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福了的笑口弥勒_冷历史

发福了的笑口弥勒_冷历史

时间:2022-04-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发福了的笑口弥勒_冷历史关于弥勒的形象,在我国东晋时的西秦就已绘制出现,现甘肃炳灵寺石窟中有存。然而大约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比起法相庄严的弥勒,笑口常开的弥勒让人更直观地感受到欢乐,消愁减忧,也更加深入人心,因此一直沿袭至今,据传这种形象其实是按照“布袋和尚”契此的形象塑造的。至此,众人才知道行履疯癫的布袋和尚原来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

发福了的笑口弥勒_冷历史

关于弥勒的形象,在我国东晋时的西秦就已绘制出现,现甘肃炳灵寺石窟中有存。五代、宋以前的弥勒像,主要有菩萨形和如来形两大类,分别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创作。菩萨形的弥勒像主要表现了“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时的形象,这时的弥勒像是菩萨装束,两腿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腿下垂、右手扶脸颊做半迦思维形,而如来形的弥勒像则是下生成佛后的形象,与释迦佛的造像没有多大区别。大致从北魏开始,中国逐渐流行对弥勒下生的信仰,同时也开始出现穿上佛装的弥勒佛像。由于弥勒作为未来佛在信徒心中地位非凡,因此还有一些弥勒的巨像产生。最大的弥勒木雕像在北京雍和宫万福阁(又称大佛楼),佛像高18米,埋入地下部分8米,总长26米,由一根完整的白檀香木雕成。最大的石雕弥勒佛像则为四川凌云大佛,此佛立于四川乐山市岷江东岸凌云山上,大佛依断崖造成,世称“乐山大佛”,像身通高71米,肩宽28米,大佛相好庄严,比例匀称,气魄雄伟,临江端坐,是世界第一石刻坐佛像。藏密也非常崇拜弥勒,最大的铜制弥勒佛就是西藏扎什伦布寺中的强巴佛。

然而大约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比起法相庄严的弥勒,笑口常开的弥勒让人更直观地感受到欢乐,消愁减忧,也更加深入人心,因此一直沿袭至今,据传这种形象其实是按照“布袋和尚”契此的形象塑造的。

布袋和尚,五代梁朝人,生于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或谓长汀,世人并不知道他的族氏名字,契此是他的自称,又号长汀子。布袋和尚笑口常开,蹙额大腹,经常佯狂装颠,出语不定,就地而卧,随遇而安,给人欢喜快活、逍遥自在、大肚能容的深刻印象。他手持禅杖,肩荷布袋,所有供身资具通通放在囊袋中,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就乞,把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没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而那布袋又是空的,因此有“布袋和尚”之神迹流传。如有人向契此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人家还是不理会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

【南宋】梁楷《布袋和尚图》(局部)(www.guayunfan.com)绢本,纵31.3厘米,横24.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布袋和尚一生奇事不胜枚举,传说他高兴就卧在雪里,雪也不沾身。他还能够预卜吉凶和天气,天晴时穿着高齿木屐跑到桥上,竖膝而卧,雨天则穿上湿草鞋,在路上急急行走,表示天快下雨了,每一次都很灵验,被认为是一大奇人。有一首偈说:“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便是形容布袋和尚逍遥放旷、了断解脱的一生。

布袋和尚随缘度众,处处显示禅机。据成书于1004年、由释道原所著的《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记载,有一次一位禅僧走在布袋和尚前面,和尚从该僧背后摸了一下,禅师回头,和尚就说:“给我一文钱。”

禅师回答:“道得出,便给你一文钱。”和尚立刻放下布袋,叉手而立。

又有白鹿和尚问他:“如何是布袋?”他即刻放下布袋。

又问:“如何是布袋下之事?”他则背着布袋走了。

有一次,布袋和尚站在街上,有一位禅僧问他:“请问和尚在这里做什么?”他回答:“我等一个人。”

禅师看了看说:“来了!来了!”

他说:“你不是这个人。”

禅师问:“谁是这个人?”

和尚就说:“你给我一文钱。”随后,布袋和尚唱诵道: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

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大奇。

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

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

非圣非凡复若乎,不强分别圣情孤。

无价心珠本圆净,凡是异相妄空呼。

人能弘道道分明,无量清高称道情。

携锦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

五代梁贞明三年(917年),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岳林寺东廊下的一块磐石上,将入灭前说了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安然坐化。

至此,众人才知道行履疯癫的布袋和尚原来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有人在别州看见和尚仍背着布袋到处走,于是世人竞相描绘他的图像置于家中,当做弥勒菩萨供养。据说,他的全身舍利至今仍完好保存在浙江奉化岳林寺大殿的东堂上。

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哲宗皇帝赐号布袋和尚“定应大师”,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岳林寺住持募建阁时,将弥勒菩萨塑像于寺内,宋徽宗赐阁名为“崇宁”,从此天下寺院才开始供奉布袋和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