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臭氧层破坏的控制

臭氧层破坏的控制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联合国的积极协调下,国际社会于1985年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并于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环境保护公约,具体确定了保护臭氧层的原则和国际合作框架。迄今为止,190多个国家加入了这一公约和议定书。该公约自1989年1月1日起生效。随着夏季的到来,南极臭氧层得到逐渐恢复,然而臭氧减少的空气可以传输到南半球的中纬度,造成全球规模的臭氧减少。

在联合国的积极协调下,国际社会于1985年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并于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环境保护公约,具体确定了保护臭氧层的原则和国际合作框架。蒙特利尔公约中对CFC-11、CFC-12、CFC-113、CFC-114、CFC-115五项氟氯碳化物及三项海龙的生产做了严格的管制规定,并规定各国有共同努力保护臭氧层的义务,凡是对臭氧层有不良影响的活动,各国均应采取适当防治措施,影响的层面涉及电子光学清洗剂、冷气机、发泡剂、喷雾剂、灭火器……迄今为止,190多个国家加入了这一公约和议定书。该公约自1989年1月1日起生效。

1990年6月在英国伦敦召开蒙特利尔公约缔约国第二次会议,并对公约内容作了大幅修正,其中最为重要者即为扩大列管物质,除原先列管者之外,另增加CFC-13等10种物质、四氯化碳以及三氯乙烷,共计12种化学物质,并加速提前于2000年完全禁用上述物质。

1999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北京宣言》,由于国际社会采取了有效措施,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氟利昂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总量开始下降,大气臭氧层损耗速度出现了减缓的迹象。

知识拓展

为什么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更严重

人类所排放的CFCs主要在北半球,其中欧洲、俄罗斯、日本和北美洲的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90%。这种不溶于水和不活泼的CFCs,前一两年内在整个大气层下部并与大气混合。这种含有CFCs的大气从底部向上升腾,一直到达赤道附近的平流层,然后分别流向两极,这样经过整个平流层的空气几乎都含有相同浓度的CFCs。

然而由于地球表面的巨大差异,两极地区的气象状况是完全不同的。北半球陆地多于海洋,南半球海洋多于陆地。由于这种海洋分布的情况不一样,在平流层里面,应该是南极平流层的温度比北极平流层温度低。南极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陆地板块(南极洲),周围又完全被海洋所包围,这种自然条件下产生了非常低的平流层温度。在南极黑暗酷冷的冬季(6—9月),下沉的空气在南极洲的山地受阻,停止环流而就地旋转,吸入周围的冷空气,形成“极地风暴旋涡”,成了滞留的“冰云”。“冰云”中的冰晶微粒把空气中带来的CFCs和哈龙吸收在其表面,并不断积聚其中。当南极的春季来临(9月下旬),阳光照向“冰云”时,冰晶溶化,释放出吸附的CFCs和哈龙。它们受到紫外线UV-C照射,分解出Cl和Br,并与臭氧反应生成ClO和BrO,从而消耗了臭氧。由于冰晶的吸附作用,积累的CFCs和哈龙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分解出Cl和Br,再加上形成冰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促成了每年9~11月臭氧快速耗减,在特定高度臭氧几乎完全消失,导致臭氧空洞形成。随着夏季的到来,南极臭氧层得到逐渐恢复,然而臭氧减少的空气可以传输到南半球的中纬度,造成全球规模的臭氧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