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的家乡——路廊竹筒茶

我的家乡——路廊竹筒茶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路廊,大多是小型歇山式建筑,两头有拱门贯通。那些挑担抬轿的脚夫、苦力,还有樵夫、农民、牧童,一头扑进路廊,取下茶缸边的竹管筒,舀起凉津津的茶水,仰起头“咕嘟咕嘟”猛一阵牛饮!先坐在路廊里歇息喘口气,悠然望着山野,再用竹管筒大口喝着石缸里的山茶,那清凉略带苦涩的茶汁,远胜过当今的可口可乐。现在,交通发达了,大多路廊已倒坍,剩下的也成了历史文物。但我怀念路廊的竹筒茶,怀念这种草根饮料。

炎炎溽暑,嘴干舌燥,家中虽然不乏饮料,但不知怎么,却很想痛饮一筒故乡的路廊竹筒茶。

我的家乡在浙东宁海,是个山区海滨小城。一出县城,每隔5里、10里就有一个供行人歇息的路廊。赤日炎炎,骄阳如火,山野农夫、商贩行旅多想找一处阴凉的地方歇歇脚、喝口水啊。路廊,就成了理想佳地。

路廊,大多是小型歇山式建筑,两头有拱门贯通。门楣上往往题有“任重道远”之类石匾额。廊内四面通风,两边砌有一长溜石条、木凳,供过往行人小坐休憩。廊内唯一设备就是一口石臼或陶缸,有人烧了一缸山茶供人免费饮用。有的还在路廊正中供奉一尊土地菩萨,劝人行善积德。

解放前,家乡交通很不发达,汽车极少。山道弯弯,岗岭起伏,骑马拉车的人也不多。有钱的出门雇人抬轿子,多数人只好步行。

你想想,长途跋涉,负重行路。正走得汗水直流、脚酸腿疼。忽见前方一座路廊,似乎看到了希望。那些挑担抬轿的脚夫、苦力,还有樵夫、农民、牧童,一头扑进路廊,取下茶缸边的竹管筒,舀起凉津津的茶水,仰起头“咕嘟咕嘟”猛一阵牛饮!那畅快劲儿真没法形容。再在长石条凳上休息片刻,擦擦汗,扇扇风,力气就陡增了。

南门外黄土岭路廊,上嵌有“北道登程”四字

孩提时我有过亲身体验。抗战时,逃难经过东门外白峤岭路廊;上山砍柴时,经过南门外黄土岭路廊;扫墓、远足经过西门外溪南路廊……先坐在路廊里歇息喘口气,悠然望着山野,再用竹管筒大口喝着石缸里的山茶,那清凉略带苦涩的茶汁,远胜过当今的可口可乐

管路廊的大多是孤寡老人,也有小庙的和尚、道士。他们以行善为乐,不收取分文茶水钱。天天从早到晚到山涧溪坑挑水,到山上砍柴割草。挥汗如雨,用柴灶烧茶,这种精神实在难能可贵。因此,有的卖柴翁路过,就捐献一点柴爿。有钱的行人也赞助一些银钞,共襄地方公益事业。

现在,交通发达了,大多路廊已倒坍,剩下的也成了历史文物。饮料也多如牛毛,过客也不会再去喝这种土茶。但我怀念路廊的竹筒茶,怀念这种草根饮料。那是追忆前人的路是如何艰难地走过来的,更是在反思行善积德、热心公益的淳朴民风如何还能在现代社会保留并发扬光大。

(201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