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令网的互通

信令网的互通

时间:2024-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信令网不但可以传送有关呼叫建立、释放的信令,而且可以为交换局和各种特服中心间传送数据消息。新建软交换网络和传统PSTN必须互通,因而要求No.7信令与软交换网络的各种信令协议能够互通,信令网关设备就是能实现信令互通与信令转换的设备。在No.7信令网侧,信令网关必须支持MTP-1,MTP-2,和MTP-3的功能,并能够同时与多个信令点/信令转接点互通;在分组侧,信令网关必须支持M3UA和SCTP的功能,并能够与多个软交换互通。

11.7.1 软交换网络与No.7信令网的互通

No.7信令网是由信令点(各种交换局和特服中心)、信令转接点以及连接它们的信令链路组成。信令网不但可以传送有关呼叫建立、释放的信令,而且可以为交换局和各种特服中心(业务控制点和网关中心)间传送数据消息。因此,信令网是具有多种功能的业务支撑网,主要用途如下:

(1)电话网的局间信令:完成本地、长途和国际的自动和半自动电话接续。

(2)ISDN的局间信令:完成本地、长途和国际的自动、半自动电话和非话音的各种连接。

(3)智能网业务:信令网可以传送与电路无关的各种数据信息,完成SSP和SCP间的对话,开放各种用户补充业务。

软交换网络各个功能部件之间采用大量标准的协议进行互通,如图11.25所示。软交换网中的协议有:SIP、H.248、MGCP、H.323和BICC等。

img410

图11.25 软交换网络协议及其与No.7信令网的互通

新建软交换网络和传统PSTN必须互通,因而要求No.7信令与软交换网络的各种信令协议能够互通,信令网关设备就是能实现信令互通与信令转换的设备。

当传统网络同软交换网络互通时,语音媒体流通过媒体网关实现TDM的语音与IP网语音的互通,而呼叫控制信令是通过信令网关互通的。

传统网络向全IP网络的演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信令网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面临着基于电路交换的No.7信令与基于IP网的信令共存的状况。

1)No.7信令网与IP网互通基本框架

当在IP网络上传送基于消息的信令协议时,其基本框架体系包括对消息的封装分发、端到端的协议机制,以及如何使用IP已有的能力来满足信令传送(SIGTRAN)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另外,在No.7信令与IP网互通的基本框架体系中还描述了信令传送中的各功能实体和物理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11.26是一个信令传送协议的通用功能模型,该模型的实现方法多样,可以采用分离的设备,也可以集成到一个设备中实现。目前支持SIGTRAN的接口主要应用于SG-MGC,SGSG和SG-IP SCP/HLR之间。

图11.26 信令传送的功能模型

No.7信令与IP网互通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与支持连接控制的No.7信令的互通,提供VoIP、VoATM和NAS等业务应用。

②与支持数据库访问的No.7信令的互通,解决No.7信令网和IP网中实体互相跨域访问的需要。例如:一个No.7网络实体与IP网络中的SCP和HLR的相互访问。

2)No.7信令网与IP网的互通方式

No.7信令网与IP网的互通支持两种方式:信令网关设备作为信令转接点(STP)方式和信令网关设备作为代理信令点方式,每种组网方式有其特定的功能要求。

(1)信令转接点方式的组网结构

img412

图11.27 信令转接点的组网示意图

信令转接点方式的组网结构如图11.27所示。在信令转接点方式中,信令网关相当于No.7信令网上的一个信令转接点,其功能是根据DPC或DPC/CIC为分组网和No.7信令网上的SP之间提供信令转接和信令媒体流转换。在该组网方式中,信令网关和分组网上的节点(例如软交换设备或IP-SCP)均需要分配信令点编码。在信令网关的No.7信令网侧支持MTP-1,MTP-2和MTP-3的功能,并能同时与多个信令点/信令转接点互通;在分组网侧,信令网关必须具备M3UA,M2PA和SCTP功能,并能与多个软交换机或者基于IP的智能业务控制点(IP-SCP)互通。

(2)代理信令点方式的组网结构

代理信令点方式的组网结构如图11.28所示。在代理信令点方式中,所有的分组网上的节点共享一个No.7信令点编码,信令网关功能是根据OPC或OPC/CIC为分组网和No.7信令网上的SP之间提供信令转接。在No.7信令网侧,信令网关必须支持MTP-1,MTP-2,和MTP-3的功能,并能够同时与多个信令点/信令转接点互通;在分组侧,信令网关必须支持M3UA和SCTP的功能,并能够与多个软交换互通。

img413

图11.28 代理信令点的组网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