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梦想到现实的历史跨越

从梦想到现实的历史跨越

时间:2022-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由于历史环境和阶级的局限性,“小康社会”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期盼。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发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动员令。跨越梦想、照亮现实、历经沧桑、几经曲折的中华民族即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曙光!
从梦想到现实的历史跨越_曲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

——全面小康:从梦想到现实的历史跨越

数千年来,“小康”如同一个美好的梦,时刻萦绕在中国人的心头。为了实现这个梦,无数先哲和仁人志士对小康社会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颇具价值的关于小康社会的想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出了“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思想,老子则提出了“小国寡民”的小康社会思想。到了近代,康有为提出了“生平世”的小康社会思想;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天下为公”的小康思想,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但是由于历史环境和阶级的局限性,“小康社会”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期盼。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而为实现小康梦想奠定了政治基础。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起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首次正式提出了建立“小康社会”的目标构想,进而确立了“三步走”实现小康目标的战略部署。由此唤醒了国人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持续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到20世纪末,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进入21世纪,中国人民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朝着现代化建设战略“第三步”目标迈进。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发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动员令。跨越梦想、照亮现实、历经沧桑、几经曲折的中华民族即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曙光

一、中国历史上关于小康社会思想的阐述

“小康”是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概念。从历史渊源来说,“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诗·大雅·民劳》篇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民劳》。意思是说,人民已经很劳累了,应该得到康乐和安居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强盛、四方安定。这里的“小康”所表达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水平的一种期盼。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小康思想

中国古代社会的小康思想主要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影响较大的两大文化流派: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

1.儒家的小康社会思想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是第一个把“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加以系统阐述的人。孔子的小康思想集中体现在《礼记·礼运》这本书中。孔子认为,“小康”是相对于“大同”来讲的一种社会状态或理想。“大同”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在大同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财产公有、社会文明,保障健全,人人讲诚信,崇尚和睦。“小康”则要低一个层次,是“天下为家”的社会。在小康社会,财产私有、上下有序、等级分明、生活宽裕、家庭和睦、讲究礼仪。

作为儒家学派的传人,孟子进一步丰富了孔子的小康思想。他设计的小康社会的标准是“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孟子·尽心章句上》。。孟子还描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设计的是一个典型的温饱型小康模式。

荀子设计了一个“隆礼至法”的小康思想的社会模式,既强调礼,又注重法,使儒家小康社会理想进一步丰富。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随着儒学获得了社会独尊的地位,小康社会成为中国古代影响最为深远的理想社会模式。

2.道家的小康社会思想

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却描绘了另外一种“小康”社会景象:“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不敢为也。……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经·第三章》。这幅景象对现代人来说肯定是难以接受的,但老子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动乱中悲观失望,希望退回简单安宁、清心寡欲的原始田园生活,这种心理不难理解。现实中少数人对小康的一些贬义理解往往与此有关。

(二)中国近代社会的小康思想

中国近代社会的小康思想主要反映在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有关著述中;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关于“三民主义”的思想也蕴含了追求民富国强的小康社会理想。

1.康有为的小康社会思想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为了推行维新变法主张,他把《公羊传》中的“三世说”和《礼记·礼运》篇的“小康”“大同”思想糅合在一起,创立了“新三世”体系。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三个阶段。“乱世”是人类社会的原始形态,“太平”即大同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升平”即小康社会,是居于这二者之间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从多灾多难的乱世发展到世界大同的一个必经阶段。他把封建专制统治下的社会叫作“据乱世”;把维新变法所要争取的君主立宪制称为“升平世”,即“小康”社会;而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称为“太平世”,即“大同”社会。在他看来,小康是一种低级的社会,大同才是趋于完美和谐的世界。康有为用资产阶级思想阐述其小康社会思想,主张用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取代封建专制政治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2.孙中山的小康社会思想

孙中山的小康思想集中体现在“三民主义”思想中,而“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生主义”。他讲“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黄彦:《孙文选集》(中册),广东<a href=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实行民生主义“实欲使世界人类同立于平等的地位,富则同富,乐则同乐,不宜与贫富苦乐之不同,而陷社会于竞争悲苦之境”黄彦:《孙文选集》(中册),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使中国全体国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为此就要“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实现“土地国有”,并由国家在交通、矿产、工业等领域兴办经营足以操纵国计民生的大型企业。在“华夏大厦之将倾”的危急时刻,孙中山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确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孙中山把追求理想的民主共和国作为最高目标,在《建国方略》一书中,他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三方面阐发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和计划。建立民主共和国不仅是孙中山的理想,而且是他革命的重要目标。孙中山从强调民富、国强到追求民主共和国,表明他不仅重视民生,通过工业化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而且力图通过实现民主共和国,使人民享受民主的权利。

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孙中山先生提出的目标设想没能付诸实践,但他追求民族独立自主和繁荣富强的梦想始终激励着后来革命者为之持续奋斗。

二、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完善与实践

20世纪70年代末,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邓小平同志提出和设计的“小康社会”目标构想,被党中央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至20世纪末,中国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的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全面小康蓝图,全面小康进程继续向前推进。

(一)“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与确立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此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就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邓小平立足现实国情,放眼世界经济大势,对我国20世纪50—60年代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进行慎重反思和重新定位。1979年12月6日,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到访中国,邓小平在会见来宾时,第一次用“小康”概念来描述中国的现代化规划。当时,大平正芳这样问邓小平:“中国的现代化规划确实是十分宏伟动人,但是我想知道,你们的现代化蓝图究竟是如何构思的?”邓小平沉思一会回答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21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只是一个小康的国家。”《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238页。这是邓小平首次在公开谈话中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奋斗目标描述为建立“小康之家”“小康国家”,这给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注入了新的内涵。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提出的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标准的目标构想被全党接受。党的十二大报告首次使用“小康”概念,并把它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报告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21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〇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〇〇〇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a href=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两年之后,邓小平在公开谈话中把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从之前“小康之家”“小康国家”的表述改为“小康社会”。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指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美元,就是到21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页。这里,邓小平既把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表述为建立“小康社会”,又阐明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经济指标要求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

由邓小平首次提出的“小康社会”这一新概念,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小康社会的思想,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小康水平”逐步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的代名词。由此,一个千年期盼的“小康梦”在国人心中被唤醒,开始融入中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的奋斗征程中。

(二)“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设计

党的十二大之后,邓小平围绕小康目标,对怎样建立小康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谋划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设计,进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小康社会建设理论。

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说:“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绝大多数人还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状态,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5页。1984年4月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邓小平又说:“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需要什么条件呢?第一条,需要政治稳定。……因为中国不能再折腾,不能再动荡。一切要从大局出发。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政治稳定。第二条,就是现行的政策不能变。”“一个政局稳定,一个政策稳定,两个稳定。不变也就是稳定。”《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6~217页。这里,邓小平实际阐述了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保证问题。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指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21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页。邓小平关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设计,把中国推进小康、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设定目标、分阶段达到目标要求。这一战略思路把目标的前瞻性与实现目标的现实性有机结合起来,既鼓舞人心,又切合实际。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确认了邓小平的设想,将实现小康列为中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依据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判断,十三大报告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上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〇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1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这一分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部署,科学地反映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进程。“小康社会”作为“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三步走”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性阶段。

党的十三大围绕小康目标规划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构建起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路线图”,对我国后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标志着小康社会建设理论正式形成。

(三)“小康社会”建设实践发展

1.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

从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为发端,改革开放迅速向全国各行业和领域扩展,由此带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短短10余年时间,整个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在此历史背景下,1990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七中全会做出了“奔小康”的战略决策。

中共第十三届七中全会公报指出:“从一九九一年到二〇〇〇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其基本要求:一是在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到21世纪末比一九八〇年翻两番。二是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还对小康作了详细描述,指出:“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解决温饱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由温饱达到小康是又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以十三届七中全会召开和国家“八五”计划的实施为标志,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向小康社会发展阶段推进。

两年之后的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这是在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中国改革开放面临新形势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党代表大会。会议首次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全面规划提出了“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其中任务之一就是要使“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参见<a href=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但接下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与20世纪80年代一样大大超过了人们原来的设想,结果是,经过1980年以来三个“五年计划”(“六五”“七五”“八五”)的努力,到1995年,原定到2000年实现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即告实现。如果按当年价计算,1980—1995年的15年间,全国GDP增长了12倍多。

在此情况下,1995年9月召开的中共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提出制定“九五”计划建议的同时,开始绘制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强调21世纪前10年中国“还是处于小康阶段”。表明小康不只是第二步战略目标的终点,而且是以此为起点的社会历史发展新阶段。

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〇一〇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九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二〇〇〇年,在我国人口将比一九八〇年增长三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九八〇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〇一〇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这是在党的文献中首次把原来所定目标中国民生产总值“总量翻番”的提法改为“人均翻番”。其意义在于:一方面提高了目标要求;另一方面更加突出了建立“小康社会”的落脚点,即提升全体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1997年,根据当时的发展形势判断,中国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末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已无悬念。1997年,<a href=国家统计局预测,到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7500元,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8.28折算为900多美元,完全可以达到原定人均800~1000美元的小康水平指标。">为此,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做出了从21世纪初开始我国将“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定位,同时谋划提出了21世纪上半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十五大报告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a href=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这一发展新战略实际成为党中央关于21世纪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

2.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0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中国GDP总量达99214.6亿元(当年价),人均GDP为7858元;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1:8.27计算,人均GDP约为950美元,符合原定人均GDP800~1000美元的小康水平基本指标。据此,国家正式宣布,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余年的努力,到20世纪末,中国胜利实现了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但是,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只能说是达到基本小康标准,离高标准、现代化意义的小康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正如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所作总结评价:“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对此我们可以这样解读,所谓“低水平”,是指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2000年中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只能说是迈入了小康社会的门槛。从世界范围看,当年我国人均还未达到1000美元,还属于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所谓“不全面”,是指与国民收入相关的社会发展程度指标仍有多项偏低。按国家统计局等多部委(局)1991年发布的小康标准指标测算自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概念,特别是党中央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战略目标之后,国内对小康的理论研究十分热烈,从各种论文、书籍到政策研究报告、统计评价发表了大量的文献。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部委(局)首次提出了由包括人均GDP等16项指标组成的全国总体小康监测指标体系及其临界值标准。参见国家统计局:《全国总体小康监测指标临界值标准》(1991年)。,2000年中国小康水平的实现程度整体上只达96%,且还有诸如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水平等几项指标离达标较远。所谓“不平衡”,一是指不同地区实现小康的程度差距较大,譬如城市进入小康比重大,农村进入小康比重小;东部地区进入小康的比重大,中西部地区比重小;等等。二是指按照小康标准各项指标来衡量,有的完全达到,有的基本达到,有的差距还较大。

正是基于对世纪之交我国小康水平的正确判断和21世纪中国面临的发展阶段定位,党的十六大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部署。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这段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由总体小康走向现代化的又一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介于总体小康与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目标之间,时间跨度是21世纪的前20年。

同时,十六大报告还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容。一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〇二〇年力争比二〇〇〇年翻两番……二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三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显然,上述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

党的十六大之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统计公报,2002—2006年连续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超过10%。至2006年年末,中国GDP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升至世界第三位。实践充分证明了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极具前瞻性、正确性。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召开。这次会议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五个方面的新要求。具体包括: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显然,以上要求既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主题相一致,又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和深化,从而构成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实际成为引领我们夺取全面建设小康最终胜利的指导方针。

同时,结合“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十七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经济指标从原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二〇二〇年力争比二〇〇〇年翻两番”,修改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〇二〇年比二〇〇〇年翻两番”。在我国总人口还在继续增长的情况下,“人均翻番”显然是一个更高的目标要求。

党的十七大之后,我国经济社会继续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中国GDP突破40万亿元、达401513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排名从2006年的第四位跃居第二位。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全国GDP总量连续跨上10万亿元、20万亿元、30万亿元、40万亿元四大台阶。显然,21世纪头10年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

2011年3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按照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提出了2011—2015年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共七个方面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期间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立了主题和方向。

2012年8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以下简称《报告》),根据《报告》,2010年全国人均GDP为29943元,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6.62折算,约合4523美元。按世界银行公布的标准,中国已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1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程度达80.1%,其中,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8%,中部地区为77.7%,西部地区为71.4%,东北地区为82.3%。按照国家统一划分,我国东部地区指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指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指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个省(区、市);东北地区指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数据表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胜利有望。

三、跨越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直至十八大的1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的新成就,朝着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以主要经济指标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计算,2002—2012年,按当年价计算,我国GDP从120332.7亿元增加至519470亿元,增长了3.3倍;人均GDP从9398元(按当年兑换美元的汇率折算约合1136美元)增加到38364元(按当年兑换美元的汇率折算约合6118美元),增长了3.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24565元,增长了2.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7917元,增长了2.2倍。从2010年起,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此背景下,十八大的召开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的一次具有特别意义的党代会。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处于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的实际,在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同时,特别指出:“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这句话包含了一个重大改变,即从原来所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表明了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可期性,更表达了党中央的坚定决心和信念。

同时,十八大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要求的基础上,重新归纳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新要求,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上述五个方面的要求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小康目标,体现了以下鲜明特点:第一,以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为基础,保持了目标的连续性;第二,直面近10年来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使目标更具针对性;第三,突出改革开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第四,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目标并列提出,更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第五,在经济指标上提出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的“双翻番”新要求,体现了国强民富、民生优先的政策取向,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总之,十八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要求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这一蓝图昭示全国人民,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见下页图1、图2,18页图3)。

图12010年以来中国GDP增长情况及2020年目标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2月。

注:2020年数据根据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当年价)的目标测算。

图22010年以来中国人均GDP增长情况及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预期值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2月。

注:2020年数据为国家统计局2013年发布的《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全国标准)中按2010年不变价推算的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全国人均GDP水平。

图32010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及2020年目标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2月。

注:2020年数据根据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当年价)的目标测算。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通过“两个一百年”的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论断,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奋斗目标。之后在国内、国际多个场合,习总书记就“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奋斗目标、总体布局、实现路径等进行了阐释。参见《习近平总书记15篇讲话系统阐述“中国梦”》,人民网,2013年6月19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阐释,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在第二个“百年”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法治中国的战略部署。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讲话,首次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之后,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把“四个全面”并列提出,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参见《习近平首提“全面从严治党”透露三大信号》,人民网,2014年12月19日。。由此,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法治保障;以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政治保障;共同成为推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谋篇布局”。

回首历史,展望未来,“小康社会”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寄托了中国人民长久的期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伴随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步伐,我们走过了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的光辉历程。按照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当下,全国人民正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奋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跨越梦想,成就未来,全面小康即将成为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