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论中国都市文学创作与都市文学研究

论中国都市文学创作与都市文学研究

时间:2022-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论中国都市文学创作与都市文学研究On the Chinese Urban Literary Creation and Urban LiteraryStudies杨剑龙中国都市的出现与发展,逐渐形成了都市文学及其发展,从西汉到明清、从20世纪初叶到新世纪,都市文学创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催生与促进了都市文学的发展。二在都市文学研究的轨迹中,近代文学的研究成为都市文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论中国都市文学创作与都市文学研究_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

论中国都市文学创作与都市文学研究

On the Chinese Urban Literary Creation and Urban LiteraryStudies

杨剑龙

中国都市的出现与发展,逐渐形成了都市文学及其发展,从西汉到明清、从20世纪初叶到新世纪,都市文学创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催生与促进了都市文学的发展。

20世纪初叶上海“十里洋场”的繁华,鸳鸯蝴蝶派小说“是真正现代第一期的都市文学”。[1]“五四”以后,创造社作家郁达夫、郭沫若、张资平等的留学生文学作品,将异国他乡的市井生活写进作品中。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成为描写都市生活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使都市文学有了文学经典。30年代,“京派”小说以身在都市回望乡土的姿态呈现出都市文学的另一种倾向。30年代的上海,受到日本新感觉派和欧洲现代派影响的新感觉派小说的出现,成为首次集中将都市作为审美对象的创作。曹禺的话剧以具有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生活为题材,展现出都市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夏衍的话剧以都市上海为背景,展现上海屋檐下市民生活的困境与磨难。40年代,在战争背景下,张爱玲的创作以具有封建遗老色彩的家庭为背景,呈现出都市人最为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徐/的小说描写都市男女两性之间的情感纠葛,被称为“后期浪漫派小说”。无名氏的小说将戏剧性与哲理性交融,将现代才子佳人式的浪漫故事娓娓道来。

新中国建立以后,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描写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欧阳山的《三家巷》展现年青一代的人生追求和大革命时期的历史风云。老舍的《茶馆》在史诗般的结构中,展现了晚清至抗战后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年青的一代》、《千万不要忘记》都以都市生活为背景,以阶级斗争观念展现都市生活,提出了抵拒贪图享乐腐化堕落的倾向问题。

改革开放后的都市文学创作中,邓友梅以市井风俗小说《那五》、《烟壶》等引起瞩目,将历史风云、人物命运、民俗风情融为一体。冯骥才以《神鞭》、《三寸金莲》等影响文坛,成为新时期“津味小说”的代表。苏叔阳以《丹心谱》、《左邻右舍》等话剧引起关注,以流畅的北京语言呈现大杂院里小人物的命运与心理。沙叶新以《假如我是真的》、《寻找男子汉》等话剧饮誉剧坛,在喜剧色彩的情节中,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王朔以调侃嘲弄的笔触,描写北京“顽主们”的人生与心态。池莉以武汉汉正街为背景,揭示出小人物的挣扎与奋斗。方方以武汉河南棚子为底色,揭示出人性的丑陋与复杂。王安忆以都市上海为视域,力图展示上海的历史与现实。邱华栋以都市闯入者的姿态,描写外来者进入京城后的挣扎与奋斗、磨难与坎坷。卫慧、棉棉以进入都市上海的白领女性为主角,将精神的迷惘与物欲的追逐融合。

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途中,中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虽然作为农业社会为主的中国仍然以描写乡土中国的文学创作为主,但是城市文学尤其是都市文学创作得到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在都市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都市文学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都市文学研究的轨迹中,近代文学的研究成为都市文学研究的重要方面。陈平原的《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2]对于1897年至1916年的文学进行了梳理分析。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用西方的叙事理论,探讨晚清与“五四”作家如何完成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陈伯海、袁进主编的《上海近代文学史》,[3]按诗文、小说、戏剧分别叙述上海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袁进的《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4]、《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5]、《近代文学的突围》[6]、《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7]展开了对于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全方位的研究。王德威的《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挖掘晚清小说所包含的多重现代性,提出了“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重要论断。

范伯群先生是通俗文学研究的拓荒者,1989年出版的《礼拜六的蝴蝶梦[8]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鸳鸯蝴蝶派。1994年,范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9]总序提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应该是纯文学和通俗文学双翼齐飞文学史的观点。2000年出版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10]全面深入地梳理了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发展,建构起了中国通俗文学研究的基本框架。2007年,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11]出版,采取了以时间为经潮流为纬的结构,报刊梳理与潮流分析的交错,在纯文学背景中评说通俗文学。在范先生的引领下,汤哲声的《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论》[12]、《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思辨录》[13],栾梅建的《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14],徐德明的《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15],陈子平的《中国近现代通俗历史小说史略》[16]等,共同深入与拓展了中国通俗文学的研究。

吴福辉的《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17]、许道明的《海派文学论》[18]、王文英主编的《上海现代文学史》[19]、李今的《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20]、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21]、邱明正主编的《上海文学通史》[22],在把握上海文学在各个时期的特征中,探讨上海文学发展的缘由,并评说上海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上海文学的总体特色。杨剑龙的《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23]从上海文化的角度探究上海文学,探究上海文学传统的确立与继承。杨扬等的《海派文学》[24]比较系统地梳理了海派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李洪华的《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25],从文化语境、文学译介、文学杂志、作家群体、左翼思潮、都市想像、文化交融等角度展开对于现代派文学的研究。

赵园的《北京:城与人》[26]从城与人、话说“京味”、京味小说与北京文化、“北京人”种种、城与文学等角度展开研究。吕智敏的《化俗为雅的艺术——京味小说特征论》[27]从语言风格、表现方法、艺术对象等角度评说京味小说的特征。许道明的《京派文学的世界》[28]以“在现代与传统之间”观照京派作家的艺术追求与思想趋向。高恒文的《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29]梳理了京派的形成、发展、结束的历史。周仁政的《京派文学与现代文化》[30]从文化视角深刻探究京派文学的现代文化意蕴。刘进才的《京派小说诗学研究》[31]从意象叙事、时间形式与空间形式、情节模式、回忆的诗学、小说文体等方面展开研究。钱少武的《庄禅艺术精神与京派文学》[32],从文学体裁角度研究“京派”对于庄禅艺术精神的现代传承与转化的研究。文学武的《京派小说研究》[33]深入探究其文化韵味、审美理想、人文精神、文体特征及与中西方文化渊源。

有的学者从宏观的视域展开研究:张鸿声的《都市文化与中国现代都市小说》[34]、田中阳的《百年文学与市民文化》[35]、蒋述卓、王斌等的《城市的想象与呈现》[36]、李俊国的《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37]、李俊国的《都市文学:艺术形态与审美方式》[38],在对现代中国都市文学的整体性勾勒中,展开京派、海派和当代都市文学的评说,深化了对于中国都市文学的研究。

在文学观念的变化、文学理论的发展、研究方法的丰富历程中,都市文学的研究也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一)都市文学研究的视域得到拓展

在对于都市文学史料的发现与整理中,在都市作家文学创作作品集的陆续出版中,不仅鸳鸯蝴蝶派、京派、海派的创作研究更为深入,而且加强了通俗文学、电影文学等的研究,还关注到论语派、社会分析派、普罗文学、新市民小说等。徐/、叶灵凤、邵洵美、曾虚白、章克标等诸多海派作家得到关注,苏青、汤雪华、施济美、俞昭明、程育真等诸多女性作家的创作引起注意。在都市文学的研究中,从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的研究,拓展至文学期刊、文学翻译、文人生活、都市空间、城市广告、都市心理等的研究。

(二)都市文学研究的方法更加丰富

我们在传统的社会历史研究、传记研究、美学研究方法基础上,对于都市文学研究的方法更加丰富了,从文化学的视域和方法展开对于都市文学研究,已经形成一种趋势。李欧梵从都市空间重绘上海文学,杨义评说京派与海派的文化因缘及审美形态。在对都市文学的研究中,不仅涉及叙事学、传播学、文体学、文化地理学、译介学、城市学,还关涉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语言学等,并运用了原型批评、接受美学、精神分析、比较文学、女性批评等研究方法,使对于都市文学的研究更为多元与深入。

(三)都市文学研究呈现文学史意识

学者们加强了文学史的观照与探究,诸多学者以文学史研究的视野探究都市文学的发展变化:如陈平原、袁进、王德威对于晚清文学的研究,范伯群、汤哲声、徐德明等对于通俗文学的研究等,都可见出建构文学史发展脉络的追求。严家炎以鲜明的文学史意识引领流派研究,其《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39]较早关注到创造社、新感觉派、社会剖析派、京派、七月派、后期浪漫派的小说,其中诸多与都市文学相关。其他诸如吴福辉、李今等的海派文学研究,赵园、许道明等的京味文学研究,李欧梵、杨剑龙等的上海文学研究,杨义、王富仁等的京海文学比较研究,李俊国、张鸿声等的都市文学研究等,都呈现出鲜明的文学史意识。

在都市文学的研究中,我们也应该看到某些不足与缺憾,影响甚至左右着都市文学的研究与发展。首先,都市文学研究呈现对某些作家过度阐释的现象。2012年5月13日,查阅中国智网“主题”栏,张爱玲研究8 150条,茅盾6 546条,老舍5 566条,巴金5 449条,林语堂3 961条,施蛰存1 426条。张爱玲研究得到极大的重视,显然存在着过度阐释的现象,对于张爱玲评价的节节攀升,也有不符合历史的拔高倾向。其次,都市文学研究呈现出某些概念的模糊含混的现象。吴福辉指出,“要区别都市文学、市民文学、市井文学、通俗文学等的概念,有时也不易。我认为,‘都市文学’的概念,如说是都市人以都市为表现对象的文学,一般也说得过去”。[40]这就指出了都市文学研究概念的含混问题,影响了都市文学研究的严谨性。再次,都市文学研究呈现出重现代轻当代的现象。在都市文学的研究中,人们往往重现代而轻当代,某些现代作家被一再论析,而诸多当代作家遭到冷落;人们往往重京海而轻其他都市,京派、海派被反复研究,而天津、重庆、广州、南京、武汉、成都、杭州、深圳等城市文学受到忽视,这显然对于都市文学研究的发展不利。

在中国不断加快都市化进程中,都市文学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对于都市文学的研究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释】

[1]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0页。

[2]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陈伯海、袁进主编:《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6]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范伯群:《礼拜六的蝴蝶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9]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南京出版社1994年版。

[10]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汤哲声主编:《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汤哲声:《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思辨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栾梅建:《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6]陈子平:《中国近现代通俗历史小说史略》,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17]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8]许道明:《海派文学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王文英主编:《上海现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0]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1]李欧梵:《上海摩登 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邱明正主编:《上海文学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杨剑龙:《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4]杨扬等:《海派文学》,文汇出版社2008年版。

[25]李洪华:《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6]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7]吕智敏:《化俗为雅的艺术——京味小说特征论》,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年版。

[28]许道明:《京派文学的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9]高恒文:《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0]周仁政:《京派文学与现代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1]刘进才:《京派小说诗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钱少武:《庄禅艺术精神与京派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3]文学武:《京派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34]张鸿声:《都市文化与中国现代都市小说》,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5]田中阳:《百年文学与市民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6]蒋述卓、王斌等:《城市的想象与呈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7]李俊国:《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8]李俊国:《都市文学:艺术形态与审美方式》,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9]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40]吴福辉:《关于都市、都市文化和都市文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