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政治心理学西方研究现状

政治心理学西方研究现状

时间:2022-03-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以上分期只是局限于政治心理学形成之后,并未涉及政治心理学形成以前。因此,本书的编排既要参考上述学者对有关政治心理学发展的看法,也要参考历史的分期。而赖希著有《法西斯的群众心理学》一书,关注群体的政治态度与法西斯之间的关系。这一时期,政治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其一,法西斯心理的研究。
本书的结构_西方政治心理学史

有关政治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国外学者多有论述。威廉·J.麦圭尔(William J.McGuire)把政治心理学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即“人格和文化”时期;第二个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即“态度和选举行为”时期;第三个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即“意识形态和决策”时期。[5]温迪·M.拉恩(Wendy M.Rahn)等人基本认同上述划分,但略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上述划分低估了特定问题和理论方法的延续性。譬如,对人格与政治关系的分析从20世纪40年代延续至60年代。而早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许多学者已经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研究选举模式,并在20世纪60年代把这些模式应用于信仰系统。同时,他们认为,在第三个发展阶段之后,第四个阶段已经初露端倪,这就是有关政治认知在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中的影响。[6]这里要注意的是,麦圭尔将政治心理学第三个时期确定为“意识形态和决策”时期似是笔误。凯瑟琳·M.麦格罗(Kathleen M.McGraw)在引用该观点时修正为“政治认知和决策”时期。[7]麦克库恩(Michael Mackuen)等在引述时也说是政治认识的结构分析阶段。[8]因此,大体上来说,西方政治心理学的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人格和文化”时期,60年代和70年代的“态度和选举行为”时期,80年代之后的“政治认知”时期,而且直到现在仍然是政治认知理论占据主导地位。如果说80年代之后有什么新变化的话,那就是对政治情感的研究逐渐兴盛,并占据了一席之地。

本书的编排受上述分期的影响,但又有些不同。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以上分期只是局限于政治心理学形成之后,并未涉及政治心理学形成以前。但我们要梳理政治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就必须对政治心理学未形成之前的发展状况有所交待。为此我们加了一编:政治心理学的萌芽时期和逐步独立时期。这一编其实包括两个阶段,但由于篇幅过少,故把它们放入一编中进行论述。

其二,上述政治心理学时期划分的依据是研究的概念和术语,但我们的关注点是学者及其理论。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不同概念和术语一般会联系着不同的理论,换言之,概念和术语的转换推动理论的不断发展;区别在于,概念和术语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而出现的,有时呈现出极强的工具性,而理论性可能严重不足。譬如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大量的研究围绕着政治态度展开,其目的在于分析和预测哪个候选人能够赢得选举,但却很难形成具有一定体系的理论。学者及其理论更多地与现实社会相关,即学者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如何看待?现实社会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来解决?对未来社会又是如何展望的?因此,本书的编排既要参考上述学者对有关政治心理学发展的看法,也要参考历史的分期。具体来说,二战时期、冷战时期以及冷战之后是三个较为明显的分期。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本书将政治心理学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形成时期(20世纪20—40年代)、确立时期(20世纪50—70年代)、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三个阶段。

其三,根据政治心理学的发展规律确定每章的篇名和内容。早期的学者对政治心理学的影响多是在某个领域,譬如勒庞、赖希对群体心理学的贡献,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政治人物分析和社会判定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只有少数学者的影响是全面的,很难用某个理论来概括,譬如拉斯韦尔。因此,在早期多以学者们在某个方面的贡献作为该章的篇名。在政治心理学发展的中期,学者们多以构建某个理想的社会为目标,他们批判社会,然后对未来社会作出展望,因此多以提出某种理想社会作为每章的篇名;而在当代,学者们对政治心理学的贡献则局限于某个领域中的某个方面,即他们提出的理论解释力有限,严格限定在某个具体方面,因此多以其提出的理论作为每章的篇名。同时,由于前期和中期的学者提出的理论涉及各个方面,因此每章所要介绍的内容较多。而现代学者只是关注某种理论,介绍的内容相对较少,但现代学者提出的理论较多,因此设置的章比前面要多。

其四,要说明的是对每个学者所属时期的界定。一方面依据他们生活的年代,另一方面依据其著作和文章,特别是代表作产生的年代,成为我们界定人物所属年代最主要的依据。譬如拉斯韦尔,尽管在20世纪70年代才去世,但其有影响的著作均产生于20世纪20—40年代,因此我们对他及其理论的介绍便放在这一时期。

基于此,本书划分为四编十九章。

第一编,政治心理学的萌芽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19世纪前半叶)和逐步独立时期(公元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前十年)。此编专门设立一章论述政治心理学的萌芽时期(第一章),探讨自柏拉图以来,对政治心理学有所贡献的思想家,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利、卢梭、霍布斯、孟德斯鸠、黑格尔等。政治心理学逐步独立时期形成了两大心理学派:本能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主要介绍两位学者及其理论:本能学派同时又是群体心理学创始人的勒庞(第二章),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第三章)。

第二编,政治心理学的形成时期(20世纪20—40年代)。这一时期受一战和二战的影响,学者们继续推进了对领导心理与群体心理的研究。他们关心的是,领导为何会变得疯狂,而群众为何会把疯狂的领导推上权力的巅峰。在本编中,主要介绍拉斯韦尔(第四章)和赖希(第五章)的理论。拉斯韦尔作为政治心理学的创始人,有多部著作探讨政治学和心理学的关系,所著《精神病理学与政治学》《权力与人格》等书结合精神分析等方法对领导的心理进行了分析。而赖希著有《法西斯的群众心理学》一书,关注群体的政治态度与法西斯之间的关系。

第三编,政治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50—70年代)。这一时期有关政治心理学的教材、杂志、学会均已出现,学科的训练工作也已展开,这标志着政治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确立。

这一时期,政治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其一,法西斯心理的研究。二战的硝烟尽管已经散尽,但二战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仍在,人们担心法西斯还会卷土重来。《威权主义人格》即是研究这方面的代表作。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尔诺、弗洛姆在其著作中对法西斯的心理也多有探讨。其二,选举政治的研究。西方的民主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有问题,究竟出现在什么地方?一些著作对选民的投票心理进行研究,以《美国的选民》和《民主的经济理论》为代表。另外,弗洛姆、马尔库塞等人,对西方的民主制度进行了批评。其三,政治社会化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学生运动、民权运动、反战运动以及妇女解放运动等,促使许多学者对政治社会化进行研究,探讨人类不同年龄阶段政治心理的特征,及哪些渠道影响人们的政治心理等。莱恩在这方面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其四,对未来社会的展望。现有的社会存在诸多问题,许多学者运用心理的标准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展望。如弗洛姆和马尔库塞等提出的人道社会主义社会,莱恩提出的新人文主义观。因此,在此编中将介绍阿多尔诺(第六章)、弗洛姆(第七章)、马尔库塞(第八章)三位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的理论,涉及对法西斯、西方民主以及未来社会的一系列看法。最后在本编中要介绍莱恩(第九章)有关政治社会化和幸福观方面的研究成果。

第四编,政治心理学的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所谓发展时期,主要指政治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均有学者涉及,尤其是在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方面。这一时期的学者变得更加实际,他们关注现实政治的各个方面。选举仍然是他们关注的核心,对选民心理的研究和对领导心理的分析仍然是关注的重点,但政治认知占据了当今政治心理学研究的主导地位。这一编是全书的重点,在每个方面选取一个或几个代表人物的理论进行论述:在政治认知方面有麦库姆斯的议程设置理论(第十章)、泰特洛克的整合复杂性理论(第十一章),在动机与人格方面有温特的三种动机理论(第十二章)、埃特米耶的右翼威权主义探析(第十三章),在领导心理方面有巴伯的领导人格分析(第十四章),在群体心理方面有卡兰德曼斯的社会运动理论(第十五章),在国际政治方面有科尔曼的互动解决问题理论(第十六章),在政治情感方面有马库斯的情智理论(第十七章)、西尔斯的象征政治理论(第十八章),在群体间心理方面有斯达纽斯和普拉多的社会支配理论(第十九章)。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在介绍这些学者的理论之前,有一节的内容对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作大致的介绍,而对时代背景和学科发展大致情况的介绍则放在每一编的开篇。

【注释】

[1]参见[美]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胡杰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2]共有三部教材,分别是王科:《政治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朱永新、袁振国:《政治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90年;刘松阳、刘锋:《政治心理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3]季乃礼:《政治心理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该书写作于2006年,之后作者去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回国之后与编辑协商,拟对教材的内容作大幅度修改,但当时已经排版,只能稍作改动。后又因种种原因,才于2010年出版,但书中的内容已经明显滞后。

[4]尹继武、刘训练主编:《政治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5]William J.McGuire,The Poly-Psy Relationship:Three Phases of a Long Affair,In Shanto Iyengar&WilliamJ.McGuireeds.,ExplorationsinPoliticalPsychology,DukeUniversity,1993,p.9.

[6]John L.Sullivan,Wendy M.Rahn,Thomas J.Rudolph,The Contours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Situating Research on Poli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In James H.Kuklinski ed.,Think About Psych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p.24,p.40.

[7]Kathleen M.McGraw,Contributions of the Cognitive Approach to Political Psychology,Political Psychology,Vol.21,No.4,2000,pp.805-832.

[8]Michael Mackuen et al.,The Third Way:The Theory of Affective Intelligence and American Democracy,In W.Russell Neuman,George E.Marcus,Ann N.Crigler,and Michael Mackuen eds.,The Affect Effect:Dynamics of Emotion in Political Thinking and Behavior,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7,pp.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