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电监护仪怎么设置心律失常参数

心电监护仪怎么设置心律失常参数

时间:2024-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目的 心电监护技术是通过显示屏连续监测心脏电活动情况的一种无创操作技术。通过心电监护技术能适时观察病情,提供可靠有价值的心电活动指标,指导治疗及抢救,对于有心电活动异常者,如急性心肌梗死、各种严重的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及安装起搏器的患者等有重要使用价值。3.危险性心律失常类型 危险性心律失常又称为致命性心律失常或恶性心律失常,它是引发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

【实验类型】 基本型实验。

【目的与要求】

1.掌握心电监护的操作方法。

2.熟悉心电监护的目的。

【知识链接】

1.目的 心电监护技术是通过显示屏连续监测心脏电活动情况的一种无创操作技术。通过心电监护技术能适时观察病情,提供可靠有价值的心电活动指标,指导治疗及抢救,对于有心电活动异常者,如急性心肌梗死、各种严重的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及安装起搏器的患者等有重要使用价值。

2.常用导联体表放置位置

(1)三电极

负极(红):右锁骨中点下缘;

正极(黄):左腋前线第4肋间;

接地电极(黑):剑突下偏右。

(2)五电极

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1肋间;

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

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1肋间;

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

胸导(C):胸骨左缘第4肋间。

3.危险性心律失常类型 危险性心律失常又称为致命性心律失常或恶性心律失常,它是引发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常见类型包括:

(1)危险性室性早搏,如频发多源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和伴R-on-T现象的室性早搏。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3)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4)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5)Q-T间期延长综合征。

(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实施方案】

1.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一般状况、临床诊断及病情,胸部皮肤状况。

(2)患者对心电监护技术的了解及配合程度。

(3)患者的心理状况。

2.护理计划

(1)护士准备:洗手,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心电监护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检查监护仪功能是否完好。

(2)患者准备:了解心电监护目的及注意事项,精神放松,采取舒适卧位。

(3)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心电监护仪、电极片、75%乙醇棉球及容器、镊子及镊子罐、污物桶。

(4)环境准备:温湿度适宜,无直接光照,无电磁波干扰。关闭门窗,必要时遮挡屏风。

3.实施

(1)携用物至病房,核对患者姓名、床号。

(2)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3)松解衣扣,暴露电极放置部位,注意保暖。

(4)乙醇棉球清洁患者放置电极部位皮肤、脱脂。

(5)按要求将电极片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应当避开除颤部位,连接电极片至监护仪导联线上。

(6)选择导联,调节波形振幅,保证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

(7)设置相应合理的报警界线。

(8)给患者心理安慰与疏导缓解心理恐惧,保持情绪平稳。

(9)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4.护理评价

(1)患者情绪平稳,恐惧心理减轻。

(2)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心律失常出现。

(3)护士操作程序熟练,注重心理护理,体现人文关怀。

表3-7 心电监护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续 表)

(续 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