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阅读推广组织系统是什么?

阅读推广组织系统是什么?

时间:2022-02-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体制,在具体部门、行业和实体性工作中,主要指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是维持和保障组织运行的机构和制度。国家行政部门制定政策并投入资金,从宏观上规定阅读推广工作的总目标、总方针。图书馆承担阅读推广的业务性指导和文献资源建设任务。传媒机构在宣传和大型阅读推广工作上,承担主办人责任。政府部门、图书馆、协会和民间机构在这项工作中的投入,是不图任何回报的。
体制建设_全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研究

体制(System)在词典中解释为: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及其相应关系的制度(特指组织形式)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体制,在具体部门、行业和实体性工作中,主要指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是维持和保障组织运行的机构和制度。

图书阅读推广工作,作为国家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项具体工作,是由文化行政部门和出版发行单位、图书馆、社会各阶层机构共同完成的一项社会公共文化事业,其目标是倡导并形成全民阅读,构建学习型社会,满足国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这项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其体制的核心内容,即国家领导、文化行政和事业机构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性工作。

体制是管理机构(或组织格局/结构)和管理规范(或规则)(这个组织为实现某种管理功能而进行运作的规则)的结合体或统一体。不同的管理机构和不同的管理规范相结合就形成了不同的体制。阅读推广工作的体制主要包括:组织系统、制度系统、资源共享系统和评价反馈系统四个方面。

1.1 组织系统

组织一词有两种含义,从狭义上说,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而形成的集体或团体。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比如:青年团组织、工会、企事业、阅读协会等。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在现代生活中,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组合形成的人群集合,组织中的各类人群,围绕相同目标,在不同的层级或阶段、领域或范围,结合自身的特点和职能,运用不同方式方法,开展相关社会活动。

阅读推广组织系统是广义上的组织,它是以政府为主导、图书馆为主体、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开展社会文化活动的组织。这是由多种机构组成,各有侧重又协调联动的合作组织。阅读推广组织机构的关系如图3-1所示。

图3-1 多种机构共同开展阅读活动的模式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阅读推广是该组织系统的核心工作。政府机构在其中承担政策支持和公共文化事业(各类图书馆开展工作的)经费保障责任,发挥着领航方向、调控效果的作用;传媒机构是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操作平台,发挥着工具性、技术性的作用;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是阅读推广中的主体力量,发挥着业务指导、效果评估的作用。出版商和书店作为与阅读产品最亲缘关联的工商组织,在阅读推广中既承担着一份社会责任,也收获着由此带来的经济收益;协会和民间组织则是纯公益性组织,为推进社会文明进程发挥着助推作用。

如此形成的阅读推广组织系统,能够形成上下联动、各尽所能、共同发力的良好效应,推动阅读推广工作的蓬勃开展、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

1.1.1 阅读推广组织系统的特点

(一)目标一致性

虽然阅读推广组织系统是由多种机构组成,但阅读推广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公益性文化事业,不存在利益争夺问题。各机构工作的目标非常一致,就是让国民积极阅读、有效阅读、快乐阅读,为形成全民阅读氛围,建立学习型国家而努力。在这个系统中,有主导性的政府机构,有主责性的图书馆机构,有责益双兼的出版销售、传媒机构,还有全公益性的协会和民间机构。目标的一致性让阅读推广工作方向明确、效果良好,各种社会机构在充分有效地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同时,也能促进自身发展,或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与美誉度。

(二)权责明确性

在阅读推广体制系统中,各种机构分工明确,责权清晰。国家行政部门制定政策并投入资金,从宏观上规定阅读推广工作的总目标、总方针。图书馆承担阅读推广的业务性指导和文献资源建设任务。传媒机构在宣传和大型阅读推广工作上,承担主办人责任。出版商和书店在开展经营业务的同时,也主动参加与自己业务相关的阅读推广活动。协会和民间组织,完全是自发的尽一份社会义务。总之,各种机构以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为前提,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开展卓有成效的阅读推广工作。

(三)关系联动性

在阅读推广工作体系中,各种机构从来就没有独立地开展工作,而是紧密协作,联动互动。比如,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常常与出版社、书店联动,以“好书”的出售与助读联姻,推介新书,推动阅读;也常常与传媒机构合作,扩大阅读推广活动的规模和社会效应;还会与协会和民间机构合作,把阅读推广活动推向深入。关联性把阅读推广工作当作一项社会工程推进,有整体效应;互动性把阅读推广工作向深层次推进,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四)工作专业性

阅读推广工作,是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具有专业性特征。图书馆应该是阅读推广工作的主体,也是阅读推广体系中最纯粹的职能机构,这项工作开展的效果,能直接影响图书馆业务的发展。所以,图书馆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各种机构的阅读推广工作,以主人翁的角色,以娴熟的技术和高超的专业能力,让各机构的阅读推广活动达到最佳效果。这个过程中,图书馆也会获得自身业务进展,提高自身社会影响力。

(五)性质公益性

阅读推广工作是以倡导公民自愿阅读为目标,进而让社会形成文明之风,其性质是公益性的。政府部门、图书馆、协会和民间机构在这项工作中的投入,是不图任何回报的。即使是传媒机构和出版社、书店,尽管其动机中有扩大经营销售的愿望,但不会也不能以投入与收入之比例来衡量工作绩效。更多的时候,他们是从机构的社会责任、社会影响来规划或参与活动。而他们的收益是通过扩大影响、提高美誉度而间接实现的。

综上所述,阅读推广制度体系中各种机构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通过互动配合将阅读推广工作有效开展。当然,各自在阅读推广工作中承担的职能和发挥的作用也是有所区别的,下面将分别展开论述。

1.1.2 阅读推广组织系统的构成

(一)政府机构

政府机构在阅读推广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为提高国家或本地区国民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各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阅读推广工作的规划、组织和领导。美国前总统里根、克林顿曾分别签署文件,确定美国“读书年”和发起“美国读书运动”;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政府积极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活动,通过颁布《日本儿童阅读推广法》,设立儿童读书节,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儿童读书环境,来促进儿童阅读工作。中国政府于1997年发布通知,明确提出“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战略”;201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将每年12月规定为“全民读书月”。中央政府主要通过法律法规的确立、阅读推广运动的倡导、政府资金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从全局角度对国家阅读推广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宏观领导。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的阅读推广活动予以领导和支持,主要从文化教育职能角度,规定行业行政部门具体工作和任务。中国内地的“深圳读书月”、“东莞读书节”、“苏州阅读节”、广州“南国书香节”、江门“侨乡书香节”等都是由政府组织的规模较大效果良好的阅读推广活动。2008年4月,中国台湾地区各县政府及图书馆代表签署《阅读宣言》,倡导社会阅读;台北市政府自2003年起推行“儿童深耕阅读计划”。香港特区政府相继推行了“阅读城建设工程”、“一生一卡”计划、“儿童及青少年阅读计划”、“自在人生自学计划”等阅读推广计划,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努力使香港变成“阅读之城”;澳门的政府施政报告中,每年都将推广阅读文化作为本年度政府施政的重点之一。

新闻出版、工业信息、文化、教育等行业行政管理机构,在政府领导下,结合各自职能和领域,组织开展本行业的阅读推广工作,从不同方面落实政府阅读推广政策。由美国ALA的公共计划部门提倡并发起的“一城一书”(One Book One Community)活动的目的是在全美社区推广阅读活动,使社区关系更加融洽。2011年2月,中国文化部、财政部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新闻出版总署每年向青少年推荐100种优秀图书,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台湾文建会于2000年9·21震灾后主办“永续书香欢喜情——灾后心灵重建工作”计划,目的在于希望透过阅读、文学及艺术的治疗效果抚慰灾区居民的心灵创伤。台湾教育部门为了大力倡导儿童阅读,自1996年起,将课外阅读指导列入国民小学标准课程中,同时,确定4月2日为儿童阅读日,期望能从小培养民众阅读的习惯。2000年推动高级中等学校班级读书会;且自2000年至2003年,针对幼稚园及国小学童规划为期3年之“全国儿童阅读运动实施计划”,希望能培养儿童阅读习惯。香港的民政事务局专门设立了“图书馆委员会”,规定了其在推广全民阅读的职权范围——“提倡追求知识和爱好阅读的风气”、“鼓励社会人士支持并与各界合力提倡阅读、终身学习和文学艺术”。2004年澳门教育暨青年局投入1300多万元澳币,在全澳中小学全面开展《学校阅读优化计划》,协助中小学改善校内图书馆的空间和设备,资助学校开展相关的工程及购买设备、图书及多媒体资料等,并对积极开展阅读计划的学校提供技术、人力及相关支持。上述行业行政机构所发布的政策、开展的活动,是国家宏观层面阅读推广政策的具体化,也是以本行业内工作职能和特点为基础,有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具体行动。

阅读推广体系中政府机构的阅读推广工作的特点:

(1)权威性

以政策文件甚至是法律法规发布的阅读推广工作要求,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特别是中央政府和国家行业行政部门所发布的政策,是全国范围内阅读推广工作的主导方针;而作为法律法规发布的文件,具有国家权力层面的强制性要求。

(2)宏观性

政府机构是从宏观方面来推动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比如,设立阅读委员会,倡导读书节,实行免费开放等,都需要各级基层政府和行业行政部门、社会组织具体执行。

(3)规模化

由于政策的权威性和宏观性,政府机构所推行的阅读推广活动,一旦开展起来,必然会在全国或地方较大的区域内形成规模效应,可以从社会风气形成角度助力阅读推广工作的深远开展。

(二)图书馆

图书馆是国民阅读推广工作体系中的核心机构,起着主体性作用。在图书馆系统中,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又分别承担着社会阅读和大学生阅读的导航和支撑作用。专业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等,也在自己的位置上分别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1)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是阅读推广工作的有生力量,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提供知识信息、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等重要职责,体现了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是各级政府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在国民阅读推广系统中,公共图书馆始终处于领军者的位置。比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图书中心是全美阅读推广的策划者,负责制定全国性的活动主题并设计部分活动内容,在美国的阅读推广活动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工作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取决于其巨大的发展优势。

①公共图书馆有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文化服务机构,是国家财政支持的公益性事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公共图书馆投入在逐年增加,到2011年底,中国县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已全部实行免费开放。以少儿图书馆为例,截至2009年底我国有独立建制的少儿图书馆91所,财政拨款已达19611.9万元。如此充足的经费,决定着公共图书馆在国民阅读服务中,必然处于优势地位。在国民阅读推广体系中,公共图书馆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主体力量。

②公共图书馆有较好的基础条件

正是由于国家及各级政府的稳定的持续增长的投入,公共图书馆的条件在逐渐改善之中。还是以少儿图书馆为例,到2009年全国91所少儿图书馆建筑面积22.3万平方米,馆藏1950万册,财政拨款19611.9万元,少儿阅览坐席1.8986万个,计算机4407台,电子阅览室面积1.194万平方米,电子阅览室终端2678个。虽然相对于中国儿童的总数来说,人均拥有率还不算高,但各项指标已是相当可观的了。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下多媒体阅读环境中,公共图书馆能够很好地更新设备和设施,适应国民电子阅读、网络阅读和移动阅读的需求。在国家政策资金支持的同时,公共图书馆也常获得社会捐助和资助,这也为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增加了物质基础条件。20世纪80年代末期,英国一些图书馆获得了公共图书馆发展激励计划的基金支持,开始举办一些文学作品的推广活动。如北部的儿童图书节,赫里福郡和伍斯特市图书馆的现代诗歌推广等。

③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

作为各行政区域内最具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一直为当地政府和群众高度重视和关注。首先,各地的历史典籍大多保存在公共图书馆,这是一笔丰富而又宝贵的文化资产;其次,各地政府的财政支出中,每年都会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添置;再次,各地的社会团体和个人会向公共图书馆捐赠最新出版的或收藏的图书。据2011年10月26日至27日在贵阳召开的2011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介绍,2010年全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2884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为61726万册,数字资源总量约600TB,有计算机14.3万台,电子阅览室终端数83124个。阅读推广的前提是文献资源的充足性、丰富性,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个性化阅读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促进公共图书馆的文献建设工作,为阅读推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④公共图书馆有相对全面的读者群

相比较高校图书馆的学术性、行业图书馆的专业性、中小学图书馆的单一性,公共图书馆以其普适性和大众化赢得最广泛、最全面的读者群。上至离退休老年人,下至少年儿童都是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还有本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特色读者群,使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具有面向全体、彰显特色、服务社会、传承文化、娱乐休闲的社会功能。公共图书馆面向特定群体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能产生持续而深远的社会效应。比如,2009年中国图书馆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为主题的“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系列活动,全国各少儿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少儿部围绕12个主旨活动,开展了100余项、3400多场次的阅读活动,参与少年儿童人数达400多万。这项活动,引起媒体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对于重视儿童早期阅读,培养中国青少年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提升未来一代文化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⑤公共图书馆有成熟的阅读推广经验

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都有着较为悠久的办馆历史,有着丰富的服务经验。在日常服务中对读者的需求把握得非常准确,也十分注重收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很有针对性,取得的成效也非常明显。2006年,苏州图书馆在全市开展以“让我的声音陪伴你”为主题的为盲人读者录制有声读物活动,2009年11月,苏州图书馆相城分馆提供了爱心送书服务,并开通热线电话和QQ预约服务,为残障人无偿送书上门。2005年的“送书香到教室”,由高雄市立图书馆赠送图书至资源欠缺之乡镇小学的班级教室,并设立奖项以鼓励阅读。苏州市图书馆和高雄市图书馆分别针对盲人和乡镇小学生的阅读推广活动,正是立足自己的服务职能,有效地拓展了服务功能,深入挖掘了服务潜能,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提高了自身的美誉度。

⑥公共图书馆定期开展活动

阅读推广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工作之一,以读者调查、新书推介和专项活动为主要方式。定期开展专项活动,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创造特色品牌的主要路径。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一直积极推动丰富多彩的读书项目,较知名的如“让我们来谈论它”(Let's Talk About It),目标是激发中学生的阅读兴趣。美国的图书馆协会每还举办一些常规性的读书活动,如全国图书馆周(始于1958年)、中学图书馆媒体月(始于1985年)、美国阅读禁书周(始于1982年)、少年阅读周等还都例行举办一些会议和展览等。定期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有连续性和相承性;每年(届)一个主题,有互补性和侧重点;长期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能形成持久效应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

⑦公共图书馆有保障国民阅读权利的义务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公益事业,其最美好的愿景就是保障和促进所有公民的阅读权利,特别是少年儿童、残障人员、社会弱势群体的阅读权。阅读权就是公民的文化权利之一,也是公民生存的最基本的人权。所以,现在全国各地的公共图书馆不仅实行免费开放,而且特别强调无障碍开放。公共图书馆接待的读者,没有户籍限制,没有贫富区别,没有种族歧视,更不因身体健全与否。相反,要尽力保障少年儿童、残疾人和经济贫困者的阅读权利。

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是一个十分喜欢阅读的群体,他们渴望通过知识获得力量、改变命运,只是受到诸如视力等条件限制,阅读往往成为一大障碍。公共图书馆竭力为残疾人服务,将保障残疾人群体的文化权益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如今大多公共图书馆都建有盲人阅览室,不仅提供大量盲文书籍,还可以在阅览室依靠电脑中的语音阅读器等特殊工具和正常人一样上网查询。贵州省图书馆2008年5月开放的盲人有声读物借阅室,使用面积80平方米,设有阅览座位22个,收藏盲文图书421册、有声读物2000多种,配置盲人专用电脑3台、语音播放器3台、“阳光听书郎”4台。2011年12月12日,国家图书馆与中国残联信息中心共同承担的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通过了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正是存在巨大的资金、资源和服务优势,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一直站在最前沿,履行着领导、组织和具体实施的职能,也对其他类型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起着领航作用。

(2)专业图书馆

专业图书馆是指收集一门专业学科或几门专业学科文献的图书馆。一般由专业单位、行业组织机构或协会主办,如证券专业图书馆由台北证券暨期货市场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建筑图书馆、中国服装图书馆分别由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石狮市纺织服装协会主办。

①文献资源类别

专业图书馆以收藏特定专业图书为主,文献类别相对单一性和专业性是其最高追求;公共综合图书馆,则收藏各类图书,品种繁多,是其资源丰富的重要标志。

②服务对象范围

专业图书馆服务读者群体比较小,都是某一专业的技术人员;公共图书馆则面向大众,要以本区域大众读者为主,兼顾外来读者。

③服务的方式不同

专业图书馆主要是向内部免费开放,一般不向外专业、外行业人士提供外借服务,而对外单位、外行业人士的借阅服务,也有适当收费的惯例。

④专业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特点

资源的专业性、读者的特定性、服务的针对性等特点,决定了专业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a.定向性

专业图书馆开展面向读者的阅读推广活动,主要是现在从事本专业或本行业人士、未来的专业或行业接班人,以及本专业和行业研究者、关注者。因此,专业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是纵向深入而非横向展开。2012年8月31日,中国地质图书馆采编室主动联络地质力学研究所办公室、图书馆,了解力学所专家及工作人员的文献资料需求。图书馆根据馆藏和力学所的需求,赠送力学所60册图书,受到了地质力学所办公室和图书馆领导、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从坐等读者上门,到主动了解读者需求、送书上门,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将资料送到专家、学者、研究人员、一线工作人员的手中。说明了中国地质专业图书馆,对自己的读者及读者需求定位准确,定向明确,取得了良好效果。

b.专业性

专业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主要是为了传播阅读专业书籍,开展专业研究,推进专业科技发展和学术进展。因此,专业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较强烈地体现专业性。2012年中国地质图书馆分别举办了“书写地质生活,映象壮丽山河”摄影书法展、“物联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学术讲座。前者主要是展示地质工作者在艰苦而伟大的地质工作中,记录的祖国美丽壮观地质景观和地质人的精神风貌,让读者在书画艺术品欣赏中,不自觉地感受地质人的情怀和思想,感知地质事业的伟大和艰辛,了解地质学和地质知识。后者从物联网的起源、发展、应用到未来前景,从国内物联网的发展、使用情况,到物联网应用过程中的小故事、小插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而精彩的讲解,同时,结合地质图书馆的实际,介绍了RFID(射频识别)技术,为RFID即将在地质图书馆的使用提供了帮助。通过这两次阅读推广活动,读者和馆员对地质图书馆的办馆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地质图书馆的热爱更进一步加深,能有效地推动地质专业图书馆服务工作,赢得更多的专业读者,发挥更大的效益与功能。

c.普教性

各类专业不仅需要本专业人员的工作实践与学术研究推动发展,也需要广大群众的关注、知晓和参与,只有被社会大众接受的专业知识,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开展对公众的科普宣传,是专业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工作。普及性和教育性,也就成为专业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特征。普及的对象是普通国民,特别是青少年;普及的方法是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所以,专业图书馆将通过“大篷车”、“体验馆”等形式开展阅读推广活动。2012年11月19日至26日,中国地质图书馆、地质附中联合开展以“地学知识点亮智慧人生”为主题的科技节系列活动。活动期间,通过在地质附中校园进行“传播赏石知识,弘扬赏石文化”的科普展览、赠送观赏石科普读物,普及了观赏石基础知识,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博大精深的观赏石文化,进而从科学、文学、艺术和美学的角度激发学生们学习地球科学知识的兴趣。只有激发起青少年一代对科学知识的热情,科学事业才能后继有人,蓬勃发展。

(3)高校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知识服务中心,提供文献与信息借阅咨询,学习与休闲、娱乐空间等服务。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最新颖、最经常、最正规,这是由四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①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高等学校这四大职能的落实都离不开图书馆。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科学研究的高端人才,都需要丰富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最新颖最前沿的信息,需要最进步最发达的技术,这些都需要通过学习获得。阅读最新书籍,接受前人已有科研成果,可以更快地培养高新人才,可以提升科学研究的层次与水平;社会服务需要浓厚的兴趣和热情,需要积极的思想和精神,需要广博而精深的知识和技术,这些都可以通过阅读来丰富和提升;图书是文化传承的最基本的载体,图书不仅记载着传统文化的历史原貌,也在丰富和涵养着当下文化生态,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在高校职能发挥上的重要意义,高校图书馆本身就承担着服务教学、科研的重大职能。如此背景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正是围绕高校职能,以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以规范的方式,保持着常态性与高效性。

②高校图书馆的强大资源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也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有力保障。从文献资源上说,以学校办学定位、特色专业和文化取向,体现丰富性、专业性和独特性;从信息资源上说,与国内外同行频繁交流与便捷沟通,能够占有最新资讯和最前沿学术信息;从人力资源上说,高校图书馆已经将馆员学历背景专业化、业务素质综合化和服务技术现代化作为发展方向。以上方面说明了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工作上,是专业的、高水平的。

③高校图书馆的先进技术

近几年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技术已经逐步走向计算机自动化、移动网络等现代先进的全媒体服务模式。自动借还、无线射频技术、移动阅读、网络预约借阅等,让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日益便捷和先进。随着全媒体技术运用,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联系更便捷,这就得益于现代技术支持下的阅读推广工作。

④高校图书馆的组织保障

高校图书馆在体制上最健全,各部门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协同合作。对于专门设立的参考咨询部、读者服务部,开展阅读推广与服务工作,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和重要职能,他们不仅十分在行,也有时间、经费、技术和组织上的保障。

⑤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目标

正是因为自身职能所需要,又有资源、技术和人才保障,阅读推广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常规性工作,其目标定位于营造阅读氛围、建立知识空间、引导精神成长三个方面。

a.营造阅读氛围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时代是读书的黄金时代。因此,每一所大学都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除了在基础设施、文献资源等方面着力提升外,更是积极营造阅读氛围,构建书香校园。无论是学校还是图书馆,都积极开展阅读推广工作,让大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吸引大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进阅览室,努力培养大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大学生在阅读中丰富知识,在阅读中研究学问。

b.建立知识空间

高等学校图书馆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在这里,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借阅图书、网上阅读等方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们需要的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多元,诸如,交往、求职、工作技能等等方面,这就对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应该围绕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全方位地展开,并能进行跨媒体服务。现代高校图书馆要建设成为知识空间,给大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这是图书馆参考咨询和阅读推广工作发展的方向。

c.引导精神成长

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不仅要让学生乐于读书,还要在具体活动中贯穿德育文化。在今天这样思想自由、文化多元、社会开放的时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会如何发展,人生的道路会如何选择。面对金钱至上、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不同政治观念的碰撞等等,高等学校应引导大学生,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个人世界观,引导大学生走艰苦奋斗、勤奋向上的人生之路。所以,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中,应推荐大量的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经典好书,并通过一些生动活泼的阅读推广活动,为大学生输送正能量,确保他们精神健康。

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特点

服务功能的正确定位,服务对象的特定性和成长性,决定着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a.针对性

阅读推广虽然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但并非是没有方向性和目标性,而是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首先,要针对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在少数阅读工作开展不力的高校,往往会出现“有人无书”和“有书无人”的现象,这是由于高校图书馆没有在“读者”与“读物”之间架起畅通的桥梁。一方面,想读书的大学生不知道读什么书有用,哪里有这些书;另一方面,图书馆有大量的图书在闲置,形成“大学生不读书”的伪现象。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充分调研学校专业建设特点,了解大学生知识学习需求,在文献资源保障的基础上,让大学生“有书可读”。其次要针对教育教学的需要。高等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思想精神和文化知识上要给予大学生什么样的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辅助机构的图书馆,要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文献与信息服务,共同达成学校的培养目标。第三要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当代大学生思想极度自由开放,对社会热点问题反映速度最快,不少时候,由于信息传递不对称,大学生会对社会问题产生误解或误读,便形成偏离轨道的思想观念,继而产生激进的思想和行为。比如,在2012年钓鱼岛事件上,少数大学生就产生过激行为,参与过打砸日企、烧毁日系汽车的行动,给学校和个人带来了负面影响。高校图书馆要关注社会热点,及时提供优秀读物,给大学生以正确的理论引导;及时传播事实信息,让大学生认清真相,理智地处理社会事务。

b.参与性

大学生是准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也有一定的评判和处事能力。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不应是单向的被动的,而应是双向的互动的。让大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之中,既能提升阅读推广工作的吸引力,也能拓展阅读推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最好的效果。

c.现代化

高等学校是科学研究的阵地,是科技发展的前沿,是孵化最新思想、最新技术的基地。大学生是新产品、新科技最敏感的接受者和使用者。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不能停留在新书目录张贴、好书介绍传单、阅读讲座、图书展销等传统层面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跨媒体服务方式,与大学生手中的手机、平板电脑、移动阅读器相联通,借助互联网中的门户网站和QQ、飞信、BBS等数据平台,开展全媒体环境中的阅读推广工作。

⑦高校图书馆的机构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体制建设上,主要抓好三个机构建设,分别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部门的建立、阅读推广岗位的设立和大学生阅读自助组织的成立。

a.建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部门

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所有部室和全体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阅读推广工作。比如,外借书库的管理人员,在与读者的面对面交流中,就可以为读者推荐他所需要的图书,可以帮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借到他所想要的图书;阅览室管理员,也可以向读者介绍专业刊物内容和所在位置。高校图书馆设立的办公室、读者服务部和参考咨询部,都可以分别主持不同内容的阅读推广工作,或者协同开展规模较大的阅读推广活动。从职责分工上说,参考咨询部应该是阅读推广工作的主要部门。有些高校图书馆另设有公共服务部或综合服务部,把外借和阅览以外的服务项目与阅读推广工作列入这个部门的工作内容,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不利于阅读推广工作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部,可以作为阅读推广工作的主体性部门,负责规划、组织并实施阅读推广工作。

b.设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岗位

2008年,台湾大学针对应届毕业生调查,三成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读书技巧、缺乏阅读原文书能力;东南大学对三个年级的大学生中做了一次阅读情况的抽样调查,89.7%的学生呼吁学校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并且有必要给学生配备阅读方面的指导老师,进行经常性的引导。这些数据提醒大学图书馆应该及早入手,专门设立阅读推广岗位,对包括阅读指导在内的阅读推广工作进行全面的研究,系统地规划;对大学生这一特定读者群体的阅读状况、阅读特征及阅读需求进行深入的剖析,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制定适合大学生读者兴趣的推广方案,有的放矢,进行适时适度引导。

c.成立大学生阅读自助组织

为推广阅读,指导大学生正确、有效地阅读,促进经典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学习,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校园文化,高校图书馆应指导、协助大学生成立了大学生阅读协会,除在全校范围内招纳会员外,还要指派1—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馆员担任阅读协会的指导教师,为大学生阅读协会提供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活动经费。为鼓励大学生多读书,可以为阅读协会会员发放专用借阅证,扩大会员借阅权限。大学生阅读协会的组织机构包括主席团、秘书处、阅读推广部、阅读研究部、读者服务部、组织宣传部等。会员分布于全校各个教学院部。大学生阅读协会根据会员的广泛分布特点,在全校各院系成立专业阅读分会,定期举办阅读交流活动。包括举办书友会、主题阅读沙龙、读书征文、阅读讲座、图书展销会、阅读之星评比等。此外,大学生阅读协会还可以编辑大学生阅读推荐书目,每月定期出版并发放到会员手中。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于2012年4月成立了“惜抱轩·阅读推广协会”,一年多来,阅读推广协会通过图书评荐、知识竞赛、专题活动以及主办《惜抱文轩》阅读推广报等方式,加强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联系,激发了大学生的读书热情,图书馆到馆率和借阅率明显提升。

除了上述三种机构外,为适应当今网络信息技术在大学生中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还应建立数据服务网络平台,平时可以通过手机、飞信、QQ和移动阅读器等媒体,开展阅读推广信息发布;假期及时补充提供网络导航,同时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如手机短信、E-mail、RSS、微博等,向读者推送简短书评、阅读指导、问卷调查、下学期阅读活动安排等各类信息,使读者假期里持续关注图书馆主页,获得高质量的网上阅读资源;读者可在图书馆网站交流园地随时沟通读书心得,吸引相同爱好者跟帖,形成读书社区。

⑧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

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是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同步发展的组织创新,也是阅读推广工作深化发展的良好途径。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是以地域为中心建立的高校图书馆联合协作组织,目的是促进地区内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信息资源的联合共建共享及地区之间高校图书馆的合作交流。

a.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组建模式

其主要组建模式按照发起单位可分为两种:上级组建式、自发组建式。

上级组建式的图书馆联盟具有固定的核心领导组织,为高校图书馆以区域性图书馆联盟为主导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自发组建式图书馆联盟的成员馆相互合作意识较强,而且这种合作意识是高校图书馆基于区域图书馆联盟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先决条件。

上级组建式图书馆联盟包括:a.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联盟,如CALIS中心设立的CALIS地区中心及省中心、JALIS(Jiangsu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心组织建设的常州、连云港、南通等7个城市的高校图书馆联盟;b.省级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会组织建设的联盟,如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广东省高职高专图书馆联盟网、陕西高校图书馆区域馆际互借联盟等。

自发组建式图书馆联盟即区域内图书情报机构自发组建的联盟,馆际互借联盟多是这种组织模式,如江西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长沙岳麓三校馆际互借联盟等。

b.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合作模式

其主要合作模式可分为4种:资源共建共享式、合作服务式、中心馆式、馆际互借式。

资源共建共享式,是指联盟的建设由成员馆承担,并在联盟成员馆间实现资源共享,如JALIS、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等。

合作服务式,是指联盟成员馆基于各自的资源优势联合开展服务,如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eijing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简称BALIS)成立了联合信息咨询中心,该中心聚合北京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优势,采用集中式门户平台和分布式服务结合的方式,拓宽各高校图书馆的咨询服务范围,为高校和社会读者提供联合信息咨询服务。

中心馆式,是指联盟的建设由某一个馆承担,以该馆为联盟的中心馆,如湖南省高校数字化图书馆采取集中方式委托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其依托承建单位。

馆际互借式,是指联盟的成员馆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为成员馆的读者提供书刊外借或到馆阅览服务,如陕西高校图书馆区域馆际互借联盟、福州大学城图书馆馆际互借联盟等。

c.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管理模式

其主要管理模式可分为4种:项目管理式、中心馆管理式、分层管理式、协议制约式。

项目管理式,是指联盟的建设确定若干子项目,各子项目设承建单位,以具体组织落实项目建设的所有相关事宜,对管理中心负责,如BALIS。

中心馆管理式,是指联盟将一个实力较强的成员馆设立为联盟的管理中心,管理中心作为常设的管理机构接受联盟领导小组的领导,负责联盟的日常管理、协调工作,如JALIS。

分层管理式,是指联盟设立若干分中心,分区负责联盟的管理、协调工作,如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通过一个省中心和滨江、宁波、温州、下沙、小和山5个分中心向全省高校提供数字图书馆服务。

协议制约式,是指联盟的成员馆签订合作协议,依据协议开展合作,如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

d.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的资源建设

要有两种模式:联合采购、成员馆资源整合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协作服务项目其协作服务项目主要包括: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统一检索、参考咨询、定题服务与代查代检、科技查新、网上培训。

e.区域图书馆联盟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策略

成立联盟阅读推广委员会,2009年9月27日,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该阅读推广委员会致力于加强图书馆学中关于阅读文化和阅读服务的研究,推进全国图书馆服务工作和阅读活动的开展。阅读推广委员会共设立了阅读文化研究委员会、推荐书目委员会、藏书文化研究委员会、图书馆与社会阅读委员会等15个专业委员会,它们引导着全国图书馆界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制定联盟阅读推广制度,联盟阅读推广委员会应对联盟内成员馆合作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时间、内容、具体负责单位、所需资金的承担情况及场所的提供情况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阅读推广活动从策划到具体实施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使每项活动都有具体的负责部门,使每个参与者都能够从活动中获益,使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能够长效发展。

建立阅读推广的评价体系,着重建立阅读推广活动评价的原则和评价方法(如阅读推广评价应遵循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的原则,应采取专家评估、统计分析、读者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优化、提高、创新阅读推广活动。

合作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联盟成员馆应该在联盟阅读推广委员会的指导下,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整合各馆力量,合作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扩大阅读推广活动的受众范围,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中来,使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取得最大的效果。

(4)中小学图书馆(室)

中小学图书馆(室)在学校图书馆系统中,数量最多,拥有的读者量也是最大的。因此,中小学图书馆(室)的阅读推广工作其意义和作用不可低估。

①中小学图书馆(室)阅读推广工作的意义

a.让更多的青少年热爱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少年时代形成的兴趣爱好终身受用。因此,中小学图书馆(室)要抓住青少年热爱学习新知的天性,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兴趣。要通过丰富而生动的阅读推广活动,让青少年学生接近图书、热爱课外阅读,让他们从小走进书的世界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

b.让更多的青少年学会读书

对于青少年来说,读什么样的书?怎么样读书?应该是他们最希望了解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要紧密结合不同学段的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阅读推广工作。重点指导青少年学生正确选择读物,正确有效地开展阅读活动,让他们读有所获。

c.让更多的青少年快乐读书

阅读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课外阅读没有了课堂阅读的任务和问题,没有了老师的统一要求,没有了时间限制,更多的是自由和自主。中小学图书馆(室)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要重点引导青少年学生快乐读书,让他们从小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②中小学图书馆(室)阅读推广工作的特点

a.形象性

与成人、专业人士和大学生的阅读推广活动不同的是,青少年学生需要通过形象生动的活动触发热情,引起对阅读的热爱;通过真切可见的感知,体会阅读的收获和快乐。因此,中小学图书馆(室)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要以生动的形式、可知可感的形象,在最短时间内紧紧抓住青少年的好奇心,让他们对书本产生一种如饥似渴,依恋难舍的情感。

b.娱乐性

中小学图书馆(室)的阅读推广工作,不能以说教代替。虽然低年级学生对老师、校长或者专家很是崇拜,但过多的理论讲座、板着面孔的教导,或是任务作业式的课外阅读教育,不会有长效。因此,中小学图书馆(室)要通过娱乐性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书籍之中。特别是针对小学生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要结合故事、动漫、连环画、游戏和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才能更有效果。

c.教育性

中小学生正在成长之中,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因此,中小学图书馆(室)的阅读推广工作,可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青少年学生明白读书的好处,了解优秀书籍对于自己健康成长的意义。

③中小学图书馆(室)阅读推广工作的策略

a.符合青少年年龄特征

中小学共有十二年教育期。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这三个学段的青少年身心发展有着明显的阶段性,他们的知识基础、心智发育和行为习惯都有鲜明的区别。因此,中小学图书馆(室)的阅读推广工作方式,要因青少年学段不同而有所区别,最重要的是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来开展适合他们的活动,不应该实行同一种模式。

b.适当借助教师的力量

就当前现实情况来说,中小学图书馆(室)的管理人员力量普遍不足,很少有专职、专业的图书馆(室)管理员,一般都是老师或职工兼职,或是退休教师担任。这些图书管理员开展的阅读推广工作效果很难保证。因此,要适当借助教师的力量。授课教师的推荐和引导,对于中小学生热爱课外阅读还是有相当效果的。

c.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

中小学生有文化课学习的任务,特别是初中生和高中生,事实上还存在升学的压力。因此,中小学图书馆(室)开展的阅读活动,还要适当考虑学生的文化课学习需求,包括应试需要。只有让学生选对图书,也就是既能拓宽视野,又对文化课学习、对升学考试有一定帮助的图书,学生和家长才能真心支持。

以上,我们分别从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三个方面介绍了阅读推广的图书馆系统。可以看到,这三个系统基本上囊括了国民阅读群体,从资源量、读者面和专业性上,保障了国民阅读率和阅读效度。因此,我们认为图书馆系统是阅读推广工作体制中的主体。

(三)社会机构

在阅读推广的体制系统中,虽然有政府组织机构的政策和经费保障,有图书馆机构的专业性落实,但这不能成为国民阅读推广体制的全部。因为,作为阅读推广的“读物”与“读者”之间建立持续畅通交流的,还少不了出版社和书店,而在阅读推广的方式上,传媒机构又发挥着必然的作用。因此,社会机构中的出版社、书店和媒体等机构,也是国民阅读推广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出版社是图书诞生地,是阅读推广资源地。不断生产最新最美的图书,传承传统文化、传播最高科技、传达最新信息,是出版社的价值追求。虽然出版社也追求经济效益,但作为社会文化生产机构,出版社要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轮并驱。因此,出版社必然会独立开展或与图书馆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相比较图书馆,出版社的阅读推广活动更有针对性,工作力度和局部效果更佳。日本出版社也善于创造读书潮流,已有30多年历史的“夏日100册”阅读活动坚持开展,每到7、8月份,出版社会从自家文库中选出100种,把书单做成精美的宣传册,在各书店免费发放。

书店是图书销售场所,它既是个体读者选购图书的场所,也是图书馆采购图书的基地。为了扩大图书销售量,也为了把最新最好的图书送到读者手中,书店也会不断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书店的阅读推广活动,有纯粹促销形式,也有促销与知识信息传播相结合的公益性形式。2005年台湾博客来网络书店及东森企业集团合作,推动“焦点三百——国民小学儿童阅读推动计划”图书募捐活动,目的在于协助300所文化资源不足的国民小学实施儿童阅读计划。活动方式为教育部门列出推荐书单,再由民众至博客来网络书店选购欲捐赠之书籍,其目标为募集5万册图书,至2006年5月已募得近23800本。

从客观上说,媒体只是一种平台,但平台上的表演者决定着水平的高低。现代媒体的运用和发展必须依赖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就是媒体平台上的表演者,报纸、广播电视、平面广告等传统媒体是这样,互联网、手机报、电子杂志、移动视窗等新媒体也是这样。公众为了更快速、更便捷地获取所需要的文献和信息,就会在媒体之间进行选择。为了让公众能优先选择自己,媒体当然会携信息资源向公众推广。于是,网络小说畅销,手机阅读风行,移动图书馆风生水起。美国传媒出版业也积极探索阅读新模式,例如根据热点事件、热点电影等推出系列访谈节目,或改编成小说等书籍进行发行,比较知名的如美国著名主持人欧普拉·温弗莉(Oprah Winfrey)创办的一档名为“欧普拉读书俱乐部”(Oprah's Book Club)的栏目。该节目于1996年创办,每月初会安排读者阅读几部推荐书目,然后在节目上予以探讨,目的是想通过每期节目向观众介绍新书,并讨论经典书籍所启示的道理,从而使观众重视阅读,达到“让美国重新开始读书”这一目的。这个节目风靡全美,每期都会有近千万的读者关注她的节目。除此之外,传媒领域也积极搭建网络平台,为读者提供书后阅读的讨论专区等。

以生存发展并获得最大收益为原驱动的社会机构,积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主观上促成出版繁荣、销售旺盛和媒体更新,客观上也推动了公益性的阅读推广工作更有声势、更多受众和更大成效。

(1)民间组织

民间组织是指由各级民政部门作为登记管理机关并纳入登记管理范围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类社会组织。民间组织来自于民间,是有着共同目标和意愿的群体的组合体,通过自由组合、友好协商和共同作为来推动某项事业的发展。

国民阅读推广体系中的民间组织主要有三类,即阅读指导委员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和阅读协会。

①阅读指导委员会

它是在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由行业协会牵头成立的专家组织,主要任务是科学指导国民有效地开展各类阅读。2011年4月23日,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国家图书馆联合成立的“全国残疾人阅读指导委员会”成立。全国残疾人阅读指导委员会成立后,将通过指导、组织残疾人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促使残疾人多读书、读好书,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增长技能、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质和生活技能,平等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要在残疾人群体中树立爱知识、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风尚,激发残疾人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和潜能。

②阅读推广委员会

它是以图书馆界专家为主体,其他社会机构和民间组织共同参与的阅读推广活动组织机构。阅读推广委员会负责全国性或地方性国民、专业性读者的阅读推广工作规划、组织、实施、评估等工作,在阅读推广工作上具有权威性约束力。2009年7月,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光明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中国新闻出版报社与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等单位发起成立的“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更名为“阅读推广委员会”,下设秘书处和15个专业委员会,所属200余位专家、学者遍布全国各级学会组织和图书馆,从事阅读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研究工作,为全民阅读的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队伍保障。

③阅读协会

它是民间阅读组织的总称,主要包括热心和积极推动阅读的非政府组织(NGO)、民间读书会和沙龙、民间基金会、志愿者团体、独立阅读推广人等。民间阅读组织是人们基于共同的阅读爱好与价值判断而形成的一种多向交流式、互动式、推广式的阅读组织形态。该形态具有组织结构灵活、内容形式各异、覆盖范围广等诸多特点。

民间阅读组织更能够发挥阅读个性,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更具活力和生命力。其对于提升国家或地区的阅读风气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建设全民阅读社会的重要推动力。

民间读书会是通过相近的阅读兴趣、目标、地域等因素聚集而成的民间阅读团体,具有主题丰富、形式灵活、成员来源广泛等特点,能够满足人们阅读、交流、学习及交友等多种需求。民间读书会的蓬勃兴起,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与推动全民阅读的必然结果,亦是地区阅读风气得以提升的重要标志。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深圳拥有各类读书会近百个,主要包括依托互联网召集的读书会、面向特定对象的家庭读书会、特定职业人群组成的主题读书会、书吧读书会及沙龙等。这些民间读书会主要依托图书馆、社区、公园、书吧、书店、家庭、媒体、学校等活动空间开展读书会及沙龙活动。其中,“深圳读书会”是目前深圳影响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网络召集读书会,现有会员2000多人。活动主要通过网络平台召集展开,每周定期举行。而“物质生活”书吧自2001年以来,通过不定期举办名人读书沙龙的形式吸引了一大批固定的读者群体参与。

民间阅读组织中也有公益性阅读推广协会。公益阅读推广组织一般由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教育学者等专业人士发起,通过由家长、教师等组成的阅读推广志愿者向儿童及家长推荐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提供阅读指导培训等方式进行公益阅读推广。

“三叶草故事家族”是深圳本土发展的致力于推进亲子阅读进入家庭的民间公益组织,全国现有2000个家庭参与。“三叶草故事家族”制定了包含“故事妈妈培训计划”、“亲子阅读推广计划”、“儿童阅读研究计划”在内的“三叶草绿洲计划”,通过故事妈妈培训、专家阅读讲座、社区故事会、主题文化沙龙、新书试读会、年度讲述大赛、故事剧团等多种活动策略积极推进亲子阅读推广。

“公益小书房”是一个通过招募阅读推广志愿者从事专业儿童阅读推广的公益阅读项目。“公益小书房”计划在10年内,在国内100个城市建立成熟的公益阅读平台,在至少1000个社区开办免费阅读场所,推荐至少1万册以上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目前“公益小书房”已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多个城市开办了提供优秀儿童图书给孩子免费阅读的旗舰站。

民间阅读组织主要是通过网络建设来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图书漂流中心建设就是一项成功举措。

图书漂流活动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这种好书共享的方式让知识因传播而美丽。这项活动在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有成功的经验。该校“惜抱轩·阅读推广协会”在图书馆大厅设立了专门书架作为图书漂流中心,并在校内各餐厅、教学楼内设立了图书漂流站点。阅读协会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优秀图书在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共享,实现互动阅读。其内容包括:面向师生征集图书,整理加工漂流图书;开展促进图书漂流的活动,提高漂流图书的利用效率。活动规则是:读者每次自觉领取漂流图书1本;读者获取图书和放出漂流图书时自觉在图书漂流点登记相关信息;读者阅读完毕后自觉将图书归还到漂流点;读者可附页于书后交流读书心得;每月20~22日为漂流书回溯日。从2012年10月以来,该校图书漂流中心共征集到图书2000余册,整理加工漂流图书1500余册,漂流图书阅览达3000余册次,在学校校园文明建设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图书漂流活动被学校评为2012年度“优秀学生社团活动”。

1.2 制度系统

制度,也称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制度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鞭策性和激励性、规范性和程序性特征。制度对相关人员做些什么工作、如何开展工作都有一定的提示和指导,同时也明确相关人员不得做些什么,以及违背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因此,制度有指导性和约束性的特点。制度有时就张贴或悬挂在工作现场,随时鞭策和激励着人员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制度对实现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岗位责任的法规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起着重大作用。制度的制定必须以有关政策、法律、法令为依据。制度本身要有程序性,为人们的工作和活动提供可供遵循的依据。

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阅读推广工作也是如此。作为一项经常性、专业性工作,阅读推广工作同样需要政策法律的权威性规定,需要规章制度规范性约束,需要互律公约的激励性维持,需要传统仪式的持续性开展。

1.2.1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层面的阅读推广制度,是由中央政府或文化、教育等行政机构根据国民文化教育的需要制定的法律或法规,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的约束力。比如,2002年1月,美国政府制定了一项名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的教育改革法案。此法案旨在赋予学校和地方更多权利,保证其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及阅读能力,该法案对促进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1年12月颁布的《日本儿童阅读推广法》明确了儿童阅读活动的推广理念及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的责任等,指定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日本政府更投入650亿日元改善下一代的读书环境。2002年,日本内阁决议通过《儿童阅读推广基本计划》,各都道府县及市镇村都开始立足于本地儿童阅读推广的现状,逐步制定了相应的儿童阅读推广计划。2008年2月,《儿童阅读推广基本计划》(第二次修正)提交审议并公开征求民众意见,日本图书馆协会也针对此法提出了建议。3月11日,文部科学省在其网站上公布了经内阁决议通过的《儿童阅读推广基本计划》(第二次修订版)。阅读推广法律法规的制定,一方面,为国民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是教育部门、文化部门、图书馆和社会团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政策保证;另一方面,阅读推广工作法律法规,也规定了相关部门在国民阅读推广工作中的义务和责任,保障了公民阅读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1.2.2 规章制度

阅读推广的规章制度主要是由国民阅读推广体制内的机构制定的。比如,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必读书目,文化部发布的公民阅读纲要,图书馆制定的阅读推广规则等。这些规章制度,基本上是从具体层面甚至是微观层面规范阅读推广工作。比如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为了大力倡导儿童阅读,自1996年起,将课外阅读指导列入国民小学标准课程中,期能从小培养民众阅读的习惯。2005年,我将“倡导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写入《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并在中国第一个《图书馆服务宣言》中郑重承诺:图书馆以促进全民阅读,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保障为职业目标和社会责任。中国高校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都将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作为阅读推广活动日,规划开展一系列的阅读推广活动,形成长期制度。

1.2.3 互律公约

互律公约是由同行业组织或协会根据共同的目的开展协作性活动而制定的共同守则。它规定活动的宗旨、目标和路径,规定各自享有的权利和应该承担的义务。阅读推广工作的互律公约,一般是以联合宣言、联盟公约和活动方案等形式发布。比如,2008年4月23日,台湾地区各县市政府及图书馆代表共同签署了《阅读宣言》,就世界读书日纪念活动中,共同开展同一主题内容的纪念活动进行约定,并就各自的义务和需要达到的效果提出具体要求。

1.2.4 传统仪式

制度系统的传统仪式,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里举行的同一种仪式或活动。阅读推广活动的传统仪式,具有常规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特点,也就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常规性工作,在内容和路径上有连续性和一致性,在主题和方法上则不断创新。比如,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大会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向大众(尤其是青年人和儿童)推广阅读和写作。又如,澳门特区政府辖属的政府部门及社会民间团体、文化局、教育暨青年局、民政总署、澳门图书馆暨咨讯管理协会、澳门中央图书馆等部门,每年都会定期举办“书香文化节”、“阅读文化节”、“图书馆周”、“终身学习周”、“终身学习推广日”等阅读推广活动,引导市民的阅读。

1.3 资源共享系统

资源共享系统是阅读推广组织体系中各种机构,在阅读推广工作中共享信息资源、媒体资源和技术资源,利用先进的网络数字技术,对资源的科学整合和合理分享,达到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良好效果。

1.3.1 信息资源

阅读推广的信息资源涵盖的面最为广泛,比如,阅读推广政策法规信息、新书出版信息、读者需求调查信息、阅读推广工作绩效反馈信息,等等。阅读推广组织在开展常规性或类似主题的阅读活动时,如能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可以极大提高阅读推广工作的效率。美国“一城一书”发起者Nancy Pearl在“如果全西雅图阅读同一本书籍”(If All Seattle Read the Same Book)的活动中,呼吁社区居民提高阅读意识,从而改善社区的关系,增进居民的归属感。正是因为发起者有意识地总结该活动过程中经验,给后来参与单位能有效地指导和借鉴,这项工作很快发展到全美,同时向全世界各地延伸。

1.3.2 媒体资源

媒体是阅读推广工作的平台,是最为重要的媒介。把当今最先进的新媒体引进阅读推广体系,可以多维度发挥媒体效应,可以提升阅读推广工作的效益。媒体资源的共享,可以在同行之间,比如,高校图书馆之间、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媒体资源的共享,也可以在图书馆与经营性媒体之间,德国汉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体现了儿童特点,多样性的媒体种类组合符合儿童需要,如图书、报刊、有声读物、CD、DVD、游戏、棋类等。儿童图书馆也可融入多种元素,如书屋、游戏室、工作坊、电影院、多媒体教室、戏剧舞台等。在图书馆引进电影电视、艺术舞台、游戏动漫等,实现图书馆事业与媒体公益事业的融合,最终获得双赢效果。

1.3.3 技术资源

全媒体环境下的阅读推广工作,不仅需要信息资源和媒体资源合作,更需要技术资源合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媒体技术,学习的成本比较高,也有时间上限制。阅读推广工作如能在最快时间里应用最新技术,就必须共享技术资源。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和麦克阿瑟基金会(IMLS&Mac Arthur Foundation)倡导21世纪学习实验室计划,鼓励参与方以数字媒体实验室为主体思路策划不同类型的活动方案帮助青少年的学习并提供资助。这种数字媒体实验技术的共享,能促进双方在青少年学习领域的研究获得新进展,也能极大丰富阅读推广工作成果。

1.4 评价反馈系统

评价反馈是绩效管理的五个流程之一,把它引入阅读推广制度体系,意在强化阅读推广工作的发展性和调控性。阅读推广工作的评价反馈系统,是由以图书馆专家组织为主体,建立评价机构,制定评价规则,运行评价法则,实施有效调控的组织和规范。

1.4.1 评价反馈系统的建立

阅读推广的评价反馈系统包括组织系统和制度系统,是由阅读推广组织机构根据阅读推广制度要求而建立的。一般包括评价指标、评价依据、评价方法和评价等级四个方面。

评价指标是将阅读推广工作流程分解为若干基本模块,再将每个模块分解成更细的项目,界定每个模块和项目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从而建立各项模块和项目指标。评价依据就是将上述分解的模块和指标的制度来源和划分理由进行陈述,以证明分解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也为评价者提供有力的支撑。评价方法就是规定不同模块和项目的测评办法,有量化测评法、调查考核法、目标评估法等。评价等级有分项等级、模块等级和总项等级,一般以分值或等级两种方式呈现。

1.4.2 评价反馈系统的运行

阅读推广评价体系一般是在文化行政部门指导下,由图书馆系统或图书馆与其他阅读推广机构共同组成专家委员会,建立阅读推广评价制度,由图书馆或相关组织具体实施。评价反馈系统的运行有三个具体阶段:

(一)制度落实和预评阶段

评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而是以评促建。开展阅读推广工作评价,是为了更规范更科学更有效地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因此,评价之前,要将评价制度(包括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体系和等级要求)告知阅读推广部门,让他们在常规或专项的阅读推广活动中,注意落实和执行。在正式评价之前,提倡阅读推广组织开展自我评价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让阅读推广工作实施者在工作中进行有效调节;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正式测评中,进行比较,从而校准工作执行者与专业测评者对评价制度理解的偏差。

(二)正式测评和考核阶段

正式的测评和考核由具有权威性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组织进行,就是依据考评制度体系,对阅读推广工作的流程进行全程考核,逐项评价达到目标的等级,全面评价阅读推广工作的总成绩。

(三)结果反馈和调控阶段

主要由专家组向阅读推广实施单位反馈考核结果,肯定主要成绩,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推论性分析。实施单位在后期工作前认真总结,调整运行方略,并具体实施于新一轮阅读推广工作之中。

评价体系建立和运行是阅读推广工作科学发展和良性循环的保证,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保障。

1.5 建立阅读推广体系

阅读推广体系是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建立的阅读教育合作,以及在评价反馈系统上建立的阅读认证。网络联合阅读推广体系是全媒体环境下,最佳的渠道和路径。

(一)阅读教育合作

阅读课可以借鉴大学英语阅读课和中学阅读课相关经验,选取文献学、阅读学、目录学、信息学、图书馆学、心理学、哲学等相关内容,由馆员与教师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分别讲授阅读理论和阅读方法、阅读工具使用、阅读内容的筛选、阅读信息的获取、阅读心理、精品欣赏、文献组织、阅读与知识创新等内容。

(二)权威的阅读认证

阅读认证应该由相关专业协会比如中国图书学会、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中国教育学会等相关机构制定指导性意见,建立权威的阅读考评系统,才能使这种认证有公信力、普适性。在这之前,各学校图书馆和教学部门可以自行探索评价体系,认定大学生的阅读能力等级,以为其就业和继续深造提供参考。韩国国立江原大学就推行了这种读书认证制度,要求学生必须从英语、计算机和读书三个认证中三选其二,方准毕业,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山东科技大学目前也正在进行相关方面的论证,建立读书评价指标体系,由阅读课程评价和阅读活动评价两部分组成。

(三)网络联合阅读推广

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虚拟空间,构建基于Web 2.0的联合阅读推广网络。一方面通过建立网上知识社区,实现阅读资源及时推送,发布漂流、活人图书借阅信息,共享阅读讲座资源,合作推荐系列专题书目,共同组织读书征文;另一方面集中图书馆和其他方面研究阅读学、心理学专家实行联合阅读咨询,指导读者选择图书,开列个人心理保健图书处方,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