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相间短路阻抗继电器的0°接线方式
这是在距离保护中广泛采用的接线方式,现根据表3.2所示的关系,对各种相间短路时继电器测量阻抗分析如下。在此,测量阻抗仍用电力系统一次侧阻抗表示,或认为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的变比为nl=ny=1。
1)三相短路
如图3.15所示,三相短路时,三相是对称的,三个继电器J1~J3的工作情况完全相同,因此,可以J1为例分析。设短路点至保护安装点之间的距离为lkm,线路每千米的正序阻抗为Z1Ω,则保护安装地点的电压
因此,在三相短路时,继电器J1的测量阻抗为
在三相短路时,三个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均等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阻抗,三个继电器均能动作。
图3.15 三相短路时测量阻抗的分析
图3.16 A、B两相短路时测量阻抗的分析
2)两相短路
如图3.16所示,设以A、B相间短路为例,则故障环路的电压为
因此,继电器J1的测量阻抗为
和三相短路时的测量阻抗相同,因此,J1能正确动作。
在A、B两相短路的情况下,对继电器J2和J3而言,由于所加电压为非故障相间的电压,数值较高;而电流只是一个故障相的电流,数值较小,因此,其测量阻抗必然大于式(3.31)的数值,也就是说它们不能正确地测量保护安装地点到短路点的阻抗,因此,不能起动。
由此可见,在A、B两相短路时,只有J1能准确的测量短路阻抗而动作。同理,分析B、C和C、A两相短路可知,相应地只有J2和J3能准确地测量到短路点的阻抗而动作。这就是为什么要用三个阻抗继电器并分别接于不同相间的原因。
3)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的两相接地短路
如图3.17所示,仍以A、B两相故障为例,它与两相短路的不同之处是地中有电流流回,因此,
图3.17 A、B两相接地短路时测量阻抗的分析
此时,我们可以把A相和B相看成两个“导线—地”的送电线路并有互感耦合在一起,设ZL表示输电线每千米的自感阻抗,ZM表示每千米的互感阻抗,则保护安装地点的故障相电压应为
因此,继电器J1的测量阻抗为
由此可见,当发生A、B两相接地短路时,J1的测量阻抗与三相短路时相同,保护能够正确动作。
相间短路阻抗继电器的30°接线方式,因应用很少,本书不再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