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体育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体育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体育用品的生产规模扩大19倍⑵。近年来,随着国内体育用品市场持续活跃,中国体育用品企业与国外体育用品企业在产品品种、质量、价格和销售市场等方面的竞争愈演愈烈,一批代表中国体育用品业整体水平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脱颖而出。因此,欧美地区为中国体育用品的出口提供了良好的目标市场。
体育供给影响因素分析_中国城市体育消费构成实证:基于产业市场开发的研究

体育供给包括以实物形式存在的与非实物形式存在的体育产品和商品,体育供给的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1)生产体育商品的成本。在体育商品的价格已定的情况下,若生产体育商品的成本价格上升或下降,会使供给量随之发生减少或增加的变动。(2)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包括体育场馆、大型体育设备设施、体育教育培训机构、体育旅游闲暇场地和设施、体育服务网络以及各种宣传教育设施等。体育基础设施是体育供给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如果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体育供给能力不相适应,就会抑制体育供给。(3)国家对体育事业的经济政策。这里主要是指国家对体育事业的税收、信贷政策。国家若对体育商品生产实行低税、低息的优惠经济政策,就能推动体育供给的增长。(4)社会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社会对体育商品生产的重视和支持,为它提供、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都能有效地促进体育供给的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产业已经形成了“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业”比较成熟的三大产业板块,对其有促进作用的市场诸如体育彩票、体育中介等市场虽然也逐渐繁荣起来,但这些市场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还没有形成明显的规模,相对零散,还不能称做“产业”。因此对体育产业的分析侧重分析体育用品业、体育竞赛表演业和体育健身娱乐业,见图9—21。

图9—21 中国体育产业结构图谱

9.2.1 中国体育用品业现状

9.2.1.1 体育用品产业发展成熟

在中国体育产业中体育用品产业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一个产业,据《中国商务年鉴》2007年数据显示:2006年体育用品零售业销售总额达到32.8亿元,其中批发11.3亿元,零售21.5亿元。截至2004年5月,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职工人数18.64万人,总资产205.62亿元,占制造业整个门类的0.14%;实现销售收入累计215.45亿元,占整个制造业门类的0.19%;利润总额累计41.15亿元,占整个制造业门类的0.16%。体育用品的生产规模扩大19倍。祝莉、许传宝调查了部分省市主要产业门类占体育消费的比例,结果如表9—17所示。广东、浙江、辽宁三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占体育产业的总体比例为76.83%、85.12%和77.74%,说明体育用品产业发展较成熟。

表9—17     中国部分省市主要产业门类占体育产业的比例

资料来源:祝莉、许传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西部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体育科学》2005年第1期,第11~19页。

从供给的角度看,目前中国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已包括运动服装(含鞋、帽、手套等)、球类器材设备、运动器械及器材、健身器械、娱乐及场地设备、体育科研测试器材、户外运动(含旅游、休闲装备)、渔具系列、运动装备及奖品、运动保健用品、裁判教练用品等共12类3300多家。近年来,随着国内体育用品市场持续活跃,中国体育用品企业与国外体育用品企业在产品品种、质量、价格和销售市场等方面的竞争愈演愈烈,一批代表中国体育用品业整体水平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脱颖而出。1993年,第一届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展位30个,到2008年第二十二届体育用品博览会展位达到5000个,见表9—18。

表9—18     历届体育用品博览会情况

资料来源:http://www.sportshow.com.cn,2009年3月20日登入。

9.2.1.2 中国已成为体育用品主要制造国

国际市场上65%以上的体育用品由中国制造。据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出口各类体育器材、运动鞋靴、运动服装(以下简称“体育用品”)共计108.8亿美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14.2%,继续保持着较快的增长趋势。产品出口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加工贸易占据出口半壁江山,一般贸易出口高速增长。2006年,中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体育用品56亿美元,增长9.6%,占该类产品出口总额的51.5%,位居主导地位;同时,一般贸易方式项下出口46.2亿美元,大幅增长24.4%,增长态势较为突出。第二,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于中国东部地区。2006年,中国东部广东、福建、山东、上海、浙江和江苏6省出口体育用品98亿美元,全国占比90%,表现出高度的地区集中态势。第三,运动器械出口居于首位。2006年,体育器械为中国出口体育用品中的主打产品,全年实现出口49.1亿美元,增长23.9%,占全部体育用品出口总额的45.1%;此外,运动服装实现出口13.3亿美元,增长24.8%,涨幅相对较高。

2006年,中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能够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趋势,主要得益于国内外两个因素。

从外部环境看:随着全球体育健身热潮的日渐扩大,体育活动在人们日常生活所占的地位日渐上升,特别是欧美国家体育用品需求旺盛。然而由于不少体育用品在本国生产劳动力成本过高,不具备比较优势,所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满足市场需求要大量依赖进口。2006年,中国对欧美出口体育用品共计77.3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71.1%。因此,欧美地区为中国体育用品的出口提供了良好的目标市场。

从国内形势看:目前国内大众体育运动日益兴起,刺激了国内体育用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内体育用品业在这一发展良机中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同时,北京奥运会所具有的商机和中国本身巨大的潜在市场,吸引了大批国外投资进入体育用品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了体育用品的出口增加。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体育用品60亿美元,增长12.4%,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5.2%,出口贡献率高达48.9%,成为出口绝对主力。

但总体而言,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大多数生产企业仍依赖廉价劳动力获取微薄利润,出口产品多为低端产品,科技含量高的高档体育用品所占国际市场份额很小。自主品牌匮乏。目前,在国际市场有影响力的中国体育品牌,除“李宁”之外寥寥无几。品牌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中国体育产业与国际水平接轨的“瓶颈”。

9.2.1.3 体育用品制造业集聚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体育用品制造业往往集聚在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陈颇,赵恒采用市场行业集中度指标(CRn)的计算方法,分别推算出体育用品制造业、球类制造业、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和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排名前6位的省(市)、自治区所占比重及市场份额之和,体育用品制造业市场集中度见表9—19。7大类体育用品制造业中,2002~2007年其产品销售收入排名前6位的省(市)主要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和上海,该6个地区所属的7大类体育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的市场份额之和均在90%以上,表明这6个省(市)是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区域。然而,其他16个省(市)、自治区体育用品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却与之存在很大的差距,其所属7大类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的市场份额之和还不足10%。究其原因,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及山东等沿海省(市)均属中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处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阵容,说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正相关。

表9—19     2002~2007年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市场集中水平指标

资料来源:陈颇、赵恒:《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的定量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56~61页。

9.2.2 体育健身娱乐市场

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已成为主导市场。中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的颁布,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在中国迅速成长,目前已初步形成多种投资主体并存、高中低档体育服务产品共同竞争的市场格局,在拉动内需、扩大就业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育场馆方面个人和外资投资逐渐在增多。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调查,目前中国体育场馆按所有制划分,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外资(含中外合资)和其他几种,其中国有占75.4%,集体占12.4%,个体占5.1%,外资占4.7%,其他占2.4%。可见,经营体育场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逐渐受到精明的体育商人的重视。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大部分场馆为国有资产,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只能局限于内部开放,限制了其利用效率和可观的经济收入。

虽然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基本数据比较难获得,但可以从体育场馆的数量看出某一地区的体育健身娱乐发展水平。截至2003年,上海市共有14425多家体育场馆,经营性场所达52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15000人。各种形式的健身俱乐部不断涌现,有号称世界排名第一的英国菲力斯公司在沪开办的高档健身俱乐部、迪臣发展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美格菲、日商投资的银七星室内滑雪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健身需求。大众健身服务业更是方兴未艾,2006年夏季游泳开放场所418家,接待人次约836万,双休日最高一天达16万人。在14425类体育场馆中标准场馆6451个,分布在不同系统中,见表9—20。

表9—20     上海体育场馆在不同系统中的分布

资料来源:《上海体育年鉴(2006)》。

在标准场馆中,有体育场60个,体育馆30个,游泳馆(池)61个。其他还有综合体育房馆115个,篮球房馆153个,乒乓球房馆231个,健身房馆655个,室外网球房馆448个,台球房馆394个,小运动场731个等。

在场馆建设中,社会资金的投资比例逐渐放大。在标准体育场馆建设资金来源中,财政拨款、单位自筹、社会捐赠、体育彩票公益金所占比例依次为39.8%、59.2%、0.54%和0.47%。在非标准体育场馆建设资金来源中,这四者的比例为39.3%、54.9%、0.49%和0.54%。国有和集体经济在体育场馆建设中占主导地位,见表9—21。非公性质体育场馆大多是营利性场馆。

表9—21     体育场馆所有制构成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体育年鉴(2006)》。

场馆开放时间不断扩大,在标准体育场馆中,全天开放的有1182个,占全部标准场馆总数的18.3%;部分开放的标准体育场馆占25%;而不开放的标准体育场馆有3656个,所占比例高达56.7%。在非标准体育场馆中,不开放的有1191个,占全部非标准体育场馆总数的24.6%。

表9—22       体育场馆开放程度

资料来源:《上海体育年鉴(2006)》。

从以上情况看,上海体育场馆变化有两大特征。一是体育场馆在数量和规模上有较大提高,市民参加体育健身条件得到了改善,场馆开放率达到56.8%。二是体育场馆的种类进一步多样化,结构趋于合理。以2000年进行的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1673万)计算,上海市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8.6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75平方米,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金额792元。伴随着体育设施的增多,体育健身休闲业的发展平台也随之拓展。

9.2.3 竞赛表演市场

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是体育产业市场的重要行业,影响着体育健身娱乐产业市场、体育场馆服务产业市场和体育设备用品产业市场等领域的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体系由下列要素构成。

(1)经营活动主体,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经纪人以及运动项目本身,这是构成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的主体因素。

(2)表演项目基地,类似商业活动场所,但项目优势可使基地称谓转化品牌效应,从而给其注入各种活力。

(3)俱乐部,它是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的实体,有各类人才、管理机制与制度、资源保障,是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的中枢。

(4)产业市场,消费群体构筑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支撑着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

(5)新闻媒介,新闻媒介是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竞赛表演市场正在发育。从市场学的角度看,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尤其是与商业化运作相适应的新赛制(如俱乐部联赛、巡回赛、分站赛、大奖赛等)的实施,实现了竞赛表演市场的细分,为培育各类运动项目的竞赛表演市场提供了可能。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和棋牌等项目的竞赛表演市场持续活跃,商业性比赛不断增多。大型综合性赛事也开始走上产业化道路。以竞赛表演市场为依托的球员转会市场和各类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市场也开始活跃。

9.2.3.1 体育赛事资源

体育赛事资源是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关键和核心,如果没有赛事资源,体育竞赛表演业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体育赛事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场馆资源、办赛历史及经验等。主要省市高级体育人力资源见表9—23。

表9—23      2007年主要省市裁判员和运动员数量

资料来源:《中国体育年鉴(2007)》。

中国体育竞技实力已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得到充分展示。在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夺得51块金牌、21块银牌、28块铜牌,位居金牌榜之首。

从场馆资源方面看,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12月31日,中国(包括全国范围内,除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共有符合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547178个,非标准体育场地302902个,占地面积为22.5亿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527.2万平方米,场地面积为13.3亿平方米。历年累计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1914.5亿元,其中财政拨款为667.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4.9%;单位自筹为1032.6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3.9%。以2003年底全国总人口129227万人(不含港澳台地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为148.15元。

此次共普查了64种标准体育场地。其中,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跳水馆等大型体育场馆共5680个,占标准体育场地总数的1.0%,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0.69%;室内游泳池、综合房(馆)和篮球房(馆)等室内体育场地共55678个,占标准体育场地总数的10.2%,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室外游泳池、室外网球场和足球场等室外体育场地共485818个,占标准体育场地总数的88.8%,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57.1%。在室外体育场地中篮球场、小运动场和排球场共436278个,占标准体育场地总数的79.7%。

9.2.3.2 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是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部门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收视调查,赛事期间最高收视率达到60%,达到人群超过11亿,全国93%的民众通过各种媒体形式收看或收听了这一全球盛事。而通过电视媒体了解奥运信息的民众高达97%,电视媒体再一次证实了在体育传播中不可动摇的地位,无愧于企业体育营销中最重要的传播平台。2006年中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23%,为体育赛事的转播创造了庞大的电视观众,积极地推动了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发展。

表9—24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