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师的自信和勇敢

老师的自信和勇敢

时间:2022-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既然中国有这样的导师,很多国内一流机构、名牌大教授,两种类型的导师都有,而且要学生“听话加干活”的导师比例比较高。要学生“听话加干活”是保护老师的利益吗?科学不断变化,我很怕“听话加干活”使实验室不能超过我。在我看来,中国本来就过于师道尊严,老师如果对学生表示不满,恐怕会发扬光大那种压抑学生的文化陋习,错过了老师向学生学习的机会。

要求研究生“听话加干活”:老师的自信和勇敢

科学家还是做技工?学生要选择导师。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加一句:研究生怕选错导师。

如果要做科学家,就不要进技工培训所。

如果要做技工,进产生科学家的课题组会耽误青春。

在中国,在世界,研究生导师各色各样,对待学生的态度也就很不相同。

所以,就有这句老生常谈:申请做研究生的同学,需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导师。

我写过好几篇相关的文章。

我没有说过的是,现在还有“很多”导师,对研究生的要求,和1950年代的“5分加绵羊”没有本质区别。

君不见,科学网头条文章是这样说的:“前几天去上海开会,和一位老师兼朋友谈到希望要什么样的研究生,他的回答很简单:一是听话,二是能干活。我想这说出了很多指导老师的心声。其实细想起来,还不止这么多,而且很多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期待,也是未来公司领导或者部门领导对下属的期待。我想学生在学校里如果能培养能力和品质,将来也会很容易成为成功的人。很有意思的是,入学前考查学生的标准,如希望学生聪明,对研究有兴趣,有一定的主见等,都不是入学后老师最希望的品质。比如一个学生如果很聪明但是不勤奋,不如要一个勤奋但是不绝顶聪明的学生,如果学生过于执著于自己的兴趣和主见而偏离教师的研究轨道,不如要没什么主见但是能按照要求完成课题的学生,如此等等。”(来源于: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2088。说明:本文仅针对文章的观点,对事不对人,不知道作者的情况。)

以前在国外,也听到过有人向我建议要学生听话。

无论有这种“心声”的“很多指导老师”在哪里,学生必须鉴别。

如果要做技工,选要研究生“一是听话、二是干活”的导师,可能很好。

如果要做科学家,选这种“导师”可能就不太合适。

鼓励学生有思想、有创见、不管时间、不限制学生的导师,也不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科学家,反而耽误了技工培训。

既然中国有这样的导师,很多国内一流机构、名牌大教授,两种类型的导师都有,而且要学生“听话加干活”的导师比例比较高。国外也有,比例低一些。

要学生“听话加干活”是保护老师的利益吗?我不能肯定。如果这样,其先决条件是老师永远比学生高明。而我观察到,国内有些很差的实验室,有很聪明的学生。事实上,还有些实验室,可能学生比老师好很多。

img32

不需要让学生“听话加干活”。(侯珂珂绘)

我没有让学生“听话加干活”这种自信心。智力上,我心里常战战兢兢,觉得不时有学生比我聪明。聪明的学生,好好发挥,不出几年就比我强,强很多。

我不敢要求学生“听话”。科学研究有很多不确定性,我没有把握我说的就对,就不要改。我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也有因为和学生讨论,或者以学生意见为主而定。

科学不断变化,我很怕“听话加干活”使实验室不能超过我。我知道自己原来就有很多不足,而随着年龄增大,思维容易习惯化,知识结构容易老化。如果学生都只是听我的话,我的实验室会比较快进入“退行性变”(degeneration)的时期。

我还怕如果这么要求学生,那么,有才华的学生,可能被我埋没了。我看到的多数学生,都有比我强的方面,有些学生全面比我强。我不仅愿意和学生讨论,而且学生对我发脾气,当着我的客人发脾气,我也能接受。在我看来,中国本来就过于师道尊严,老师如果对学生表示不满,恐怕会发扬光大那种压抑学生的文化陋习,错过了老师向学生学习的机会。

所以,我觉得,敢于要求研究生“一是听话、二是干活”的导师,很有自信心和勇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