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扩散核心效应,筑建文明体系

扩散核心效应,筑建文明体系

时间:2023-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狮山“树本”工程就是南海提升公民素质、筑建文明体系的一个典型。这就使“树本文化”成为支配和推动政治、经济、社会和道德整体文明的核心引擎。
扩散核心效应,筑建文明体系_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

第四节 扩散核心效应,筑建文明体系

核心价值观是价值体系的内核,它由里向外扩散和渗透,支配、统摄价值体系的各个层次。伦理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它依据核心价值观确定伦理道德准则和审美观念,其功能在于影响人们的伦理道德和审美,也影响其他几个层次的价值观;政治价值观依据核心价值观确定政治上层建筑的价值意识,其功能在于指导政治制度的设计、调整和改革,并影响外层价值观;经济价值观依据核心价值观确定生产关系的价值意识,其功能在于指导经济制度的设计、调整和改革,并影响最外层的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依据核心价值观确定公民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保护和美化自然环境等,其功能在于确立公民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守则等。[3]核心价值观正以其统领伦理、政治、经济、社会价值观的核心作用,影响着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形成。从总体上,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划分为基层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核心价值观两个层面,基层核心价值观是实践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同时又是形成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基层核心价值观同样统摄和支配着基层伦理、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具有扩散的效应。基层核心价值观因其作为所有价值观中为人们所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普遍价值观,以及具有基层的广泛接受和传统土壤而成为进行公民整体素质提升的基础,因其具有核心扩散的效应而能够成为建构现代文明体系的基点。南海文化引领公民素质提升,就是从基层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打造开始,通过文化品牌和文化工程的实施,来进行公民的现代城市意识、现代公共精神的培育,建构社会诚信体系和文明体系。狮山“树本”工程就是南海提升公民素质、筑建文明体系的一个典型。

其一,深入挖掘核心价值内涵,将其与现代社会的整体系统结合起来,构建以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现代社会文明价值体系。

狮山“树本工程”以“树本文化”为内涵,将“树本善堂”的慈善理念进行扩散,形成“仁爱、奉献、承担、互助、共享”理念。以树木的成长为喻,通过树木的生长过程来建构“树本文化”的价值体系,认为树木的成长既受到土壤、空气、根系的哺育,同时成才后又不忘反哺大地:树叶释放氧气,叶落归根后化作养料;树冠遮风挡雨,为炎夏带来荫凉;树根深扎土壤,紧紧地护卫着大地母亲。个人和企业因社会的哺育而成长成才,同样他们成长成才后也理应要反哺社会。这种反哺,就如同树在大自然的生长一样,是一个“系统”,因此,“树本文化”就涉及自我、自然和社会的整个系统,要求干群树立和培养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意识。对自然资源要珍惜、保护。对社会,在校学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精英要更积极地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而广大群众则要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对于弱势群体和有困难的群众,则要培养其自信心,增加其开放度。自我作为行动的主体,应不断提升自我,并培养与狮山共同成长的态度和意识。“树本文化”正是通过这一系统来培养基层群众树立乐善好施、反哺社会、互助互爱、珍惜资源的市民共识,实现“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目标。力图通过“树本”过程的开展,让尽可能多的群众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参与的个人在活动中完成自身的责任,实现个人提升;让参与的企业在活动中履行社会责任,凝聚企业文化;让政府在主导的过程中,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过渡,履行政府职责,推进狮山各项建设。这就使“树本文化”成为支配和推动政治、经济、社会和道德整体文明的核心引擎。

其二,构建公民素质教育和社会文明提升整体工程,将以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筑建的文明价值通过各项具体的社会提升工程来落实。

狮山“树本工程”秉持着“共建共享”的文化精神,将这一精神落实到教育、就业、民生、慈善、文化和社会管理的各个子工程中,从而使基层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各个领域带动狮山社会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文明程度的提升。其具体做法如下。

1.教育工程

针对在校学生,开展镇情教育,由教育、宣传、团委、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一系列青少年成长特点的教育活动:编印狮山镇情教育小册子,建立一批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村(居)群众开展“八进村(居)”、文化下乡等活动,对村(居)群众进行法律、卫生健康、公民道德、家庭美德、家庭教育等的教育熏陶,提高村(居)群众的整体素质。

2.就业工程

围绕镇委、镇政府“以园带村”战略,通过做强做实园区,使农村在项目引进、市政建设、环卫管理、小区安全建设、富余劳动力就业等方面接受园区的辐射,从而带动农村的发展,达到“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目的。加快推进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步伐,加强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政府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或直接补贴到企业,用于鼓励企业招收本地劳动力。依托镇内院校等资源,镇财政投入一定资金,探索建立镇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促进职工队伍素质的提升。

3.民生工程

积极推进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及门诊基本医疗制度,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落实最低生活保障、临界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4.爱心工程

通过开展结对帮扶,建立公职人员挂钩联系帮扶困难群众机制,组织商品拍卖、义卖、慈善募捐等活动,筹集壮大帮扶资金,关爱帮扶困难职工、困难群众,以弘扬狮山人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互助互爱的时代精神,使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同时,积极培育以“义工联”为主体的社会团体机构,更好地发挥义工联作用,吸引更多社会团体关注和参与社会服务,大力倡导义工精神。

5.文化工程

以文化艺术节为重头戏,开展一系列具有狮山特色的文化建设活动,深度打造文化狮山。在总结提升基础上,精心策划、认真办好第三届文化艺术节,要通过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大力宣扬“仁爱、奉献、承担、互助、共享”的“树本”精神,提升广大干部群众文化素质,培育狮山文化底蕴,提升狮山文化品位。

6.固本强基工程

由镇组织办牵头,针对机关、农村及社区各级党员干部队伍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党员干部培训教育计划和人才成长计划,加强各级干部队伍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为狮山镇各项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推进村组务公开,健全和完善农村“阳光议事”制度,大力推动城市和农村社区建设进程。

正是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狮山让文化跳出了一般的文化活动的理解,而回归到文化最广泛的定义,它是一种精神和灵魂,统摄着政治、社会、经济和伦理的整体文明。狮山正是以这种精神,筑建了现代城市文明的价值体系。狮山的经验富有启发意义:现实中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创建活动,社会不同部门争相开展活动,尽管都打着道德和文明的名义,但是各种活动缺乏内在的灵魂,犹如碎玻璃散成一地,无法成为凝聚社会全面提升的力量。也正因为没有内在的灵魂,走马观花,沦为形式,非但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力,反而滋生各种形式主义的弊端,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公民素质的提升,现代文明的打造,其本质是一种现代精神的培育。人有神则周身有力,现代文明体系的构建也必须以某一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狮山以“树本”为核心,统摄着社会全面的转型和提升,正是抓了精神根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