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春夏秋冬四季不同高度上部逆温特征

春夏秋冬四季不同高度上部逆温特征

时间:2022-10-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春、夏季逆温平均厚度最大值均出现在200~500m高度层。通过对表7.10溪洛渡坝区及向家坝库区春夏秋冬四季不同高度上部逆温统计结果分析,可以得知该地区四季上部逆温变化特征:春季上部逆温最大频率出现在≥1500m高度层,其值为59.3%。

五、春夏秋冬四季不同高度上部逆温特征

试验期间溪洛渡坝区及向家坝库区春夏秋冬四季出现上部逆温892次,占四季逆温出现总数1106次的80.7%。春季出现上部逆温166次,占春季逆温出现总数219次的75.8%,夏季出现上部逆温121次,占夏季逆温出现总数199次的60.8%,秋季出现上部逆温192次,占秋季逆温出现总数221次的86.9%,冬季出现上部逆温413次,占冬季逆温出现总数467次的88.4%。

春夏秋冬四季不同高度上部逆温出现频率最高均出现在≥1500m高度层,逆温平均厚度最小值均出现在100~200m高度层。春、冬季逆温最大强度最大值均出现在800~1200m高度层,夏、秋季逆温最大强度最大值均出现在≥1500m高度层。春、夏季逆温平均厚度最大值均出现在200~500m高度层。

通过对表7.10溪洛渡坝区及向家坝库区春夏秋冬四季不同高度上部逆温统计结果分析,可以得知该地区四季上部逆温变化特征:

表7.10    溪洛渡坝区及向家坝库区春夏秋冬四季不同高度上部逆温特征

img245

1.春季上部逆温特征

春季上部逆温最大频率出现在≥1500m高度层,其值为59.3%。逆温平均强度和最大强度的最大值出现在800~1200m高度层,其值分别为0.8℃/100m和6.6℃/100m。逆温平均厚度最大值出现在200~500m高度层,其值为200.3m,最小值出现在100~200m高度层,其值为87.5m。春季逆温平均强度为0.4℃/100m,逆温最大强度为2.1℃/100m,逆温平均底高为807.8m,逆温平均顶高为948.5m,逆温平均厚度为140.7m。

2.夏季上部逆温特征

夏季上部逆温最大频率出现在≥1500m高度层,其值为35.5%。逆温平均强度最大值出现在100~200m高度层,其值为0.6℃/100m。逆温最大强度的最大值出现在≥1500m高度层,其值为2.5℃/100m。逆温平均厚度最大值出现在200~500m高度层,其值为197.2m,最小值出现在100~200m高度层,其值为100.0m。夏季逆温平均强度为0.4℃/100m,逆温最大强度为1.2℃/100m,逆温平均底高为817.8m,逆温平均顶高为958.1m,逆温平均厚度为140.3m。

3.秋季上部逆温特征

秋季上部逆温最大频率出现在≥1500m高度层,其值为47.8%。逆温平均强度和最大强度的最大值均出现在≥1500m高度层,其值分别为0.8℃/100m和5.0℃/100m。逆温平均厚度最大值出现在≥1500m高度层,其值为157.4m,最小值出现在100~200m高度层,其值为100.0m。秋季逆温平均强度为0.4℃/100m,逆温最大强度为1.7℃/100m,逆温平均底高为821.7m,逆温平均顶高为951.0m,逆温平均厚度为129.3m。

4.冬季上部逆温特征

冬季上部逆温最大频率出现在≥1500m高度层,其值为51.1%。逆温平均强度最大值为0.8℃/100m,分别出现在1200~1500m高度层和≥1500m高度层。逆温最大强度的最大值出现在800~1200m高度层,其值为3.1℃/100m。逆温平均厚度最大值出现在1200~1500m高度层,其值为295.5m,最小值出现在100~200m高度层,其值为50.0m。冬季逆温平均强度为0.5℃/100m,逆温最大强度为1.8℃/100m,逆温平均底高为834.6m,逆温平均顶高为1001.1m,逆温平均厚度为166.5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