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啮齿类动物疫苗

啮齿类动物疫苗

时间:2022-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啮齿类动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原体是汉坦病毒。早期会在胸前、腋下、口腔、眼窝发现因出血引起的出血点或瘀斑,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低血压及肾衰竭。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发热、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及既往对抗生素和生物制品有过敏史者、妇女哺乳期、妊娠期均不可注射本品。

流行程度:

治疗难度:

疫苗干预度:

重点人群:旅行者 流行区居民 野外工作者 农业生产工人

流行性出血热由什么病原体引起

汉坦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啮齿类动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原体是汉坦病毒。流行性出血热广泛在世界各地流行,包括俄罗斯、中国、日本、北欧、朝鲜半岛、巴尔干半岛等地。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区域,全国除青海、台湾省外均有疫情发生,是除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性疾病。鼠类是汉坦病毒的主要宿主,家鼠型出血热主要在春夏季出现,而野鼠型出血热则主要在秋季流行。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时有哪些表现

早期的症状包括发热、疲倦及肌肉痛,特别是肩、背及大腿。有的病人也会有头痛、眩晕、发冷及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早期会在胸前、腋下、口腔、眼窝发现因出血引起的出血点或瘀斑,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低血压及肾衰竭。

流行性出血热是怎样传播的

汉坦病毒存于受感染啮齿类动物的尿、粪及唾液中。在国外,人吸入被病毒感染鼠类尿、粪、唾液污染的尘埃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人类被带有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咬伤,进食被带病毒啮齿类动物尿、粪、唾液污染的食物,或接触被带有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的尿、粪、唾液污染的物件,是国内最主要的传播途经。另外,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鼠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也可引起本病的传播。

流行性出血热的潜伏期一般多久

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

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需注意什么

汉坦病毒感染并无特别治疗方法,但及早就医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早发现、早入院治疗和多休息至关重要,早期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搬运,以防休克,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疫苗可以接种预防,适用于流行区内的居民。

流行性出血热日常需要如何预防

到流行地区旅行的人士、参加农业生产的人群、居住在卫生条件不佳环境的居民,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讲究卫生,避免到环境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出没作息。

2.不要接触鼠类或其排泄物。

3.应用防虫剂,以防鼠蚤叮咬。

4.野外露营时应选空旷及干燥的地方,避免坐草地或草堆,以防鼠类侵袭。

可选择的疫苗

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接种对象:出血热疫区的居民及进入该区的人员,主要对象为16-60岁的高危人群。

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用法用量:基础免疫2针,于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每次1.0毫升,于0、14天各注射1次。基础免疫后1年应加强免疫1次。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发热、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及既往对抗生素和生物制品有过敏史者、妇女哺乳期、妊娠期均不可注射本品。疫苗注射前应充分摇匀。安瓶有裂纹者、标签不清或疫苗浑浊、变色、有异物及摇不散的块状物者,均不得使用。在瓶签标明的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和不良反应,可向生产单位电话咨询,或就近向当地疾病预防机构求助。

知识链接

如何防鼠

1.消除居住环境中鼠类筑穴隐患。保持处所清洁,废置物件及时清理,尽量不要在家中堆积废物品。定期挪动固定家具,避免啮齿类动物筑穴。

2.断绝啮齿类动物食物来源。剩饭剩菜盖严储存,丢弃的食物及渣滓应放在有盖垃圾桶,并每天清理。

3.不要接触啮齿类动物,不徒手处理受困啮齿类动物或清理尸体,不进入啮齿类动物寄居之地方,不饲养野生的啮齿类动物作为宠物。清理啮齿类动物的巢穴和排泄物、处理啮齿类动物寄居过的杂物时要采取戴手套、口罩等防护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