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钢尺温度变化误差

钢尺温度变化误差

时间:2022-10-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满足量距的精度,保证工程质量,测量规范规定每年应对钢尺进行检定,求出它在标准拉力和标准温度下的实际长度,以便对丈量结果加以改正。被检定的6号钢尺长为30m,丈量两“十”字标志的结果为30.007m,即6号尺比5号尺短0.007m,设比尺时温度为24℃,写出6号尺的尺长方程式。用光电测距仪精确测量两标志间距离或用检定过的标准钢尺,按精密量距的方法,多次丈量结果的平均值D为其长度。

4.3 钢尺精密量距的方法

4.3.1 钢尺检定

由于钢尺的长度在制造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分划误差,在使用期间随着温度及拉力的变化而改变,致使钢尺的名义长度(即尺上注明的长度)不等于该尺的实际长度。若使用这样的钢尺丈量距离,其结果一定会有由于尺长不准确而引起的误差。在精度要求较高的量距时,必须对所使用的钢尺进行检验,以求得该尺在一定拉力、温度条件下的实际长度,此项工作称为钢尺检定。

1.尺长方程式

为了满足量距的精度,保证工程质量,测量规范规定每年应对钢尺进行检定,求出它在标准拉力和标准温度下的实际长度,以便对丈量结果加以改正。钢尺检定后,给出尺长随温度而变化的函数式,通常称为尺长方程式,其一般形式为

img186

式中,Lt为钢尺在温度t时的长度,单位是m;

 L0为钢尺名义长度,单位是m;

 ΔL为钢尺在温度t0时的改正数,等于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之差,单位是m;

 α为钢尺的线膨胀系数,即温度每变化1℃时钢尺单位长度的变化值(一般取1.25 ×10-5/℃);

 t0为钢尺检定时的温度(或标准温度20℃),单位是℃;

 t为钢尺量距时的温度,单位是℃。

例如:某标准尺A名义长度为30m,标准拉力(100N)下,当温度t0为20℃时,其尺长改正数为-0.002m,又知该尺的膨胀系数为1.25×10-5/℃,则该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img187

2.钢尺检定方法

1)与标准尺比较

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用检定过的钢尺作标准尺来进行比较。比尺可在室内水泥地面上进行。在地面上贴一张画有“十”字标志纸,用标准尺的零点分划线对准读“十”字标志,加100N拉力拉紧钢尺,在末端分划处贴另一“十”字标志,使其间距为标准尺的一整尺,记录下此时的温度;然后将被检定的钢尺加100N拉力,多次丈量两标志间的距离,取平均值作为被检钢尺的实际长度,这样就可求得被检尺在此温度下的改正数。

例1:设5号钢尺为已检定过的标准尺,尺长方程式为

img188

被检定的6号钢尺长为30m,丈量两“十”字标志的结果为30.007m,即6号尺比5号尺短0.007m,设比尺时温度为24℃,写出6号尺的尺长方程式。

解:由于比尺时拉力,温度条件相同,即可以写出

img189

故6号钢尺在24℃时的尺长方程式为

img190

在例1中,若将6号钢尺尺长方程式改为标准温度20℃,则应进行下列换算

img191

故在标准温度20℃时,6号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img192

2)与标准长度比较

在平坦的地面上选择A、B两点,埋设混凝土桩,桩顶设置“十”字标志,并使两桩顶高程相同。用光电测距仪精确测量两标志间距离或用检定过的标准钢尺,按精密量距的方法,多次丈量结果的平均值D为其长度。直线AB就可称为基准线。为了保证基准线准确可靠,一般要定期对其进行检测。基准线的长度一般为钢尺长度的5~10倍。

钢尺检定时,用被检定的钢尺在该基准线上精密丈量多次,算出平均值D',则被检定钢尺量每米的尺长改正数为img193若被检定钢尺的名义长为L0,则该尺的尺长改正数为img194,从而可求得被检定钢尺的尺长方程式。

例如:某钢尺的名义长为30m,在温度t=12℃时,在某基准线AB(D=180.0552m)上丈量结果为180.0214m,则被检定的钢尺的尺长改正数为

img195

被检定钢尺在12℃时的尺长方程式为

img196

若要求标准温度20℃时的尺长方程,要先求钢尺在20℃时的长度,即

img197

则在20℃时,被检定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img198

4.3.2 精密直线丈量的方法

一般直线丈量的方法,其量距精度不超过img199,当量距精度要求较高(如建筑基线、方格网等测设)时,应采用精密直线丈量的方法。由于对某些误差影响做了适当的处理,其精度可达img200img201。精密直线丈量应选用膨胀系数小,经过检定过的钢尺。其具体做法如下所述。

1.定线

如图4.7所示,直线AB为待精密丈量的水平距离,清除直线上的障碍物后,即可用经纬仪进行定线。即定线时在A点安置经纬仪,瞄准B点上的标志,随即在经纬仪视线上用钢尺概量出略短于每一整尺长的位置1,2,…,各点位均用木桩标定,桩顶要高出地面3~5cm,并在桩顶钉一白铁皮,在白铁皮上画一条与视线AB相重合的短线,再画一条与该短线相垂直的线,形成十字,以十字中心为丈量标志。

2.量距

量距小组一般由五个人组成,两个人拉尺,两个人读数,一个人记录、测温度兼指挥。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先量A、1两桩间的距离,后尺员将弹簧秤挂在尺的零端。前尺员持尺的末端,并使尺的同一侧贴近两端桩顶的标志。

img202

图4.7

(2)前、后尺员同时用力拉尺,拉力采用标准拉力(一般30m钢尺加拉力100N,50m钢尺加拉力150N)。前尺员以尺上某一分划对准十字线交点时发出读数口令“预备”,后尺员看弹簧秤在分划100N时回答“好”。在喊“好”的同一瞬间,两端的读尺员同时根据钢尺与十字交点相切的分划值,先读毫米,估读到0.5mm,然后再读厘米、分米、米读数。

(3)每一尺段按上述方法丈量三次,每次均应移动钢尺的位置,三次所得距离的差值范围不得超过±3mm,否则要重量。如在限差之内,则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此尺段的丈量结果。每量一尺段都要读记温度一次。

(4)用同样方法丈量其他尺段,直至终点。由起点丈量到终点称往测,往测完成后,应调转尺的方向,立即进行返测。

以上读数,记录员立即复诵并将读数记入手簿(见表4.2)。两端读数相减,即为该尺段的长度(此表为往测数据)。

表4.2 精密量距记录计算手簿

img203

续表

img204

3.测量桩顶间高差

上述所测量的距离是桩顶间的倾斜距离,为了改算为水平距离,要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往返观测相邻两尺段桩顶的高差。30m尺段高差往返测的较差不应超过3mm,50m的尺段不应超过4mm,在限差内,取平均值作为最后成果。

4.成果整理

1)三项改正数计算公式

每尺段的实测距离,要加入尺长改正数、温度改正数和倾斜改正数,求出该段改正后的水平距离。

(1)尺长改正数。尺长改正数按下式计算

img205

式中,L为测量的距离(三次尺段长度的平均距离),单位是m;

 L'为钢尺实际长度,单位是m;

 L0为钢尺名义长度,单位是m;

 ΔLd为尺长改正数,单位是m。

钢尺实际长度大于名义长度时,尺长改正数为正;反之为负。

(2)温度改正数。温度改正数按下式计算

img206

式中,L为测量的距离(三次尺段长度的平均距离),单位是m;

 α为钢尺的线膨胀系数(一般取1.25×10-5/℃),单位是/℃;

 t为量距时的温度,单位是℃;

 t0为钢尺检定时的温度(一般取20℃),单位是℃。

(3)倾斜改正数。沿桩顶丈量出L为斜距,用水准仪测得桩顶间高差为h,如图4.8所示。由图可知

img207

img208

图4.8

img209

按级数展开

img210

当高差不大时,取第一项,则

img211

式中,h为一尺段两端点的高差,单位是m;

 L为测量的距离(三次尺段长度的平均距离),单位是m;

 ΔLh为倾斜改正数(倾斜改正数永为负值),单位是m。考虑上述三项改正,若实际量得的距离为L,经过改正后的水平距离为D,则

img212

例2:用No.8钢尺丈量A—1尺段长度,该尺名义长度L0=30m,实际长度L'=30.003m,检定时的温度t0=20℃,丈量结果见表4-2,L=29.855m,丈量时温度t=24.0℃,高差h=0.372m,求该尺段的水平距离DA-1

解:计算尺长改正数ΔLd,由式(4.7)得

img213

计算温度改正数ΔLt,由式(4.8)得

img214

计算倾斜改正数ΔLh,由式(4.9)得

img215

计算A—1尺段的水平距离DA-1,由式(4.10)得

img216

同法可计算其他各尺段。

2)全长的计算

将改正后的各尺段距离相加,便得往测的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同样算出返测的距离,最后算出往、返测的平均水平距离及相对误差。如果相对误差在限差之内,则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观测成果;若相对误差超限,应重新丈量或检查计算过程是否有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