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气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原则

电气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原则

时间:2024-10-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由于它们的用途不同,绘制原则也有差别。电气原理图的目的是便于阅读和分析控制线路,应根据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清晰的原则,采用电器元件展开形式绘制。辅助电路是控制线路中除主电路以外的电路,其流过的电流比较小。它指出了继电器KA的线圈位置在图区8。

12.1.2 电气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原则

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由于它们的用途不同,绘制原则也有差别。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这里重点介绍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的目的是便于阅读和分析控制线路,应根据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清晰的原则,采用电器元件展开形式绘制。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按照电器元件的实际布置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器元件的实际大小。

下面以如图12-1所示的某机床电气原理图为例,来说明电器原理图的规定画法和应注意的事项。

img288

图12-1 某机床电器原理图

(1)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为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两部分。主电路是电气控制线路中大电流通过的部分,包括从电源到电机之间相连的电器元件,一般由组合开关、主熔断器、接触器主触点、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和电动机等组成。辅助电路是控制线路中除主电路以外的电路,其流过的电流比较小。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和保护电路。其中控制电路是由按钮、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及辅助触点、热继电器触点、保护电器触点等组成。

(2)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

(3)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的原则安排。主电路安排在图画左侧或上方,辅助电路安排在图画右侧或下方。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均按功能布置,尽可能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

(4)电气原理图中,当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如线圈、触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为了表示相同元件,要在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处标注同一元件,要在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处标注相同的文字符号。对于同类器件,要在其文字符号后加数字序号来区别。如两个接触器,可用KM1、KM2文字符号区别。

(5)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均按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

(6)电气原理图中,应尽量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各导线之间有电联系时,在导线交叉处画实心圆点。根据图画布置需要,可以将图形符号旋转绘制,一般逆时针方向旋转90°,但文字符号不可倒置。

(7)图画区域的划分

图纸上方的1、2、3等数字是图区的编号,它是为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从而设置的。图区编号也可设置在图的下方。

图区编号下方的文字表明它对应的下方元件或电路的功能,使读者能清楚地知道某个元件或某部分电路的功能,以利于理解全部电路的工作原理。

(8)符号位置的索引

符号位置的索引用图号、页次和图区编号的组合索引法,索引代号的组成如下:

图号是指某设备的电气原理图按功能多册装订时,每册的编号,一般用数字表示。

当某一元件相关的各符号元素出现在不同图号的图纸上,而当每个图号仅有一页图纸时,索引代号中可省略“页号”及分隔符“·”,如图12-2所示。

img289

图12-2 索引代号的组成

当某一元件相关的各符号元素出现在同一图号的图纸上,而该图号有几张图纸时,可省略“图号”和分解符“/”。当某一元件相关的各符号元素出现在只有一张图纸的不同图区时,索引代号只用“图区”表示。

如图12-1所示图区9中的KA常开触点下面“8”即为最简单的索引代号。它指出了继电器KA的线圈位置在图区8。

如图12-1所示接触器KM线圈及继电器KA线圈下方的文字是接触器KM和继电器KA相应触点的索引。电气原理图中,接触器和继电器线圈与触点的从属关系如图12-3所示表示。即在原理图中相应线圈下方,给出触点的图形符号,并在下面表明相应触点的索引代码,且对未使用的触点用“×”表明,有时也可采用省略的表示方法。

img290

图12-3 接触器和继电器线圈与触点的从属关系

对接触器,如图12-1所示各栏的含义如表12-2所示。

表12-2 图12-1中各栏的含义

img291

对继电器,图12-2所示各栏的含义如表12-3所示。

表12-3 图12-2中各栏的含义

img2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