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垃圾填埋场终场处理

垃圾填埋场终场处理

时间:2022-03-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枠的规定,填埋场填埋作业至设计终场标高或不再受纳垃圾而停止使用时,必须实施封场工程。填埋场封场工程应包括地表水径流、排水、防渗、渗滤液收集处理、填埋气体收集处理、堆体稳定、植被类型及覆盖等内容。填埋场终场覆盖后,需要排除覆盖层表面的降水径流以及周边山体进入场区的水流,以减少由于降水渗入增加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
垃圾填埋场终场处理_环境工程专项设计案例分析

根据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枠的规定,填埋场填埋作业至设计终场标高或不再受纳垃圾而停止使用时,必须实施封场工程。垃圾填埋场在封场后,一般要30~50年才能完全稳定,达到无害化。该垃圾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到期后需进行规范的封场覆盖、场址修复和严格的封场管理,以保障填埋场的安全运行。

填埋场封场工程应包括地表水径流、排水、防渗、渗滤液收集处理、填埋气体收集处理、堆体稳定、植被类型及覆盖等内容。

1.堆体整形与处理

垃圾堆体整形作业过程中,采用斜面分层作业法。堆体整形与处理后,垃圾堆体顶面坡度不应小于5%;边坡坡度大于10%时采用台阶式收坡,坡度每升2m建一台阶;坡度大于20%而小于33%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台阶。台阶宽度取2m,高差为4m。

2.终场覆盖

填埋场终场覆盖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将垃圾与环境分离,减轻感官上的不良印象,避免为小动物或细菌提供滋生的场所,便于设备的使用和车辆的行驶,为植被的生长提供土壤,同时控制填埋气体的迁移扩散,并使地表水的渗入量最小化,从而减少渗滤液的产生。

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枠规定,填埋场封场必须建立完整的封场覆盖系统;封场覆盖系统结构由垃圾堆体表面至顶表面顺序应为:排气层、防渗层、排水层、植被层,如图4-6所示。

图4-6 封场覆盖系统结构示意图

(1)排气层 排气层的作用是控制填埋气体,将其导入填埋气体收集设施进行处理或利用。排气层采用粒径为25~50mm、渗透系数>1×10-2cm/s的粗砂或砾石,厚度为30cm。气体导排层选用与导排性能等效的土工复合排水网或土工布。

(2)防渗层 防渗层的作用是防止入渗水进入填埋废物,并防止填埋气体逸离填埋场。防渗层选用由土工膜和压实黏性土组成的复合防渗层,其中,压实黏性土层的厚度为30cm,渗透系数<1×10-5cm/s;土工膜应选择厚度不小于1mm的HDPE膜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土工膜(LLDPE),渗透系数<1×10-7cm/s。土工上下表面设置土工布。

(3)排水层 排水层的作用是排泄入渗的地表水等,降低入渗水对下部防渗层的水压力。排水层顶坡采用渗透系数>1×10-2cm/s的粗砂或砾石,厚度为45cm;边坡采用土工复合排水网,材料应有足够的导水性,保证施加于下层衬垫的水头小于排水层厚度。排水层与填埋库区四周的排水沟相连。

(4)植被层 植被层为填埋场最终的生态恢复层,有营养植被层和覆盖支持土层组成。营养植被层选用有利于植被生长的土壤或其他天然土层,厚度为20cm;覆盖支持土层由渗透系数>1×10-4cm/s的压实土层构成,厚度为50cm。植被层选择浅根系植物。

3.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

对于填埋气体采用气体收集管(聚乙烯管)统一收集后用密封火炬就地燃烧处理,结构如图4-7所示。

图4-7 填埋气体收集管示意图

竖管长度一般为垃圾堆体深度的2/3。本设计中取6m,直径为100mm,梅花形开孔,孔径为10mm。竖管穿孔段外填充直径为25~55mm的厚卵石层,卵石外包裹钢丝层,将卵石与管道固定在一起,以防止垃圾堵塞孔洞。

填埋场终场覆盖后,需要排除覆盖层表面的降水径流以及周边山体进入场区的水流,以减少由于降水渗入增加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地表水收集与导排系统的设计需基于填埋场封场后的地形地貌。填埋场截洪沟采用梯形断面设计,并根据截洪沟所在位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结构,如图4-8所示。

图4-8 填埋场截洪沟示意图

4.垃圾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

渗滤液收集井用穿孔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制作(梅花形开孔,孔径为150mm)。收集井穿孔段外填充直径为180~200mm的厚卵石层,填充厚度为400mm。

5.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填埋场的稳定化程度直接决定其土地回用的可能性,不同的回用目的对填埋场的稳定性要求也不同。判断填埋场的稳定化指标主要有填埋场表面沉降速度、渗滤液水质、释放气体的质和量、垃圾体的温度、垃圾矿物化的程度等。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填埋场稳定化的定量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