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理疏导如何有效应对矫正对象的负面心理

心理疏导如何有效应对矫正对象的负面心理

时间:2022-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正常的猜疑人皆有之,不属于心理问题。矫正多疑的措施,一是消除成见。心理疏导者要鼓励矫正人员从自己身边人做起,主动和他们交心。社区矫正心理疏导工作者,在对待有敌对倾向矫正人员时,首先要澄清心理疏导者是以平等个人在和矫正人员相处,以减缓和消除他们对心理疏导者的敌对情绪。心理疏导者要引导矫正对象从“关心自己”走向“关心他人”。
心理疏导如何有效应对矫正对象的负面心理_心理疏导技术

【对有悔罪心理的矫正人员】

社区矫正人员具有“悔罪”感,是社区矫正心理疏导工作比较好的起点。心理疏导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这个“切入口”,与矫正人员充分沟通他们的过往行为对他人的“罪”在哪里,现在自身的“悔”又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悔”包括“反省”的成分,引导矫正对象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联系实际进行“反省”,尽可能促成矫正人员发现自己,并且产生突破自己的愿景。这会极大地加快他们的矫正进程、提升其矫正程度。

【对有多疑心理的矫正人员】

多疑与猜疑不同。猜疑只是一般的怀疑,这种怀疑有可能毫无道理,纯粹是神经过敏所致,但也可能有一定道理并符合客观事实。正常的猜疑人皆有之,不属于心理问题。多疑则是猜疑的极端状态,绝大多数都是无端生疑,不仅在量上表现为更多的猜疑,而且在质上属于毫无根据,纯粹是为了证明成见、偏见或者是表现自己心理脆弱,对各种刺激过于敏感的猜疑,是心理失衡的表现。社区矫正人员因为自身的“错误经历”,很容易对周边情境产生怀疑,感觉有很多眼睛盯着他们,容易演变成多疑的心理问题。

矫正多疑的措施,一是消除成见。对人有成见,就必定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猜测人的一举一动,并使之纳入成见的轨道,与成见对号入座,这样,无端怀疑就必然滋生。如果消除成见,客观地去看待人的行为,就能进行冷静的分析,实事求是地去处理诱发情景。社区矫正人员的对人有成见,实际上首先来自对自己的“不正确认知”,所以,要帮助他们走出自我小世界。

二是主动交心。多疑心态多由误解和搬弄口舌引起,如果能及时与怀疑对象开诚布公地交换看法和意见,则常能使人相互理解,误解也就能消弭,搬弄口舌时有可能出现的不实之词也会不攻自破,从而使人释然于怀,多疑心态顿失。心理疏导者要鼓励矫正人员从自己身边人做起,主动和他们交心。

三是胸怀宽阔。多疑的人往往心胸狭隘,容不得别人的冷淡、议论。其实,别人不可能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都对自己热情如火,任何人也都不可避免地要被人议论,如果时时事事都耿耿于怀,那就无法轻松地生活。实际上,大可不必处处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言行表情,只要胸怀宽阔,凡事洒脱一些,对人不斤斤计较,不处处苛求,待人以善、以情,则势必会受人尊重、受人喜爱,这样,即使有隔阂也很容易消除,多疑心态就会逐渐得以消除。社区矫正人员最不能释怀的是自己的人生遭遇,如果他们将自己所犯错误理解为“命运不济被发现”,那么“胸怀”两字无从谈起。所以,心理疏导者首先要引导社区矫正人员认识到今天的结果不是命运不济,而应承担责任,有所担当是走向未来的基础。

【对有敌对情绪的矫正人员】

具有敌对心态的人,在相安无事、诸事顺利和心情愉快的时候则如常人。

敌对与攻击不同。攻击是指对他人的有意侵犯和破坏行为,程度则有轻有重,从语言上的谩骂到行动上的暴力,都属于攻击的范畴。当然攻击有时也可以是间接的,因慑于攻击对象的权势或碍于自己的身份不便直接攻击,于是就把攻击方向转向不相关的其他人或事物,即把愤怒情绪通过谩骂、暴力发泄到其他人身上,或通过捣毁、破坏发泄到其他事物上。敌对则只是一种敌视、对抗的情绪状态,仅处于攻击行为的潜在状态,即一般仅限于攻击欲望而不转化为攻击行为,尽管敌对有时也有非难举动,但非难只是设置障碍,与攻击的进攻性、侵犯性不完全相同。如果社区矫正人员把自己的遭遇解释成“社会不公(为什么别人没事,我有事?)”,他们可能会产生对社会人群的敌对情绪,尤其是对国家公职人员或者任何代表政府意志的人员,包括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矫正敌对的措施,一是要消除偏见。在人际交往中,不要戴着有色眼镜曲解他人的态度,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认为他人的言谈举止都有敌意,凡事要多从正面去理解,恶意伤害别人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即使是恶意伤害,只要平心气和地加以处理,也必定会使伤害者汗颜而有所收敛。社区矫正心理疏导工作者,在对待有敌对倾向矫正人员时,首先要澄清心理疏导者是以平等个人在和矫正人员相处,以减缓和消除他们对心理疏导者的敌对情绪。其次,要运用心理疏导技巧,让对方看到自己的非理性情绪正在对他自己产生负面影响,鼓励他们重新评估自己和环境的关系。同时,鼓励他们也不要以自身的好恶取舍他人,要懂得人的兴趣、需要、性格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对与自己好恶相左的人都看不顺眼,则势必会把自己孤立起来而成为孤家寡人。因此,一定要尊敬他人、理解他人,只有这样,他人才能尊重自己、理解自己。

二是要热情待人。人与人是平等的,不管他人才智、性格、地位、名声如何,都应该与之热情相处,任何形式的轻视、蔑视、歧视和敌视都是造成敌对状态的温床。只有热情待人、悦纳他人,他人才能热情待己、接纳自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酬的,因此一定要在人际交往中逐步学会互相包容、互相谅解、互相支持、互相协助,并逐渐习惯和适应这种交际方式,使敌对情绪渐趋淡化、消弭。心理疏导者要引导矫正对象从“关心自己”走向“关心他人”。

【对有自卑心理的矫正人员】

自卑是指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自卑的人常常情不自禁地过分夸大自己的缺陷,甚至毫无根据地臆造出许多弱点,还总爱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不能冷静地分析自己所受的挫折,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过失,不能认真地思考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也不能客观地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致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失去自信心,对那些稍加努力完全能够完成的任务也轻易放弃。

自卑感并不是时时处处都会产生,其情景性仍然是明显的。自卑感通常产生于失败的体验之后,尤其是经历过多次失败,往往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就会对这种失败耿耿于怀而难以自拔,失去自信,从而把失败归咎于自己的无能。自卑感也产生于别人消极的评价,尤其是这些消极评价来自于有举足轻重的权威人士时,如家长认为某个孩子不会有出息、教师认为某个学生难有作为,这些孩子和学生就会把这些消极评价转化为自我否定评价,从而丧失信心。虽然由于以上情景产生的自卑心理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以致在这段时间内沉默寡言甚至自暴自弃,严重影响人际交往和活动范围,但在这种诱发性情景不出现的大多数时间里,自卑心理并不会时时作祟,有自卑倾向的人同样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参加各种活动。

社区矫正人员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特别是之前曾是“中心人物”的矫正人员在他们必须要面对原来的生活圈的时候。比如,本来是在领导岗位的人员,他们害怕面对曾经被他们领导的人群,最好是重建一个生活圈。自卑心理驱使他们做出很多自我掩饰的异常行为,比如对肢体感受特别敏感,会借口身体不好而不愿意出门,什么偏头痛、怕风、皮肤不好、胃不舒服等等,弄不好还会“弄假成真”,心理疏导者要能区分并加以引导。

自卑与自我排斥不同。自我排斥是一种不能接受自身(即自我)的观念,是对自己全方位的否定,没有明显的情景性;自卑则是对自己的偏低评价,尽管也有自我否定倾向,但仅局限于某些方面(如能力、容貌等),且有明显的情景性。自卑也不同于自责,自责可以是正常心理现象,如因个人的缺点或错误而感到内疚;也可以是病理性改变的严重异常心理现象,如对一些并不严重的缺点或失误出现罪恶感,对它念念不忘并要求给予惩罚或自罚,常见于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而自卑则既不是正常心理现象,也不是具有病理性改变的严重异常心理现象,而只是在某种情景下心理失衡的一种表现。

矫正自卑的措施,一是要努力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任何人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长处,也有短处。一无是处的人是不存在的。如果只专注于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势必会忽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看不到自己存在的优势。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去发现蕴藏着的优势,才能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社区矫正人员通常长处和短处都相当明显,心理疏导者要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并能够扬长避短地走好他们的人生道路。

二是要不断地体验成功。能力再差的人,只要把期望值定得适当一点,不要好高骛远,凡事从小从低做起,确保首次成功,然后逐步加大期望值,以取得成功为前提,这样不断地体验成功,自卑心理就必定会慢慢消除。很多社区矫正人员可能需要重新规划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生活,把已经发生的事情当作一场学习,勇敢向前走是他们要真正面对的。

三是通过补偿作用“以勤补拙”和“扬长补短”。“以勤补拙”是指勤奋能够弥补笨拙。尽管自卑者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只要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勤奋地学习,就一定能克服种种困难,取得同别人一样的效果。

【对意志消沉的矫正人员】

消沉与委顿不完全相同。委顿虽也表现为精神不振,但同时也伴有躯体异常疲乏,且常由躯体过度疲乏引起,委顿持续时间也较短,通常情况下不属于心理问题;消沉则与躯体疲劳无关,常由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造成,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长此以往,还会达到“心死”的程度,这不仅会演变为各种心理疾病,而且也会因厌世而出现自杀意念。

少数社区矫正人员可能会发生这样的心理变化,特别是那些因社区矫正而身份地位和生活情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人员。

矫正消沉的措施,一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抱负,失去这些就等于失去了生活的支柱和奋发的动力。“哀莫大于心死”,“心死”就是失去了理想、信念和抱负,就是失去了生存的希望;而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抱负,心中就有所寄托,就有了生活的目标。当然,理想、信念和抱负应该是现实的,是经过努力和奋斗可以实现的,是在努力和奋斗中能体现人生意义的,那些猥琐鄙俗的或者好高骛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信念和抱负,到头来只能诱发消沉心态。社区矫正心理疏导工作者要高度关注消沉矫正人员的背景资料,勾画出他们的“成败”经历,在疏导中对他们的价值观偏差予以揭示,只有从他们内心的自我认同感角度真正触动了他们,他们才有可能走出心理怪圈,真正产生重新做人的感觉。

二是要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顽强的意志力不是天生的,是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出来的,是在千百件小事的锻炼中逐步培养起来的。为此可制定和执行切实可行的自我锻炼的计划,如生活计划、学习计划、工作计划、体育锻炼计划等。只有培养了坚强的意志,才能遇 到挫折而气不馁、心不灰,才能总结经验教训,调整行动而坚定地奔向奋斗的目标,从而避免消沉情绪或迅速控制、摆脱消沉心态。出现消沉状况的矫正人员,需要心理疏导者一段时间的精神陪伴,来树立和强大他们的意志力。

【对有焦虑症状的矫正人员】

我们通常说的焦虑,用心理学来说是期待性焦虑,是指担心即将发生的事件会出现最坏的结局,时刻等待不幸的到来所表现出的消极心态。等待着坏结果的到来,当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社区矫正人员等待着的坏结果是什么呢?有没有可能把坏结果变成正常的结果,甚至有没有可能创造一个好结果呢?这是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的方向。

期待性焦虑的情景性与经常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强的某些活动相关。在从事这些活动之前,由于存在着挫折感,主观上就会认定这些活动可怕并构成威胁,从而引起紧张不安、担忧害怕的期待性焦虑。例如考试屡屡受挫的学生,在考试前夕甚至离考试还有相当一段时间,就会显得紧张、焦躁、害怕,时时处于恐惧状态之中,致使注意力难以集中,无法进行正常的迎考复习。但从事这些活动为期遥远,则不会出现相关的期待性焦虑。这些活动发生以后,时过境迁,期待性焦虑也会烟消云散。而在其他各种活动中,则不会出现期待性焦虑。社区矫正人员还不同于考试屡屡受挫的学生,他们不是屡屡受挫,而是遭遇“重大挫折”,他们所焦虑的未来结果,实际上很可能是一个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情境,是他们的认知在起负向作用。心理疏导工作人员要帮助矫正对象观察到自己的认知,并引导他们建构新认知。

期待性焦虑是一种心理问题,它和在各种活动中出现的正常焦虑不同。正常的焦虑人皆有之。引起焦虑的刺激即使反复出现也可逐渐适应而最终不再引起焦虑,至少可以由于逐渐适应而减少焦虑反应。例如经常参加考试的绝大多数学生,并不会引起明显的时刻等待考试失败到来的焦虑反应;而期待性焦虑则对引起焦虑反应的活动难以适应,且有越演越烈的倾向,同时对活动的细枝末节也极为敏感,以至于终日烦躁不安而难以自拔,使人失去一切情趣和希望。

矫正期待性焦虑的措施,一是要增强自信心。缺乏自信心,势必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为黯淡的前景所困扰而处于过高的焦虑状态;如果肯对未来和即将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就能逢山开路、逢水架桥,就会相信没有闯不过的关隘。当然,这也需要强化与所从事的活动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并做好充分准备。

二是避免自尊心过强。自尊心过强,就会把什么都看得过重,生怕受人轻视或讥笑,往往患得患失,会为尚未发生的困难担忧不已。只要凡事尽最大的努力,作最坏的打算,就能处之泰然,安之若素。

三是期望值不要太高。期望值过高,脱离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势必会造成根本无法消解的压力,也无法达到目标。期望值应该与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相适应,或者稍微超越一些,但这种超越只能在于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限度之内。只有这样,才能心平气和地去对待即将从事的活动,才能消除期待性焦虑。

有些矫正对象可能还有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并非由焦虑刺激引起的或不能用焦虑刺激合理解释的,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同时伴有明显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神经症。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

精神性焦虑即为焦虑的情感体验。其通常表现是既无确定对象又无具体内容的焦急、忧虑、紧张不安和害怕,或反复呈现不祥预感,似乎大难将临、祸在眉睫,但又说不清具体原因,常常表情紧张,双眉紧锁。有些比较敏感的社区矫正人员在初始阶段,可能会出现焦虑症。

躯体性焦虑即为运动性不安和因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出现的躯体症状。运动性不安表现为搓手顿足、坐立不安、往复徘徊。躯体症状则表现为口干、吞咽困难、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腹胀、胸闷、吸气困难、过度换气、心悸、心前区不适或疼痛、早搏、颈部血管搏动感、尿频、尿急、阳痿、性欲冷淡、痛经、月经紊乱、耳鸣、视力模糊、周身不适、头晕及晕厥感等。

焦虑症可分为急性焦虑症和慢性焦虑症。

急性焦虑症又称惊恐障碍。惊恐发作突然,但并非由重大事件刺激引起,即无明显诱因或虽有诱因但无危险,事先不可预测,一个月内至少惊恐发作3次,每次通常为5 -10分钟,或者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发作时明显影响日常活动。其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突然惊慌恐惧,并迅速达到高峰,具有强烈的失去自我控制感、大祸临头感、发疯感、窒息感、濒死感,且至少伴有下列症状中的4 项:(1)心悸;(2)呼吸困难;(3)胸闷、胸痛、胸前压迫感或不适感;(4)喉部堵塞感;(5)头昏、头晕或失去平衡感;(6)手脚发麻或肢体异常感觉;(7)阵发性发热或发冷感;(8)出汗;(9)晕厥;(10)颤抖或晃动。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但在发作间隙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发作一般不超过1小时即可自行缓解。

慢性焦虑症又称广泛性焦虑。常无明显诱因,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和烦恼为特征。焦虑情绪体验持续6个月以上,一次发作在至少数周内(通常为数月内)的大多数时间存在焦虑症状,发病期间工作、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焦虑症的矫治办法:

(1)自我监测。让患者记录每天焦虑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症状表现及其严重程度,并自我鼓励只要有治愈疾病的决心和信心,焦虑症必将得到控制和彻底治愈。

(2)倾听诉述和解释。以耐心和同情的态度倾听患者的诉述,是对患者莫大的安慰;通过解释让患者了解焦虑症的性质及其临床表现,以平复其紧张的心理状态,切断因自我强化而可能导致的恶性循环。倾听和解释都是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手段,常能使病程较短的焦虑症患者的病情得以缓解。

(3)自我松弛训练。各种松弛精神和肌肉的方法均可。其中最简便的是胸、腹式呼吸交替训练。其方法为:平卧在床上,头下垫枕头;两膝弯曲并分开,相距约20—30厘米;两手分别置于胸部和腹部;用意念控制呼吸,先吸气并隆胸,使意念停留在胸部上,此时置于胸部上的手会慢慢随之升起,然后呼气,再吸气并鼓腹,使意念停留在腹部上,此时置于腹部上的手会慢慢随之升起,然后呼气……这样反复交替训练,不断体验胸、腹部的上下起伏,以及呼吸时的全身舒适轻松的感觉。每天1—2次。

(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对惊恐障碍效果明显,如立即肌注或舌下含化氯羟安定(罗拉西泮),或使用阿普唑仑等其他抗焦虑药物,以减轻焦虑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控制惊恐发作。但对广泛性焦虑,药物不是首选手段。

【对有忧郁恐惧症状的矫正人员】

忧郁是指忧愁郁闷的消极心境。忧郁主要表现为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自怨自艾、沉默萎靡,常给人一种心事重重的感觉。忧郁是一种带有弥散性特点的消极心态,尽管忧郁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即其发生通常都有明显的客观原因,例如受到不公正待遇甚至歧视,学习和工作力不从心,生活中遇到重大挫折或变故等。但由于其产生也受主观心理条件制约,如性格孤僻、怯懦、悲观的人容易在一定的情景中导致忧郁,因而忧郁心理问题一旦发生,情景的阴影就会伴随相当一段时间,这样忧郁也就会维持一段相当时间而难以消除,以致常使人感到忧郁是如此之沉重,如此之悠长,如此之广阔,如此之深刻。

忧郁与作为心理障碍的情感低落、情感迟钝、情感淡漠等不同。忧郁仅表现为愁眉不展、忧心忡忡等情绪低落;情感低落轻则虽可表现为似忧郁样的情绪低落,但自感前途灰色、度日如年、人生毫无情趣,重则可表现为悲观绝望、毫无生趣、自卑自罪、度日似年,甚至可能出现自杀的意图;情感迟钝则表现为对本来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刺激表现平淡,并缺乏与之相应的内心体验,属于细微情感逐渐丧失的范畴,如对亲朋好友变得不关心、不体贴;情感淡漠是情感迟钝的恶性发展,表现为对外界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面部表情平淡呆板、冷漠无情,即使生离死别、久别相逢也若无其事,无动于衷。

矫正忧郁的措施,一是要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万事如意”只是一种良好的主观愿望,事实上“万事”都各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逻辑规律,都按主观意愿“如意”发展是不现实的。人之逆境十之八九,又怎能“万事如意”?况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挫折未必就是坏事,只要处事达观,即使已是“山穷水尽”,也必定会出现“柳暗花明”。

二是要善于疏泄消极情绪。当忧郁情绪无力自行摆脱时,千万别锁在心中,而应该想方设法予以疏泄,如可向亲朋好友倾吐内心的苦恼,以求得安慰、理解和同情。正如培根所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三是要多参加群体活动,使自己的情绪状态不断受到充满生机、洋溢欢乐的集体氛围所感染,通过潜移默化控制和消除忧郁情绪。

恐惧症也称恐怖症,是一种对外界特定处境、物体或在与人交往时产生不合情理而又异乎寻常的、强烈的恐惧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不必要的回避反应的神经症。有些社区矫正人员可能会陷入“恐惧症”。

恐惧症临床表现的中心症状是恐惧。这种恐惧反应可从轻度的紧张不安直到极其强烈的恐惧,甚至惊恐发作,继发于恐惧症的惊恐发作是恐惧症的严重表现。同时伴有心慌、脸红、出汗、颤抖等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症状。由于担忧恐惧刺激物或情境的出现,常有期待性紧张不安和焦虑,能避则避。而恐惧刺激物或情境一旦出现,则极力逃避。

恐惧症的诊断要点为:一是有明确的外在性的恐惧刺激,且明知对恐惧刺激的恐惧反应是不合情理、不切实际的,即与引起恐惧反应的实际刺激不相称,知道引起恐惧反应的处境、物体和社交过程对自己往往并无伤害或威胁,也知道别人并不会为此而引起恐惧反应,但难以摆脱。二是发作时常伴有心慌、脸红、出汗、恶心、头晕、颤抖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三是对引起恐惧反应的处境、物体和人际交往极力采取回避态度,尽管也知道回避是不必要的,但仍反复出现,无法控制,因而常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若所恐惧的对象为非外在性,如对疾病或畸形的恐惧,则不能诊断为恐惧症。

恐惧症的矫治:

认真倾听患者对病情的诉述,准确地把握住患者第一次发病的情景,分析患者性格特点与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找出导致疾病的不良条件反射方面的原因,并加以安慰。必要时可陪同病人面对其所恐怖的对象,让其观察、体验医生的正常反应,并鼓励其也作出正常的反应。

让患者学会通过系统脱敏法进行自我治疗。目的在于消除恐惧刺激物与恐惧反应的条件性联系,并对抗回避反应。系统脱敏可通过默想(想象)脱敏或情境脱敏来实施。默想脱敏是在心里想象引起恐惧的事物或情境,以此代替引起恐惧的实际事物或情境的呈现或展示。其过程为:(1)将引起恐惧的事物或情境根据其刺激的强烈,即根据它们引起恐惧的严重程度,由低到高逐级分类;(2)舒适地坐在沙发上或躺在床上,微闭双眼,想象引起较弱恐惧的最弱刺激,同时放松全身肌肉,直至恐惧感接近消失;(3)由低到高逐级想象引起较强、更强恐惧的较严重、更严重刺激,同时配合肌肉放松,以逐渐增强对恐惧刺激的耐受性,直至恐惧反应完全消失为止。例如在治疗不洁恐惧症(洁癖)时,可让患者先想象自己在触摸家中容易产生不洁恐惧的器具,例如便器、桌子易积尘处等,在产生恐惧反应时,令自己放松肌肉,并设法引起对这些属于自己的器具的亲切感情;再想象自己在商店里买东西触摸柜台、在乘公交车时触摸扶手的情景,当这些刺激引起恐惧时,即令自己继续放松肌肉,并逐步产生其他人在这种司空见惯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的正常的情绪反应;最后想象自己的手和衣服被污物弄脏,并不断地放松全身肌肉,告诫自己不必紧张,没什么大不了的,谁都有可能弄脏手和衣服,至多是洗洗手换换衣服而已。这样循序渐进,不洁恐惧也就能得到控制。情境脱敏是用引起恐惧反应的实际刺激去代替对这些刺激物的想象,也就是实际去接触引起恐惧的事物或情境,同时伴以肌肉放松和愉快情绪反应,以克服恐惧情绪。情境脱敏过程与默想脱敏一样,所不同的只是实际刺激物引起的恐惧更为现实,也更为强烈,因而更难忍受,也更难克服,然而恐惧一旦消除,其疗效也更为理想。

如果恐惧症患者伴有抑郁症状,则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丙咪嗪、氯丙咪嗪等三环抗抑郁药或苯乙肼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恐惧症伴有的焦虑症状,必要时也可服用氯羟安定等抗焦虑药。但药物只能减轻、解除恐惧反应或境遇性焦虑状态、继发性抑郁状态,并不能消除特殊刺激物和恐惧反应之间的条件性联系,也不能摆脱因恐惧引起的回避反应。因而要彻底治愈恐惧症,还是需要依靠系统脱敏法、满灌疗法、计划实践法等行为治疗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