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在用人上应气魄宏大

在用人上应气魄宏大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齐桓公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个统治者,在用人方面应该看重什么,不应该看重什么。将其体现在用人上,那就是“外举不避仇”。桓公要求鲁国处死纠,并交出管仲。众人愤怒地要将二人乱箭穿胸而死。在群情激愤的情况下,努尔哈赤显得十分冷静。说罢亲自为二人松绑,并好言安慰。鄂尔果尼和罗科终于被这一举动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他们当即表示愿意归顺努尔哈赤,并为其效力。努尔哈赤授二人为牛录额真,各统辖三百名壮士。

  容人所短 用人所长

  《郁离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赵国有个人家中老鼠成患。就到中山国去讨了一只猫回来。中山国的人给他的这只猫很会捕老鼠。但也爱咬鸡。过了一段时间越国人家中的老鼠被捕尽了,不再老鼠害,但家中的鸡也被那只猫全吱死了。越国人的儿子于是问他的父亲:“为什么不把这只猫赶走呢?”言外之意是说他有功但也有过。赵国人回答说:“这你就不懂了,我们家最大的祸害在于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有了老鼠,它们偷吃咱家的粮食,咬坏了我们的衣服、穿通了我们房子的墙壁,毁坏了我们的家具器皿,我们就得挨饿受冻。不除老鼠怎么行呢?没有鸡最多不吃鸡肉,赶走了猫,老鼠又患。为什么要赶猫走呢?”

  这个故事包含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存在问题的一面,但是我们应该看其主要方面。赵人深知猫的作用远远超过猫所造成的损失,所以他不赶猫走。日常生活之中确实有像赵国人家的猫那样的人,他们的贡献是主要的,比起他们身上的毛病和他们所做的错事来,要大得多。如果只是盯住别人的缺点和问题不放,怎么去团结人,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呢?

  宁戚是卫国人,他在车旁喂牛,敲着牛角高歌。齐桓公见了认为他非同寻常,就打算起用他管理国家。臣子们听说r此事,觉得慎重起见,应该多了解一下有关宁戚的背景,就劝齐桓公说:“卫国距离我们齐国不算远,可以派人去那里打听一下宁戚的情况,如果他果然是个有才德的人。再使用他也不算晚呀!”齐桓公听了以后说:“你们所以建议我派人去打听,是怕宁戚有些什么小毛病小错误而对他不放心的缘故。如果仅仅因为一个人有些小毛病而抛弃他,不使用他的真正的大才,这正是世人失去天下贤上的原嘲。”随后齐桓公力排众议,提拔重用了宁戚,让他做了上卿。

  齐桓公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个统治者,在用人方面应该看重什么,不应该看重什么。所以他才能不计人才的小毛病,提拔重用了一批有才干的贤士,自己成为霸王。如果相反,不看人才的主流,用条条框框去限制用人,哪一个人能够符合标准被重用呢?

  柳宗元说过:“宝玉上的瑕点,怎么可能损害它的光泽呢?”

  伍子胥对陈惠公说:“用他的长处,避开他的短处,那么天下的人没有不能用的。”

  子顺对魏王说:“英明的君王对待臣子,主要看道德如何,不因为他身上的小毛病而妨碍他的整个人格”。

  《列子·杨朱篇》也写道:“要办大事的人,不计较小事;成就大功的人,不考虑琐碎”。

  看来祖先对此道已有相当深刻的见解,这些见解无不体现了不要求全责备的主张。

  子崽住在卫国时,向卫君推荐敬奕说:“他的才能可以带五百辆战车打仗,可任为军队的统帅,如果得到这个人就会无敌于灭下。”卫君说:“我知道他的才干可以胜任大将,但他在当小官的时候,去老百姓家里收租,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他”。了思说:“英明的人选用人才,就好比高明的木匠选用木材。用它可用的部分,抛开它不可用的部分。所以杞树、梓树有一围之大,但有几尺腐烂了,好的木匠不放弃它,为什么呢?知道它没有用的部分是非常少的,而大部分可以利用,最后用来做成非常珍贵的器具。现在您处在各国纷争的时代,需要选择很多有用的人才,而因为两个鸡蛋这种小事就不用栋梁之材,这种事千万不要让邻国知道了!”卫君觉得子思的话不错,反而向于思道谢,并说:“我一定接受你的教导”。

  汉代政治家贾谊说:“大人物都不拘泥细节,从而才能成就大的事业。”正因为如此,怎么能以小过、小失来评价一个栋梁之才呢?

  不计前嫌委以重任

  西方有谚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极富哲理。将其体现在用人上,那就是“外举不避仇”。尽管以前有仇隙,但现在他能为我干大事。

  获取大利益。为什么不委之以重任呢?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就大胆地使用了这样一个与自己有“仇”,但确实能辅佐自己的良才——管仲。在春秋战国时代,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而齐桓公称霸,全靠他的参谋管仲。

  桓公名小白,原是齐国公子。管仲原本是小白之兄公子纠的师傅。齐国的君主僖公死后,各公子相互争夺王位,到最后剩下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管仲为了替公子纠争王位,还曾用箭射伤公子小白。争夺的结果是小白回到齐国继承了王位,即齐桓公。帮助公子纠争王位的鲁国与齐国交战中打败,只得求和。桓公要求鲁国处死纠,并交出管仲。

  消息传出后,大家都同情管仲,因为被遣送到敌方去无疑是要被折磨致死。有人建议说:“管仲啊!与其厚着脸皮被送到敌方去,不如自己先自杀。”

  但是管仲只是一笑了之。他说“如果要杀我,当该和主君一起被杀了,如今还找我去,就不会杀我。”就这样,管仲被押回齐国。

  意外的是,桓公马上任用管仲为宰相,这连管仲自己都没有想到。

  明万历十年九月,努尔哈赤率兵攻打翁科洛城,并亲自登高劲射。当战争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翁科洛有一位守城勇上鄂尔果尼藏在暗处向努尔哈赤施放冷箭,努尔哈赤没有提防,躲闪不及,被射伤了。他拔出带血的箭,继续指挥战斗。这时,又有一个叫罗科的守城战士借烟雾的掩护,潜到努尔哈赤近处,一箭射中其脖颈,虽未中要害,但箭镞卷如双钩,入肉一寸多。箭拔出之后,“血涌如注”、“血肉并落”,努尔哈赤昏厥过去,攻城部队只好撤退。

  努尔哈赤伤愈后,再次率兵攻陷了翁科洛城,并生擒了上次射伤他的鄂尔果尼和罗科。众人愤怒地要将二人乱箭穿胸而死。在群情激愤的情况下,努尔哈赤显得十分冷静。

  他非常钦佩二位勇士的英勇善战,有意收为自己的部下,于是对众人说:“两敌交锋,志在取胜。彼为其主乃射我,今为我用,不又为我射敌耶?如此勇敢之人,若临阵死于锋镐,犹将惜之,奈何以射我故而杀之乎?”说罢亲自为二人松绑,并好言安慰。鄂尔果尼和罗科终于被这一举动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他们当即表示愿意归顺努尔哈赤,并为其效力。努尔哈赤授二人为牛录额真,各统辖三百名壮士。后来,鄂尔果尼和罗科英勇作战,为努尔哈赤的统一事业立下了战功。

  努尔哈亦多次不记仇隙,宽恕仇敌,化敌为友,不仅使自己的属下皆“颂上大度”,而且使他在女真各部获得了好名声,同时感召了敌人营中的人才。就此而言,努尔哈赤能以最初弱小力量而统一女真各部也就不足为怪了。

  为什么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政治家都能够做到“不避仇敌而委以任用”这一点呢?

  仔细分析起来,其实也很简单,还是回到用人的出发点上,那就是“德才皆备”。只要是有德有才之能,就不应该因为一己私利而弃之不用,真正高明的用人权谋家,要成就大事,完全不会去注意个人的恩怨和感情问题,他们的眼里只有“人才”和“无才”之分,没有亲仇这一概念。他们更为清楚的一点就是,如果能够放手使用原来敌对阵营的分子或与自己政见不合的人,是表现自己宽宏大量、公正无私、求贤若渴的最好时机,也只有这样做,才能取尽天下贤才!

  留意“耍性子”的下属

  富有经验的骑手都知道。最难驯服的烈马往往具有驰骋千里的脚力。而那些一驯就服的马,尽管看起来高大威猛,却常常外强中干,一驰便疲,是十足的驽马。现实生活中。某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往往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表现很“另类”。不希望惟领导“马首是瞻”。所以,领导在求贤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别人的言行,冷静分析他的所作所为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而不是马上发起火来。因为,只有宽容“耍性子”的下属,他们才会更好地为你效力。

  公元前680年,齐桓公奉周朝天子的命令统率陈、曹、齐三国兵马讨伐宋国。柯公命管仲为前部先行。管仲一行人到行山脚下,遇到一个身穿短衣短裤,头戴破草帽,赤着双脚的放牛人。此人拍牛角而高歌。管仲观看此人虽衣衫褴褛但相貌不儿,于是派人以酒肉慰劳,并把放牛人唤到跟前与之攀谈,攀淡中,得知此人名叫宁戚,卫国人,管仲问其所学,放牛人应对如流。管仲叹道:“豪杰埋没于此,如不引荐,他何时才能显露才华?”遂修书一封,让宁戚转呈桓公。

  三天后,桓公的车仗到此,宁戚又拍牛角唱道:“南山灿,白石烂,中有鲜鱼长尺半。生不逢尧与舜禅,短褐单衣至骨干。从昏饭牛至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日。”

  桓公听了很惊讶,问道:“你这个放牛人,怎么敢毁谤朝政?”宁戚说:“小的怎敢毁谤朝政。我听说尧舜之时,正百官而诸侯服,去四凶而天下安,不占而信,不怒而威。而今北杏开会,宋同君臣半夜逃跑;柯地会盟,曹沫又来行刺。现在您假天王之命,以令诸侯,欺侮弱小的国家,如此以往,何时天下才得太半。”

  桓公听了勃然大怒,大声喝道:“匹夫出青不逊!”喝令斩首。

  宁戚面不改色,仰天叹日:“梁王杀了关龙逢,纣王杀了比干,今天您杀了我,我就是与关龙逢、比干齐名的第三条好汉子”。

  齐桓公看到宁戚胆识过人,怒气顿消,命人与之松绑。

  这时宁戚才将管仲留下的书信交给桓公。桓公大喜说道:“既有仲父的书信,为什么不早呈寡人?”

  宁戚答日:“我听说贤德的君主择人而用,贤良的臣子亦择主而仕,您如果不喜欢直谏而喜欢逢迎,那么我宁死也不会交出管相国的书信。”桓公当晚在蜡烛光下,拜宁戚为大夫,让他和管仲一起同参国政。后来宁戚为桓公游说朱国,宋国不战而降,加入盟约。

  无独有偶,战国时,齐国的一位著名隐士颜蜀,对齐宣王的轻慢也显得桀骜不驯,虽然,最后齐宣王大赞其才,并以高官厚禄相邀,但是颜蜀从齐宣王的言行中发现,他不会长期容忍自己的无礼,于是他毅然离去。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次,颜蜀去求见齐宣王,齐宣王威风十足,用手一招,说:“颜蜀,过来!”

  谁知颜蜀不但动也没动,反而向齐宣王招手说:“齐王,你过来!”

  宣王很不高兴,觉得他的威严受到了损害。他左右的人也责备颜蜀说:“齐王是百姓的君主,你颜蜀是他的臣民。他要你到他面前去是对的,你却招手要他到你面前去,这不是不尊重君主吗?”

  颜蜀听了,反驳说:“我颜蜀是一个生活在山野罩的士人,齐王是一位拥有权势的君主。我到他面前去,是趋炎附势的表现;他到我面前来,是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趋炎附势,倒不如让齐王礼贤下士。齐王因此有礼贤下士之名,不是很好吗?”

  颜蜀虽说得有理,但齐王却很不高兴。他板起面孔说:“那么你说,是‘王’的身价高,还是‘士’的身价高。”

  颜蜀毫不畏惧,只是淡淡一笑说:“当然是士的身价高”。

  齐士立即追问:“你有什么根据?”

  颜蜀并不让步,十分从容镇定。他问齐王说:“请别急,先听我讲一件事。有一次秦国攻打齐国,在未进攻之前,秦王就下命令说,柳下季是齐国的著名贤士,他虽然已经死了,但我们还是应该保护他。如果有谁敢在柳下季坟墓的50步之内砍树、割草,一律处以死刑,概不赦免。同时他还下了另外一道命令说,谁能获得齐王首级,定赏给他黄金2400两,封万户侯。由此看来,活着的齐王的头颅,还不如死去的柳下季的坟墓。这不正好说明土的身价高吗?”

  宣王怒气冲冲,一时竟无话可说。

  齐王左右的人一看齐王受窘,都过来帮腔。有一个说:“不对,还是你颜蜀应该走过去,大王有1000辆战车,兵力雄厚,统治着广阔的土地,权力无比,天下的仁义之士都来投奔他,智谋之士都来为他出谋献策。天下之人谁敢不服?他要什么有什么,老百姓个个都俯首贴耳;贤士再高明,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生活于偏僻之地,地位怎能和大王相比!”

  颜蜀听了,连连摇头反驳说:“不对,当初尧之所以能让万国诸侯归附,是因为他道德高尚,敦厚待人,特别是尊重贤士。他所任用的舜,就出身于乡村荒野之间,后来舜还成了尧的接班人。从商汤到现在,凡是能治理好天下者,都能够礼贤下士,采纳他们治国策略的人,就君王个人而言,那有什么了不起的呢?一旦亡国灭族,连想做个普通的老百姓都不可能。老子说:‘高贵者必须时时不忘贫贱,君王必须以百姓为基础。所以,诸侯王,历来都称自己是‘孤’、‘寡人’,这就是他们要求自己时时不忘以贫贱为本的缘故。‘孤’和‘寡’,都是困贱和低下的意思。诸侯王这样自称,难道不是时时提醒自己要谦虚、谨慎,要礼贤下士吗?历史上尧传位给舜,舜得到禹的帮助,周成王重用周公旦,这些人都被称为‘明主’,就因为他们明白贤士的价值。”

  宣王昕了这一番话,顿时醒悟了过来,马上离开座位走到颜蜀的面前,非常虔诚地对颜蜀说:“像先生这样有学问的人,我竟没能看出来,几乎犯了一个大错误!今天听了先生的话,再看看我平时的所作所为,真早该拜先生为师了!先生如肯留在我身边,我每天一定用丰盛的酒筵款待您,出门让您乘坐豪华的车子,让您的夫人和孩子都享受荣华富贵。”

  颜蜀连忙辞谢说:“算了,算了。譬如一块玉石,在深山十分完美,把它拿来雕琢一番,也许更加宝贵,但却失去了它的质朴。我生长在乡野之地,如果出来做官,也许马上就有地位,但却玷污了我原来的形象。我颜蜀宁愿回到山野,过简朴的生活,饥饿了,吃东西就会感到味道很美;走路不慌不忙,就像乘坐车子一样悠闲;不犯错误,心中比当官更踏实。在清静中保持纯洁、端正的人格,比什么都令人高兴。

  大王您担负的是治国的重任,可我颜蜀的责任只是向大王直率地奉献我的忠言。现在我已经讲完了我应该讲的话,请人王允许我回去吧!”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为一个领导,任何时候都不应表现出盛气凌人的姿态,所谓“礼贤下士”,就是只有敬重贤人、礼待贤人,才有人愿意追随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下属耍一点小性子,只要无碍大局,何不由着他的性子来;相反,对于那些卑躬屈膝,谄媚邀宠的下属,你就要特别小心了,因为他们很可能是无能之辈,只会小处着眼虚处做功,对你的事业不会有太大帮助。

  为下属提供施展才智的空间

  有一句俗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意思就是说,你要是个人才,就施展你的本领给大伙瞧瞧。不能只说不练。为什么要强调“拉出来”呢?因为圈里的空间有限。尽管是一匹千里马。也不能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奔驰如飞,只有把它“拉出来”,为它提供足够的施展才华的空间。才能看到它驰骋千里的雄姿。

  能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发挥自己的才能。对于最有本事的人,就该给他最适合的高位,这样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及《汉书·韩信传》的记载。韩信是淮阴人,出身于平民家庭,品行又不怎么好,未能被推选到官府充当官吏,又不肯务农或经商,因而经常投靠他人吃闲饭。他的母亲病死,没有钱安葬,他便找一块四周广阔的高地为坟,令坟地的周围可以安置万家。韩信的这一举动,表明他青年穷困时期便胸怀大志,自信将来能显贵,受封王侯,因而预先为死去的母亲选择了这一样一处四周可万家守坟人居住的高大坟地。

  韩信这种吃他人闲饭的日子,并不好过,很多人都讨厌他,他寄食时间较长的是淮阴乡下的南昌亭长家。南昌亭长见韩信尽管没有个正当职业谋生,但举止又不与一般青年人相同,整日少言寡语,若有所思,也就听任韩信寄食。几个月过后,亭长的妻子开始讨厌韩信,便清晨提前吃饭,待韩信按往常开饭到达时,人家已吃完,不再为韩信准备饭食。韩信明白了女主人的用意,一怒之下,他再也不到这位亭长家去寄食了。

  待到项梁在吴中起兵反秦,大军渡过淮河,韩信认为施展抱负的时机已经到来,便手持宝剑投奔于项梁的部下,没有显露出什么名声,项梁战死,韩信隶属于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负责警卫工作。由于职务上的方便,韩信多次就军务大事向项羽献策,高傲自大的项羽根本没瞧起这位小小的郎中,又怎能听得进他的献策?

  韩信随同项羽的大军到达关中,在项羽分封诸侯、各诸侯王分别就国时,韩信因不得项羽重用,便在汉王入汉中时偷偷离开楚军大营,投奔了汉王刘邦的部将夏侯渊的部下,夏侯渊做过腾县县令,因而人称他腾公。在腾公部下,韩信一时也没能显露名声。只是担任“连敖”职务,不过是个负责接待官吏的小官而已。一次,因触犯军法而被判处斩刑,同案的十三人均已行刑问斩。依次轮到韩信,韩信抬头仰视,正好看见腾公,便大声说道:“汉王不想成就夺取天下的大业吗?为什么斩杀壮士!”

  腾公闻听韩信出言不凡,又见他相貌威武,便释放了韩信,免他一死,腾公与韩信交谈,十分高兴,并把这一情况向汉王汇报,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负责管理全军的粮响,但汉王并没有重用他。

  韩信任治粟都尉后,有机会多次同萧何促膝长谈,被萧何认为是位难得的军事奇才,萧何多次向汉王推荐其人,但始终未得到汉王的重用和赏识。而治粟都尉一职,又不是施展军事才能的岗位,想来想去,韩信便在一天的夜晚不辞而别,寻找他可以施展抱负的地方去了。

  萧何得知韩信逃亡,感到事情重大而紧急,来不及向汉王汇报,立即乘马去追赶韩信,这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一千年美谈。

  萧何追到韩信,安置好,第二天一大早便去汉王府拜见汉王。汉王见到萧何后又喜又气,骂道:“你深夜逃亡,何故?”

  “臣不敢逃亡,臣是追赶逃亡的人”。

  “何人?”

  “韩信。”

  汉王听丞相说所追赶的是韩信,大惑不解,以为丞相在骗他,又开口骂道:“将领逃亡的有十多人,您都不去追赶;说什么追赶韩信,这是撒谎。”

  “大王,那些逃亡的将领,都是容易得到的人;至于对韩信这样的杰出将才,普天下找不出第二个来,大王如果是想长久地称王汉中,韩信确实是派不卜什么用场;如果是想争夺天下,非韩信找不出第二个可以共商大事的人。这就是看大王是怎么决策了。”

  汉王这才想起丞相曾多次谈到韩信的才能,自己总是没有当回事;这次见丞相不待禀报连夜把韩信追赶回来,感到韩信如不是真的有些本事,丞相怎会如此器重他。想到这里,汉王便心平气和地回答丞相的发问:“我当然是想要向东发展,怎能总是呆在这里。”

  “大王如果是决计东征,能重用韩信,韩信会留下来;如不能重用韩信,他迟早还是要逃亡的”。“我要任命他为将,”汉王说。“虽任命为将,电不定留得住韩信”。萧何答。

  “那我就任命他为大将”。

  “这可太好不过了!”

  于是,汉王便要派人召见韩信,拜他为大将。这时,萧何赶忙阻拦说:“大王向来对部下傲慢无礼,今日任命大将像召唤小孩子一般,这正是韩信所以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如果决心任命韩信为大将,要选择个良辰吉日,事先斋戒,设立拜将的高坛和广场,拜将的礼仪要隆重而完备,如此方才可以。”

  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要求,向全军宣布了举行任命大将典礼的日期。

  此项命令宣布后,全军一片欢腾。日不说那士卒们想要知道谁会被拜为大将,观看从未见过的拜将典礼究竟是个怎样的场面,大开眼界;而那些跟随汉王转战南北,屡建战功的将领们,更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有不少将领都认为自己的战功最高,盼望着届时被任命大将。

  直到举行拜将典礼前夕,究竟谁会被任命为大将,这对全军将上们来说,还是个谜。

  六月的一天上午,南郑城中的练兵场上。四周的无数赤色军旗迎风招展,手持长矛的卫士笔直地站在校场的四周。

  校场的北面是新建筑的拜将高坛,坛下有侍前卫士把守。清晨,参加典礼的兵卒列队入场;不久,众将领也都陆续来到坛场,依次立于高坛之下,面坛而立。

  时辰一到,鼓乐齐鸣。此刻,汉王已侍于高坛的正席之上。面南而坐;丞相萧何坐于西侧,面东而坐,鼓乐过后,传令官在坛上高声宣汉王命令。

  汉王有令:“拜韩信为全军统兵大将”。

  “召韩信登坛受拜为大将。”

  校场上的众将领听说拜韩信为大将,无不感到惊讶。他们都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有的将领甚至不知道或没有见过这位毫无军功,并未曾统兵作战的都尉。

  然而,就是这样位未曾统兵的都尉南征北战、攻城拔寨,为汉王室立下了赫赫战功,其军事才能也得到了淋漓尽挥致的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成为军事史上一次典型的、名垂千古的战例,多为后人所效仿。

  虽然人人皆知“人尽其才”的妙处,但是领导者们是否真正做得到,值得打个大大的问号。有相当一部分领导者会自觉不自觉地为下属设限,处处掣肘,使得一些有才能的下属要么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么另谋高就,找寻新的“奶酪”,更有甚者,过分压抑的感情会导致“窝里斗”。

  无论哪一种情况出现,都不是想有所作为的领导所愿意看到的。

  用人疑时疑也用

  领导和下属之间很容易产生误解,形成隔阂。一个有谋略的政治家。常常能以其巧妙的处理。显示自己用人不疑的气度,使得疑人不自疑,而会更加忠心地效力于自己。

  用之不疑,就是给人以充分的信任,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让他独立地发挥才干,既委之以事,就要有放手让权的气魄。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大臣乐羊率军去攻打中山国。

  因为中山国国君之重臣乐舒恰是乐羊的儿子,所以朝廷中私让颇多,认为乐羊虽会打仗,但这次可不会全心全意为国尽忠了。乐羊在抵达中山国后,决定用围而不战的战术攻城,所以一连数月,不动一兵一卒。于是私让成了朝让。弹劾他的奏章象雪片似的飞到魏文侯的手中。魏文侯不动声色,反而派遣专使带着礼品酒食远道而去慰问乐羊,犒劳他指挥的军队。流言愈沸腾,魏文侯索性大兴土木,给乐羊建了一座漂亮的别墅。终于,乐羊按计划攻克了中山国,得胜回朝。魏文侯特意为乐羊举行盛大的庆功酒宴,并赏给了乐羊一个密封的钱箱。

  乐羊回到家后打开一看,不禁感动万分,原来,箱子里装的不是魏文侯赏给他的金银绸缎,而是满满一箱攻中山国时大臣们弹劾他的秘密奏章。乐羊这才明白,如果不是魏文侯的全力庇护,不是魏文侯对他的这种超乎寻常的信任,不要说攻打中山国的任务不能完成,就是自己的性命,恐怕也难以保住了。

  投到冯的麾下。韩、石二人见到冯士祥后,“表示忏悔,扑身跪地,大哭起来”,冯将其扶起,并安慰说:“过去的事,一概不谈,今天从头好好干吧!”

  话虽如此,冯士祥从此对韩、石二人有了戒心,思想上有了隔阂,韩、石二人对冯也常怀疑惧怕。这从下面这些事上可以看出来。

  韩复榘任河南省主席后,冯将韩调离了韩的基本队伍二十师,任命石敬亭代理二十师师长,韩复榘虽是河南省政府主席,但事事受冯制约,省府人员也不能随意调动,成了空头主席。因此,韩复榘心中十分不满,常常与冯玉祥闹矛盾。

  对于石友三,冯玉祥也存有戒心、他把石的参谋长撤职,派自己的一名高参接任,实际上是派了一名监军。对此,石友三也心怀不满,对冯阳奉阴违。

  冯玉祥虽然对韩、石二人存有戒心,却又一次次重用他们。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冯玉祥想坐山观虎斗,企图在蒋桂两败俱伤的情况下,捞取好处。于是,就派韩、石二部出武胜关,目的是夺取武汉。蒋介石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拉拢韩、石二人,结果在蒋介石的收买、拉拢之下,韩复榘、石友三先后叛冯投蒋。

  可以说,冯玉祥率韩、石二部南下,是个致命的错误,这导致了韩、石与蒋介石的直接接触,为蒋拉拢他们创造了条件。

  冯玉祥对韩、石二人,疑而用之,抽调军队,免去其属下的职务,派监军,这些办法实际上收效甚微。对韩、石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是斩草除根,将其擒获杀掉,但是,善良忠厚的冯玉祥没有这样做,而蒋介石在利用了韩、石之后,对韩、石二人就采取了斩草除根的措施,当日军进攻山东,韩复榘不战而逃时,蒋介石将韩枪决,毫不手软;当石友三准备叛变投敌时,蒋又指令其部下将石擒获,就地正法。

  俗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既然你任用了就得信任,给其位就得让他谋其政,否则,还不如一开始就不用他:冯玉祥为人忠厚,这是他的长处,但在治军时却表现为疑虑不决,当断不断,反误大事。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领导者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味地强调细枝末节,以偏概全,就会抓不住要害问题去做工作。没有重点,头绪杂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做起才是正确的。因为无论是用人还是做事,都应注重主流,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妨碍了事业的发展。须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用的是一个人的才能,不是他的过失,那为什么还把眼光盯在那些过失上边呢?

  古人对小节不究看作是一个人能否成大事的关键。他们提倡的是胸怀大局,小纠缠于细枝求节,看重的是人的才干,而不足他的问题。能够宽恕他的矩处和过错。所以《列子·杨朱篇》中讲:“要办大事的小计较小事,成就人功业的人,不追究琐事。”

  西汉人陈平,家里很穷,但他从小就喜欢读书。村里举行社典,陈平帮助屠户分肉,分得很公平。乡亲们说:“不错,姓陈的小子当得屠户。”陈平说:“唉,要让我宰割天下,天下也会像这肉一样处理得很好。”

  陈平起初为魏正做事,因为有错而不受重用,离开后又为项羽所用,结果犯了罪,跑掉了,通过魏无知介绍见到汉王刘邦。汉王任他为部尉参乘典护军。周勃对汉王说:“我听说陈平在家时曾经与嫂子有不正当关系,跑到魏,魏不容他,跑到楚,楚又不容他。又跑到汉来。现在您任他作典护军,还请您仔细考虑一下。”汉王因而批评魏无知。魏无知说:“我说他行是指他的才能,您要了解的是他的品行。现在如果有像尾生那样讲信义,像孝已那样有德行的人,但对您的事业没有什么帮助,您怎么去用他们呢?”汉王点头称是。

  又任陈平为护军中尉,各路将领都受他监护,将领们不敢再说什么了。

  陈平后来献出六条妙计:拿金子反间楚国;换饭招待楚国使者;请求假装游云梦;拿美女献给单于,解了半城之嗣:轻手轻脚在耳边说话,晚上放出美女二千,让楚国兵去围攻,使刘邦跑到两边,这些计谋都不是君子仁人能想出来的,从道德标准来评价也是很卑劣的,但双方交战,本来已不是什么道德之举,是不能用道德来评价的,所要的只是结果。况且刘邦也是个缺点遍身的无赖,自然这些计谋正合了他的口味。结果这些计谋无不成功,帮助刘邦打了天下,平定了内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被任为右丞相。

  两汉丙吉,字少卿,鲁国人。汉宣帝时封为博阳侯,后来当上丞相,性情宽厚。有一个驾车马夫,喜欢喝酒,曾经随同丙吉一起出去,酒醉以后,吐在丞相的车子里。西曹主吏告诉丙吉要斥责车夫。丙吉说:“就因为酒醉了赶走他,别人怎么干下去呢?他只不过弄脏了丞相的车马罢了。”西曹也就忍住了。这个车夫是边境人,所以熟悉边境郡县的情况。丙吉有一次出门,刚好看到一位驿使持着红白相间的袋子跑来。车夫就将少数民族的情况告诉丙吉。不久,汉帝召见大臣,问边境少数民族的情况。丙吉一一道来,其余的大臣都一问二不知,受到皇帝的责骂。而丙吉关于边疆的忧虑及一些想法,都是依靠车夫得来的,所以丙吉感叹道:“人没有不可以收下的,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如果听不到车夫的那些话,怎么能受到皇帝的嘉奖呢?”

  知人善任作为一种领导艺术,就要本着“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原则,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和过失而使人才失之交臂,不要让人觉得怀才不遇。古人知道用人不求其备,论大功不录小过的道理。刘邦本人是个无赖,他所用的人大都是负有恶名,但都有一技之长,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无往而不胜。刘邦用人只求独当一面而不要求文武齐备,这就是刘邦能得天下的原因吧。

  世上的人喜欢说世上没有好人,这话很轻率。现在暂且不用挑选好人,只在人群密集的市场聚拢一百人而各取所长,每个人都有一些见识,集中百人的优点就可以成为贤人了;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优点,集中百人的见识可以策大计。

  清雍正朝出现了一批比较杰出的人才,如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以及封疆大吏鄂尔泰、李卫、出文镜等。他们各施所长,为雍正朝政治、经济的改革做出贡献,成为一代名臣。如果考察一下这些人的经历,便可知道,他们在康熙朝还是默默无闻的,只是由于雍正帝能察贤辨才,并避其所短,用其所长,才把他们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上,使他们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其中,雍正帝不求全责备,大胆任用李卫,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李卫是在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靠捐资入仕,成为兵部员外郎的。按说,这种非科举出身的官员,在当时那种极重出身的时代,是不大受重视的。然而雍正帝在提拔官员上却不那么严格以出身而论,他曾说:“国家用人,但当论其贤否,不当限以出身。朕即位以来,亦素重待科甲。然立贤无方,不可谓科甲之外遂无人可用。”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李卫才有可能被雍正帝选中,而李卫真正受到雍正帝的重用,还在于他本人有着突出的优点和超人的才干。

  李卫的个性极强,他突出的优点是勇于任事,敢作敢为,办事一向以国事为重,雷厉风行。康熙末年,李卫任户部郎中,负责钱粮入库等事。当时有一个亲王管户部事,指令每收钱粮一千两加收平余十两,李卫大胆谏阻,而亲王不听,他便准备了一个大柜子,内蓄萁钱,外写“某王赢余”置于户部东廊下,使其贪赃行径暴露于众,结果把那个亲王弄得非常难堪,乃停止多收。这件事被雍正帝看在眼里,他佩服李卫敢于做事的胆量和作风,因此,即位之后便升李卫为云南盐驿道。

  李卫不论办什么事情都是一鼓作气,有一种不干出名堂誓不罢休的拼劲儿。康熙来年,盐务废弛,百弊丛生。李卫任云南盐驿道,一上任便严格管理,严肃法纪,并毫不留情面地劾罢多名不法官吏,使整顿盐务取得明显效果。雍正帝正是看中了他的长处,才不断提升,委以重任、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云南布政使,三年擢浙江巡抚,四年兼理两浙盐务,五年授浙江总督管巡抚事,六年兼理江苏盗案,七年加兵部尚书衔,复加太子太傅,十年署理刑部尚书、寻授为直隶总督。李卫所到之地,都能顿见成效,实践证明雍正帝用李卫是正确的。

  然而,李并非完人,同他的优点那样突出一样,他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他生性骄纵,对上官粗率无礼,对属下又十分刻薄,有时还接受他人的馈赠。因此,与上下左右的关系比较紧张,经常有人向雍正帝告他的状。

  对这样一个优缺点都十分突出的人,雍正帝并不求全责备,而是用其所长。李卫离开浙江之后,仍干预浙江事务,被后任浙江总督程元章密参。雍正帝就此批道:“李卫之粗率狂纵,人所共知者,何必介意。朕取其操守廉洁,勇敢任事,以挽回瞻顾因循,视国政如膜外之颓风耳。除此他无足称。”

  这段话反映了雍正帝对李卫的基本评价,即勇于任事,大节好;而粗率狂纵,不注意小节。同时也阐述了重用李卫的原因,即要用其大节,发挥其优长,并以他为榜样,教育那些无所事事者,以改变“视国政如膜外”的颓废风气。

  雍正帝能用李卫之长,而且是真正的信任和重用。但对李卫的缺点也不断进行批评教育,望其悔改。人们可以从《朱批谕旨》的《李卫奏折》中清楚地看到这点。李卫刚提升为云南省盐驿道时,雍正帝对他说:“尔以少年锋锐之气,而兼报效情殷,于上司僚友中过于强毅自用,致招恃恩犯纵之讥”,要他一家以“谦能”待人,避免“以气凌人之咎”。当有人向雍正帝反映李卫对上司无礼,且收受川马、古董等礼物,雍正帝明确向李卫指出“是皆小人逞志之态,何须乃尔。

  其克谨克慎毋忽”,“嗣后极宜谦恭持已”。为了使李卫弄清刚直与傲慢的区别,雍正帝告诫说:“不避嫌怨与胜气凌人、骄慢无礼判然两途,弗相交涉。汝宜勤修者,惟‘涵养’二宁最为切要,务须勉为全人,方不有负知遇殊恩,竭力操持可也”。

  直到晚年,雍正帝仍教育开导李卫说:“谨言之戒,朕屡经谆训,不管再三。夫立身行已,于此等小节不能操持,尚何进德修业之可期,向后当竭力悔改,时自检点,勤力从容,涵养久功,渐融粗猛,傲慢久习,则谤毁不弭自消矣。惟口出兴戎,可不慎诸!”李卫正是在雍正帝的充分信任和谆谆教诲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成为雍正帝朝最著名的三位封疆大吏之一。

  木匠手中无烂木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木匠手中无烂木”。从某种意义上说。会用人的老板。可以使任何人都派上用场,“智者不用其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也。”

  唐王李世民让封德彝举荐贤才。

  封德彝久无所举,唐王就责问他。他辩解说:“不是臣不尽心尽力,而是到现在为止,臣还没有找到奇才啊!”唐王当即就批评了他:“君子用人如同使用器物,各取所长。古时候的贤能帝王,岂是从其他时代借来人才而达到天下大治的?你应当检讨自己没有知人之明,而不应该污蔑这个时代没有贤能之士。”

  在留给太子李治《帝范》一书中,唐乇教导说:

  “明智帝王用人,如同巧匠运用木材,直木用来做辕子,曲木用来做轮子,长木用来做栋梁,短木用来做边角,无论曲直长短,各有所用。明智帝王的用人之道也是这样,对于智慧高的人就利用其智谋,对于愚笨的人就利用其力量,对于勇敢的人就利用其威风,对于胆怯的人就利用其谨慎。无论智愚勇怯,都能加以利用。所以说,良匠手下无弃置不用的木材,明智帝工手下没有无用的人士。”

  一位哲人说得好:“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选材的时候应该相信:任何一种形状的木材都有用。然而,一些领导在选材时往往以貌取人,殊不知,一些材有大用者,往往“败絮其外,金玉其中”。如果把识才变成以貌取人,就会错识人才,乃至失去人才。

  三国时,东吴的国君孙权号称是善识人才的明君,但却曾“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周瑜死后,鲁肃向孙权力荐庞统。孙权听后先是大喜,但见面后却心中不悦。因为庞统生得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加之庞统不推崇孙权一向器重的周瑜,孙权便错误地认为庞统只不过是一介狂士,没有什么大用。

  鲁肃提醒孙权,庞统在赤壁大战时曾献连环计,立下奇功,以期说服孙权。而孙权却固执己见,最终把庞统从江南逼走。

  鲁肃见事已至此,转而把庞统推荐给刘备。谁知,爱才心切的刘备,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见庞统相貌丑陋,心中也不高兴,只让他当了个小小的县令。有旷世之才的庞统,只因长相不美,竟然几次遭到冷落,报国无门,不得重用。后来,还是张飞了解了他的真才后极力举荐,刘备才委以副军师的职务。

  而司马懿在识人用人方面则比孙权和刘备更聪明。他任用的名将邓艾在小时候就常常被人瞧不起。

  邓艾从小是个孤儿,做过放牛娃,犯有口吃的毛病,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常常憋得脸红脖子粗。像他那样的人想要做官没有什么指望的。于是他从小喜欢武艺,爱看兵书,每见高山大河、形势险要的地方,他总要指指点点,结结巴巴对人说:“这……这里驻一支兵……兵马……,敌……敌人就……打不进来。”

  人们还笑他人小心大,做不了文官还想当武将。

  就这样的一个人,也被司马懿看中了,并作了尚书郎。后来,邓艾带兵消灭了蜀国,打破“三分天下”的格局。

  晋代学者葛洪在《抱朴子·外篇》中深有感触地说:看一个人的外表是无法识察其本质的,凭一个人的相貌是不可衡量其能力的。有的人其貌不扬,甚至丑陋,但却是千古奇才;有的人虽堂堂仪表。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倘以貌取人,就会造成取者非才或才者非取的后果。

  作为领导者,要真正识别人才,就要进行全方位的审察,看其是否有相当的能力,是否有发展前途。如果不注重一个人的学识、智慧、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使用,不注重其专长的发挥,仅凭一个人的相貌来判断其能力的大小,甚至由此来决定人才的取舍,那么,必将导致人才被埋没,事业受损失。

  举贤不避亲

  以公心管人,那么用人的标准就是贤与能。只要有高尚的情操,出众的才能,能够胜任职务,即应人尽其用,而不应照顾个人与人才的关系是亲还是疏。

  举贤不避亲的例子以谢安最为典型。谢安,是东晋孝武帝时宰相。当时东晋偏安江南,北力依然处于十六国封建割据的时期。其中割据关中的前秦势力发展最为迅速,到孝武帝宁康元年(公元373年),它已吞灭了前燕、前凉、仇池和代四个政权,统一了北方,并且占领了东晋的粱(州治今陕西关中)、益(州治今四川成都)二州。整个黄河流域及江、汉上游均在其控制之下、秦军拥有骑兵近30万,步兵可征集六七十万。与江南的东晋相比,无论在地域、军事实力等方面均占优势。

  前秦的强大,严重威胁着东晋的安全。太元二年(公元377年),晋帝颁诏,征选文臣武将可以镇御北方者。宰相谢安不避嫌疑,“违众举亲”,力荐其侄儿谢玄一

  谢玄,字幼度,自幼丧父,跟随叔父谢安长大。他天资聪慧,勤备好学,深得谢安器重,有一天,谢安把子侄们召集在一起,问他们:“作父母的为何期望儿孙们都能出类拔萃呢?”众人闷不作声,谢玄却脱口而出:“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即希望子弟们像香花佳木一样,使它生于堂阶之前,光耀门庭。谢安听了此话,十分满意,对其充满厚望。成人后,谢玄才略出众,日渐成熟。

  谢安荐举谢玄时,谢玄年仅34岁。孝武遂拜其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广陵相,负责长江以北征讨诸事。消息传出,朝中议论纷纷。中书郎郗超素与谢安不睦,然听说谢安举谢玄为将,也叹服道:“安违众举亲,明也;玄必不负举,才也。”

  认为谢安敢于违背一般人的意志,推举自己的亲人,这是深明大义的表现。谢玄之所以能不负其举,是由于他有着出众的才能。但是由于谢玄一向不愿做官,官府屡征不就,只是后来在桓温府中做过幕僚,因而朝中许多人不了解谢玄的才识,故听了郗超之言后都不以为然。郗超于是以自己亲眼所见向众臣解释道:“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亦得其任,所以知之。”他通过谢玄在桓温府中量才用人的情况,说明谢幺的才能,将会不负众望。群臣听后才信服不疑。

  谢玄在叔父的荐举下,受命于危难之际,就职后,他驻军广陵(今江苏扬州)。他在当地招募勇士,组建了一支强劲的“北府兵”。

  太元四年(公元379年)谢玄率兵连败来犯的前秦将领俱难、彭超。太元八年八月,前秦王符坚发兵90万,号称阿万,兵分三路,东下攻晋。苻峰十分骄狂,扬言:“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以吾之众,投(马)鞭于(长)江,足断其流”。其军队“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大有席卷江南之势。东晋政府令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幺为前锋都督,率“北府兵”8万屯扎洛涧(今安徽怀远西南)东岸,与洛涧西岸的秦军梁成所部,隔水列阵。

  谢幺对于秦军的进攻态势作了冷静地分析和岗密地措置。他先派精兵5000夜袭洛涧,获得大胜,杀死了前秦士兵15万余人,然后率大军8万向前推进,直逼淝水(寿阳东北瓦埠湖至濉水的一段),苻坚布置前锋军20多万把守淝水,谢幺利用苻坚希图速战速决的心理和前锋刚败、兵心小稳的机会,故意遣人对苻坚说希望秦军暂时后退,让晋车渡过淝水,双方决一胜负一苻坚认为:当晋军渡过一半时,使精锐骑兵冲杀,必可稳得胜利,遂下令退兵。秦军不退尚可,一退阵势大乱,失去控制,以为前线秦军战败,遂争相奔逃。身困秦营的晋将朱序,又乘机在秦军阵后大声呼喊:“秦兵败矣!”秦军信以为真,个个争先逃命,致使全线大溃。谢玄等率精兵8000渡过淝水,迅速追杀而来。结果前秦军队完全溃败,大将苻融被杀,苻坚带伤逃走。秦军人马自相践踏及投水溺死者不可胜计,逃者“闻风声鹤唳”,心惊胆战,以为晋兵追至,故不敢停步。待苻坚逃至洛阳时,百万大军仅剩十几万人了。

  淝水之战,晋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彻底粉碎了苻秦大举灭晋的企图,扭转了晋军被动的局面,为稳定江南局势,收复江北失地,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一战的取胜,关键得力于谢玄的运筹和指挥,谢玄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才干,证明了其叔父荐举的公正得当。

  可以适当起用“有短处”的

  领导者应该勇敢保护那些略有瑕疵的优秀人才,尤其要能容忍下属的短处。甚至“偏袒下属的短处。其用意当然不是喜欢或者纵容下属的短处,而是用其之长、避其所短。

  在多数情况下,领导者图的是以下几方面的好处:其一,为了更好地发挥和利用下属的长处;其二,赢得人心,进一步密上下级的关系;其三,极大地提高自己在群众中的声誉,有要将自己塑造成宽厚、豁达的领导者的新形象;其四,为了实现某个既定的管理目标。因此,在权衡利弊,决定取舍时,领导者必须本着“得”大于“失”的行为准则来行事,只有当容短护短这一行为本身不超过其条临界线时,采取容短护短的方法,才是有价值的,可行的。

  在不超临界线的前提下,领导者在具体运用容短护短原则叫,仍然面临着十分广阔的选择余地。这时候,作为一个精明的领导者,就应该充分利用手中执掌的选择权,灵活掌握护短的“度”,放手大胆地“袒护”自己的下属。

  子发是楚国的一位将领,他特别注意选揽人才,善于利用这些人的长处为自己服务。楚国有一位擅偷窃的人听说了这件事,便去投靠子发。小偷对子发说:“听说您愿意使用有技艺的人,我是个小偷,以前不务正业,如果您能收留我,我愿意为您当差,以我的技艺为您服务。”

  子发听小偷这么说,又见他满脸诚意,很是高兴,连忙从座位上起身,对小偷以礼相待,竟连腰带也顾不上系紧、帽子也来不及戴端正,小偷见子发果然是真心,简直是受宠若惊了。

  子发手下的官员、侍从们都劝减说:“小偷是天下的盗贼,为人们所不齿,您怎么对他如此尊重?”

  子发摆摆手说:“你们难以理解,以后就会明白,我自有道理。”

  适逢齐国兴兵攻打楚国,楚王派子发率军队的去迎战齐兵,结果,连续交锋33次,楚军都败下阵来。

  军帐内,子发召集大小将领商议退兵的策略,将领们想了好多计谋,个个忠诚无比,可是对击退齐兵却一筹莫展,而齐兵反而愈战愈勇。

  面对紧张的形势,那个小偷来到帐前求见,主动请缨。

  小偷说:“我有个办法,让我去试试吧、”子发见没有什么好办法,也就点头同意了。

  于是,夜间小偷溜进齐军军营内,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齐将首领的帷帐偷了出来,回到楚营交给了子发,子发便派了一个使者将帷帐送还齐营对齐军说:“我们有一个士兵出去砍柴,得到了将军的帷帐,现特前来送还”。齐兵面面相觑,目瞪口呆。

  第二天,小偷又潜进齐营,取回来齐军首领的枪头。子发又派人送还。

  第一天,小偷第三次到了齐营,取回来齐军首领的头发簪子。子发第三次派人将簪子送还,这一回,齐军首领惊恐万分,不知所措。齐军军营中议论纷纷,各级将领大为惊骇。

  于是,齐军首领召集军中将士们商议对策,首领对大家说:“今天如不退军,楚军只怕要取到我的头了!”将士们无言以对,首领立即下令撤军。

  齐军终于退兵而走,楚营内大大嘉奖了那个立功小偷,众将上无不佩服子发的用人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