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强调尊师爱生

强调尊师爱生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关于教师的条件和修养中国古代教育家普遍重视教师的修养。2.关于师生关系中国古代教育家提倡学生尊敬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荀子主张尊师重道,特别强调教师的威严和学生的服从。荀子强调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如果是出于对学生的真诚关心,学生就会感到教师的严格要求正是对自己高度负责的表现。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为后人所称道。
强调尊师爱生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中国古代教育家大多数都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的甘苦深有体会,对教师的条件、修养等要求都有明确的认识,对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也有很深的感受。

1.关于教师的条件和修养

中国古代教育家普遍重视教师的修养。孔子要求教师既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又要有丰富、渊博的知识;还要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他自己就是一个“好古,敏以求之”(《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一生勤奋好学之人。他认为,教师首先应有“学而不厌”的精神,应当随处学习,无所不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在他看来,要想使学生能“告诸往而知来者”,教师就必须能“温故而知新”,这样才可以教育好学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其次,教师必须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孔子认为,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人,“诲人不倦”是教师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的体现,教师要把这种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充满深厚的感情,对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爱焉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实问》),对学生“无私”“无隐”,不管是谁请教都能毫无保留地教诲。再次,孔子要求教师事事处处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作学生的表率,这即是他说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这种“无言之教”对学生影响和教育的威力是巨大的。

荀子对教师的条件和修养也提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师术有四,而博学不与焉。尊师而惮(敬),可以为师;耆(六十岁)艾(五十岁)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士》)。这是说,教师除了具备渊博的知识以外,主要还应具备四项条件:其一,教师要有尊严,能使人信服;其二,教师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三,教师需具备有条理有系统地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不违反师说;其四,了解精微的理论而且能解说清楚。《学记》也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把教师品德高尚和学生主动上进看作教书育人的必要条件,而且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2.关于师生关系

中国古代教育家提倡学生尊敬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孔子热爱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才能以及日常生活无不关怀备至。他关心学生的志愿,多次让学生“言志”,并加以引导;关心学生的出路,根据学生的专长推荐给上层统治者;关心学生的学业,在教学中“无私”、“无隐”,学生家中生活困难,他设法给予帮助;学生有病他亲自探望;学生不幸早亡,他悲痛欲绝。孔子对学生的热爱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他们敬佩孔子道德高尚,学识渊博、教人得法。颜渊称赞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因此,孔子得病,学生服侍在旁;孔子死后,学生们搭起草房为其守丧三年。子贡说:“夫子之不可及,犹天之不可阶而登也。”《论语·子罕》)表达了学生对孔子无限的怀念和敬仰。

荀子主张尊师重道,特别强调教师的威严和学生的服从。荀子强调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如果是出于对学生的真诚关心,学生就会感到教师的严格要求正是对自己高度负责的表现。尤其是学生日后学有所得,有所成就之时,就会由衷地感谢自己的老师。荀子说:“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弟子通利则思师。”(《荀子·致士》)如果说,孔子是和善可亲的先生,荀子则是威严可敬的教师,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教师的两种风格。

还有许多教育家也是尊师爱生的典范。宋代胡瑗一方面提倡“严师弟子之礼”,另一方面也倡导师生之间感情深厚,关系融洽,平日视诸生如弟子,诸生也敬他如父母。他因病返乡,学生成群结队相送,相续百里不绝。程氏兄弟都深受学生爱戴,程颢和善可亲,学生与他相处,常感到“如坐春风和气中”;程颐则威严刚毅,有的学生见他瞑目静坐,不敢惊动,立于门外等候至雪深尺余,留下了“程门立雪”的佳话。朱熹曾严厉批评官学师生关系的冷漠,“师生相见,漠然如行路之人”,他决心发扬孔子“诲人不倦”的精神,循循善诱,孜孜不倦,和学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其学生黄榦在其撰写的《朱子行状》中称道:“(朱子)讲论经典,商略古今,率至夜半。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辩,则脱然沉疴之去体。一日不讲学,则惕然常以为忧”,反映了一个教师的高尚情操。朱熹在晚年被贬时,仍讲学不息。这种热心教人的品德加深了师生情谊,密切了师生关系。朱熹去世时,尽管官方严加监视,四方弟子不避风险前来者仍达千人之多。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为后人所称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