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傩与主流文化

傩与主流文化

时间:2022-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军傩傩作为一种具有极大涵盖面的历史文化现像,在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它以其广泛的民间流传、丰富多彩的表现形态、充满活力的现实存在,而成为华夏民族传统文化构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当我们把傩称为华夏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时,又不能不注意到其作为原生状态文化现象的历史主流性、现实非主流性和民间性的特点。
傩与主流文化_中国傩文化 (神州文化图典集成)

对于以“鬼神信仰”为基本特征的傩现象,尽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称谓,但从其历史的规定性和发生学特征上去认识,统一在“傩文化”的称谓之下,已是学术界的共识。

军傩

傩作为一种具有极大涵盖面的历史文化现像,在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它以其广泛的民间流传、丰富多彩的表现形态、充满活力的现实存在,而成为华夏民族传统文化构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华夏文化的巨流中,傩文化以其“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所共知”的生命力和古朴自然的原生状态使我们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中保持了勃勃的生命活力。傩文化无须证明的历史生命力和现实存在要求我们对它的文化价值重新加以界说,而一个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认真清理和分析它与历史上主流文化的关系。

关索戏

关索戏中的张飞

现存古籍中大量的记载告诉我们,傩是中华民族从古延续至今的古老文化传统。自商周到汉唐,从宋元到明清,都以某些相对稳定的形态模式代代相传,如天子傩、宫廷傩、民间傩、军傩、寺院傩、地戏、傩坛戏、关索戏、赛赛、撮泰吉、师公戏等等。假面跳神、驱鬼逐疫、求神还愿的基本格局始终存在且构成为傩活动核心模式。但是,当我们把傩称为华夏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时,又不能不注意到其作为原生状态文化现象的历史主流性、现实非主流性和民间性的特点。在人类的早期时代,傩曾经是文化生活的主角,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则往往被其他主流文化形态所掩盖、所影响,它们相互之间也逐渐产生了某些难以分割的联系,在后世主流文化的潮流中我们常常可以隐见傩的凝重的影子,而在傩的香烟缭绕和沉重鼓声中,又常常有主流文化的面孔,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又从不同层面影响着千百年华夏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在中国秦汉以来的历史上,儒、道、释三家扮演着主流文化的角色,尽管常常由于王朝的更替、统治者的不同选择,从而造成它们之间主次地位的变化,但基本上是由它们之间的互补互渗的合力制约着传统中国社会的历史运作。尤其是程朱理学形成之后,儒、道、释三教合流,更是作为官方统治的精神支柱而发挥着主导意识形态的作用。与此同时,缕缕不绝的原生状态文化如傩、巫也以其特有的模式和适应能力,按照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应该指出的是,以傩、巫等为代表的这种地域性和民间性文化与以儒、道、释为代表的官方主流文化从来都不是对立关系。它们之间同样是华夏民族文化的不同侧面,二者的互补互渗关系是十分明显的。宫廷傩、军傩之为官方所用,可以说傩曾经作为主流文化的历史证明,也是傩为统治者认可和推行的证明,而傩文化中融入的大量儒、道、释因素,也是处处显而易见的。在各地上演的傩戏剧目中有大量宣传儒、道、释思想的内容。在傩坛的供奉中也常常有儒、道、释三教圣人的画像。著名的贵州省德江县土家族傩堂正坛戏《三元和会》中的“上元和会”部分就真实地体现了儒、道、释三教对傩文化的影响。

“上元和会”先叙述儒、道、释三教教主的出生:

天上北斗七颗星,地下五岳镇乾坤。

先有东南并西北,六十花甲管人民。

老君金木水火土,佛开八万四千门……天皇翻山释迦佛,地皇翻山李老君,

人皇翻山孔夫子,三圣翻山三教生。

周初元年生了佛,地皇二年生老君,

春秋年间生孔子,留传三教到如今。

(顾朴光《“三元和会”与傩堂戏》)

师公戏

在叙述了三教教主的出生后,“上元和会”进一步叙述三位教主的神话传说,连孔子也被进一步神化为上天派儒玉下凡投胎孔门,孔子之父担心自己死后儿子无靠,将其丢弃深山,竟被白猿喂乳、凤凰暖身、恶虎伴宿而七天不死,后由其母颜氏夫人抱回养成,从而给儒教也涂上了一层浓重的神话色彩。对于主流文化兼容并收的现象不仅是土家族傩堂正坛戏所特有,可以说,凡是存在傩文化形态的地区,这种现象都普遍存在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