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莲花方言对应于普通话“给”字句的特征

莲花方言对应于普通话“给”字句的特征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例句中普通话动词“给”,在莲花方言中一般是用动词“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普通话动词“给”的词汇意义是很实的。在莲花方言中都是使用意义较为虚化的“得”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普通话动词之后的“给”以及动宾短语之后的“给”字分析为介词可能是更为合理的。普通话“破”字在莲花方言中是使用一个万能动词“烂”来表示。莲花方言中的“得”没有普通话“给”的上述用法。
莲花方言对应于普通话“给”字句的特征_莲花方言若干句式研究

一、普通话动词“给”在莲花方言中一般是用动词“拿”。如:

(1)你把书给小王了没有?我给了。

上西方言:你拿哩书得小王□[]?我拿哩。

垄西方言:你把书拿得小王哩□[?我拿哩。

(2)你给我一点儿钱吧?

上西方言:你拿发仔钱得我吧?

垄西方言:你拿发哩钱得我吧?

以上例句中普通话动词“给”,在莲花方言中一般是用动词“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普通话动词“给”的词汇意义是很实的。

二、普通话间于动词与介词之间的“给”,在莲花方言中一般是用介词“得”。

(3)写封信给他。

上西方言:写封信得渠。

垄西方言:写封信得渠。

(4)拿给我吃。

上西方言:拿得我吃。

垄西方言:拿得我吃。

以上例句中,普通话中的“给”,有人分析为动词,也有人分析为介词。在莲花方言中都是使用意义较为虚化的“得”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普通话动词之后的“给”以及动宾短语之后的“给”字分析为介词可能是更为合理的。

三、普通话直接用于动词之间的“给”,在莲花方言中没有这种用法,莲花方言一般是用介词“得”加上一个名词性成分放在动词前做状语。如:

(5)给灌了一碗酒。

上西方言:得别个灌哩一碗酒。

垄西方言:得人灌哩一碗酒。

(6)给打破头了。

上西方言:得别个打烂哩脑婆。

垄西方言:得别个打烂哩脑壳。

普通话“给灌了一碗酒”,“给打破头了”两个例句中的“给”字都是直接放在动词之前,它是做助词用,表示被动态,是个口语色彩较浓的助词。莲花方言不用“给”字,莲花方言使用“得”字,但这个“得”之后要加上一个名词性成分一起放在动词前做状语,因此这个“得”是介词,而不是助词。

普通话“破”字在莲花方言中是使用一个万能动词“烂”来表示。

温锁林、范群(2006)将上述普通话中的助词“给”看作是现代汉语口语中的自然标记词。再如:

(7)我记性不好,保不住把你拖的事给忘了呢?(温锁林、范群2006用例)

(8)前些天,方小姐被他给骗了一千块钱。(温锁林、范群2006用例)

温锁林、范群将上述例句中的助词“给”看作是现代汉语口语中的自然标记词的理由是:①例句中的“给”可以省略,可省略性是焦点标记词语法、语义方面的典型特征;②例句中的“给”都读自然重音,而强制性的自然重音是自然标记的重要手段,它使焦点信息从语流中凸显出来。上述两例中的“给”并不表示被动,但都是作自然标记的助词。再如:

(9)欢蹦乱跳的牲口,一夏天在这儿,准教苍蝇蚊子给拿个半死!(老舍《骆驼祥子》)

(10)太便宜了,你能不能给往上涨涨?(王朔《一点正经没有》)

例(9)(10)中的“给”都不表示被动,但都是作自然标记的助词。

莲花方言中的“得”没有普通话“给”的上述用法。

四、普通话中的“给”字可以用于口语中表示被动,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作介词用,它与口语中表示被动的“叫、让”相当。莲花方言中相应的这种用法,是用介词“得”或“把得”,用“得”居多。如:

(11)玻璃给小明打破了。

莲花方言:玻璃得/把得小明打烂哩。

(12)《红楼梦》这本书给曾老师撕掉了。

莲花方言:《红楼梦》崮本书得/把得曾老师扯呱哩。

关于莲花方言被动标记词“得”和“把得”的用法已在第一章展开详细论述,此处不赘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