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

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

时间:2023-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多见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女性略多。包括恶性混合瘤、腺样囊性癌、腺癌和黏液表皮样癌等,腺样囊性癌多见且恶性度较高。

【病例】

男,48岁,右侧眼球突出1年,右侧颞部疼痛半年。

图1-48

【影像所见】

图1-48A 横断面CT,显示右侧泪腺窝肿块,颞侧边缘不规则(箭头),侵及右侧颅内(箭)。

图1-48B 冠状面CT,显示右侧泪腺窝、颅内和颞窝肿块,泪腺窝骨质破坏明显(箭头)。

图1-48C 横断面CT,骨窗显示右侧眼眶外上壁骨质破坏(箭头)。

图1-48D、E 横断面T2WI和T1WI,显示肿块呈略长T1略长T2信号,颞侧缘不规则(箭),右侧蝶骨大翼骨髓腔前部脂肪高信号被低信号影取代,为骨质破坏(箭头)。

图1-48F 横断面增强后T1WI,显示右侧颅内(小箭头)和颞窝(大箭头)肿块,肿块及周围脑膜增厚并强化(箭)。

【病理诊断】

右侧泪腺腺癌。

【临床与病理特点】

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malignant epithelial tumor)多见于年龄较大(40岁以上)的患者,女性略多。包括恶性混合瘤、腺样囊性癌、腺癌和黏液表皮样癌等,腺样囊性癌多见且恶性度较高。肉眼所见无完整包膜,肿瘤边缘多呈浸润性。

【影像检查方法选择】

骨算法重建CT对显示眶骨破坏最好。增强后T1WI显示恶性上皮性肿瘤侵犯颅内最佳。

【诊断要点】

1.位于泪腺窝,肿块形态不规则,少数呈椭圆形或圆形。

2.CT呈等密度,部分腺样囊性癌可见多发点片状高密度影;眶骨呈虫蚀状或锯齿状破坏,是诊断恶性上皮性肿瘤的关键征象;肿块可通过骨质破坏区侵犯邻近的颅腔和颞窝等。

3.MRI呈略长T1长T2信号影,信号不均匀。

4.肿块增强后中度至明显不均匀强化;侵犯脑膜或脑实质在增强后T1WI表现为颅内不规则强化的肿块和脑膜增厚强化。

【鉴别诊断】

1.泪腺多形性腺瘤肿瘤 呈椭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楚;眶骨受压变薄,无溶骨性破坏。

2.炎性假瘤和淋巴增生性病变 形态多不规则,一般呈长扁形;无骨质受压或破坏性改变。

3.皮样囊肿 CT上呈脂肪低密度;T1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后高信号影被抑制呈低信号影。

【评述】

眼眶泪腺窝不规则肿块及眶骨溶骨性破坏可提示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