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博弈的渊源

博弈的渊源

时间:2022-03-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博弈”的理解,中外基本一致的地方是:博弈是一种双方(多方)的对抗(比赛),对抗总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参与者必然会考虑运用相应的策略(计谋),并尽可能让自己获胜。从“游戏”引发的博弈,因其规则有简有繁,运气有好有坏,人们更侧重于对规则的探讨。在许多只追求胜负结果的博弈中,往往会落得一个全盘皆输、没有赢家的结局。
博弈的渊源_用博弈的思维看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博”有多种含义,如博学、博士、博古通今、博览群书、博闻强记,用来表明“大”、“广”、“通”、“多”的含义。用作动词时,意为“换取、取得”,如“以博欢心”、“搏击长空”、“聊博一笑”等。在古文中,“博”的本意指用六支筷子和十二个棋子进行赌输赢的一种游戏,谓之“六箸十二棋”。《论语•阳货》中有“不有博弈者乎”,其中“博”乃指“六箸十二棋”。因此,“博”作为动词还隐含有“下棋”之意。“弈”指的是“围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称:“弈,围棋也。”从字面上看,“博弈”是指“下围棋”。在英文里,“博弈”对应的是“game”,一般翻译成“游戏”,既有“娱乐或消遣”之意,也有“按规则进行的体力或智力竞赛”之意。

有关围棋起源的传说甚多,相传最早起源于尧帝。晋代张华《博物志》曰:“尧造围棋,以教丹朱。”迄今所知关于围棋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棋者所执之子,以子围而相杀,故谓之围棋。”《左传•鲁襄公二十五年》还记载:“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春秋时期,围棋成为一种游戏在社会上流行。战国时期,围棋已发展成一种专门学问,《孟子•告子上》:“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到东汉时期,围棋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班固(《弈旨》)、李尤(《围棋铭》)、黄宪(《机论》)、马融(《围棋赋》)等一批围棋理论的奠基者,使围棋逐渐为士大夫所重视。三国时期,魏、吴两国盛行围棋。魏以曹氏家族、“建安七子”为代表,曹操的围棋水平可以与高手相媲美。东吴围棋风靡一时,名手辈出,也就出现了对局的记录,这就是围棋史上有名的“吴图”。隋朝时期,十九道棋盘确定了主导地位,取代了早先的十七道棋盘。盛唐时期,唐玄宗大力倡导围棋,创立了翰林棋待诏(待命供奉内廷的人)制度,这是围棋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标志。

围棋的产生和流行,据说和古代的战争有密切的关系。古代的军事家借助围棋来排兵布阵、演练队伍,达到围而杀之的目的。至今围棋下子的战略战术、胜负计算方法,也都符合古代作战方略。汉代刘向在《围棋赋》中对围棋胜负的关键做了十分精辟的阐述:“略观围棋,法于用兵,怯者无功,贪者先亡。”

最简化的棋盘(纵横各19条线编织成的一张网),最简化的棋子(只分黑白两色),最简单的规则(轮流下子,两气活棋,空多者胜,再加上一些“劫争”之类的补充规定),一个对围棋一无所知的人也能在几分钟内学会,可是它的玄妙深奥和招数变化却几乎超过了任何一种棋类游戏。

对“博弈”的理解,中外基本一致的地方是:博弈是一种双方(多方)的对抗(比赛),对抗总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参与者必然会考虑运用相应的策略(计谋),并尽可能让自己获胜。有所不同的是,从“下围棋”引发的博弈,因其规则简单明了,下法千变万化,人们更侧重于对棋术(计谋)的钻研。从“游戏”引发的博弈,因其规则有简有繁,运气有好有坏,人们更侧重于对规则的探讨。换言之,中国人看到“博弈”,首先想的是用“什么策略(行动)”,而西方人看到“game”,首先要问的是用“什么规则”。博弈论课程的考试中总结说,中国人在博弈中关注的是获胜,西方人在博弈中关注的是怎么玩得开心。如果我们仔细观察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不同国家选手的表现,这样的说法多少是有些道理的。在许多只追求胜负结果的博弈中,往往会落得一个全盘皆输、没有赢家的结局。" class="calibre9">[1]

注释

[1]我的一个学生在其博弈论课程的考试中总结说,中国人在博弈中关注的是获胜,西方人在博弈中关注的是怎么玩得开心。如果我们仔细观察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不同国家选手的表现,这样的说法多少是有些道理的。在许多只追求胜负结果的博弈中,往往会落得一个全盘皆输、没有赢家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