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主要考察对象

为主要考察对象

时间:2022-03-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按区域来看,这13所学校涵盖了中心城区如上海老年大学、静安区老年大学、5所高校老年大学和3个街道社区老年学校,城乡结合部如闵行区老年大学,还有郊区如奉贤区老年大学、崇明县瀛通老年大学。本次调研主要从课程设置、师资情况、学员情况、教学设施、经费来源五个方面进行采访调研。就研究生兼职教师统计而言,只有上海老年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有研究生兼职教师。
为主要考察对象_社会“心”观察:百篇上海师大学生调研报告

上海市老年艺术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以13所老年大学(学校)为主要考察对象

朱梦璐[1]

21世纪初,全球人口老龄化已经引起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关注。城市人口老龄化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老年教育成为近几年来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据调研,在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上,艺术类课程占课程总数的平均值高达70%,这说明老年艺术教育在老年教育中占有重大比例。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发展,老年人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老年艺术教育作为老年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既符合老年教育的娱乐性,又符合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健康特点。

基于此,本课题研究小组通过对上海市范围内具有所涉区域代表性、办学特征典型性的13所老年大学(学校)(上海老年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东华大学老年大学、交通大学老年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老年大学、复旦大学老年大学;静安区老年大学、闵行区老年大学、崇明县瀛通老年大学、奉贤区老年大学;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学校、闵行区古美路街道老年学校和静安区静安寺街道社区学校)进行实地考察与调查,获得了上海市老年艺术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现实情况比较和典型特征研究形成本调查研究报告。通过本课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真实有效的详尽材料,并试图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教育部门提供决策资讯。

一、老年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课题组成员调研的13所老年大学(学校)分布在上海市的各个区县。按区域来看,这13所学校涵盖了中心城区如上海老年大学、静安区老年大学、5所高校老年大学和3个街道社区老年学校,城乡结合部如闵行区老年大学,还有郊区如奉贤区老年大学、崇明县瀛通老年大学。

本次调研主要从课程设置、师资情况、学员情况、教学设施、经费来源五个方面进行采访调研。

(一)课程设置

我们在走访13所学校的过程中,仅从各校2011年春季班的课程表中我们发现:除开设课程总数较高的上海老年大学外,其他老年大学所开设的艺术类课程、班级数占总课程、总班数的比例均较高,由此看出,老年艺术教育在老年教育中的比重及地位。表1、表2为各校课程数统计表。

表1 13所老年大学(学校)课程数统计表

img165

表2 13所老年大学(学校)班级数统计表

img166

续表

img167

从表1和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类课程在各老年大学(学校)的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是极高的。静安区老年大学一共开设有24门课,除了一门英语课外,其余全是艺术类课程,比例高达95.8%。可见,艺术教育在老年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我们以上海老年大学的艺术类课程分类为依据,统计了各所学校的各类艺术课程数和班级数,表3、表4为各类艺术课程数和班级数的统计数据。

表3 艺术类课程分类统计表

img168

表4 艺术类班级分类统计表

img169

续表

img170

从表3、表4我们看到,钢琴被分离于器乐之外,成为独立的一个类别,可见钢琴类是非常重要的一块。

(二)师资队伍

一个学校的师资规模和质量是办学的核心问题,师资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学员报班情况。一所好的老年大学不仅需要有优秀的管理,更要有优秀的师资力量作为后盾,这显然是办好一所老年大学的必要条件。

表5 13所老年大学(学校)教师数统计表

img171

从表5中看到,艺术类的教师数所占比例非常高,华东理工大学老年大学和静安区老年大学都已达到9成。

从老师来源分析,各老年大学(学校)的教师以兼职为主,只有东华大学老年大学有2名专职教师。具体见表6。

表6 13所老年大学(学校)教师专兼职统计表

img172

关于教师的来源,见表7。

表7 教师来源统计表

img173

续表

img174

从上表我们清楚地看到,各校教师来源主要是退休教师与在职教师,以退休教师占大多数,高等院校所属老年大学依靠本校资源,所聘用的教师多为本校退休老教师与在职的教师,而区县老年大学所聘用的教师多为社会上的退休人员。

就研究生兼职教师统计而言,只有上海老年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有研究生兼职教师。这也反映出老年大学(学校)聘用教师时的一些问题:

(1)教师年龄老化,要适当的吸收年轻教师。

(2)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力不够。

(3)教师需要加强老年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

(4)教师必须适当地进行一些培训。

事实上,老年大学(学校)适当的聘用一些研究生担任教师能够促进教学的发展。一方面,研究生教师能够更好地带动班级的气氛和活力;另一方面,研究生教师作为年轻人,能够尝试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教学活动,为传统的师资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因此,我们建议,各老年大学(学校)应该适当考虑聘用愿意为社会服务、为老年人服务的研究生担任教师。

艺术教育中,大部分是技能型课程(钢琴、声乐、舞蹈、书画等),对技术的训练是一个长期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呼吁,师范类院校可以开办老年艺术教育师资班,一方面培养真正从事老年艺术教育的优秀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老年学校聘用教师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就师资队伍而言,培养高技能、高文化、高素质的能热心奉献于老年艺术教育事业的优秀师资力量,对师范类院校,尤其是包含有艺术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培养艺术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学员情况

各老年大学(学校)招收的学员总数、报读艺术类课程的学员人数,以及近十年来各校招生人数的发展情况均能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一所老年大学的办学机制、教学管理、办学条件等基本情况。

从表8可见,艺术类学员的人数占学员总人数的比例中低于50%的只有上海老年大学交通大学分校,其他比例都超过50%,如上海老年大学今年招收的人数最多,而报名艺术类课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0%;区老年大学中崇明瀛通老年大学比例有93.6%;街道社区学校中古美路街道老年学校比例高达97.2%。这说明在老年大学的办学中,学员对艺术类课程的需求占主要方面。

表8 2011年春季班各校学员统计数据表

img175

另外,各所学校从开办至今的十余年时间内,学员人数均逐步呈现递增趋势,以上海崇明瀛通老年大学为例:

img176

图1 崇明瀛通老年大学历年学员人数统计表

从图1中我们看到,崇明瀛通老年大学的学员从最初2001年的530人次逐渐扩展到2010年的3 675人次,呈明显递增趋势,这是在老龄化进程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必然结果。而艺术类学员人数与学员总人数成正比,同样呈明显递增趋势。这种情况在我们调研的13所老年大学(学校)中普遍存在。

(四)教学设施

在老年艺术教育中,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是必要的。教学设施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老年大学(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教学水平。我们对13所老年大学(学校)的硬件设施进行了数据整理,教学设施资源使用方式“独立”的有: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大学分校,静安区老年大学,闵行区老年大学,崇明瀛通老年大学,奉贤区老年大学,古美路街道老年学校,静安寺街道社区学校,共8所;“与学校共享”的有:上海师范大学分校,交通大学分校,华东理工大学分校,共3所;“与工会共享”的有:复旦大学分校,康健街道社区学校,共2所。

表9 教室数统计表

img177

从表9中我们把教室分成两类:一类是普通教室,另一类是专用教室。专用教室主要用于计算机、数码钢琴、电子琴、书画、声乐、古筝、多功能等需要辅助设备的科目,普通教室主要用于文史类、保健类课程。

据调查发现,上海老年大学拥有独立的教学设施,教室总数是所有老年大学(学校)中最多的,从学员人数表看,上海老年大学艺术类学员在13所学校中居首位,其艺术类班级总数也是13所学校中最多的。由此可见,教学设施条件优越的学校教学规模较大,教学质量较高。

关于老年艺术教育的设施配备,条件较优越的是上海老年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东华大学老年大学、闵行区老年大学、奉贤区老年大学。这些学校配有独立的数码钢琴教室、电子琴教室、舞蹈房等艺术类科目专用教室。

总而言之,艺术教育的设施配备不仅直接影响老年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而且直接关乎老年教育的教学质量。现如今,配备优质艺术教育教学设施已逐渐成为各老年大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同时有利于更好地促进老年艺术教育乃至整个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

(五)经费来源

1.老年大学(学校)经费来源

表10 13所老年大学(学校)经费来源一览表

img178

表10显示,政府拨款和学费收入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学校,学校补贴则是高校附属老年大学的经费主要来源。

同时,从表10中可见,有慈善机构赞助的有两所学校。上海老年大学获得了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赞助;闵行老年大学获得了上海老年基金会闵行分会的赞助。

有企业赞助的只有上海老年大学一家,2000年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捐建了数码钢琴教室;2002年由卡西欧电子有限公司捐建了电子琴教室;2004年由香港苏浙同乡会捐建了纵横码培训中心。

从上述情况来看,社会各界对于老年教育的认识度还不够,老年教育在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企业和慈善机构的认可,因此他们对老年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帮助不足。

2.教育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

各老年大学(学校)的收入还主要依靠于政府和学费,以闵行区为例,见表11、表12。

在政府投入上,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日趋严重,政府对老年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年年增加,以中心城区上海老年大学和郊区的奉贤区老年大学作比较:上海老年大学是直属于市教委的学校,从政府投入情况来看,近10年来,经费从2000年的10万到2010年的350万,这说明政府的经费投入力度在逐年加大;奉贤区老年大学直属于奉贤区民政局,政府的投入从2005年130万到2010年的300万左右,每年以20万~30万的速度递增。可见,各单位对老年教育的关注度已逐年提高,经费投入都在逐年增加。

表11 闵行区老年大学历年收入统计表

(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img179

表12 闵行区老年大学历年经费相关数据比较表

(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img180

以上两表数据来源于闵行区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上海市老年教育区县公共财政投入状况调研·闵行区分报告》。

相比较而言,街道社区的老年学校历年来投入则相对稳定。以古美街道老年学校为例,街道的财政拨款近几年来一直维持在20万~30万左右,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这对学校招生、教师聘用、课程开设、设施购买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限制了学校的稳定与发展。

尽管政府投入力度在加大,但是还是显得不足。各老年大学(学校)仅依靠政府和学费的收入无法支付昂贵的支出。从表13可见,闵行区老年大学的主要支出是人员经费,占全年总经费的80%左右,其他费用比较紧缺,设备购置则需要向政府另行申请。

表13 闵行老年大学历年支出统计表

(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img181

续表

img182

本表数据来源于闵行区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上海市老年教育区县公共财政投入状况调研·闵行区分报告》。

二、老年艺术教育现存问题

(一)办学经费捉襟见肘

1.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各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高校补贴、学费收入,但据调查,由于老年大学(学校)均属于非赢利性机构,每学期所收的学费较低,平均为100元/人,因此经费还是主要依靠政府。目前只有个别学校得到了企业和慈善机构的赞助。总体经费来源单一,说明在老年教育还未形成产业的情况下,无法更多地吸引社会资金进入。

2.经费投入不平衡

据调查,上海老年大学在经费的补贴上远高于区老年大学,而高校附属老年大学则主要依靠学校的补贴,在政府补贴上更为不足。

对老年大学的经费投入不平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①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无相应的政策出台,缺乏政策保护,没有统一的标准;②老年大学(学校)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同。隶属关系的不同,办学经费的来源渠道也就不同,投入办学经费的力度当然也不同;③学费收入偏低;④社会力量支持办学渠道不顺。

(二)教学设施和条件不完善

调查发现,13所老年大学(学校)中,部分学校如上海老年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东华大学老年大学及区县属老年大学的办学条件相对优越,设施配备较为完善,例如数码钢琴教室、电脑教室、多媒体语音教室等专用教室的应用;投影仪、摄像设备等硬件设施齐全。相反,部分学校如康健街道(社区)学校、华东理工大学老年大学等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无法配备数码钢琴教室等艺术类课程必要的教学设施,从而导致此类课程无法开设,使学校的课程设置受到一定的局限。硬件配备落后是导致学校进步缓慢的原因之一,而归根究底仍是由于经费的原因。

(三)办学规模和条件未能满足社会需求

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未能满足社会需求主要体现在学校规模、招生名额和教学场地三个方面。随着老年人口的加速递增,承担着老年教育的机构较为紧缺,老年学校供不应求,在现有的老年学校中,由于教学场地和名额的限制导致很大一部分老年人无法入学,从而出现“老学员不肯走,新学员进不来”的情况。一旦办学规模未能满足广大老年群众的入学需求,这将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老年人所受的教育,尤其是良好的艺术教育,从而导致整个老年受众群体的精神层面和艺术修养的局限。因此,办学规模供不应求是当下老年教育及老年艺术教育所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缺乏保障

1.教师质量良莠不齐

据调查,老年大学(学校)的师资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既有高校的退休教授,亦有在校研究生及社会业余爱好者,普遍存在“有能者上”的现象,缺乏对老年教育的系统的理论指导,对老年生理、心理特点的认识深度不一,而造成教师的授课水平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老年大学的教学质量。

2.教师保障体系不完善

老年大学是非赢利性机构,教师无编制,从而造成老年大学的教师以兼职为主,表6显示,仅东华大学老年大学有2名专职教师。老年大学的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兼职教师流动性大,部分学校还聘用在校学生授课,由于学生面临着学习、毕业、就业等原因而不能长期任教,导致因老师变动而无法开班等情况的出现。

(五)教材缺乏

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就艺术类中的钢琴课程为例,凡开设有钢琴课的老年大学(学校),所用的教材几乎仍是拜厄、汤普森、车尔尼599等与幼儿相同的教材,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本《趣味老年钢琴曲选》的教材。在别的艺术类课程中,仅有奉贤区老年大学的折纸老师徐菊洪著有《纸艺苑——基础折纸》、《折纸情》系列教材。东华大学的丝网花老师吴静芳著有《经典丝网花制作教程》一书。其余课程均未发现老师自编教材的情况。老年艺术教育是特殊的教育,鉴于老年学员的年龄及生理特点,不应把他们与青少年教育等同起来,真正适合老年人教育的教材缺失是老年艺术教育中的一大缺憾。

(六)相关政策不完善

我们走访的5所高校附属老年大学均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体制问题。老年大学到底归谁管,怎样办好老年大学是这些学校的校长和负责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作为高校的老年大学,与区县老年大学不同的是,它们依附在高校的环境中,而高校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视学术和科研,在某些情况下会忽视“老年教育”这一块内容。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金校长提出建议,他说:我们寄希望于政府对老年大学切实的关心、设计和投入,希望能在高校校长的职责里加入“办好老年教育”,而这也作为对高校的一个考核标准,上海市高校评精神文明单位时,可以把“办好老年大学”作为一项指标。另一方面,金校长提到,上海市政府可以让区老年大学来购买高校老年大学的服务,因为现如今高校老年大学的招生仍无法归到区的统计数据里,如果高校老年大学能够进入区老年大学的统计数据,区老年大学一旦支持高校老年大学,高校老年大学就会办得更好。

三、建议与对策

本课题从课程设置、师资规模、学员人数、教学设施和经费投入和使用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从调查中发现,教育经费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教学设施的投资和教师的聘用问题,教师的规模和素质直接影响到学员学习的质量。因此这五个方面是个整体,缺一不可。在此基础上,我们就本次调研活动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点浅显的建议,希望各级有关部门能够适当予以采纳。

(一)多渠道筹措经费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区县级老年大学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区教育局和民政局,而高校附属老年大学、街道社区老年学校的教育经费主要依靠于学校和街道,在企业赞助和慈善机构捐助方面尚有欠缺。另外,每个学校的经费补贴都是不同的,且经费差距很大,尤其凸显在高校老年大学中,经费补贴参差不齐,这除了需要多渠道吸引资金外还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来给予解决。

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我们建议一方面要保证原有的教育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呼吁社会各界,包括企业、慈善机构、学校、学员等共同参与老年教育事业,政府也可对社会各种企业机构制定一系列政策,例如“企业赞助非赢利性教育机构可减免部分企业税收”等,通过加强宣传和推广力度,采取企业冠名、书画作品慈善义卖等形式争取社会力量的注入,把老年教育事业作为今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提升办学质量

1.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

针对那些办学条件较差、经费投入不足但需求量大的老年大学(学校),政府应给予重点扶持以缓解这种局面,多增加示范性老年大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不仅要加大经费的投入,也要加大场地和人员的投入。政府可以利用学校或工厂的空余房间,以免费或低价的方式租赁给老年大学(学校)。在人员的投入上同样应该加大力度,不仅要保证师资的投入,也要保证办公人员的投入。

2.扩大办学规模

面对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和相对紧缺的学校及教学场地而言,如何应对招生名额与场地供不应求的问题,成为现如今急需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课题组结合老年大学(学校)现有的一些做法,提出以下建议:

(1)实行学制结业制。此做法就是设计好每门课的学制,学制结束就颁发结业证书。采取这类做法的老年大学有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东华大学老年大学。而这两所学校采取的措施是达到一定年限就发给结业证书,用人性化的方法来促进新老学员的流动。

(2)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是指在社区或者街道设立某老年大学的分校教学点,把本校教师派往分校教学点任教,疏散本校学员报不进班的压力。实行此类做法的有奉贤区老年大学、古美街道老年学校。

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一方面可以缓解名额供不应求的局面,另一方面,社区教育作为一种便利、有效的教育形式已经成为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也可以在每个社区建立老年教育组织机构,加强对老年人退休生活的指导;政府和企业都应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有专人管理或由老年人组织自行管理,并积极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使老年教育成为提高社区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助推器。

(3)扩大高校老年大学的数量,鼓励开办民办老年大学。在现有的高校附属老年大学之外,其他高校也应在重视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的同时,依靠高校自身资源,积极开办更多的高校附属老年大学。除了高校应多开办老年大学以外,老年教育问题如果全由国家负担,即使倾其所有,也是杯水车薪,而解决的办法就是吸收丰富的民间闲置资金,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开办老年学校。这样,国家的财政负担得以减轻,老年教育又得到了大力发展,一举两得。我国的民办老年学校还尚未起步,亟待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扶植、完善的机制,明确投资者的权利及义务,并允许他们得到应有的回报。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建立教师“走校制”

随着老年人要求入学的规模增大,各老年大学相继出现了招生名额供不应求的现象。不少老年大学为缓解这个困难,实行分校教学点的制度。总校应扶植分校渐入轨道,将总校的优秀师资送入分校,建立起完善的教师走校制度,真正做到学员能够就近入学,同时又能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

2.投入一定的艺术教师编制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30余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相对别的专业而言较为狭窄,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就业压力。如果政府部门能在老年大学中投入一定的艺术教师编制名额,一方面可以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也为目前严峻的就业难形势开辟一条可供选择的途径。

3.建立“老年艺术教育志愿者师资库”

为缓解老年大学师资紧张的问题,我们建议能够成立类似“爱心学校”的“志愿者教师库”,向全社会招募愿意投身于老年艺术教育事业的志愿者们,而这些志愿者们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这是对艺术类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如此,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聘用教师难”的问题,让教师队伍流动起来,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

4.高校开设老年艺术教育专业

目前高校所开设的专业中,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直至研究生教育,唯独缺乏老年教育。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把老年学作为高校的一门独立学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目前在这一块上仍有缺陷。我们建议高校可以开设老年教育专业,尤其是老年艺术教育专业,并且开设老年教育学、心理学、医疗保健等一系列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状况的课程。就读该专业的学生在修完这些课程之后能对老年人的状态有进一步的了解,如此培养的师资在老年大学(学校)中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四)优化课程设置,编订统一教材

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教材的设计和编订不容忽视。一方面,我们建议能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推出适合老年人学习的艺术类课程教材。另一方面,对老年教育进行系统的课程设置。例如音乐,在高校音乐专业的课程里,除了专业技能课之外,还开设有乐理、视唱练耳、重奏等辅助课程,把任何一门课程单独抽出来都是不合适的。因此,我们建议在老年大学(学校)现有的课程上,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辅助课程,使得老年人能够在这些辅助课程的帮助下,系统地学习技能知识。

(五)重视老年艺术教育,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相关政策法规是目前我国解决老年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有效保障。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因此靠社会力量来办老年大学困难重重,存在着很多体制上的制约。尽管国家已为老年教育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如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并强调了发展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关于老年教育、老年艺术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专门法规和基本法。老年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只有加强老年教育的立法,才能使老年教育得到充分的保障,才能建立起较完备的终身教育制度,只有完善老年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老年艺术教育才能得到更健康、更蓬勃的发展。

【注释】

[1]朱梦璐,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9级钢琴演奏与教学专业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