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精心琢玉躬耕桃李芬芳

精心琢玉躬耕桃李芬芳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人师表、博学多才”是李玉星的博士生滕霖对老师做出的评价。在学习上李玉星对学生十分严厉,不少学生都曾被他训斥得掉眼泪。多年来,李玉星的教育风格已经被学生们广泛认可。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李玉星热心指导、严格要求,多次指导本科生参加科技竞赛与科研活动。不知不觉,李玉星这个名字已经和油气储运行业紧密相连。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其中,SCI收录80余篇,影响因子6.0以上论文10篇。

“作为一个老师,我的信条是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把学生的问题放在第一位。这是我的恩师冯叔初教授给予我的影响之一。”谈到自己的教学工作时,李玉星这样说道。从事教学近10年来,李玉星培养本科生上千人,指导毕业设计300多人,指导硕士研究生100多人、博士生15人。

李玉星教授在指导学生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哪个学生到办公室寻求他的帮助,李玉星都会热心地帮助学生解决。有时实在抽不开身,他就利用中午或者晚上的时间,从没有忽视过学生的问题。“为人师表、博学多才”是李玉星的博士生滕霖对老师做出的评价。“课题组每周都会召开组会,老师不管多忙都会准时参加。他对每一位组员的发言都是严格要求,从不仓促了事。”

在学习上李玉星对学生十分严厉,不少学生都曾被他训斥得掉眼泪。但是在生活上,他却完全是另一副样子。除了亲自买水果给办公室的学生吃,他还多次慷慨地帮助学生解决家庭困难。有时候看到有些学生因为某些原因无法毕业,李玉星心里十分难过,又尽量挤压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他们辅导补习。据一位学生回忆,有一段时间情绪不稳定导致课题任务完成质量下滑,细心的李玉星发现后,专门找到她并开导她,最后有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并在工作后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真的很感谢李老师,他永远在为我们着想”。李玉星总说:“我也曾经是学生,我知道学生不容易,我也希望能做到像我的老师冯教授那样关心学生。”

没有爱的教育,犹如没有水的湖。多年来,李玉星的教育风格已经被学生们广泛认可。直到现在,还不时有已经毕业的学生专程回到学校看望他。李玉星以自己对科学和真理的不懈追求、对工作的忘我、敬业和奉献精神影响、感染、熏陶学生们,不仅使学生自然地领悟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他积极研究如何从教学体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培养适应新时期信息社会需要的毕业生的问题,深入把握国内外相关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将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和自身在研究工作中的体会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启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解决新问题的综合素质,成为教师中的典范。

李玉星(右)为学生答疑解惑

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李玉星热心指导、严格要求,多次指导本科生参加科技竞赛与科研活动。由他曾经指导的第五届大学生“挑战杯”作品《漂洁环境工程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全国铜奖,指导的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多次获得一等奖。他也多次被授予“优秀指导老师”的光荣称号。

不知不觉,李玉星这个名字已经和油气储运行业紧密相连。历经20多年的风风雨雨,李玉星心中更多了一份执着与坚持。他就是这样,为了他热爱的科研事业、教育事业不知疲倦地操劳着,用心血和汗水来书写人生最壮丽的传奇。

【作者简介】

张冬冬,男,1995年11月9日生,湖北黄冈人。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记者、2013级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科生。曾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闻宣传先进个人。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在《中国石油大学报》、《半岛都市报》、中国青年网等媒体上发表过《网络思政,储建学生工作有新招》《“女神范儿”的俄罗斯姑娘》等多篇文章。

吴明铂

吴明铂,男,1972年10月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重质油碳质化高附加值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委员会理事,中国电工学会炭-石墨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协会活性炭专业委员会测试分析与应用研究分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化学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员,中国化工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新型炭材料》(SCI刊物)编委。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7项省部级奖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12年),教部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山东省青年科技奖(201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2014年)、优秀科技工作者(2013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5年)。在Angew Chemie、Carbon、ACSCatalysis等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影响因子6.0以上论文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2项,已获批32项,多项专利实现了转让或工业应用。主持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20余项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