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白城市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白城市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据专家测算, 白城市可开发风电面积6865平方千米, 可开发装机容量2280万千瓦, 年可发电478.8亿千瓦时, 具有十分可观的开发价值。白城市风电具备大规模集群开发条件, 装机占全省总量2/3左右。从工业用电量来看, 白城市2015年工业用电233084万千瓦时, 同比增长0.2%。(四) 风电装备制造业产能过剩, 亏损严重由于周边地区和白城市弃风限电现象严重, 导致近两年风电场建设速度急剧放缓, 这给全市的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造成极大困难。
白城市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_民生视角话吉林:吉林调查队系统调查成果集.2017卷

高宏锋

近年来, 在国家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背景下, 白城市抓住机遇, 加快推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 提出了建设吉林省西部重要能源基地的发展战略, 白城市风电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目前白城市被国家确定为9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 但由于产业扩张过快, 产业规模迅速膨胀, 随之而来的风电产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

一、 发挥比较优势, 白城市风电产业迅速崛起

白城市属大陆季风性气候, 海拔较低, 空气密度大, 风速比较稳定, 是东北地区风能资源最具开发潜力的地区, 也是吉林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专家测算, 白城市可开发风电面积6865平方千米, 可开发装机容量2280万千瓦, 年可发电478.8亿千瓦时, 具有十分可观的开发价值。 白城市风电具备大规模集群开发条件, 装机占全省总量2/3左右。

(一) 风电场建设遍地开花

目前, 白城市已有华能、 大唐、 国电、 国家电投等17户国内外知名的电力龙头企业入驻白城。 五个县 (市、 区) 开发建设53个风电场, 较2010年增加26个, 增长96.3%。 截止2015年末, 白城市风电并网装机330.5万千瓦, 较2010年增长55.2%; 年发电44亿千瓦时, 较2010年增长78.9%; 实现销售产值24.9亿, 较2010年增长41.9%。

(二) 风电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白城市各县 (市、 区) 把发展装备制造业、 延伸风电产业链条作为风电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通过招商引资, 引进了华锐科技、 中材科技、 三一电气、 国电通力等13户国内外风电装备制造企业。 随着国内、 外大型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纷纷落户白城, 白城市已形成了集主机、 叶片、 塔筒和箱变为一体的能够辐射周边的风电设备制造基地。 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全部投产后, 年产风机能力达到317.5万千瓦, 年产风机塔筒能力达到1550台套, 年产风机叶片能力达到3000套。

二、 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严重阻碍风电产业健康发展

(一) 本地消纳能力有限

从2016年上半年数据来看, 白城市各类电源装机530.6万千瓦, 全口径发电量为478872万千瓦时, 其中, 火电和生物质发电量280207万千瓦时, 风电发电量193574万千瓦时。 而全社会用电量仅为219850万千瓦时, 仅火电即可满足全社会用电需求。 从工业用电量来看, 白城市2015年工业用电233084万千瓦时, 同比增长0.2%。2016年上半年仅为129151万千瓦时。 由于白城工业用电不足, 电力需求低迷, 白城市本身很难消化剩余电力。

(二) 外送能力不强

白城市电网位于吉林电网的西北部, 目前主网架以220千伏为主,500千伏仅有甜水站一座。 电网相对薄弱。 甜水500千伏变电站是白城风电、 火电送出的重要通道, 目前松白断面输送容量暂时控制在150万千瓦, 输送能力不及白城市电源装机的三分之一。 已建成的瞻榆500千伏变电站仅仅负责通榆100万千瓦风电群送出, 向阳500千伏变电站2017年底投入使用。

(三) 风火矛盾突出

白城风电的消纳面临着火电的竞争。 近年来, 白城风电、 火电及光伏等电源装机均在持续增长, 火电本身也存在富余电力消纳问题。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情况下, 用电量增速放缓, 电力总体供大于求, 而各类能源建设项目仍在增加,风火矛盾将愈加突出。

(四) 风电装备制造业产能过剩, 亏损严重

由于周边地区和白城市弃风限电现象严重, 导致近两年风电场建设速度急剧放缓, 这给全市的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造成极大困难。 华锐风电是一家主要生产风电机组的高技术企业, 由于订单不足, 从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 该公司一直处于停产状态。 中材科技 (白城) 风电叶片有限公司2016年订单量比较2014和2015年明显下降。 截止到2016年8月, 该公司生产叶片177套, 预计年产量为210套, 产能利用率为42.0%。 预计2016年产值为8000万元, 比风电发展较好的2011年下降66.2%。

三、 对策及建议

(一) 统筹规划电源建设

随着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 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 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 防治大气污染的一项重要举措。 因此, 必须在政策上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 逐步降低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发电的比重, 在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升风电等清洁能源的比重。 政府部门应统筹规划,整体考虑风电、 火电、 光伏等电源建设, 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严控煤电新开工规模, 有效把握风电发展节奏, 着力化解过剩产能, 推动能源协调发展。

(二) 加快外送通道建设

外送通道已成为制约白城风电发展的瓶颈, 东北特高压电网的建设为白城市风电大发展提供了助力。 积极推进长岭-扎鲁特旗和向阳-扎鲁特旗两个500千伏超高压汇集送出工程可研审核进度, 确保与扎鲁特旗-青州东北直流特高压同步建设, 同步运行。 大力推进瞻榆镇500千伏开关站进度。 在白城市建开关站, 不但有利于增加我市风电送出容量、 提高风电竞价能力, 还可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 提高风电送出份额的话语权。 同时, 积极谋划建设以白城为起点的第二条特高压通道, 并将此通道的建设列入市政府与省电力公司 “十三五” 合作框架协议。

(三) 在城市建设中提高风电消纳比重

结合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 在市区进一步推广使用风光互补路灯, 在大型主题公园、 学校、 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推广采用地源热泵采暖, “十三五” 期间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 全部使用本地风电。 在城区内建设换电站和充电桩,启用电动出租车和电动公交车。 先期在生态新区试点, 在新区内建设充电桩, 启用电动公交车。 紧紧依托风电本地消纳示范区建设, 打好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这张牌。

(四) 发展符合风电出力特性的配套产业

风力发电具有间歇性、 随机性, 每日零点到6点之间是风力发电的最大出力时段, 每年10月至次年4月为风资源最好区间, 而这个区间正是冬季供热期,热电联产机组调峰不灵活, 加剧了风电弃风。 针对白城市输送通道容量有限、 冬季调峰难度大、 本地消纳不足等问题, 通过内部挖潜等多种手段, 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的消纳低谷风电。 一是应鼓励现有的大工业用电企业消纳负荷低谷时段电力, 同时引进一批高耗能企业, 加大本地用电负荷, 缓解风电弃风; 二是引进一批符合风电出力特性的用电企业, 通过风电本地消纳综合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 借鉴丹麦风电发展经验, 可以采取竞价上网方式, 加强低谷电力消纳能力, 促进零成本风电消纳, 激活风电开发市场; 三是加强风电储能技术的探索。 风电企业、 电网公司与省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加强合作, 积极开展风电等新能源的储能技术的研究工作, 共同论证超级储能铅炭电池技术可行性和储能电站建设方案可行性。

(五) 开展清洁能源直购电试点

国家发改委已批复甘肃省、 内蒙古自治区、 吉林省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方案, 吉林省能源局正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白城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配电网, 新增配电网通过直接交易方式, 与就近的风电、 太阳能光伏企业进行市场交易, 既增加清洁能源消纳比重, 又可以降低大用户用电成本。

(六) 积极开拓域内外风电装备市场, 对重点装备制造企业进行扶持

鼓励和帮助域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对白城市已经形成生产能力且产品技术先进和质量上乘的企业进行扶持, 政府与各企业间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 积极扶持企业采用新技术、 开发新产品, 鼓励域内开发建设的风电场优先选购本地设备。 通过优化工艺降低成本, 通过车间管控提升效率, 力争本土市场的持续开发, 就近与东三省内各级政府争取就近风场项目订单, 尽可能释放产能。 积极适应市场需求, 借 “一带一路” 东风,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