有质量缺陷。低应变检测结果与肉眼观察到的情况不尽相符,而且低应变法不能检测到桩身偏斜度,故该检测结果没有作为已施工管桩质量评定的依据。

5月11日至18日,对该Ⅲ类桩(也是肉眼观察到的第2、3节桩之间错位最严重的一条桩)采用人工挖孔桩形式进行了开挖检验。开挖至约3.5m时发现桩孔土层明显变软,向承台中心侧相变为软泥。越向下开挖土体越软,由于开挖困难,采取了打短钢筋超前支护、将每节护壁高度降为0.5m等措施。开挖约7m至第2、3节桩接桩处,此时向承台中心侧早已相变为流动状稀泥,如图3所示,施工人员不能站稳,沉陷泥中30~40cm。背承台中心侧也很软,人员站上后沉陷约10cm,软泥与稀泥之间无明显界线。检查管桩,发现两节桩从焊缝处完全脱开,第3节桩平移约30mm,上浮至少20mm。

img136

图3 开挖检验桩位置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