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竞争力的概念

竞争力的概念

时间:2022-03-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世界上最为著名的致力于竞争力研究的组织主要有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于1989年加盟WEF,此后它们共同组织对竞争力进行研究并出版相关年度报告。竞争力的研究通常是在企业、产业、城市、区域和国家等不同层次上展开的。
竞争力的概念_移民异质性与经济发展

5.2.1 竞争力的概念

从世界范围看,人们对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标志是1978年美国白宫和参议院要求美国技术评价局(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开始美国竞争力的研究(张金昌,2002)。紧随其后,日本和欧洲各国也着手对竞争力进行研究,致使其相关的理论和应用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形成,至今仍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中。

目前,世界上最为著名的致力于竞争力研究的组织主要有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WEF对竞争力的研究始于1980年,并于1986年初步创立了一套评价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的体系,且将其研究成果置入《世界竞争力报告》(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Report)出版。IMD于1989年加盟WEF,此后它们共同组织对竞争力进行研究并出版相关年度报告。但是,由于研究上的分歧,WEF和IMD最终于1996年分道扬镳,同年开始出版各自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其中,WEF发布《全球竞争力报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GCR),而IMD则出版《世界竞争力年鉴》(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WCY)。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具体指标的设置、选择及分类,这主要是由国际竞争力要素理论和评价原则上的差异导致,其二是这两者在指标得分的汇总和解释上也存在技术差异(赵彦云,2003)。

除WEF和IMD以外,美国的商业环境风险评估公司(Business Environment Risk Intelligence),韩国产业研究院(Korea 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Economics&Trade)、大宇经济研究所(Daewoo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和日本经济新闻经济研究中心(Japan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等也都是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著名组织和机构。

20多年来,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竞争力问题备受瞩目,一方面,参与竞争力评估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各组织机构出版的相关评估报告所考查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和细致,人们对竞争力进行的研究和应用正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中。

竞争力的研究通常是在企业、产业、城市、区域和国家等不同层次上展开的。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相当于选择了不同的研究出发点,竞争力的研究就会从不同的层次展开。就此而言,企业的竞争力研究属于微观范围,产业、城市、区域的竞争力研究属于中观范围,而国家的竞争力研究则属于宏观范围(俞宪忠,2003)。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产业、城市、区域和国家虽属不同的研究层次,但这些对象之间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企业是产业的构成元素,所以企业的竞争力会直接影响产业的竞争力,而作为庞大产业母体的一员,企业的竞争力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属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其次,城市是区域的构成元素,区域又是国家的构成元素,所以城市的竞争力强弱会直接影响区域的竞争力强弱,进而影响到国家的竞争力强弱。反过来讲,城市和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发展的大环境,故国家的竞争力又会对区域和城市的竞争力产生影响。最后,在企业和产业,以及城市、区域和国家之间,其竞争力的影响也是相互的,因为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城市、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实体内容,而城市、区域和国家的发展状态又为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外部环境。总而言之,竞争力研究的五个对象密切联系,将它们割裂开来单独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恐有管中窥豹之嫌,因而选取一个合适的研究角度便成为当务之急。

经综合考虑,本书选择在中观层次上对竞争力进行考察,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如果将视角局限于微观层面,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受到微观层面考察对象个体特征的影响,从而丧失普遍性,且立论缺乏高度,不具联系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如果仅从宏观层面上分析,而没有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又有可能流于一般,从而失去开展新研究的意义。在中观层次上对竞争力进行考察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而且,在这个层面上进行的分析具备“进可攻退可守”的特征,与微观和宏观层面可随时联系。

但是,本书并非选择从中观层次上的产业、城市或区域中的任何一种对竞争力问题展开研究,这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其一,与产业不同,城市和区域更倾向于一种地理空间概念,如果从产业层次对竞争力进行考察,则尽管产业中的布局问题和地理空间有关,但这样做还是会忽略城市和区域的自身特征。而后者作为传统竞争力研究的重点,无论如何也不应被置于这样的地位。其次,如果从城市层次对竞争力进行考察,一方面,产业通常会超过单个城市的范围,而在一定区域内延伸,另一方面,城市本身也不是构成区域的全部元素,这种层次的考察至少在地理空间上遗漏了相当重要的乡村。最后,如果从区域层次对竞争力进行考察,纵然能同时解决产业和城市层次考察中出现的问题,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即区域究竟如何界定,以及何种意义上的区域概念更有利于研究。

常见的区域概念包括以下几种:一国内的经济区域、超越国家界限由几个国家构成的世界经济区域、几个国家部分地区共同构成的跨国经济区域和行政区(芦岩和陈柳钦,2006)。行政区的概念明显不适合规范的经济学研究,而超出一国范围的经济区域概念显然也不符合本书进行中观层次研究的原则,故这三者本书都未采用。

至于一国内的经济区域,范围则可大可小,为研究的便利,本书将其拆分为较为合适的地理空间单位,并借鉴杜能的孤立国假设(Thunen,1826),将由一个城市和其周边乡村组成的地域称为“地区”,而特定的“区域”就是由不同数目位置相连且具密切经济联系的地区组成。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通过地区之间的组合拆分,传统竞争力研究对象中下至企业上至国家的所有层面都能方便涉及,如在地区内研究企业、产业和城市,在地区的组合中研究区域,在区域的组合中研究国家等,由此可大大便利后文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便可对竞争力下定义。首先回顾一下现有文献对竞争力所作的定义,如表5-1所示:

表5-1 现有的竞争力定义

img125

资料来源:张金昌(2002):《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第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1-25页。

在上述有关竞争力的定义中,尽管有些观点是基于和本文不同的研究层面作出的,但仍有大量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观点④将竞争力定义为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能力,把促进竞争力提高的终极目标设定为人类福利的增进,这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又如,观点⑦将竞争力定义为一个过程,这毋庸置疑是正确的,因为竞争力理所当然是一个动态概念;再如,观点⑧将竞争力定义为对要素的吸引力,则明确体现了“竞争”原则,在当今世界中,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无一不是各地竞相争夺的焦点。

但是,观点①、②、③、⑤、⑥和⑨都有需要商榷的地方:观点①将竞争力定义为一种比较优势,但比较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故此观点有失偏颇;观点②将竞争力定义为出口份额及其增长,但单纯的出口份额及其增长有可能是以牺牲当代或未来人口的福利为代价的,所以这种观点也不可取;观点③将竞争力定义为企业的一种能力,这如果是在企业层面对竞争力进行考察就毫无问题,但本书的研究并不打算从此层面展开,故没有采纳这种意见;观点⑤将竞争力定义为创新能力,认为所有竞争力的差异都可以通过创新的差异来解释,但创新始终只是构成竞争优势的因素之一,此种观点同样缺乏全面性;观点⑥将竞争力定义为生产率(生产力),认为前者只是后者的代名词,这忽略了生产率(生产力)并没有涉及福利概念,用它来衡量竞争力是缺乏说服力的,进一步地说,由生产率(生产力)带来的竞争优势也有可能被工资和汇率等因素的反作用抵消,故这一观点漏洞颇多;观点⑨将竞争力定义为一种综合能力,这从字面上看并没什么错误,但此种观点的支持者多半将视线集中于企业和产业层面,真正关注区域竞争实力的则很少。

在分析前人给竞争力所下定义得失的基础上,本书给出的定义是: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在不断的要素配置和要素交换的基础上形成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个定义既关注福利(“可持续发展”),又强调过程(“不断的”),且明确体现了竞争的原则(“要素交换”中隐含对要素的争夺),同时回避了以往各版本定义中混淆竞争优势概念的敏感措辞及其他错误,并完全符合本书从中观的地理空间角度(“地区”)对竞争力展开研究的视角。

以下对此定义进行详细解释。首先是基本概念:(1)地区指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外围乡村组成的地域;(2)要素指劳动、资本和技术等;(3)要素配置指要素在地区内部流动,从而形成某种配置状况;(4)要素交换指要素在地区之间流动,从而改变之前的配置状况;(5)不断的指要素配置和要素交换循环往复,因为要素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要素交换,不同的配置状况会改变要素的回报率,导致要素在地区之间流动,即要素交换,要素交换反过来影响要素配置,每一次交换后留存的要素都会成为下一次配置的现有要素;(6)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其次是竞争要素:(1)竞争主体是各个地区;(2)竞争对象是各种要素;(3)竞争手段是要素配置;(4)竞争途径是要素交换;(5)竞争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6)竞争力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还可对竞争力概念作进一步拓展,将其划分为原生竞争力、派生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原生竞争力建立在要素配置基础上,地区内部现有要素的配置效率可用来衡量原生竞争力的大小;派生竞争力建立在要素交换基础上,一地区获取外部有利要素的能力可用来衡量派生竞争力的大小;综合竞争力同时建立在要素配置和要素交换的基础上,其大小可用该地区的原生竞争力和派生竞争力大小进行综合评价。

基于前述要素配置和要素交换之间的关系,即要素配置决定要素交换,要素交换影响要素配置,原生竞争力和派生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也如是,即原生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派生竞争力,派生竞争力反过来影响原生竞争力,两者共同构成综合竞争力。

以上是对本书给出的竞争力定义所作的详细解释。除了上述解释以外,对于这个定义,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在这里,竞争力被定义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和WEF的观点大致相同,(1)所以在竞争力大小衡量的技术层面并不存在问题,其结果可直接参考WEF每年的出版物。但是,这个定义认为竞争力和要素配置以及要素交换密切相关,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原生竞争力、派生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概念。其中,原生竞争力是在要素配置的基础上产生的,派生竞争力是在要素交换的基础上产生的,综合竞争力则是在要素配置和要素交换的共同基础上产生的。基于这些考虑,虽然同样将竞争力定义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导致可以直接使用WEF的评价结果对竞争力进行衡量,但由于竞争力现在被进一步解构,停留在以往的指标、指数的计算和排名上也许并不那么令人满意。实际上,要素配置和要素交换的状况在过去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中并非完全没有涉及,只是各种与其相关的指标分布零散,(2)即以往没有任何评价体系就这两个方面进行专门研究。既然人们公认任何单因素(或少因素)的分析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IMD和WEF等又已经构建了竞争力评价的庞大体系,故本书的重点并非构建一个全新的体系,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尝试从人们过去未曾留意的角度对竞争力问题进行再次的理论性探讨,以期对竞争力评价实践的不断完善提供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