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功高不赏的皇子豪格_历代皇子智谋故事

功高不赏的皇子豪格_历代皇子智谋故事

时间:2022-05-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功高不赏的皇子豪格_历代皇子智谋故事8.定鼎中原、功高不赏的皇子豪格清太宗皇太极颖悟过人,不独喜武,而且爱文,能“熟记典籍”;不独武功卓著,而且文治彰明。这位“文皇帝”却生下了一位武皇子,这就是豪格。还军后,豪格随皇太极视察大同城,与明援军遭遇,豪格纵马向前,击败明军。这样,豪格以自己的战功和谋略,又挟皇太极长子之威,在诸将中崭露头角,承担重任,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结果,豪格被解除部任,罚银千两。

功高不赏的皇子豪格_历代皇子智谋故事

8.定鼎中原、功高不赏的皇子豪格

清太宗皇太极颖悟过人,不独喜武,而且爱文,能“熟记典籍”;不独武功卓著,而且文治彰明。乾隆年间给他加上“文皇帝”谥号,当非虚辞。这位“文皇帝”却生下了一位武皇子,这就是豪格。

(1)初试锋芒,战功赫赫

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其母是皇太极的继妃乌喇纳喇氏。清朝一代皇位继承,基本上不分嫡庶长幼。豪格虽为太宗皇太极的长子,但并不享受为长之尊荣,更不要说立储为太子了。豪格后来脱颖而出,在清初政治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奋斗。

清太祖努尔哈赤为后金汗时,尚是少年的豪格就随从太祖征伐蒙古栋夔、察哈尔、鄂尔多斯诸部,立下战功,被封为贝勒。天命十一年(1626年),也就是豪格十七岁那一年,他又同大贝勒代善征伐扎鲁特部,亲斩其首领鄂斋图。豪格是伴着战火,在马鞍上长大的。血与火培养出他勇武刚毅性格,同时也增长了才干。(www.guayunfan.com)后金天聪年间(1627—1635年),正值豪格青年时期,又是其父皇太极在位。这样,豪格占居“天时”、“人和”之利,在军事和政治上有施展才能的许多机会。他也自知勤勉,凭藉血气方刚,连年搏击,表现得十分英勇。天聪元年(1627年)五月,清太宗皇太极首次发兵攻明,豪格同贝勒德格类等打败锦州明军。然后率偏师护卫塔山粮道,保障军需。时遇明军二万,众寡悬殊较大,豪格却毫不畏惧,指挥前军八十人冲击,竟将明军打退。天聪二年(1628年)五月,豪格同贝勒济尔哈朗征伐蒙古因特塔布囊。他身先士卒,奋力手刃因特塔布囊,收降了其部属。最值得一述的是,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再次攻明,豪格奉命会同三贝勒莽古尔泰等赴通州(今北京通州),视察渡口,捕获明兵哨卒。之后,大军由通州直扑北京,在广渠门外与明宁、锦援军对峙。明重兵在阵营右侧埋伏,伺机出击。莽古尔泰观察到明兵的布阵形势,下令诸贝勒全力攻击明兵右侧,想一举击败明军主力。可是诸贝勒害怕明军人众,尽管有“避敌者罪”的命令,但却裹足不前。惟有豪格一人听命,率先冲锋陷阵,直杀到明兵阵壕。明军大溃。

天聪六年(1632年)六月,豪格晋封为和硕贝勒,爵位上了一个阶梯。以后的重要战役,他都亲自参与,屡立战功。天聪八年(1634年)七月,皇太极绕开明山海关防线,发动了远袭明朝宣府、大同的战争。豪格偕额附扬古利拆毁明朝边墙,后金军遂由尚方堡分道长驱直入。八月豪格同贝勒多尔衮进略朔州(今山西朔县),兵锋直抵五台山。还军后,豪格随皇太极视察大同城,与明援军遭遇,豪格纵马向前,击败明军。天聪九年二月,豪格同多尔衮、岳托、萨哈磷等统兵收降察哈尔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回师时渡黄河到归化(今内蒙古归绥县)城,岳托生病不能行走,他和多尔衮等人随机应变,干脆转而攻明。自平鲁卫至朔州,残毁明宁武关(今山西宁武县、代州(今山西代县)、忻州(今山西忻县)、崞县(今山西崞阳镇)等地,把明山西搅得天翻地覆,总计杀了六千余人,俘获的无法计算。经过这么一番屠掠,才满载而归,返回归化,接岳托回朝。

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定国号曰“清”,改元“崇德”。四月,豪格晋封为和硕肃亲王,获得清朝最高一级爵位,时年二十七岁。六月,又奉命执掌户部。豪格加封晋爵,并担当户部重任,一是由于他忠心耿耿,战绩卓著。豪格早在天聪五年(1631年)即曾表示:“愿竭忠为国,遇征伐不辞劳瘁,以图报称。”他基本上是努力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整个后金天聪时期,在皇太极的指挥下,他与其他贝勒密切合作,无论是西战蒙古,还是南征大明,都是遇险先上,逢战争先,为清帝国的建立做出卓越的贡献,在叔伯兄弟中也日益突出。二是由于他才智过人,有独到见解。天聪七年(1633年),皇太极集思广益,下诏询问征伐明朝、察哈尔、朝鲜三者何先。豪格上疏说:“应先征明,但若直取锦州,其余坚壁不下,则战事旷日持久,会使我师疲惫。故应率我军全部和边外新旧蒙古军,从旧道开入明镜,并告之明各屯寨,说我欲和,而明君不作答,使明将自怨其主,再用更番法,待秋高马肥,携带汉兵大炮,一出宁远,一出旧道,二路夹攻山海关。得手则已,不得手便派人招降‘流贼’(对明末农民军的诬称)。不然,则驻军通州,侦探‘流贼’情况,逼明军分兵御我。俟明防御松懈之时,我军全力突袭之。至于朝鲜,可暂时进行抚慰,让它保持中立。对蒙古察哈尔则视具体情况而定,它若逼近我,便相机进击。若远遁,就暂时随它去”。豪格这里不仅提出攻明的理由和方案,还提出统一战线的策略,即联络农民起义军,在诸王的议论中显得棋高一着,表明他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和一定的战略眼光。从后来的军事行动看,除联络农民起义军这一条外,豪格的其他建议均为皇太极采纳。自从这个首先“残毁”明境的方针确定后,明朝便防不胜防,实力大耗。

环顾后金诸将,有勇力、能拼杀的不乏其人。然而,既有勇又有谋,既能征战又能理政的人才并不多。这样,豪格以自己的战功和谋略,又挟皇太极长子之威,在诸将中崭露头角,承担重任,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2)命途多蹇,大起大落

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豪格晋封和硕肃亲王,掌户部事,这是他一生政治上的顶峰期。春风得意,素有大志的豪格,恐怕无法预料他以后遇到的竟是连绵不断的挫折。从崇德元年(1636年)到顺治元年(1644年)短短的九年间,豪格经受了四落四起的政治风浪。

豪格封王、掌户部事不久,就因泄漏皇太极机密话语和对皇太极心存不满,被降为贝勒,解除掌户部的职任,罚银千两。崇德元年八月,豪格同睿亲王多尔衮攻打明锦州,迫降明将等。十月,皇太极命他仍摄户部,但爵位没有恢复。此是豪格第一次沉浮降升。

崇德二年(1637年)九月,都统鄂莫克图胁迫蒙古台吉博洛把女儿嫁给豪格,以图讨好。事情被揭发出来后,豪格袒护鄂莫克图,不治其罪。结果,豪格被解除部任,罚银千两。崇德三年(1638年)九月,豪格领军征明,自董家口毁边墙人明境,在丰润县(今属河北)打败明兵,遂下山东,降高唐州(今山东高唐县),略曹州(今山东曹县)。明兵拆毁桥梁拒守。豪格军沿河岸布阵诱敌,暗派精兵潜渡过河,绕到明兵背后攻袭。明兵腹背受敌,大败而逃。豪格又派二千骑兵败明郭太监兵于滹沱河,攻破献县。崇德四年豪格凯旋而归,论功行赏,被赐马二匹,银万两。八月,命仍摄户部。九月,复原封。此是豪格第二次沉浮降升。

崇德五年(1640年)元月,豪格同多尔衮等领兵到义州屯田,意在长期围困锦州明兵。起初,豪格等较好地贯彻了皇太极的战略意图,攻克锦州城西九台,抢割锦州城外庄稼,多次击败出城的明兵,使明军坐困锦州。到十二月,豪格和多尔衮斗志松懈,移师去城三十里,并遣兵还家探视。结果,豪格以纵敌罪由亲王降至郡王。崇德六年至七年(1641—1642年),豪格参加了著名的松锦之战。崇德六年元月,豪格、多尔衮、济尔哈朗获等围攻锦州、屡战屡捷,击败明蓟辽总督洪承畴兵十三万。十一月,豪格会同辅国公满达海围松山,布下天罗地网。松山明军多次突围不得,而城中粮尽,“人相食,将不能自保”。崇德七年(1642年)二月,明松山副将厦成德密约降清,于十八日夜,开门内应,引清兵入城。豪格一马当先,遣所部右翼精兵率先登城,一举攻克松山,俘获洪承畴及巡抚邱民仰、总兵曹变蛟等,斩明官兵三千余人。之后,豪格连续作战。三月,他移师围攻杏山,杀明兵出城砍柴者三十余人,又遣前锋努山击败想逃入宁远城的明兵五百余人。由于松山、杏山的明兵或歼或败,早已精疲力竭的锦州明军待援无望,三月八日,献城投降。四月,豪格同郑亲王济尔哈朗合力攻打塔山,用红衣大炮轰开城墙,歼城内明兵七千。四月二十一日,明杏山守将迫于大势已去,放弃抵抗,输城请降。从此,明关外四座重要城堡全部落人清军之手,清军一雪昔日攻城不下,反伤主帅的耻辱,取得空前的胜利。七月,清廷叙功豪格恢复原封,受赐一具鞍马,百匹蟒缎。此是豪格第三次沉浮降升。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逝世,清世祖福临即位,翌年改元顺治。福临尚不满六岁,不能理事,故由多尔衮摄政。豪格与多尔衮积怨甚深,背地散布多尔衮的坏话,被都统何洛会等人揭发出来。于是,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豪格被议罪削爵。十月,顺治帝大封诸王,念及豪格有功,仍复原封。此是豪格第四次沉浮降升。

豪格宦途坎坷不平,屡次遭贬。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他本人错误所致。豪格未受封时,能够奋发效力,谨身自持。一旦受封,便萌生傲气,出现松懈之态。他抱怨皇太极,并泄漏皇太极的言语;不能严格执法,当罚不罚;擅自做主,违背军令等等,都是豪格放任自己的结果。同时,其父皇太极即位后,着力加强君权和中央集权,削弱八旗贝勒的势力,但遇到相当大的阻力。皇太极必须谨慎小心,尽量公正处事,以免授人以攻击的口实。这样,皇太极对自己的长子豪格自然要从严要求,有错必罚,毫不偏袒。不过,皇太极对豪格的确不尽满意,他最钟爱的是第九子福临。另外,睿亲王多尔衮蓄意谋取最大权力,豪格则是他的主要障碍,只要他能抓住豪格的错,是决不会轻易放过的。豪格屡次遭贬,却又屡次起用,原因何在?一是豪格栉风沐雨,身经百战,功绩卓著。同时,在清初诸王中,豪格不辞劳苦、敢赴艰辛的精神显得十分突出。崇德二年正月,豪格率军随皇太极征朝鲜,从长山口至昌州。昌州军民自知不敌,弃城上山立寨,想凭藉险要地势据守。豪格激励士兵猛攻,力克之。接着,豪格又击收朝鲜安州、黄州五百士兵于宁边城下,擒俘其总兵官。朝鲜宁边帅率兵来援,豪格遣蒙古都统苏纳等将其击败,并将宁边统帅活捉。当豪格行至宣屯村,村民告诉他说:“黄州兵帅听说其王被围,率兵一万五千前往增援,已走了三日。”豪格当即决定消灭朝鲜这支生力军,以协助多尔衮攻下江华岛,企图俘获朝鲜国王。于是,他率领连续征战数日之师,疾驰一昼夜,在陶山追及黄州兵,奋勇将其击败。正是因为豪格对于清王朝的开国,功不可没,精神可嘉,所以,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大封诸王时,摄政的多尔衮也不得不同意恢复他的原爵。二是与皇太极对豪格的信任有关。皇太极与豪格虽有嫌隙,关系不很融洽,但豪格毕竟是皇太极的亲生骨肉,不存在重大的思想分歧和利益冲突。所以总的说来,皇太极对豪格是用心栽培并放手使用的。皇太极即立初,权力斗争十分激烈,其中三贝勒莽古尔泰是他的主要政敌。天聪五年,莽古尔泰与皇太极发生争执,曾拔刀露刃“欲犯亡”。天聪九年(1635年),莽古尔泰又伙同他人阴谋推翻皇太极,夺取御座。皇太极严厉地镇压了莽古尔泰及其同伙。随后把豪格从黄旗分出,单立旗分,专主莽古尔泰原统领的正蓝旗。由此可见,皇太极对豪格是颇为信任的。同样,豪格对皇太极虽有怨气,但仍不失忠心耿耿。莽古尔泰的妹妹莽古济格格反皇太极,犯谋逆罪论死。其次女是豪格的妻子,豪格对此十分恼怒,说:“格格既想谋害我父,我岂可与格格之女同处?”于是杀了妻子。当然,豪格为了表示效忠父亲,竟杀害自己妻子,这未免太残酷了。

豪格在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恢复原爵时,清廷已定鼎北京,顺治帝诏告天下,宣布君临全中国。然而,政治军事的局势仍很凶险,各地人民的反抗十分激烈。在此动荡之际,,豪格又被委以军事重任,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阶段的军事生涯。

(3)最后征伐,定鼎中原

清军入关初,在河北和北京地区圈占大量土地,掳掠大批人口充当奴仆,京东各地受害更甚。在李自成大顺军的影响和推动下,北方地区烧烧起熊熊的抗清烽火。这些农民军给清军以一定的威胁,使其不敢全力南下。为了解除后顾之忧,顺治元年冬,清廷派豪格领兵围剿。豪格使用诱惑和袭击的两手,先是平定济宁,再攻破满家洞等农民起义军,填堙二百五十一洞穴,稳定了山东。

顺治三年(1646年)李自成已牺牲,大顺军余部虽然仍在坚持斗争,但难以重复大业。这时,残明的弘光政权也遭覆灭。清朝取得入主中原的决定性胜利,开始将兵锋转向西南,努力统一全中国。三月,豪格被命为靖远大将军,率同衍禧郡王罗洛浑、贝勒尼堪等西征,准备先平定陕西,再南下剿灭四川的张献忠大西军,豪格抵达西安后,即将派遣尚书星讷等征讨分州(令山西彬县)的农民军,同时施用攻心战,招降了宋大杰、贺洪器、齐勋、张国栋等农民军首领。又遣派都统都类围剿庆阳(今属甘肃)农民军,杀死其首领石二。五月,刘文炳、康千总、郭天星等领导的农民军,迎击豪格清兵,被击败,康千总惨遭杀害。此时,陕西抗清的义军虽连遭失败,但仍具有一定势力。可惜的是他们各自为战,没能联合起来,这就给豪格以分别进击、各个击破的机会。豪格清军从西安出发,分兵围剿,迫降了蒋登雷、石国玺、王可成、周克德等,击溃了其他抗清义军,陕西遂平定。这样,豪格完成了入川征代张献忠大西军的第一步。

张献忠大西军是顺治元年(1644年)从湖南进入四川的。张献忠计划"暂取巴蜀为根,然后兴师平定天下”。顺治三年(1646年)张献忠审时度势,认为与其羁留四川被动挨打,倒不如乘清军主力尚在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北上陕西,夺取西安,威慑敌后,以重振雄风,揭开反对清朝统治、挽救农民革命斗争的新篇章,便决定弃川北上。

十月,张献忠从成都出发,由孙可望等四将军各领大西军十万余北上。当时,部队共有五、六十万人之多,沿途旌旗蔽野,威武雄壮。十二月,大西军进抵西充(今属四川)的凤凰山。大西军的军事行动被张献忠的原部将刘进忠侦知,这个叛徒迅速向豪格告密。豪格得报立即引兵南下,一路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在刘进忠的引导下进入四川。十一月二十七日,豪格清军闯进西充。而张献忠此时还蒙在鼓里,对清军的动向豪不知晓,一点戒备都没有。当巡哨发现清军到来向他报告,他根本不相信,主观地认为巡哨是误报。几经拖延,待他嘴里嚼着米饭,仓促出营亲自察看时,清军已开到近前,距他仅一溪之隔。急于邀功的叛徒刘进忠立即指认张献忠给清军看,豪格部将雅布兰张弓搭箭射向张献忠。张献忠哪里来得及躲闪,当即坠马身亡,年仅四十岁。豪格乘势挥军掩杀过去。大西军丧失主帅,又毫无战斗准备,被打得大败。牺牲战士数万名,损失骡马一万二千余匹。孙可望、李定国等将领收拾残部,急速南撤,经重庆、遵义、转入贵州。豪格分兵追击,招降纳叛,平定四川。捷报传至清廷,顺治帝下旨嘉奖。

豪格深谙兵贵神速,他及时把握战机,驱军疾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这是他能轻易地打败大西军的主要原因。

(4)功成身败,含恨而死

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豪格奉旨凯旋归京,顺治帝在太和殿设宴慰劳他,他心中自然很得意。可是,他万没想到回朝之日,便是大祸临头之时,三月,以摄政之名、君临天下的多尔衮,追究豪格徇隐随征护军参领希尔根冒功和企图擢用罪人扬善之弟吉赛这两件事,将其议罪削爵,并幽禁牢中。按当时情理,豪格所犯的不过是区区小错,削爵已是轻罪重罚,哪里还该锒铛入狱。更何况豪格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且不说他早年的功绩,单入关后平定山东、陕西、四川等地的奇功殊勋,清初诸王中没有几人能比得上。就算以功抵过,也还绰绰有余。既然如此,难道是“功高招忌”吗?也有些说不通。清初功高者,如多铎、济尔哈朗等人都没遭此厄运。况且,清朝当时虽然统治中国的大局已定,胜券在握,但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南、西南地区的反清斗争仍在继续,不存在“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历史背景。那么,豪格究竟为什么会遭此劫难呢?要弄清事情的缘由,还只能从豪格和多尔衮之间的利害冲突说起。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骤逝,诸王窥伺神器,在皇位继承的问题上,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最后,豪格与多尔衮争夺帝位的斗争,表面上看两人都没结果,实际上多尔衮取得了胜利。多尔衮虽然没有皇帝的名分,但他以摄政王身份掌握了大权。稍后,他排挤打击济尔哈朗,“刑政拜除,大小国事,九王(多尔衮)专掌之”。诸王不得与他平起平坐,事实上享有皇帝的尊荣和权力。而豪格从此以后走上权力顶峰的希望彻底破灭不说,己身也完全在多尔衮控制之下。

多尔衮摄政掌权后,既要排除政治上的隐患,又要寻仇泄愤,便处心积虑地整治豪格。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初一,原来支持豪格的何洛会,见豪格大势已去,转而投靠多尔衮,揭发豪格图谋不轨,告发豪格曾说过:“我岂不能手裂若辈(多尔衮等)之颈而杀之乎!”这下多尔衮抓住了豪格的把柄,毫不留情地进行迫害打击,把豪格的心腹俄莫克图、扬善、伊成格、罗硕等,均加以“附王为乱”的罪名处死,豪格本人也差点被杀掉,只是由于他弟弟、皇帝福临涕泣不食,才得免死,被罚银五千两,废为庶人。

豪格遭此打击,元气大伤,已不再对多尔衮构成威胁。但多尔衮并不放过他,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待他征战回期,便找借口将他投入监狱。豪格少年得意、性素高傲,如今壮志不酬,反受冤屈,身陷囹圄,精神极度悲伤苦闷,终于恹恹成病。一个生龙活虎的壮汉最后竟成为骨瘦形枯的病鬼,不久就在狱中含恨去世了。年仅三十九岁。

豪格死后,多尔衮娶了他的妻子,论辈分,多尔衮是豪格的叔叔。叔叔强娶侄媳,在历史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笔。对豪格说来,这不啻为雪上加霜,冤枉添耻辱。

顺治七年冬,多尔衮死。顺治帝福临亲政,念及豪格与他是骨肉兄弟,且死得委屈,复封豪格为和硕肃亲王,立碑表之。顺治十三年(1656年)九月,追谥“武”再立碑以纪其功。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乾隆帝追念肃亲王豪格忠勋,命配享太庙,其现袭之显亲王,复封号曰“肃”。八月,入祀盛京贤王祠,为清代八家铁帽子王之一。

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却并没有享受多少父皇的恩荫,主要是凭藉自己的文韬武略,逐渐跃居为清初的主要诸王之列。在开创清朝一代基业方面,他是一个出色的成功者,但在内部的权力斗争中,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的最后结局,反映出封建社会权力斗争你死我活的残酷性。豪格与多尔衮的皇位之争,无所谓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只是涉及到公平与不公平的问题。豪格之死是有失公平的。好在后来的清帝们为他申冤昭雪了,他的功绩刻上石碑,他的牌位也享受祭祀。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功过是非最终还是能够得到较为公正的评价的。

观豪格一生,虽有失误,但忠诚耿介,战功累累,虽系皇长子,却与帝位失之交臂,但不因此而消极,始终如一为定国安邦而效命,实属难能可贵。然而屈死囹圄。虽说后来平反昭雪,但其实际人生实是悲剧性的。封建专制制度不独给黎民百姓制造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悲剧,并且把各类各样的悲剧也施之于皇朝统治者内部。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豪格从武功、谋略、才干、品性诸方面看,都是“有价值的”,然而他被他所效忠的那个制度毁灭了,任何一个人读完他的生平事迹,总会留下这种悲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