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精能之至,反造疏淡的“自然天趣论”

精能之至,反造疏淡的“自然天趣论”

时间:2022-09-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前者是书法创作的基础,后者是书法创作的追求。当精熟的技法和自由的心意融合在一起时,书写就成为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不拘成规而天趣横生,形成崇尚朴素、率真和疏淡的“自然天趣论”。将要书写之前,宜先放松自我,任由自己的情绪和个性张扬,然后再提笔而书。

第三节 精能之至,反造疏淡的“自然天趣论”

初学书法在于求工求稳,学有所成后就会想驾驭笔墨自由地抒发情怀,而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正是在得心应手之际随意赋形。要想随意赋形必须历经两个阶段:一是技法纯熟的阶段;二是忘怀楷则的阶段。前者是书法创作的基础,后者是书法创作的追求。当精熟的技法和自由的心意融合在一起时,书写就成为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不拘成规而天趣横生,形成崇尚朴素、率真和疏淡的“自然天趣论”。

“自然天趣论”的经典论述示例如下。

例1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

东汉·蔡邕·《笔论》

释读 书法创作的最佳状态在于书写者情怀的自然随意。将要书写之前,宜先放松自我,任由自己的情绪和个性张扬,然后再提笔而书。倘若受迫于其他原因仓促而书,那么即便使用的是性能最好的中山兔豪毛笔,也很难写出佳作。

例2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

北宋·苏轼·《论书》

释读 书写贵在自然,书写之前不必刻意求佳,反而能够写出佳作。

例3 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

北宋·苏轼·《评书》

释读 隋代智永禅师的书法骨力深沉而气息稳健,具备多种书法的长处,究其成因,在于他勤学苦练,技能精熟,当他将精熟的技法烂熟于心手之际,反而能书写出不受法度约束的疏朗散淡的佳作。

例4 诗文书画,少而工,老而淡。淡胜工,不工亦何能淡?

明·董其昌·《容台集·书品》

释读 学习或创作诗词、文章、书法和绘画之时,年少时多求工稳,年老时多求散淡。相对而言,散淡比工稳更有妙趣,不过散淡的前提是已经具备了工稳技法的能力,因此,不经历工稳又何谈散淡的实现呢?

例5 笔意贵淡不贵艳,贵畅不贵紧,贵涵泳不贵显露,贵自然不贵作意。

清·宋曹·《书法约言》

释读 书法笔意崇尚的是淡雅而不是繁饰,是流畅而不是拘谨,是含蓄而不是显露,是自然而不是做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