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砌体结构抗震对策

砌体结构抗震对策

时间:2022-10-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其中对6~8度的构造要求偏弱,在适用范围或建筑层数的限制方面比国外的约束砌体结构偏松,这样,当发生较高烈度地震时破坏的涉及面将会很大,较弱的构造柱设防措施将难以避免严重的破坏发生。例如,对大开间的砌体房屋,弱约束的构造柱和圈梁,在大震时墙体一旦发生大面积倒塌,构造柱并不能独立支承楼板传来的荷载。因此,砌体结构用于大开间、大窗户的教学楼时,应特别加强结构抗震设计及构造措施,或采用配筋砌体结构。

5.4 砌体结构抗震对策

(1)加强砌体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

1)加密砌体房屋构造柱的设置间距,将现有规范中的构造柱设置要求提高1度设防,即6度提高到7度,7度提高到8度,8度提高到9度,9度是否提高待定。如前所述,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的多层砌体结构体系,是唐山地震后在总结震害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我国特有的抗震结构体系,这种体系能满足我国抗震设防的“三水准”要求。但其中对6~8度的构造要求偏弱,在适用范围或建筑层数的限制方面比国外的约束砌体结构偏松,这样,当发生较高烈度地震时破坏的涉及面将会很大,较弱的构造柱设防措施将难以避免严重的破坏发生。构造柱加密以后,其对砌体的约束能力可显著改善其破坏程度,较密的构造柱能对部分开裂或失效的砌体起到一定的分担竖向荷载的作用。

2)在加密构造柱的同时,在外墙窗台标高及横墙半高处设置一道等于砖厚和墙厚的混凝土配筋带。试验表明,这样能显著提高墙体的延性和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而在施工和用材方面却对砌体建筑造价影响不大。江苏地方标准《约束砖砌体建筑技术规程》(DB32/113-95)就属于这种强约束砌体的例子,可供借鉴。

3)提高无筋砌体结构墙体平面外的抗弯能力或出平面的整体稳定性。以往的建筑抗震主要侧重于承重墙体平面内的抗震性能要求,而忽略了出平面外的抗弯能力或结构在大变形条件下的稳定性要求。例如,对大开间的砌体房屋,弱约束的构造柱和圈梁,在大震时墙体一旦发生大面积倒塌,构造柱并不能独立支承楼板传来的荷载。因此,砌体结构用于大开间、大窗户的教学楼时,应特别加强结构抗震设计及构造措施,或采用配筋砌体结构。要提高墙体出平面抗弯能力,可采用构造柱加密的措施,而且构造柱在沿墙面的配筋应通过出平面的抗弯要求设置,并与楼板有可靠连接。

通过对汶川地震中未倒塌的砌体结构进行分析可见,如果砌体结构设计得好,即使遭遇强震作用,也能维持结构的整体性能,不致发生非常严重的破坏和倒塌。这也验证了砌体结构的可靠连接构造措施是何等的重要。

(2)采用和推广隔震或减震技术

隔震和减震技术是建筑结构减轻地震灾害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途径。隔震体系通过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来减少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其效果已被国外强震所证实。耗能减震体系能够通过耗能器增加结构阻尼来减少结构在风作用下的位移,同样,它对减少结构水平和竖向的地震反应也是有效的。隔震技术有多种方案,如橡胶支座隔震、摩擦滑移隔震、滚动隔震、支撑式摆动隔震和混合隔震等。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是橡胶支座隔震,其中尤以铅芯橡胶支座应用最为广泛,它能在竖向支承结构的同时,提供水平柔性和恢复力,并能提供所需的滞变阻尼。隔震层一般设在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即结构首层底部、地下室底部或顶部。美国、日本、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已制定了隔震与耗能减震设计的规范或标准。我国也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纳入了隔震与消能减震的内容,并制定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标准》、《夹层橡胶垫隔震技术规程》。

隔震建筑的造价统计资料表明,隔震建筑与相同设防烈度下的非隔震建筑相比,其每平方米的造价增幅在50~60元。这个增幅是不大的,特别是相对于每平方售价数千元、上万元的住宅建筑,这只是占了一个很少的比例。从抗震安全角度来说,这个小的代价非常值得付出,而且也是有市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