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生学习风格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学生学习风格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少学者认为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认知风格形成和完善。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其本人的认知风格和知识结构直接相关,同时还应受到教学对象的制约。其特点是教师将教学内容融于简朴、真实的教学情景之中,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获得知识。其特点是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影响主要体现正负两个方面。这时教师和学生总要有一方来调整自己的风格,以使教与学归于和谐。
教师与学生_英语翻译与文化交融

自20世纪40年代早期,很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认知风格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和验证不同的认知风格结构,如场依存型-独立型;聚合型-发散型;整体型-序列型;言语型-表象型等。20世纪90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拉埃丁(Richerd.Riding)及其同事在认知风格方面的研究做出了显著的成果,一方面他们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另一方面他们提出了一套认知风格评估体系。

认知风格是个体在信息加工和完成认知任务过程中其个性特征的具体表现,也是一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中所具有的稳定风格在认知活动领域里的体现。由于认知风格已成为个体心理现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一个人的学习活动必然会受到其认知风格的影响。个体学习认知风格的形成是认知活动自我意识和调控的个性体现,它直接参与并操纵学习的基本过程。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能力素养的提高,同时还制约教师的认知活动及其个性化体现的教学风格。

不少学者认为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认知风格形成和完善。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主体,以自己的认知方式建构主观世界。只有当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时,学生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个体认知方式、学习策略,对教学目标、内容、手段等进行选择、组合、管理,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显露自己特长提供条件,发挥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个体素质优势,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一、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内涵解析

(一)教学风格的内涵解析

教学风格是指在教师个体认知结构和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的教学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外在表现。同时教学风格是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集中表现,是教师的个性综合素质的体现,是教师日益成熟的重要标志。

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其本人的认知风格和知识结构直接相关,同时还应受到教学对象的制约。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实际上是教师对其自身的认知方式、知识架构不断解析并满足教学对象需要的过程。良好的教师的教学风格是能够与其既定的教学对象的学习风格相匹配,这既能促进学习风格多样的发展,又有利于塑造具有个性魅力的教学风格。

关于课堂教学风格的类型,由于使用的标准不同,类型也就不同。以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信息的活动方式和方法为标准,把课堂教学风格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理智型。其特点是教学结构紧凑,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教学内容条理清楚,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用理智控制课堂教学进程。

2.情感型。其特点是以饱满情绪感染学生,以温暖的话语鼓励学生,在理解、沟通的前提下,师生共同营造出一种热烈课堂气氛。

3.自然型。其特点是教师将教学内容融于简朴、真实的教学情景之中,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获得知识。

4.幽默型。其特点是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该教学风格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技巧型。其特点是,教师讲课精于各种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设计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和知识结构以及学习能力的了解及对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和对知识重点、难点的准确把握。

(二)学生认知风格的内涵解析

学生认知风格,是指学生在知觉、思维、推理、理解、解决问题和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外在表现。

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认知结构的发展程度,并且直接参与学习的基本全过程。学生的认知风格在认知结构基础上受家庭环境、教育层次和社会文化倾向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长期的学习活动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特征:稳定性,可塑性

学习风格具有相对性,学习风格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不同的学习风格适于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Andrew D.Chen将学习风格按照感知方式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按照认知方式分为:整体型、细节型、综合型、分析型、尖锐型、齐平型、演绎型、归纳型、场独立型、场依赖型、冲动型、思考型;按照个性特点分为:外向型、内向型、随机-直觉型、具体-程序型、封闭型、开放型。从他的研究体系和方法上,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处于学习风格中的核心地位。

二、教学风格对学习风格的影响

学习风格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来自生理、心理和知识结构的内部因素又受到来自学习环境、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教师的教学风格是这些外部环境因素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影响主要体现正负两个方面。正向影响:一是在学生学习风格初步形成阶段,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形成;二是在学生学习风格丰富和发展阶段,对学生已有的学习风格起积极的引导作用。负向影响:当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不相匹配时,对学生已有的学习风格消极的阻碍作用。

一般而言,严谨风格的教师会培养出一丝不苟的学生;理智型、自然型和技巧型风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具有这几种类型教学风格的教师深受场独立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喜爱;情感型、幽默型的教学内格会培养出场依赖型的学习风格。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会不同程度地调教出与之相匹配的学习风格的学生。

高效的教学过程是以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为前提的。外向型的学习风格在理智型的教学风格下很难发展,却有可能在幽默型、艺术型、情感型的教学风格下开花结果;情感型的教学风格能感染持有内向型学习风格的学生,而持有分析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却有可能对之回避;技巧型的教学风格适合于场依赖型的学习风格,却让思考型的学习风格感到无法适应。

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师生双方都不能固守于自己即成的教和学的风格。如果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相配,他的学习风格必然得到发挥和发展;反之,教师的教学风格将阻碍学生学习风格的发挥。这时教师和学生总要有一方来调整自己的风格,以使教与学归于和谐。

三、促使教师教学风格和学生认知风格相调谐的教学措施

学习认知风格和教学风格的相互匹配以教学过程为外在环境,以认知方式为内在机制。两者相互协调共存于教学过程中,这既有利于教学风格的塑造又有助于学习认知风格的发展。

(一)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逐步形成以良好的学习策略为核心的认知风格

教师应关注培养学生发展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认知风格的能力,使其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相匹配。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而且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特点,帮助学生把学习风格转化为学习策略,不断地启发学生观察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偏好。当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应不断提醒他们注意自己获得新信息和技能时采取的认知方式和学习策略。

教学风格和教学策略是促使学生形成个性鲜明的认知策略、学习策略和认知风格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必要条件。当学生在教师教学策略的引导下,认知策略的改变会导致其学习策略的改进,从而促使其认知风格的逐渐形成。所以,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来控制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以形成自己的认知风格,从而促进自己的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认知风格应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对教学风格的调控水平,以便塑造教师个体多样化的教学风格,来满足不同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风格的需要。教师也要对自己的学习风格有正确的认识及其对自己采取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偏向分析型学习风格的教师在讲解中也应努力让那些直觉型的学生理解所讲的内容。而有强烈的直觉性倾向的教师也会根据分析型学生对定义和结构的需求使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材料。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的学习风格的价值。一般情况下,学生可能愿意与学习风格相近的人一起学习工作,但他们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因为这种学习方式只能会强化各自在认知方式上的缺陷而不能优势互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学生分配在一起学习,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发现自身认知方式优势与缺点,又能帮助他们形成更好的认证方式和学习策略。

(三)培养学生对自身学习风格的调整与反思的能力

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不能轻易地仅凭考试分数的高低来判定学生认证方式和学习风格的优劣。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思路完全跟随教师的教学设计走,整个课堂教学安排没有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没有自我反思的时间。因此,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反思和自我表现,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任务分析和判断能力、开发新思路以及探索新方法的能力、对学习内容的概括和总结能力。而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式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尽可能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教学全过程的主体,即问题的发现者、解决方法的寻找者、学习成果的验证者。

(四)注重对各方面教学反馈信息的分析和研究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各种信息交流的过程,其中既包括正向交流信息:知识信息和情感信息,又包括负向信息,即各种干扰信息:教学环境噪音强弱、教室光线的明暗、教学设备使用过程中非正常事故、甚至教师和学生服饰和发型的改变都会成为引起学生注意的干扰信息。因此,教师必须对每一节的教学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智慧;提升教学水平,教学反思是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方式,是推动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强大动力。此外,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监控的最为有效的方法,而书写教学日志是教学反思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教学日志是对课堂教学真实反映,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思想变化、教学策略的改变的客观记录。长期撰写教学日志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风格和学生学习风格的分析和认识,是对自我改变和超越,是一种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最终成为教学智慧的源泉。

教学过程是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也他们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教学风格是学生学习风格形成、完善和走向成熟的孵化器。因此,那些重视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培养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策略才是有价值的,才能具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这对促进学生学习个性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